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武兆鹏 页数:237
内容概要
由武兆鹏编著的这本《二人台音乐概论》在《二人台音乐》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对二人台音乐的沿革、源流、结构、调式、唱法以及伴奏等的特点、规律进行初步的理论性归纳,总结传统的创腔经验,提出一些艺术革新的看法。
作者简介
武兆鹏,山西神池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曲。现任忻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忻州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忻州师范学院音乐系特聘教授。师从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袁丽蓉、贾永珍、傅子华,中国函授音乐学院李凌、樊祖荫、李重光、牟洪、苏克等教授,从事戏曲音乐创作研究教学事业多年。已出版音乐、戏曲、曲艺、散文、报告文学15部300多万字。代表作品有作曲配器的盒式音带《神池道情·黄凤兰演唱专辑》、忻州戏曲精品系列VCD《神池道情》;戏曲音乐文集《菊苑履痕》;理论专著《晋北道情音乐研究》民族管弦乐《沸腾的油乡》、《老年轻》;歌曲《农家一片喜洋洋》(入选《山西文艺创作五十年精品集歌曲卷》)等。为神池道情《英台抗婚》、《木兰之死》、《玉蝉泪》等剧目作曲78部,曾多次获奖,并在全国多家电台、电视台播映。此外,编著教材《调式调性分析》、《小型乐队编配》等。主要获奖作品:音乐论文《中国戏曲音乐的继承与创新》获新加坡国际“胡姬花奖”艺术大赛金奖,《试论戏曲音乐的现代化》获全国优秀歌曲·教案·音乐论文展评优秀作品奖(最高奖);《晋北道情音乐志》(合作)入辑《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获山西省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比—等。奖:歌曲《我要回故乡》、《俺村的姑娘歌声美》获共青团山西省委“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我要回故乡》、《男子汉》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其传略入编《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等20多部大型人物典卷中。2008年1月被中共忻州市委批准为忻州市委联系的优秀专家,2011年6月被中国当代艺术协会推选为终身名誉主席。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二人台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概说
一、二人台的历史沿革
二、二人台音乐的源流
第二章 二人台唱腔音乐的分类及其曲调结构
一、民歌体唱腔
(一)二句式
(二)三句式
(三)四句式
(四)六句式
(五)十句式
(六)扩充句式
二、板腔体唱腔
(一)基本板式
1.流水板
2.慢板
3.快板
4.捏字板
5.散板
(二)辅助板式
1.叫板
2.入板
3.搓板
4.煞板
5.回板
6.哭板
第三章 二人台唱腔音乐的调式
一、单一调式
(一)徵调式
(二)商调式
(三)羽调式
(四)宫调式
二、综合调式性
(一)六声综合
1.变宫为角
2.清角为宫
(二)七声综合
(三)曲终移宫
三、调式交替
(一)对比式交替
(二)反复交替
(三)尾声交替
(四)过渡性交替
(五)连环式交替
(六)隐伏性交替
四、转调
(一)同主音转调
(二)不同主音转调
五、双重调式性游移
第四章 二人台唱腔音乐中的“通用腔”
一、“通用腔”的基本形态及其变形
二、“通用腔”的表现形式与结构功能
第五章 二人台唱腔的演唱方法
一、满腔满字唱法
二、真假声结合与翻八度唱法
三、上、下滑音的使用
四、装饰音的使用
五、推、闪、躲、让唱法
六、疙瘩字唱法
七、花字花调唱法
八、“扒圪梁”和“钻山沟”唱法
九、唱念相间唱法
十、打嘟儿唱法
十一、对儿字唱法
第六章 二人台的曲牌音乐
第七章 二人台的乐队及演奏特点
第八章 二人台音乐的继承与创新摭谈
一、观念的创新
二、唱腔的创新
三、唱法的创新
四、伴奏的创新
附录 新编二人台唱腔选例
后记
章节摘录
更具意味的是,这份誊抄于光绪十一年七月五日的戏文《走西口》,是最早主持该村“五云堂玩意班”的河曲著名道情艺人李有润的传家之物,誊抄人则是当时“五云堂”的另一位著名道情艺人邬圣祥。“五云堂玩意班”是创办于清同治年间名播晋北、以演道情为主兼演二人台的“风搅雪”班社,演出时间持续达七八十年之久。可见二人台在晋北演出过程中,曾和道情有过一个亲和的“风搅雪”阶段。所以“同台”,说明刚刚问世的二人台尚不成熟,尚不能独立门户,还需要暂时依附于道情,借助于道情的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二人台本身艺术的日渐成熟,到清末民初,二人台便与道情“分门另户”,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独立之后的二人台,先期出现了“打软包”(即将服装、道具装于“软包”内辗转演出),相伴而生的则是“抹帽戏”(即一个演员通过换“帽子”而扮演不同角色),因其角色少,大多为一旦一丑表演,故又称为“二人班”或“丝弦玩意班”。至此,二人台终于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枝艺术奇葩,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其唱腔多为民歌曲子,剧名即曲名,一般是一戏一曲、一曲数阕的“民歌体”,也有的是一戏多曲、多曲联缀的“联曲体”,还有的是一戏一曲、一曲多变的“板腔体”,演唱时则多用“满腔满跟”、“真假声与翻八度”、“扒圪梁与钻山沟”以及“推”、“闪”、“躲”、“让”等特色唱法,使得二人台的演唱风趣生动、特色鲜明。其语言多用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方言土语,以及比兴、反复、叠用、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二人台的语言朴实而又不乏美感,生动而又充满情趣。其表演既有以唱为主的“硬码戏”,委婉细腻,长于抒情;又有以舞见长的“带鞭戏”,载歌载舞,歌舞并重,并极重“鞭”、“扇”、“绢’’等特技,使得二人台的表演又歌又舞,花样繁多,既有听头,又有看头,还有玩头,因而深受大众喜爱,一时间呈现出颇为繁盛的局面。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