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本来可以不这样痛苦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朱建军,曹昱  页数:299  
Tag标签:无  

前言

做心理咨询师已经二十多年了。有一天给学生上课,讲女性心理学,讲女性的一些内心体验。某小女生不服气,说:“老师,你又不是女的,你怎么知道女性的心理呢?”我回答:“谁说我不是女的?”学生们错愕:“难道朱老师就是传说中的‘木兰’?”“我是男人,也是女人,我是年轻人,也是老人,我是好人,也是坏人,我是痴情的情人,也是吝啬的财迷……”我说。“因为我活过许多世,当过许多人。每次只要我认真地作心理咨询,和我的来访者一起体会他们所经历的事情,为他们的悲喜而悲喜,共享他们的感受,在那个时刻,我就是他。我给女性作心理咨询时,我就是女性;给老人作心理咨询时,我就是老人。他们替我活了一世又一世,他们活前面的,我和他们一起补后面的。所以,我是所有的这些人。”历经多少沧桑。汉唐阳光的尚总对我说:“你可以把心理咨询的故事写一写。”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太应该写了,那些人所经历的磨难故事,不应当全部湮灭;那些人用多年的生命所探索的人生真谛,也应该给别人启发;更何况我用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方法和来访者一起经历的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也应该写下来留给别人。”但是,我随即想到一个问题。心理咨询师要遵守保密原则,来访者的事情涉及很多隐私,大多是不能说给别人的。由于不能写得太多,故事将会很难写作。当然,按照心理咨询界的伦理规范,只要我不公开来访者的姓名、工作单位、住址,等等,就能做到不违反保密原则。即使根据我所写的内容中的线索在网上“人肉”搜索,也无法获知这个来访者的身份。而我的来访者自己看到了这本书,心照不宣地知道我是在写他,那是不要紧的。不过,我担心,即使我隐藏了那些信息,我的来访者看到他的故事被原原本本地写出来,也会有泄密的担心,或者,会感到不舒服——就算我在照片上打上马赛克,你或许也不愿意我把你的裸体照公开吧。如果对方同意了,那是可以的,就像画家展出裸体画,模特儿并不会因此而感到不愉快。只是,我的来访者并不是“心灵模特儿”,而且事过境迁,我甚至都找不到他们的联系方式,更没有办法征求他们的同意了。怎么办呢?最后我决定,只好写成虚构的故事。把几个人不同的事情,综合起来写成一个故事。但当我写起来之后,发现这也很不容易。每个人的事情都有其各自的脉络,有各自的前因后果,这些因果环环相扣,动了其中一个,后面的事情就都说不通了。更何况,心理故事中,不仅意识层面发生的事情有因果,潜意识中还有因果,其错综复杂的程度何止加倍。让我把这个故事打散,并重构一个所有因果链条丝毫不乱的故事,除非我是沈从文。无奈之下,在故事中,这些环环相扣的部分只好放弃,或者用概要性的语言叙述。更不可思议的是,许多很重要的细节,我知道,是非常生动的细节——我忘了。我怎么可能忘了呢?那是些多么奇异的、惊险的、感人的事情啊!我当时认为这辈子都忘不了的,怎么现在居然忘了?事如春梦了无痕。至此我才相信,即使是那些生死与共的人和他们的事情,转世之后,也可以在心中了无痕迹。好在,仔细回想,这些故事还不是完全了无痕迹,而似雪泥鸿爪,稍稍还能留存一星半点。我还可以用这些零星的记忆痕迹,复制一个大致不差的故事。本书的另一个作者比我的记忆力要好一点,所写的东西真实内容更多一些。为此,她也征求了一些来访者的同意。但是我相信,和她全部的咨询经历相比,她所能写下来的,同样也不过是雪泥上的一鳞半爪,也一样只不过是些许的春梦之痕。那么,我们写这些故事对读者有什么用处呢?我想是有的。有人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我觉得虽然这样说有些绝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道理的。每个人的人生固然各自不同,但有些东西还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别人的经验,对我们多多少少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别人走过的弯路告诉了我们,我们也是有可能少走一点点的。因此,这些故事对读者也许会有一点人生启示的意义。就算不考虑这种功利的用处,我们看别人的人生,也可以感同身受,获得对别人的些许理解。这样的经验,多多少少能够破解一点人生而有之的孤独,这也是人所能有的一种非功利的愉悦体验吧。本书的写法,是把咨询故事和一些心理学知识,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写出来。总体上是写一个咨询故事。故事中所写的具体内容包括四部分:描述部分描述咨询的场景,如同小说一样使用叙事手法;点评部分是对这个咨询的点评,写对这个案例中来访者情况的心理分析,对心理咨询中的互动的心理分析等;讲解部分是插入有关的心理知识的讲解;展开部分是引出的其他内容,不限于此案例,但是与其相关。本案例的来访者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会在描述部分说出来,并且在点评中说明,为什么他能解决心理问题。在讲解和展开部分,会讲解一点相关的心理咨询干预技术和自助方法。这样,读者也许能从中有所启发。举一段作为例子:“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走在大街上,看走过的人都衣冠楚楚,西装啊、领带啊、职业套装、皮鞋、高跟鞋什么的,手里夹着公文包,也许有些人穿得随意一点,夹克衫、毛衣什么的,表情都很……嗯,正常,如果他们和你说话,也都很正常。可是,你不知道,也许他们中很多,你想象不到的,很多人并不正常。他们只是表现得像正常人,因为他们不能暴露自己不正常,所以,他们说正常的话,像正常人一样说话,而实际上他们内心……我不是说他们不正常,也许他们真的不正常,你知道吗?如果你能够知道他们正在想什么,哎呀,就在这衣冠楚楚的外表下,如果你知道他们每时每刻的想法,你会觉得他们太不正常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觉得很多人都有些不正常的想法,只是他们没表现出来,是吧。你对此感到有些惊讶,’复吗?”“也不是说,他们不正常,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正常,也许正常的样子就是这样不正常的,我说不清楚,也许是我不正常。我这样的想法是不是不正常?你知道,我经常会有这样的一些怪想法,就在脑子里,不想都不行。这是不是强迫思维,据说强迫症很难治的,我应该怎么治?”这里是心理咨询中心。安静的小屋,挂着窗帘,一缕阳光从窗帘的缝隙照进来,细小的灰尘在阳光中起舞,屋子的其他部分沉入阴影之中。心理咨询师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搭在一起放在腿上,若有所思地望着斜对面的来访者。来访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穿着整齐的西装,头发梳理得也很整齐,不安地坐在他那本应很舒适的躺椅上,正急切地说着话。他的皮肤显得很白净,但是眉头紧锁,嘴也绷得很紧。每说完一段话,他都会停下朱,接着,用焦急的表情催促心理咨询师回答自己的问题。(描述)这个来访者自称是一个强迫症患者,通过朋友介绍来这家心理咨询中心作咨询。不过,他是不是患有强迫症,心理咨询师还没有确定。这是他第一次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还没有作出初步的诊断,正试图通过多听多看,初步了解这个来访者以及他心理上出现的问题。(点评)外行对心理咨询有些错误的印象。比如,有些人以为心理咨询类似其他的咨询,就像我们到机场火车站的“咨询台’’去咨询。就是“我”有什么问题,“我”就询问,而心理咨询师如同咨询台的那些咨询员一样回答提出的问题。“我”不知道某些心理知识,而心理咨询师知道,因此,“我”问心理咨询师就如同查一本活的字典一样,查出“我”需要的知识。这个来访者也是这样,他试图询问心理咨询师自己是不是患有强迫症,强迫症怎么治疗,希望心理咨询师能马上给出答案。这也不奇怪,因为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很少有人亲身经历过心理咨询,所以不知道心理咨询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心理咨询并不像外行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心理咨询师能做的并不只是回答问题,传授知识,更多的是要通过来访者的种种表现,他说话的内容和行为举止、他的外表和他的反应,全面发现和诊断、评估来访者的心理状况,然后确定如何影响和改变来访者,使他们的心理更健康。心理咨询师每说一句话,不仅要考虑说的是否正确,更需要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性格、思维方式、现有心理状态等等分析,确定所说的话对来访者会有什么影响。来访者能否接受,现在是不是到了这样说的时机,这样说应该用什么语气,以上这些,心理咨询师都必须考虑到——而这些考虑必须在短短的一瞬间完成,所以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讲解)来访者说了一大堆正常不正常的想法,问心理咨询师是否明白自己的意思。心理咨询师不能仅仅明白了其表面说的意思,还必须了解更多。来访者刚刚进门,心理咨询师就注意到他的外表,发现这个来访者外表很整洁;注意到他的情绪,发现他显得焦躁不安。这些意味着什么?心理咨询师还不知道。于是,他还要听听来访者说什么,听到的是来访者一系列的感想,话很乱,但是表面的意思很清楚,主题就是衣冠楚楚的外表,以及内心中也许并不正常的思想。而这对来访者又意味着什么?他自己的外表也很整洁,是不是他觉得自己内心也有不正常的思想?很有可能,但是,在了解更多的信息前,心理咨询师不打算太快作出结论。作咨询久了,见多了种种奇特的人、奇特的事情,他懂得了一点,就是不能轻易下结论。外表很正常,而内心有很不正常的想法,或者过着很不平常的生活,有很不寻常的人生经历——这样的事情心理咨询师比来访者见到的多得多。也许这些人只有在心理咨询师这里,才会吐露那些谁都不知道的秘密。心理咨询师不禁很想附和来访者的观点,但是他没有,因为这样做也许不合适——来访者的感慨固然和心理咨询师的感慨相似,但毕竟是不同的。因此,心理咨询师仅仅作了个简单的回应。而来访者随即提出了问题,心理咨询师该怎么回答呢?(点评)心理咨询师想到了另外一名咨询师说过的事情,也是有个来访者提问。那个心理咨询师老老实实地把问题的答案告诉了来访者。来访者却反驳说,他不同意这个答案。解释和争论了很久后,那名没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想不通,问来访者:“如果你这样清楚地知道答案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还要问我?”来访者也很爽快地回答说:“为了让你证明我的答案是正确的。”(展开)于是,心理咨询师只是说:“看来你有些怀疑自己不正常,怀疑自己有强迫思维。是哪些情况,让你产生了这些怀疑呢?”本书的两个作者:我是心理学教授,也是心理督导师,本书案例中所主要使用的意象对话技术的创始人;另一位作者是心理咨询师,也是意象对话流派的成员,是一位很有爱心的女性。我们是恋人。如果你也是心理咨询师,如果你也是那种喜欢感同身受地理解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师,你必将会对人有一种或深或浅的谅解。人生多歧路,而短短的几十年,很多人可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虽然我们会看到,他们的痛苦很多都是由他们自己的错误所造成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感到惋惜——人本来可以更幸福,但是我们常深陷于痛苦。而这些,让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时候,愿意帮助别人;在力所不及的时候,至少也愿意懂得别人。这本书中的人的经历,可以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寻求爱。既包括亲情之爱、异性或者同性之性爱,也包括友人之爱还有其他任何种类的爱。但是由于种种错误,他们在寻爱之路上得到的未必是爱。有的人,经过心理咨询终于觉悟;有的人,即使经过心理咨询也依旧茫然——这些,不禁让人为之深深叹息。我不知读者诸君在看完这本书后,将会有何感想?

内容概要

本书由9个案例组成,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所遇到的心理问题都是极具代表性的。读者也许会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本书中的人的经历,可以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寻求爱。既包括亲情之爱、异性或者同性之性爱,也包括友人之爱,还有其他任何种类的爱。但是由于种种错误,他们在寻爱之路上得到的未必是爱。有的人,经过心理咨询终于觉悟;有的人,即使经过心理咨询也依旧茫然……  这本书里,作者结合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在充满悬疑色彩的情节描述中,对都市人中常见而隐秘的情感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读者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青春期令人不安的性萌动,不被父母重视和爱护的无助与怨恨,门第悬殊的婚姻中的忠诚与背叛,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和孤独感,被所谓的爱强行禁锢于囚笼中的痛苦与挣扎……而这些不幸和痛苦,都源于早年受到的最亲密的人的伤害。他们的不幸遭遇,不禁让人为之深深叹息。  对于所有在水泥森林里摸爬滚打至伤痕累累,却又不愿为人所知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案例集,更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在不圆满的爱中追求圆满的幸福的启示录。  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接触到相关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还可以学到一些心理知识,对“意象对话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有些初步了解。

作者简介

朱建军,教授、博士、硕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督导师,于文史哲艺术多有涉猎,博采众长而自成一家。擅长催眠、精神分析、家庭疗法等多种心理咨询治疗技术,并创立意象对话心理疗法。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曾就职于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创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并担

书籍目录

春梦痕给读者的信第一编 我们本来可以更幸福 青涩的爱:少年的烦恼 囚禁的爱:面具公主 挣扎的爱:不忠的爱人第二编 这些,与遗憾有关 写在前面 爱的泡影:嫉妒,你为什么如影随形 爱的错位:过客 爱的偿还:命中注定要单飞 爱的辜负:惧怕黑夜的女孩 爱的悬疑:生命的迷局 爱的陷阱:如梦人生,噩梦人生

章节摘录

青涩的爱:少年的烦恼青春,就是青涩的春情——在一次心理剧表演后,作为评委的我说了这样的话,大家笑了,觉得这样说很幽默,不过在我却并不是幽默,而是一种感叹。青春常常是被歌颂的,歌颂青春的活力,歌颂青春的热情,歌颂青春的美好。而这些歌颂青春者自己往往到了青春将逝,甚至青春已逝的年龄。因此,这些歌颂背后的潜台词,往往是对青春的怀念:“我过去也曾经那么有活力、有热情,那时多么美好,而这些活力、热情现在已经不在,青春小鸟从此一去不复返了。”而青春正在的时候,未必总是感觉这样好,那时候也会有很多的苦涩。青春期的活力、热情和美好,从科学角度来看,和性激素的分泌有很大关系。正是性的力量,使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活力充沛,使他们的胸中激荡着热烈的情感,使他们变得格外美丽;正是性的力量,使绿草和绿树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正是性的力量,使热带鱼变得绚丽斑斓;正是性的力量,让孔雀开屏;正是性的力量,让发情期的公牛格外强壮。性爱之神的画笔扫过,整个世界从沉睡中苏醒,万物欣欣向荣。即便是我们认为非常保守的儒家,也高度赞美性爱的力量,指出万物之道是“造端于夫妇”,也就是男女之间的性爱,而最终能够充塞于天地——阴阳交合是宇宙之至理。但是,越是伟大的自然力,越是危险的源头,在一个人还不能掌握这个力量的青春期尤其如此。而那些初次面对这个自然力的青少年,也就会面I临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让已经安然渡过了青春险滩的我们,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感叹。一王树,这当然不是他的真实名字,一个20岁的男孩子,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心理咨询中心作咨询。在登记表上,他说自己要咨询的原因是有“视力心理病态”。我问他,什么是他的视力心理病态。王树低着头,仿佛被审讯的罪人,嗫嚅着说出了他的困扰。他说,他的视力出现的心理病态主要是视线不受自己控制,眼睛会自己乱看。老牌心理学家一听,就已经猜到八九不离十,不过不能一下子点穿,如果那样,王树必定会被吓坏了——你想想,一般人对心理学家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害怕,觉得这些受过特殊教育的人物也许会看出他们内心的秘密,何况是本来就有心理问题的人,更何况是本来心理问题就怕被人发现的人。“视线不受控制,这一定会很难受。”我用中性的语言跟随着他的话。“是啊,我想尽了办法,也不能控制,我现在非常苦恼。”“能告诉我,都有什么麻烦吗?”“我没有办法去上课。”“哦?”“最近查课比较频繁,点名的时候,同宿舍的人有时会替我答应。因为我总是不去,所以老师格外注意我,他们替我答应就越来越难。“一开始是有一次,一个同学刚刚替我答应完,刚好随后就点到他的名字。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随即又答应了一声。老师就问他:“你到底叫什么?王树还是李纲?’他就招了。这以后,老师就盯上我了。“其实我并不想逃课,我从小都是挺守纪律的,但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我要去上课,事情就会更糟。”绕了几个圈子后,他终于开始说正题了。“眼睛自己乱看,都是看最不应该看的地方。”“我知道,如果看的是该看的地方,你也不需要作心理咨询了。没有关系,在心理咨询中,我经常会遇到看不该看的地方的来访者,比如有的人会专门看异性的敏感地带,比如男的看女人的胸或者臀部。”“对啊,我就是这种人!”他有一点释然了,听到自己不是唯一这样做的人,他有些安心,“我就是没有办法,总是看女性的胸和那个地方。以前我上课的时候,会突然发现自己正在看女老师的那里,我骂自己太下流了,强迫自己只能看肩膀以上的部位,但是,稍不注意,就又看下面了。我管不住……”“而且,逐渐就不仅仅是看她一个人了。我会看所有的女人,从老师到女生,而且还不仅是看,我还会忍不住去想。”“想性的事情吗?不要紧张,你现在是在咨询室,什么都可以说出来。”“对,想得都非常的肮脏。这都是我的过错……我看过A片,而且是很变态的那种,我会幻想和那些女人在做那样的事情。”“你知道吗?其他许多男人都会这样做。”我告诉他。“但是我不同,我的眼光特别淫荡,所有的人都能看出来。”不出我所料,他果然是这样回答的。“更何况,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一开始是看女人,后来会看男人的下身,我不是同性恋,但大家都会觉得我是,因为我的眼神总是那么淫亵,而且总是那么邪恶。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为了避免麻烦,只好尽量少出门,少见人,现在我基本上已经不出宿舍了。“我非常痛苦,我的生活完全被这个事情毁了。我不能去学习,也没有办法和别人一样,高高兴兴地去玩,谁看我都像看一个怪物一样,我怎么出去社交?我现在就像是巴黎圣母院中的那个丑八怪卡西莫多,只能藏起来生活。还好,同宿舍的同学并不嫌弃我,也愿意帮我去打饭什么的。否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这是什么心理疾病啊?”P3-5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爱本来可以不这样痛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9条)

 
 

  •   意象对话技术作为中国原创性心理治疗技术,之前出现的相关著作,主要是理论性的,或者是对技术如何操作的介绍。而本书的出现,展示了意象对话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包括引导来访者,和咨询师自身的反观,对于意象对话技术学习相当有启发性。
    曹禺部分,有许多咨询师自身的反思,真实而有启发性。敢于剖析自身本身这点就很值得敬佩。
    我确实有点像看小说一样的看这本书,案例做的是很精彩啊。
  •   本书中,朱老师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心理学治疗案例。未必能和生活中每个人的心理问题相对应。对于爱听故事的人,以心理学角度来叙述故事,是个别致的视角。

    对于搞心理咨询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个很好的参考读物。


    对于爱好者来说,这本书可以心理学理论的骨骼,赋予灵与肉。让你的爱好从抽象走向具体。

    对于我来说,它给了我爱的启迪。它算一本智慧书。我能感受到朱老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充满人性的关怀和爱。

    一直坚信一句话: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   读过《我是谁》,再看这本书,精彩!!!

    真实世界真是缤纷多彩,一个个求爱的灵魂,执著,坚持,追求者被爱。当我们看到一颗颗受伤的心,叫人心痛,叫人落泪。感叹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且慢父母何尝不在他们的成长中受过伤。

    应当感谢心理工作者,给这个世界带来温暖,给受伤的心以抚慰,疗伤。

    感谢朱建军创建了意象流派,让我们能够在意识和潜意识间架起桥梁。有效地给来访者带来成长。

    感谢曹晟的故事,栩栩如生,感人,让我很有感悟。


    不多见的心理学好书!
  •   意象对话早就是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界很成熟的技术,怎么就成为朱作者的首创呢?客观地讲这本书曹作者写得要好些,比较有启发;而朱作者玩的是文字,太浮躁了!
  •   意象对话是本土心理咨询方法,值得一学
  •   这是一部意象对话的心理笔记,里边既有意象对话的治疗过程,也包含了作者的成长经历!
  •   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看了他们的故事,感觉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状况,看着他们做意象时,我的心也跟着揪起来,这本书看很多遍都不会厌烦。
  •   朱老师的书一向很喜欢,从意象对话的角度分析“爱”非常有深度!
  •   这是每个心理咨询师需要读的好书,无论面对求助者还是自己都是一个很好的剖析和审视的模式
  •   都是心理咨询的案例,很实用
  •   书是一本好书,里面的故事也很感人,就是太伤感了。爱有时也是那么无奈。不过看完这本书够,我还真对意象对话挺感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学学。挺神奇的!!
  •   咨询室的教授推荐的书,他最近用意向对话做了不少咨询,都非常精准,朱建军的书买了一套,慢慢看慢慢学
  •   一本意象对话技术使用的范例,朱建军部分不如曹昱部分,但都非常精彩!
    曹昱的分析更加细腻和充满灵性,这也许是和她本人的经历有关。生活的逆境往往是一个人成长沃土,看来在曹昱身上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强力推荐!!!
  •   朱建军老师的这本书和《我是谁》虽然都在说意向对话,但《我是谁》更像教科书、说明书;本书则更生动地呈现了咨询过程。很喜欢,荐!
  •   很值得看的几个意象案例,对于了解用意象做咨询有指导作用。
  •   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意象对话,易于接受,对意象由好奇转向热衷,又在学习中,相关的书又买一堆了。
  •   那天看了一部美国的电影,突然一下子明白,这些案例一点不比那电影逊色。。也终于可以理解这部电影到底在讲什么,电影绝不是为了展示故事跌宕、展示视觉效果,展示导演的技巧,电影是在讲人的本性,人的心理。
  •   此书很好,对案例的分析具体,有助于对心理学的意象对话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   里面的案例很有代表性,看了以后给我很多启发,学意象治疗的话这本书很受用
  •   对意象对话很感兴趣,阅读这本书很兴奋,遗憾的是技术性的描述太少了,不过瘾。
  •   一直想了解和学习意象对话技术,作为入门必读吧。
  •   意象对话案例的书很少,这本算是很好的一本,很细腻
  •   因为想了解意象,所以买了这本书。从每一个实际的案例中,可以了解到意象的作用和价值,当然这不是一本纯技术的书,所以读起来不会很粗燥,个案写的也很生动,很愿意一直读下去,有点放不下来。个人还是蛮喜欢的。
  •   适合心理有疾病的人闲着没事的时候读一读,有点思想的味道
  •   中国意象对话深度解析
  •   意象对话关于解决爱情方面的书。
  •   非常喜欢意象对话,对我和咨客帮助很大。
  •   意象对话看来很有意义,能很好的呈现。
  •   书很好看,推荐给喜欢意象对话的朋友们!
  •   觉得意象对话太神奇了!努力学习,争取为自己所用!
  •   用几个故事告诉我们:爱,不用那么痛苦的
  •   很喜欢这本书,通过案例分析,能够懂得如何去爱,走出爱的误区。
  •   喜欢意象心理学,之前看过几本,这种案例分析对于学习有帮助
  •   还可以吧,是本咨询案例集。翻翻看看就可以了。
  •   确实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看了其中的咨询案例,并可以从中找到值得借鉴的东西。
  •   还不错,会被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所感动,这是种特殊又充满温度的关系,还是值得一看的!
  •   爱恨一线之间,如何让自己走出负面情绪。
  •   依旧是朱建军的书,很棒!
  •   读完了朱建军曹昱合编的这本书,感觉如脱胎换骨一般,他人的故事,自己的借鉴,真好的心理学著作。
  •   我们什么是意像对话
  •   朱建军写的不错。
  •   朱建军的书有不少,这本喜欢!受益
  •   书写得好,尤其是朱建军老师写的部分。
  •   6月底上了曹老师和朱老师的回归疗法的课,想买这本书给两位大师签名,结果没有买到。回来后在当当买了自己看,觉得很好,对于入门的我来说是很不错的一本书。
  •   它像一本小说似的,跟我们说着别人的故事,慢慢的就会感到这些文字所说的离我们并不遥远。有时候像把自己没理出来的情绪,轻轻的告诉你,却让你的思绪渐渐沉淀。最后一个故事让人感到很沉重,现在的我需要时间,还以只看了一遍。
  •   案例很好,案例和技术结合,清晰明白。
  •   知识与案例相结合,深入浅出,很适合阅读与学习。
  •   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书中的案例对我们很有教益,同事也都抢着看呢,家长看看会对与孩子的相处很有启发。
  •   这本书通过案例记录,很多心理学知识都可以学习
  •   这本书是我愿意无时无刻拿在手上读的书。 怎么说呢, 觉得心灵受到了滋养,感觉到心里学的美,也让我么审视和剖析自己
  •   这本书很实用 有具体的案例 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   案例很精彩,一口气读完。如果有更多的分析就更好了。
  •   一个个案例,直观而深刻
  •   是一个个案例 看别人的人生 看完很是唏嘘
  •   看过了他的《我是谁》、《释梦》感觉还不错,但是未看的书还很多,想了一下就没买了,下次吧。(这书我后来点了取消的啊,怎么又出现了?)
  •   也许故事中的任务和我们不一样,但是能够个给我们借鉴
  •   曹昱写的那部分更好听,我感觉自己像看恐怖小说。每个人内心的阴暗面原来是那么可怕,怪不得我们都要逃避。
  •   书的内容有点繁琐,如果看下去还是不错的。适合有点心理学背景的人看。
  •   这本好,有案例,看起来没那么枯燥,我喜欢
  •   喜欢!看了一点,感到很受震憾,看到了曹老师的真实,看到了一个个灵魂的苦行与成长。
  •   看到了我想看到的未知世界
  •   到货速度快,书的质量没问题。书很好,非常值得专业人士一读
  •   因为作者选的这本书 期待
  •   依然是朱老师的~不错的
  •   收挺好的。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
  •   最近在拿资格证,算是补充阅读了~~
  •   商品不错,跟描述的一样,性价比很高。
  •   两位老师各有千秋,一个理性一个感性,很精彩的分析
  •   感悟别人经历的
  •   很好的一本书,专业和业余的人士看了都会有收获
  •   以前看过作者的其他作品,这本更贴近生活,有很多启发。
  •   很喜欢这个作者写的书
  •   分析细致,可读性强
  •   好,真实,严谨,可以借鉴。值得一看,分析透彻。
  •   这个不错,很有教育意义,推荐
  •   不错
    可以进看
  •   同类书籍,应该不差,期待
  •   已经买了,再买一本送朋友
  •   故事好看贴近生活
  •   看别人的故事,吸取经验教训
  •   不错,值得学习!值得购买!
  •   质量不错!
  •   很值 好看撒~
  •   清静幽雅 语言流畅 受益匪浅
  •   an excellent book
  •   少有的好书,值得一读。
  •   看后我一直在思考自己,我们都有自己的情结。
  •   很实用,值得一读!
  •   太无聊了。
  •   很好的一本意向书,通俗易懂,我开始喜欢意向了,觉得很有意思
  •   速度很快 书质量很好
  •   书的内容还好,可我卖的竟然是一本旧书,还有别人的字迹!
  •   不错的,需要安静的环境,充足的时间去理解消化。
  •   很好的 书 很手启发
  •   值得再看、细想、活用
  •   爱本来可以不这样痛苦,很受用
  •   老师的书,基本上每本都有。有很多的启发。
  •   看了好几遍了,好多朋友也来借着看
  •   1、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2、朱建军写的案例,简短又直逼中心,内容确实非常不错,一看就很有功底,可以反复多次阅读3、曹昱写的案例,繁琐累赘,考验人的耐心,对于案例所反映出她的咨询风格,我个人是有些抵触的,整本书,后大部分全是她的,这是让我不满意的地方,我没有办法看她的案例,里面似乎充满了一个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新手,作为一个推销意象对话的销售员的口吻。这样的案例,对于一个刚接触心理咨询,对心理咨询有一定的好奇的人来说,是不错的,也确实能在里面挖掘很多不曾了解到的知识4、最后,个人建议,这本书的价值不是很大,一半一半。作为不同的读书对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哪些细读,哪些一阅而过。
  •   9个案例,太少了,不过瘾!可以再多一点么~~好看的书实在太难找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