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益暖中华·保护历史的足迹团队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系“保护历史的足迹——太原老城区濒危文物古建调查”的书面成果。本项目既是第三届“谷歌杯’’益暖中华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的获奖项目并获得大赛资金支持,也是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传播系的学生学术科研和社会实践项目。
书籍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宗教文物
第二章 祭祀文物
第三章 行政文物
第四章 民居文物
第五章 军事文物
第六章 旧式学校和革命文物
第七章 其他类型文物
第八章 文保规律与问题
第九章 文保因素与影响
第十章 濒危文物模式设想
附 录
后 记
章节摘录
1958年,太原城扩建解放路,原清真寺正门因面临狭窄的东米市牛肉巷而关闭。将其西便门改为正门,面临解放路,即今天的清真寺大门。但其固有的院落格局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文革”期间,清真寺内文物渗遭浩劫,许多珍贵文物,如白崇禧题字等均遭到破坏,至今下落不明。 改革开放之后,为执行党的民族团结和宗教自由等相关政策,国务院、山西省政府和太原市政府多次出资与信教群众一同对清真古寺进行修葺保护。 2010年,团队在与太原市伊斯兰教协会联系之后,由伊斯兰教协会的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进入清真古寺进行考察,并被特许进入礼拜大殿参观。清真古寺总体保存完好,但因建筑时间久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裂缝与倾斜,院内碑刻、古树等文物均得到回民自发的较好的保护。 三、清真古寺的现状 现存古清真寺共有大殿、讲经房、省心楼、碑亭、沐浴室等建筑多座,院内有国槐一株,枝繁叶茂,相传为唐槐。同时,寺内保存着北宋黄庭坚、明代方孝孺、清朝刘墉等著名书法家的碑刻与波斯学者刻的《古兰经》(阿文)第二十九卷、第三十卷的数段经文。 整座寺宇从外观上看保存完整,古朴苍老,庄严肃穆,宗教氛围浓厚。寺内大殿为砖木混合结构,殿内为阿拉伯式古典装饰。柱周木壁,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经文雕刻工整、清晰、精细、优美。整个大殿,宽大疏朗,布局严谨。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