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生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山西人民  作者:杨二十四 陆新之  页数:262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是一本什么书  这本书,表面上是写一些中国戏剧历史、唱戏的人、伶人的事;或者上纲上线地说,这是一本给大家解读中国人文化符号、透过名伶看历史兴衰的大书。但实际上,这是一本追求阅读感的书,表面上这是剃须刀,其实是吹风机。  如果单纯从话题角度考虑,比起戏剧辉煌的时代,如今关心时局盛衰与伶人命运浮沉关系这个话题的人恐怕不多。而从文化氛围上,或许有人担心这本书可能跟青年读者的口味有点距离。  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悲观,戏如人生,往昔的戏子生涯多姿多彩,和国运起伏紧密相连。可以说是小戏台大人生,中间多少勾心斗角世态炎凉,和今天如出一辙。如果不是有这个把握,作者也不会绞尽脑汁,花去整整一年时间来写一本无趣的书,因为我这个作者还没有这么二。而实际上,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对旧时风月、舞台烟云接触不多的青年朋友们看的。  之所以一心要以本书结交八方读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本书的阅读门槛低,能认识两千以上中文常用字,就可以顺畅阅读,并不需要传说中高深莫测的传统文化功底。通俗也好,高雅也好,最基本的原则是让人读懂。但是,这样一来会不会降低了本书的层次呢?也不会,我保证这又是一本颇有文化档次的书。  其次,一直以来,青年读者们被道貌岸然的文化学者、含泪大师们吓怕了。许多人可能会以为文化就是戴眼镜梳分头的耍帅的老书生,在某些场合含泪赋诗,酸溜溜地雷倒一片。这就是文化?这是曲解了文化!文化还不至于如此做作,更不是枯燥、无趣的事。那些不堪的事也绝不是中国文化的不堪。我再次郑重保证,你一定能通过阅读本书,体验到文化中的轻松、有趣、愉快、情感及信息量。通俗文化也好,高雅文化也好,都不应该压抑、严肃、乏味。我的这种自信,来自于我的写作初衷。我的初衷就是要写一本有文化并且有趣的书。如果你读两章就会发现,我讲的其实本来是极有趣的事,只是年头太多了,大家都已忘记了当年这些事的有趣。  再次,本书虽然读起来颇像一段伶人兴衰的故事,但这确实是一本关于真实历史的书。这里记述了一个特殊群体的人生,这群人的人生又勾勒出一个大时代的兴衰过程。这个过程中绝不缺幽默谐趣,也不乏对命运巧合、起伏的感叹,格调上虽是喜剧,而实际上却饱含着荡气回肠的黍离之悲。在查阅大量史料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过去的人有很多话想跟后人说。他们肯定活不过来了,只好由我替他们把想说的和有可能说的话说出来。这其实是在学太史公司马迁写历史。想当年写到项羽第一次见到秦始皇一段时,太史公这样写道:“项羽在大街上走着走着,见到秦始皇来了,仪仗浩大,于是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太史公当然没可能听到项羽说这句话,但《史记》写着项羽说了,《史记》依然是可靠的。这本书写的就是这样的历史。  最后,这可能是一本有点八卦的书,有些小揭秘,比市面上的研究专著多了一些真相。另外在正书之外扯了些闲白,把一些我知道的、有趣的、鲜为人知的民间掌故和时代风俗告诉给大家。

内容概要

乾隆皇帝与京剧的渊源,徽班进京历史与趣闻;梨园生活要素:关公、鸦片与扔鞋各自究竟如何;谭叫天戏里戏外跌宕起伏;梅兰芳的风情与风流——尽在本书。
《魅生(清末民国伶人秘史)》不仅改变了传统讲述方式,更独创了全新的写作方式,一反学究们的刻板、装腔作势与难掩暮气,亦摈弃年轻写手的轻薄与不够严谨、不负责任的现状。可以说,作者“以80岁的积淀和境界,为8岁的孩童讲故事,为18岁-28岁的青年说历史,为38岁-48岁的人说八卦”。
《魅生(清末民国伶人秘史)》由杨二十四等编著。

作者简介

杨二十四,燕赵人氏,家学渊源,文采风流,中华古典文化功底深厚。社会身份是企业主,没有业余爱好,醉心收集资料,最大的兴趣是埋首故纸堆中,探索陈年旧事。

书籍目录

楔子:伶人,比烟花还寂寞
第一章 老佛爷的PARTR
1 完美老人的烦恼
2 当皇帝当个够本
3 领导艺术
4 办!
5 老佛爷的漏算
6 外面的世界
7 另一位老佛爷的另一场PARTY
8 进京
第二章 徽班那些事
1 要饭要成的艺术家
2 走在艺术之路上
3 扬州戏班那些事
4 三庆班还差最后一块拼版
5 高朗亭可不是来打酱油的
6 一朝成名天下传
7 高雅和三俗的斗争
8 胜利者的接班人
第三章 唱戏就要唱成大老板
1 圣人之路
2 生存和读书人尊严
3 吃饭和又红又专
4 八大胡同和伶人内幕
5 扔鞋
6 拜关公
7 超级老生
8 鸦片之祸
9 苦心志、饿体肤、劳筋骨
10 重振三庆
11 一朝天子一朝臣
12 低调才是最牛B的炫耀
13 新一代领导核心
14 身后
第四章 谭叫天的北漂人生
1 一门两叫天
2 宗师诞生
3 时代起风云
4 北漂
5 人生之路
6 伶人之路
7 太后是怎样炼成的
8 风流尽被雨打去
9 望重夜带刀
10 蹉跎岁月
11 金鳞岂是池中物
12 黄金时代
13 上海之行
14 谭腔
15 伶界大战
16 融会贯通
17 登堂入室
18 甲午起风云
19 鲜衣怒马浮云队
20 鸦片洋标束锦装
21 洗脚戏门生
22 宝刀已老
23 一代新人换旧人
24 谭鑫培之死
25 长江水后浪推前浪
第五章 梅兰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1 庭前花开花落
2 风暴中的蚂蚁
3 上路
4 旦角之殇
5 冯耿光
6 旦角新锐
7 新时代
8 试声新时代
9 齐如山
10 扬名上海滩
11 因酒醉鞭名马
12 第三代伶界大王
13 为情多累美人
14 东洋之行
15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日子
16 文化输出
17 霸王别姬
18 后记
尾声
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到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有秦腔戏班由魏长生领衔进京,“大开蜀伶之风,歌楼一盛”,昆、弋的“六大班无人过问”。政府遂强行禁演秦腔,勒令秦腔艺人改学昆腔,否则“递解回籍”,不改唱昆曲就当盲流处理!魏长生等秦腔艺人饮恨离京南下,在苏、扬二州继续演出。其实等到徽班进京时,又改头换面夹带入京了。包括眼前这次,这三次加到一起,就是清朝乾隆年间以来到清末,戏剧舞台上的三次花雅之争。到这年年底,命运的天平向“花部”倾斜。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老佛爷的心脏在养心殿停止了跳动,享年八十九岁。皇帝驾崩了、娘娘薨了,这都叫“国丧”。清朝规定国丧期间,禁动响器,在这个时候鸣锣演戏是自取其辱,必定法办。国丧期在大清朝,同治年以前为六十日,之后始延长为一百日。本来,这对伶人来说是个灾难,停业意味着没有收入。但这次,却给本来在政治运动中即将被政策和谐掉的“花部”,带来了意外的战略转机。首先是,国丧期间甭管花、雅一律停演。大家都歇了,戏剧势必要淡出关注视线一段时间,花部可以得到一个腾挪运作的缓冲期。其次,主管“花部”整顿的和绅倒了,嘉庆皇帝亲政忙着办和绅抄家、肃清余党之类的大事,对伶人的整顿也就抓大放小没这么严格的执行力了。之后的花雅之争,官方虽然照章办事,但是在何为“花”、“雅”的定性上,已经松动放水。在暗盘中,官方实际上已经淡出了这种对文化发展的约束,任其自生自灭了。后来的历史中,“花部”完胜“雅部”,成为了国剧主流。清末发展成为京剧,到民国达到巅峰,走向世界。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花部在主流的一再打压下,依旧存续呢?所谓“花部”的演出确实良莠不齐,但是历经几代艺人们的心血投入,无数舞台实践的打磨加工,已经不乏精品。可见,优秀的戏剧作品,确实离不开墨客才子的雕琢润色,但更关键的则是在舞台实践中精进磨砺。另一方面,即使“雅部”伶人也觉得,大家都是唱戏吃饭,哪里分什么“花”、“雅”。“花”、“雅”之分,本来就是一些士大夫阶层在无病呻吟叽叽歪歪。其实这只是一种迎合主旋律的道貌岸然,是讲政治的姿态,不是真的在艺术观点上对花部演出不能容忍。

编辑推荐

《魅•生:清末民国伶人秘史》:京剧源于老佛爷的生日,要饭也能要成艺术家,慈禧追星很疯狂,程长庚低调地牛B着,翩翩梅耶和铮铮大师。一些极美丽的人,和一些极有趣的事虽然年代久了,有些蒙尘。但重拾细品,仍能看见细碎的流光,惊艳百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魅·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魅·生:清末民国伶人秘史展示了浓缩的人生戏剧,作为掌故来看也颇为有趣。
  •   魅·生:清末民国伶人秘史,八卦文章,能看。
  •   是第一次接触戏曲方面的书籍,这个书的内容不刻板,也不泛泛而谈,挺有内容的,从伶人、戏曲的发展渐渐引出清朝灭亡的部分原因,通俗易懂,一共说了几个伶人界的重要人物: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讲述了这几个重要人物一步步的把戏曲推向了国际的艰辛历程。可以当做人物传记看,也可以当做历史看,又可以当做当时的政治情形看。另,书的质量不错。
  •   一开始以为是乱写的,没想到读下去让人欲罢不能。
    作者不仅熟悉京剧来龙去脉,对于清朝和民国的历史都了如指掌,借古讽今,尤其是暗示了很多今天发生的古怪事情。nnd!痛快!!
    以前的明星,确实比什么赵本山范冰冰拉风多了!
  •   看了“伶人往事”,对那些过去的伶人们很感兴趣,他们勤奋 刻苦 未成名之前的种种遭遇,呈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和属于按个年代的残酷
  •   这本看上去是京剧书,其实是历史书。
    这本看上去是历史书,其实是政治书。
    本书借京剧艺人命运影射……微言大义……很有意思。
    历史总是一再重复。作者对于艺人的命运的分析,很过瘾!
    今天的赵本山、陈道明、章子怡,都能在历史上找到同类,看出命运!
  •   此书已看过几遍,写的比较符合历史又幽默,引入的梨园史料都是有据可查的,值得刚入门的戏曲迷看一下。
  •   人间百态,历史人文
  •   比较适合初学者阅读,封面很漂亮。书里插图很多。
  •   作者很有情怀,很有修为,也很善于表达,顶一个!
  •   原来那时候的明星这么好玩呀!
  •   这书看了两遍,说点感想,仅代表个人观点。
    第一,作者起了个很大的书名,所谓清末民国伶人秘史,但时间和人物有很大差异。时间也不是仅限于清末,很多都是从乾隆年开始说。伶人也不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基本上本书可以定义为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秘史,其他人大多就是提了一下姓名和行当,没有描写。所以此书只是描写这三人的,而不是整个清末时期伶人的。
    第二,作者开头说了很多话,主要是说别人不会写京剧伶人,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拍的也没法看。这我到无所谓,人各有志,有观点能够说出来,我也尊重这种权力。不过就怕那种只会损别人而不知道丰富自己的,我翻了两遍的感觉,你写的可能你自己感觉很用心,但不比人陈大导演高明多少。
    第三,叙述采用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白话调侃式的行文风格,倒也不算轻佻,叙述伶人的时候也能看的出来写的都是有根据的,查资料的时候下了不少功夫。不过建议作者,写伶人咱就专门写伶人,关于正史的一些事件就别老演绎了。你对那些知识不熟,还老假装很熟,就很不好玩了。
    第四,这书不算是京剧普及知识书,算是三个大名头的传奇书,我觉得如果你对京剧感兴趣,想了解,但不太知道渊源,可以买。已经有些知识的,就大可不必了。说实话,这书给不了你太多的专业知识。
    总结一下,可以买了看,但别当正史。
  •   前言稍微累赘,到了正文,开始显露实力。对于史料的熟悉夹杂皮里阳秋的点评,发人深思。
    一个被遮蔽的京剧世界展开了,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生动一页。粉墨登场之后的曲终人散。
    大时代的各路豪杰悲欢离合。
    期待第二部。
    作者资料完全查不到,这也很奇怪。如此熟练的文笔,肯定是行家。难道是隐姓埋名?
  •   本书很扎实,说明作者确实喜爱戏剧近代史,同时在自己爱好的领域花了时间下了功夫。有了这样的作者,写出来的书就能保证较好的品质。

    不过也得平心而论书的小小缺憾,那就是措辞时不时地略显轻佻,这个手法呢不是错路,用好了也极能出彩,比如《明朝那些事》。可是这确实是很增加难度的一种表现手法,分寸很难拿捏的。本书作者显然并不精通这轻佻之道,于是便成了“略显轻佻”。

    瑕不掩瑜,仍是一本令人长见识,可读性非常强的好书!
  •   书的外观很喜爱,内容细节也很是严谨。
  •   舞台下得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书中自有解释
  •   知识性、故事性、历史性为一体,很好看,有意思
  •   这方面的书一定要这样深刻?
  •   刚买来还没看,不过封面很有特色,而且写这个题材的书也不多见
  •   以前京剧名伶的事情也知道一些,但是像这一本那么洞察人性,又能打动人心的文字真少见。
  •   语言生动,历史清晰,好书,值得收藏。
  •   还没来得及看……不过应该内容很好
  •   我是职业写剧本的人,决定写一个题材,必须要补充自己的知识,就得买书。几年来,我只在亚马逊买书。送得及时,价格便宜,都是正版。解决了我去图书大厦找书之苦。谢谢亚马逊,我会一直在贵网买书!张文钟
  •   把历史贯穿于人物传纪中,写的很通俗,不像一般的历史书那么枯燥!
  •   内容不错,只是看起来书很旧,没有包装
  •   印刷精美,封面设计使我有了购买的冲动,书中还配了有价值的插图,喜欢,顶一个。
  •   世人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无论是《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还是《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经过一位位美伶人妖娆身段与妩媚眼神的细细雕琢,均成为永恒的经典,甚至成为那个时代不灭的记忆。然而,对于真正的伶人世界,又了解多少呢?《魅·生》是专门描写百年伶人命运的作品。
  •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伶人究竟在历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的生活原貌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在《魅·生》一书中给予了深刻而独到的解答。
  •   故事很好 很有价值 很文学。
  •   把历史贯穿于人物传纪中,写的很通俗,不像一般的历史书那么枯燥!看得进去
  •   书非常好!合作愉快!
  •   书也好看,看起来不累,内容很充实,笔调很轻松,是一本价廉物美的好书!~~
  •   到手的时候书的角落有损坏,对于我这个非常爱书的人来说,心痛啊。不知道是快递的时候书角就是这样的还是。。。
  •   印刷精美,作者笔力深厚,故事翔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