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战场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章东磐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前言

序言首先,我要诚实地告诉翻开这本书的每一个人,这本书不是历史,尤其不是“历史学”著作,因为我既没有历史研究的专门训练与功力,也不喜欢所谓“历史学”的研究方法,而且我受过一次专业人士针扎一样的刺激。那时我已经在滇西的抗战遗迹中行走了几次,用我自己的方法辨识出了若干感天动地的故事其实是神话。真实的事情远不像风靡一时的那些“纪实文学”那样,甚至还让人悲哀。那时我有隐隐约约的念头想要把所见、所闻、所思的滇西抗战写出来,还原一部分历史的真实。但我自知是一个懒人,对自己看见和想到的事情没有传播的热情。最终促使我下决心写这本书的,是一次突如其来的祭拜。那一天,是2003年的国庆节。当整个云南都拥满游客的时候,这个山坡显得尤其凄凉。我们站在破败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抗日阵亡将士墓碑前,遥看着不远处的松山,那片不算大的群山,战后重生的松树覆满了山峦,雨极细微地飘洒着,雾蒙蒙的,残碑前泥泞不堪,空气中飘散着日积月累的牛粪味道,那是很淡很淡的不让人恶心的清秀的臭味。文人们常把这种独特的嗅觉体验说成泥土的芳香。那一刻,我极深刻地体验到了心酸。这样阔大的一片昨日战场,在这个本应被祭奠者挤满的日子里,除了我们,竟然再没有另一个来访者。访客们并不远,他们扶老携幼,花花绿绿地游走于丽江、香格里拉、大理、瑞丽和腾冲,在地热的温泉中欢快地沐浴,满足地哼哼着,享受着无忧的岁月。紧绷的出行计划让上百万旅游者谁也没有时间来这里探一下头,来抚慰一下这残碑压着的六千多位都在青春岁月变成了鬼的异界灵魂。他们为我们的今天而死,今天的我们却不记得他们了。我们打开包袱,那是昨夜敲开一家冥品店买来的,店主是两位老人家,在县城的一条陋巷中据此为生。我们说明来意后,老人惊异地睁大了昏浑的眼睛,放出一丝本应恋爱中的年青人才有的光芒。他们执意地在我们面前堆满了各种祭奠用的东西,香烛、成捆的纸钱和大量据说必不可少的杂什,他们是专业人员,我们顺从地照单全收,思量着这次采购变成了扶危济困的慈善行动。当二位老者终于在小山般的货品前停手时,我们怯怯地问:多少钱?老太太期待地看着白胡子老头,老头伸出枯树枝样斑驳的食指,我们赶紧奉上一张百元钞票,松了口气。老人接过去,摸索着打开旧饼干盒,把崭新大钞压在盒底,然后背过身,就着昏黄如烛火的电灯沾着口水忙活。好一阵子,他转过身,双手递回一迭看上去皱纹比他还多的零钞,“补你钱,九十块。”那一刻,老太太站在他旁边,坚定地点了点头,嘴里很轻地溜出当地话:去松山吆。去松山吆。松山,在他们心里是不一样的。我们逐一点燃一大排蜡烛和一捆一捆的枝香,劣质打火机不防风,大拇指都磨红了。一叠叠冥钞在火光中翻卷,我用树枝搅动着那堆火,望着被映亮的墓碑。透过一个甲子的岁月,多少双眼睛在与我对视,他们在想什么呢?六十年,终于有了外面人在他们坟前点起第一缕香火。墓碑前这几个中年人是谁家的娃娃?他们一定在奔走相告,早已等到心如死灰的鬼们一定相搀扶着来认人,又一定失望地叹息,阳间的我们不是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的后代。他们的子孙不会来的,即便他们中哪位真有子孙的话。那时我们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是本就贫苦的农民,在战争岁月从自家田头或赶集路上被一条绳索捆进兵营,根本没有机会告别苦等的父母和年轻的妻子,其中绝大多数还没有长到有女人的年纪。在松山之役,他们或则拼死相搏参加敢死队,腰中缠着长官为此奖励的一把钞票;或则被督战队的枪口顶着加入密集的攀山仰攻,随后被山上坚固工事中喷出的钢铁狂风顷刻间刮走了单薄躯体中叫做生命的那点儿东西,就像一片肉脯。他们的家庭只知道他不见了,再也没有回来。没有人告诉过其中任何一位父母和妻子,他们亲人的生命终结在了何处。父母老死了,妻子改嫁了,他们无一例外成为了再也没人牵挂的孤魂野鬼,永远守在了这片美不胜收的生命绞肉机般的群山上。山上的松树长得真好,在细雨中苍翠欲滴。那是中日两军将近一万战死者的躯体滋养的。当地没有人在这山上砍树,我在滇西不止一次地听说,在昨天的战场上,被斧头砍倒的树会从截断处流出红色的汁液来。泥水中,孙敏、杨延康和我依次跪下,每个人对着墓碑深深地叩了三个头。跪下的那一刻,我觉得双膝很沉很沉,不是男儿膝下有黄金的古训,而是自己的肩膀上压着这几千先死者所有逝去和在生亲人的无尽哀思。那一刻,我对着墓碑喃喃低语:他们没有来,他们不知道,他们并不是不想你们。我的父母都曾是抗日军人,虽然与你们不属于同一个党派,不在同一片战场,但是你们的战友。作为抗日军人的儿子,我心甘情愿代替你们所有人的子孙给你们磕头。也在那一刻,我想起了几年来我们寻访中有幸相识的每一位抗日军人。一直到今天,这些大多没有文化,仍在贫困的山乡中惨淡而黯然地苦度残生的老人们自己都不知道,六十年前,当我们整个民族的躯体行将颓倒之际,是他们共同挺起的那时还年轻的胸膛,让这个在别人眼里不知多窝囊的病夫国家竟然站了起来,最终成为与战后世界最强大先进的胜利者平起平坐的巨头之一,为我们国家赢得了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尊严和机会。那一天,泪流满面的我从五十年生命中第一次跪祭的泥淖中起身的时候,我知道要动笔写这本书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这本书中知道这片战场的真实故事;有更多的人能从这本书中看到我们民族的父辈们如何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留给别的男人后代的尊严,才有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新生;有更多的人能从这本书中的那些幸存至今的无一例外瘦削、苍老和油尽灯枯的老人身上,看见我们这个古老而衰弱的民族最坚硬的脊梁。也在那一天,面对寂寥无人的父辈战场,悲哀的我也下决心讲出这故事中不少先人们懦弱和不光彩的段落,我不会刻意隐瞒它们,哪怕身背骂名。儿不嫌母丑,我们要是祖国的亲儿子,就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把含铅的脂粉抹在娘亲脸上,那疮疤是长在母亲肉上的。耻辱是最好的镜子,今天的我们最好在这个镜子前仔细地凝视片刻,辨认一下,那其中有我们自己的影子吗。滇西战场,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最光荣的不屈之地。就是这片不算辽阔的战场,我们几个人几年来也只是断续地走访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我所讲述的故事只是我们历史之镜中一粒掉落的碎屑,我期望更多的人一起来重新拼完整这整面镜子,让它能真实不走样地映出父亲们的背影,让我们对得起献身的前辈们,在我们的记录中帮助他们完成涅与重生,把在那场民族浩劫中迸发出的伟大的民族人格留给后代子孙,引导今天的我们以父辈们的生命之光照亮永续的远途。此书问世之日,民族先烈的残墓前若多几缕香烟,我心堪慰。中将叶佩高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远征军的民间调查纪实作品。它让流落在历史之外的那支部队和那段往事,再一次展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会让你泪流满面。    关于中国远征军,国人长时间集体失忆。如果现在上街随机采访,一一询问路人有关这支军队的信息,大多数人都会茫然地摇头。对于这段学校不教、书店看不到、档案馆查不到的历史,人们一无所知。他们甚至不知道一个甲子之前,在滇西那片美丽的土地上,中国军队参加过一场关乎国家民族存亡的战争,最后用十数万年轻的生命换得了国家今日的安宁。而其中的细节和之后发生在许多幸存老兵身上的故事,至今仍鲜为人知。    在本书作者章东磐之前,已有多位民间学者以不同方式开展了对中国远征军的民间调查。这一次,章东磐和几位同行者决定重走当年远征军之路。他们先后踏上滇缅公路,渡过怒江,翻越高黎贡山,进行战场调研;他们还寻访到了多位幸存老军人,并用这些垂垂老人昏黄的记忆,记录和分辨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碎片。    作者把几次滇西采访的经历整理成文,辑成了这本《父亲的战场》。二十多篇文章,十来个人物,五六处战场。没有恢宏的大场面叙述,也没有战略战术的专业分析,有的是动人心魄的小细节,和一个个人物命运的波澜诡谲。《石牌》荡气回肠、《高黎贡山》震慑人心、《功果桥》令人扼腕、《松山》惨烈揪心,那场大战和无数小战役的剪影,都被作者一笔一划勾勒出清晰的影像。    书中的人物更是让人不禁落泪。因为每个月得到200元资助而对资助人高喊“共产党万岁”,“我现在一个月可以吃两回肉了”的士兵叶进财;错遇26年牢狱磨难却依然优雅安详、出狱后选择教书育人的上尉张子文;在战友墓前不能自持地颤抖的士兵陆朝茂;为了将战友遗体迁入墓园而到处奔波的刘老伯……曾经英勇的卫国战士,如今命运坎坷的垂死老人,这种鲜明的对比和巨大的落差,真实得让人如受剜心之痛。    作为一部涉及历史内容的纪实作品,书中还对围绕远征军的一些故事和一些所谓的“史实”进行了调查和实证,力图还原这些历史细节以真实;作者也对所采访老兵 “口述历史”的内容进行了辨识和指正,没有盲目采信,对于其中一些大话和诳语也未做修改装饰,展现出生动的人物原貌。    随书首度发表的近百张美军拍摄的远征军照片,展现了战争当时的地形地貌、武器装备,远征军士兵的音容笑貌,也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这些年轻的士兵可能都没有子嗣,但作者选择《父亲的战场》这个书名,就是为了表达后来人对于我们民族的光荣父辈们最深切的敬意。    全书人物形象刻画细致,战争和战场的描绘画面感强,人、物、事、景的描写均着眼于细节。文字情感浓厚,一唱三叹,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纪实作品。

作者简介

章东磐,当过炮兵,是个神枪手;后来在故宫博物馆工作,成了书画鉴定专家;后来在出版社,编辑的图书获了金奖;之后下海从商,投资过一本杂志,就是有名的《华夏人文地理》;做过无数种生意,他制造的手电筒,在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2》里就能看见……
一个只读过小学5年级的人,他的文字却感动了无数读者。章怡和称赞他是一个“能用市井语言写出民族大义的人”!

书籍目录

引  子一本叫《山茶》的杂志序  言一寻找少校梅姆瑞001二中将叶佩高021上尉张子文031“少尉”叶进财041士兵陆朝茂053县长张问德065三等科员熊文定081少校吴昌铣095上尉刘志声109杨老五与蔡兰辉121三石牌137滇缅路151功果桥165双虹桥173高黎贡山185松山199四军刀215玉石225飞虎队237代后记写在第一个六十年祭251我们的远征261

章节摘录

2004年深秋,我们沿着细若游丝的古道登上高黎贡山,古道无名,在靠近山脊之处有一座倾颓的老屋,是更古老的岁月,好心的道士们为了过往的路人施舍免费姜糖水的场所,叫做北斋公房,往南十几公里的另一条山道上亦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叫南斋公房,于是,南、北斋公房由此成为穿越大山的两条古道的名字。山顶风很大,人就像一片树叶被大风推过山口。那么大的一架山,山脊像刀背一样薄,翻过它的时候,日军是守方,凭借着经营了将近两年的工事要塞,阻挡反攻的中国军队。那是1944年5月,待命滇西的中国远征军为了配合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打通滇缅公路,主动发起怒江战役。战役在5月11号深夜发动。那一晚,数万中国军队静悄悄地渡过怒江,使用了美军援助的橡皮船,整个渡江过程数万官兵只淹死了一个人。在北斋公房一线率先渡江的是陆军第一九八师,师长叶佩高。在开始滇西抗战的调查之前,我们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而第一次知悉他,是在1999年的腾冲县城。此县偏处滇西极边之地,但却是中原汉文化延至西南边境的最活跃的末梢神经。诗书礼义,忠孝贤良在这个地方年纪稍长的人都能扯上几句,而且说的时候很认真。腾冲人很自豪本地的历史。一百年前,腾冲玉石贸易甚兴,英法德三国都在这个边僻小城设有领事馆。那时,腾冲一年的边贸额据说不输广州。更让他们骄傲的是抗战。腾冲是中国军队靠自己的力量在八年抗战里光复的第一座县城。为了这个光复,九千多远征军官兵、三千日军与美轮美奂的古城玉石俱焚。距城三公里的和顺乡奇迹般地逃过此劫,至今粉墙黑瓦,画栋雕梁,让人依稀窥见当年县城的风华。腾冲人说,他们真的是舍弃家园“焦土抗战”的典范。那年住的政府宾馆有一个小花园,临睡前去踱步,却见树影掩映之后有一道阶梯通向楼后漆黑的深处。好奇驱使我走到小楼后,月光下,荒草中,耸立着一座几与二层楼齐高的纪念碑。就着依稀的月光,看得见碑身上面的四个大字:“还我河山”。碑铭详细地讲述了这支部队历经血雨腥风,从倭寇手中夺取腾冲的事迹。那是陆军第一九八师的抗敌阵亡将士纪念碑。叶佩高就是第一位渡过怒江的中国将军,那一刻他肯定只会想到接踵而至的恶战,而且胜负未卜。因为与日军七年的正规战打下来,中国军胜少败多,加上上峰决策的反复无常,谁能算定此战必胜呢。他从橡皮艇迈上怒江西岸的脚印,本应拓了模收藏在博物馆里,那是叶佩高将军一生中最非凡的一步,因为自1840年开始的一百年间,还没有一位中国将军得此殊荣。一百年来,中国军队在那一天,在此地,第一次发起了对侵略军的战略反攻。从渡江地点至西岸的高黎贡山脚约十数公里距离,便是与日军的接战。西岸的日军已是足足养了两年,在远征军立足未稳,立即派精锐从山脚屯兵处逆袭而来。今天再回想,顶不顶得住日军逆袭的那一小仗,其实足以定乾坤。中国军队正是强敌两年前的败兵。当年日军突破中缅边境,如入无人之境,中国守军狂泄如水,幸亏有怒江,幸亏有一江狂涨的春水,仅有的惠通桥在最后一刻被炸断,将日军止于西岸。远征军这只惊弓之鸟重整羽翼,就想飞过刀丛林立的高黎贡山吗?日军敢以不多的兵力突袭我军,算准的就是中国军队还未摆脱战败的阴影。果然,当一片亮晃晃的刺刀伴着毫无惧色的怪叫声扑面而来的时候,中国士兵的第一个动作真的是逃跑。居然没有人记得向敌人开枪。攻守双方的角色在一瞬间就互换了。时任叶师长手下团长的陶达纲将军,曾回忆那段经历,站在叶师长旁边的一位副师长,高声发出第一声命令:“卫兵,捆行李!”他要跑。英雄与凡人的差别其实就在此时。叶佩高本在看地图,部署对高黎贡山的进攻,他只是抬起头来,看了看手下败兵涌来的方向,对特务连长说:你去看一看,有什么事。接着忙他的。百年雪耻之战的胜败荣辱,就在这不经意间悄悄奠定了。连长带了机枪赶上去,陶达纲已经稳住阵脚,士兵们转而扑向敌军。几十年之后,他们回忆起师长,说起的都是那一刻的大将风度。小战毕,叶将军集合士兵讲话,专门讲了怕死的问题。我惊讶地发现,他在六十年前就曾一反东方传统观念,力主士兵应该怕死。他们部队长官与士兵的标准问答是:“弟兄们,你们怕不怕死?”几千人齐声回答:“怕死,不怕日本鬼子!”他让士兵们不耻于怕死,是提醒官长珍爱士兵的生命。他在激励士兵们不怕日本鬼子,则是要士兵们英勇杀敌,忠贞报国。那个时候,一九八师与日军以机枪互射,怎么打都有严格规定。叶将军亲自制定标准,鬼子打点射,都是三发:“叭、叭、叭。”他告诉大家,鬼子在威胁我们,问你“怕不怕?”我们回射时要两发两发地打“不怕,不怕。”这样既节约了子弹,也向对方表明了勇敢的意志。在高黎贡山脚下,我们寻访到一位叫田乐的老人,远征军反攻时,他任当地的甲长,为部队带路。他见过叶佩高将军,是因为一头牛。那时中日两军激战正酣,高黎贡山山形陡峭,林木丛生,远征军每一进展都要付出极大的牺牲。五月正是雨季来临之时,豪雨带来的泥泞让供给愈加困难,而空投往往只有一部分能到部队手中,其中大部都掉到深渊里了。一位负责供给的司务长下山采购,看到老百姓家的一头大黄母牛,没付钱就把牛拉走了。当地百姓在日寇统治下煎熬了两年,至今回忆起日军还是咬牙切齿的,也愿意配合自己的军队打过山去。当然,也是司务长贪心,那时候,中国军队里的贪污是很普遍的事情。那位司务长牵着牛路过师部的时候,偏偏被纠察队拦住了。纠察队是师部派出,专门检查部队的风纪。盘问之下,司务长拿不出牛主人签字画押的采买单,被带到了师长面前。当时的规定是军队不许拉老百姓的耕牛,违反了是要枪毙的。田乐老者说,这个规定都向老百姓宣传过。师长亲自审案,当着众多官兵。拿老百姓那么大的东西不给钱,我们和日本鬼子有什么区别。叶佩高说要枪毙。司务长跪下来了,他讲横竖是死,师长您让我上前线吧,打日本死了,子孙也还留个芳名。那时腾冲县的抗日县长张问德在一旁,他也帮着司务长说话。师长说:好,但要看老百姓同意不同意,你去找老百姓,要有人来保你,我就免你一死。司务长连夜下山找到了田乐,求田乐保他。田乐因此见到了师长叶佩高。田乐老人回忆说,叶师长和老百姓说话总是笑眯眯的,还招待他们吃茶,一个劲替部下买东西不给钱道歉。“师长叫我把牛牵回来,我说:这是条老母牛了,他们也是来帮助老百姓的。后来师部开了钱,钱交给了牛主人。”那位司务长得偿所愿,走上前线,是不是战死,已无迹可寻,但他真要是英勇地战死了,也都无从知晓,风云动荡,以血报国的战死者们最终却没有光荣起来。在高黎贡山口,从西北吹来的云一翻过山,全部被风压到了地面上,一条一条的,像白色的龙在树林里钻。云雾弥漫,转眼又变了晴天。昔日的战场历历在目,比人深的战壕纵横交错,连接着功能分明的散兵坑、机枪掩体和炮阵地。一个甲子的岁月,当年的数万亲历者都已老矣或逝去,那双方厮杀之地却还如此新鲜。只是战壕里长满了碧玉般葱郁的翠竹,还有几棵树,都有洗脸盆粗了,那土肥呀。争夺山口,双方阵亡千余人,大多都死在这片阵地和不远的开阔地上。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山口,海拔3200米,这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拔最高的战场。当年抢夺此地的血战,今天已无法描述。上山之路我们空着手走尚且心惊胆战,何况山上弹如雨下呢。山顶打下来后,战时的美国新闻处曾出过一个小册子,册子上说:开战两周,就有二百多匹从印度运来驮弹药的骡子坠崖而死。除了坚韧的中国士兵,没有人能越过这样的天险。叶佩高的铁血之师攻破了这道天险,那时候,象征正义大反攻的诺曼底登陆还要过几天才开始。这本来是何等的荣耀,当中国军队冒死攻顶把自己的国旗插上世界反法西斯的战场之巅,他们的勇气曾让整个同盟国振奋。这山顶上本该有一座雄视世界的纪念碑的。三个月之后,腾冲光复,收复第一座沦陷县城的殊荣,亦应属于叶佩高的一九八师的弟兄们。小小的一座四方城,争夺之剧,打到片瓦无存,用日本人的话来讲,守城日军“全员玉碎”。腾冲是中国的翡翠之城,自明代以来五百年的经营,无数的财富与文化积淀,使一座古城变成我们国土上最美的一块宝玉,真正玉碎的是腾冲,它用自己的粉身碎骨与中国远征军一起把侵略者碾成了灰烬。腾冲城将破之日,日军组织了一次决死突围,城墙的缺口里残肢断体的日本兵蜂拥而出,中国军队的自动火器像镰刀一样横扫着他们。突围者中只有零星几个人活了下来,吉野孝公是其中之一,他是卫生兵。脱逃十余日后,他被中国军队俘虏。当他知道自己是“全员玉碎”的漏网者时,觉得十分耻辱,决定以自杀尽忠,结果没死成。战争结束数十年后,他写了一本讲述腾冲之战的书,叫《腾越玉碎记》,为的是让下一代知道战争的真实与残酷。他专门写到自杀未遂后的经历。一位中国将军专门见了他,那位将军威严而儒雅,他没有训斥企图自杀的阶下之囚,而是和蔼地对吉野孝公讲:你不能死,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战后的中国和日本都需要重建,你的祖国需要大量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在书中,吉野孝公表达了对那年轻人。在书中,吉野孝公表达了对那人。在书中,吉野孝公表达了对那位中国将军深深的敬意。其实这位将军仅此两句话,就当令我们整个民族自豪。让我们知道有什么样的胸怀,才可以自称大中华。虽然吉野孝公并不知道那位将军的名字,但我总觉得那位将军就是叶佩高。腾冲县城的那座一九八师阵亡将士纪念碑在“文革”中竟然毫发无伤,有人以革命的名义将稀泥涂抹在碑身上,又刷上石灰,再四面写上“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之类的标语。正是牛粪和标语在那个荒诞的岁月里,以黑色幽默的行为艺术,保住了几千位殉国者仅有的尊严和光荣。2005年,为了纪录我们对盟军阵亡少校梅姆瑞战场墓地的寻找,我们又一次来到腾冲。晚饭后我从住处走到政府宾馆,照例走上小花园的石阶去拜谒那座纪念碑,这是我每到腾冲的必至之地。纪念碑周围显然已被精心整修过,栽植了一些花木。但纪念碑南北两侧空间都很狭窄,北面是一座二层小楼,显然是在革命年代里占用纪念碑台地建造的,南边则是宾馆的院墙,为了宣传旅游加建成了一座阔大的影壁,朝向城中心道路的那一面涂绘着腾冲有名的火山风景图片,影壁再南面是一个美丽而宽大的花池。从街上看,那纪念碑只露出短短的一截,不知内情的人绝想不到那是上千亡灵的魂聚之地。碑北面的那栋二层小楼似乎不是客房,但在朝向宾馆的那一面有一个门面,夜里会散射出暧昧的粉红色的灯光,几年前就是如此了。我每次经过那个门口,都会禁不住探头看一眼,都是几位慵懒的涂脂抹粉的村姑穿着各色半露酥胸的短裙坐卧其中,都会在看见我之后马上挺直腰杆,热情地招呼道:进来嘛,挑一个小妹。我也会客气地谢谢她们,然后走向后面的纪念碑。有一夜月光如水,把碑身映照的一片银辉,那天我恰好住在这个宾馆,我急忙奔回房间拿了相机又返回来。路过那个粉红色门口的时候,听到身后飘来讪笑声:还不好意思进来,假装去照相,谁在晚上走那条路呀!是呵,谁还会在月圆之夜的晚上走这条路去看墓碑,除了岁月的消蚀,还有人为的铲除,就像叶佩高这样本该在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万古流芳的百战之将,但是,有如流星一般,在八年抗战里短暂的耀眼之后,他在历史上消失了。偌大中国,如今还有谁知道他?这种悲哀只属于这位被忘却的将军吗?蒋介石政权失败后,叶将军随军迁往台湾,等待这位抗日名将的只能是冷板凳,那岛太小,军人太多,何况官多兵少正应了将星如云的戏言,加上叶将军一生俭朴,不拍马屁,在蜗居台湾的岁月是肯定不得烟抽的。将军的当年旧部,曾追随他参加淞沪会战时的团长胡琏向老长官伸来援手,邀将军与他共驻金门,被叶将军拒绝了。幸亏他拒绝了,否则日本人都会看尽了中国军人的笑话。这位淞沪会战时的叶旅长和胡团长,这位滇西大反攻中的叶师长和三峡石牌血战中的胡师长,如果一起守了金门那个弹丸小岛,时时等待着对岸同为中国军队的炮弹来袭,岂不是演绝了亲者痛而仇者快的天下悲剧。将军在六十五岁时正式除役赴美,最终在失去所有记忆后告别人间,也从此彻底离开了自己以忠勇的生命拼死护卫的故国。这应该是叶佩高将军和所有与他相似命运的爱国军人们最大的不幸。在陆军第一九八师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碑上,朝向太阳的那一面刻着四个大字:天地正气。让我们记住他。上尉张子文张子文老人小时候是少爷,县太爷的公子。他当年投考军校的时候,父亲正任云南昌宁县长。那时中日之间战云密布,一副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大打一仗的态势。消息都是通过报纸从遥远的东北和华北传来。那时的云南对于内地,是地老天荒般的距离,中日争端于北方,按说怎么样也碍不着云南的事,但少年张子文偏偏按捺不住自己的报国激情。他的父亲也不是官吏,而是读书人,在这个当口,县长父亲竟然慨然允诺自己年轻的儿年轻的儿的儿子,去投考军校吧,当兵卫国。听着八十五岁的老人讲六十多年前的少年往事,尤其讲到他父亲让他去当兵,让他去遥远的地方以生命报效祖国的时候,我悄悄地流了眼泪。这样的父亲,这样的抉择,让因此而一生饱受磨难的张子文终生无悔。遇上张子文老人真是偶然,也是运气。我们在保山市做调查的时候,为了省钱,曾托朋友找到和军分区有点关系的招待所住,那院子里有一间餐厅,既服务于宿客,也对外接待。去了两次,觉得价廉而味美,而且生意还很好。最有意思的是,那位餐厅的老板兼大厨是位极热心的人,他听陪伴我们的当地朋友讲要寻找当年美国陆军的故事,立即拍了胸脯:找我呀!细一打听,他师傅居然做过卫立煌卫总司令的大厨。第二天,在他餐厅的小花园里,我们有幸谒见了这位年届九十的名厨。老人带着浓重的边地口音,五句话我有三句听不懂,为了激励老人家的谈兴,还佯装照单全收的不住点头。心想反正孙敏也在,我不懂她懂,谁知一席话下来,孙敏竟然也听不大懂。至今只记得一个故事,当年年轻的厨师看美国人吃饭只用一把餐叉觉得不可思议,总想恶搞一把难住他们。于是先做了一顿面条,看他们怎么用叉子一根一根挑起来。想想那时年轻的前辈端上那盆面条时的兴奋之情,好戏上场了。结果,人家美国佬根本不分根,一叉下去,转两圈,一团面条入口了。大厨接着再烧了一盘豌豆,油光水滑,心想中国人用筷子尚要一颗一颗夹,功夫不好根本弄不到嘴里,看你怎么办。人家美国佬毫无惧色,把叉子当铲子用,一次一堆地送进嘴里,连称好吃。老人家讲的满面红光,他一点也不因为败阵而恼怒,而自觉受辱,反有一点为对方成功脱困松了口气的快乐情绪。所以,我想,他活到九十岁了还那样身心健康。中午,餐厅老板热情地办招待感谢师傅,把我们自然也捎上了,大家欢乐地围坐一张大圆桌,才发现席上还有一对安静而慈祥的老夫妻,尤其那位老先生,几乎沉默无言,但举止间透出儒雅与高贵。老板介绍道,保山一中的张老师,他也是远征军老兵。老人客气地笑了笑,仍未有多言。我们那次仍是为《寻找少校》纪录片做基础,同时也想再找到有关美国陆军在云南作战的更多线索,所以每一位“新”的老兵出现,我们都很兴奋。饭毕,我们就和张子文先生聊了起来。初初地看他,略显削瘦的仙风鹤骨,怎么样也和军人联不起来。结果,人家不仅是军人,而且曾以军人为第一职业,从怒江中日对峙始,直到反攻完毕,老人一步不曾离开前线。年轻时的张子文肯定身体强健,加上好的家学根底,顺利地就读了中央军校,专习炮科。在军队的各个行当里,炮科的要求很高,尤其六十多年前,还没有导弹和电子战,甚至坦克在中央军还是仅供观赏的时代,炮兵是军中骄子。在外人眼里,从未知晓炮兵的高难度与专业要求,以为一临敌阵,万炮齐鸣,转眼间敌人灰飞烟灭了。殊不知在那个时代的战场上,炮是多么稀罕的重武器,而炮弹又何等金贵,中央军校炮兵实弹射击,打多少发炮弹是要最高统帅蒋先生书面签批的。远远的,敌人在若隐若现中聚集,有多远,有多大仰角还是俯角,天上有没有风雨,横风逆风还是顺风,用什么炮弹,什么型号的引信,多少号装药,一个因素考虑不周到,那炮弹都打不进敌群。何况你在找敌人,人家也在找你,那小群敌人完全可能是诱饵,你哪怕只慢一秒,你的炮位上就可能先落下炮弹,你再没有翻盘的机会。老人说,他是炮兵,很多人会想他在战时远离步兵的火线,而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他在怒江前线时肩上的千钧重担,谁都可以有闪失,一旦上级下令炮兵行动,无论进攻还是防御,你都要能应声而动,打得快,打得响,打得准。炮兵的闪失是致命的。我握着老人略显冰冷的手,没有告诉他我对他的体会。我也曾是一名军人,是炮兵。张子文军校毕业时,正赶上云南省主席龙云去向中央要人力支援,最主要是军事人才,云南籍青年张子文就回到故乡在滇军任职。那时候的中国很怪诞,说是中华民国,但军队却分中央和地方,就和今天的运动员一样。中央军由国家政府调遣,但多个省,尤其较为偏僻的省份,准军阀身份的地方诸侯都养着自己的武装。在红军长征的时候,云南和四川的地方军都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行困兽般的红军过境,因为邻近的贵州兄弟王家烈就是因为与红军死缠烂打而被蒋委员长派遣中央军支援,中央军名义上帮着贵州驱逐了红军,结果不拿自己当外人的驻扎了下来,反使王家烈丢掉了地盘。所幸的是,中日战端一开,我们的地方军没有一家私寻自保,纷纷应声而起,与中央军携手保家卫国。可惜的是,地方军毕竟此前只是看家护院的近似团练般的队伍,一旦与日本那样超级能打的现代化军队遭遇,勇则勇矣,用伤亡惨重来形容都是自我安慰的词汇了。但云南省主席龙云是个有远见的人,他向中央要人就是要将滇军现代化。修筑滇缅公路也是这位说起来有点土的新军阀提出来的,事后看,这条路的重要性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张子文回到滇军,就在新组建的炮兵中任职,做了多久我没问准确,因为怕老人累,由着他讲,这些时段上的细节我们再没细问。战争一起,他们这批军事骨干迅即被调回中央军,重新编入战斗序列。张子文时任上尉连长。老人告诉我们,自1942年起,他就驻守在怒江前线,那时他们的炮还很落后。好在与日军中间隔着汹涌的怒江,那两年,双方其实就是互相盯着,出演中国版西线无战事。第二天,我们要去拍摄在保山马王屯的远征军司令部遗迹,我们提出请老人陪我们一起去,张子文先生立刻答应了。一路颠簸着开车,翻来覆去地问路,足足费了两个多钟头才找到马王屯,老人始终面带微笑地坐在车上,没有丝毫的烦躁与不安。马王屯还保留有不少当年的旧房子,老人肯定很久没有来了,但他一一指给我们,哪里是当年什么部门,美国顾问团在何处演电影。就在这个司令部里,青年军官张子文本已迎来了人生最好的岁月与发展机遇,他曾调任远征军总司令部做参谋,反攻开始时工作在这个地方。1944年5月,史称怒江战役的滇西反攻开始了。张子文所在的炮兵部队并未在开始攻击时随军过江,因为他们的装备过于落后,上级命令他们原地等待,新的美制榴弹炮即将运抵换装。在滇缅战场上,美国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大量的装备与军用物资,具体的装备以中国驻印军为优,他们被称为美械装备,而怒江沿线的中国军队据称为半美械。我们在调查中逐步发现,这种所谓半美械在各个部队中仍没有统一标准,不讲武器,单是胶鞋都没有发到每一支部队,更不用说每一位士兵脚上。以我的感觉,怒江前线的北线部队装备远远好于南线部队,从渡江开始,他们就有重榴弹炮的火力支援,并且用上了喷火器。但重炮没办法从古道弄过高黎贡山去,所以翻过山后在攻击腾冲时中国军队失去了强大的炮火支援。而南线的攻击部队其实是在一路打通滇缅公路的中国段,每前进一步,都可以将车载巨炮继续推进至下一个战场,可偏偏反攻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为他们配署足够的新式火炮。今天的我们无法判断当年的火力配置是否有问题,但起码南线部队是在缺乏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开始攻坚战的。到底为什么,这支号称半美式装备的军队中,大半人穿着自己编的草鞋上战场来完成民族光复伟业,只有当年负责掌管驼峰航线物资的官员们才知道真相。还有人活着吗?为了军人的良心,恳求您出来说话。在等待的时间,张子文接到调令,奉调为中国远征军总司令部(长官部)作战参谋。能在那样高阶的部门任作战参谋,非有出色的工作资历和优异的专业水平不可,因为那是战争时期,参谋班子不是耍宝用的。最近这些日子,我看了若干描述张子文老人的信息,有讲他最高军衔是中校,也有讲少校的,但我们与老人交谈时,只听他说起自己任职连长,军衔上尉。因为他提到,他们连里有一位美军顾问,是中尉军衔,他们关系很好。如果调到长官部做参谋,有可能获得晋衔,但张子文应在1945年就离开了部队,所以晋升中校的可能性并不存在。无论官阶高低,只要调到卫立煌总司令身边工作,卫上将都会抽时间单独召见。我见过许多幅卫立煌上将的照片,大多都是他在怒江前线的,其中两张都是他与身边的参谋人员和卫兵一起在战壕边进餐,每人都端着小饭盆,围着简单的三四个菜,不像大鱼大肉的样子,总司令也毫无特别待遇,同样拿自己筷子在不大的菜盘里划拉。看着将军轻松走过烽火未熄的惠通桥那一幅,尤能体味仁者无敌的韵脚。张子文先生并未详述总司令与他的谈话内容,他印象尤深的,是临别时他给总司令行了军礼,总司令握着他的手,说道:“青年才俊呀,好好干!”好好干,在反攻侵略者的日子就是把仗打好,不贪生怕死,雪耻救国。在马王屯远征军司令部旧址,老人陪着我们走了许多路,说了许多话,看得出来他在怀念那个虽然烽火连天,但是壮怀激烈的岁月,在之后我们才知道,这位当年的俊杰终其一生只有这一次机会得以报效深爱的祖国,而且时间还那样短促。老人患有腰疾,稍微站的时间长就会痛,但那一天,老人站了很久很久,始终挺直着腰,就像仍是军人一般。老伴带点怜爱地搀扶着他,时不时悄声问:要不行就坐一会儿?老人只是摇摇头。送老人返回他们的住处保山市第一中学时已是下午很晚,我们拿出三百块钱,说是给老人的劳务费,看得出清贫如洗的老两口坚辞不受,绝非客气。老太太试探地问我们,要不要到家里坐一坐?他们对我们去坐,比对钱珍惜多了。其实我们巴不得,只是恐怕他们累。老人提了邀请,又见他们兴致还高,当然欣欣然去了他家。小小的单元房一尘不染,不光干净,还家徒四壁。除了最简单的旧木制家具,印象最深的家用电器是老太太拿出来的一个陈旧的录音机。她想给我们放一段录音,和他们的快乐晚年有关。可我们真不敢听,心酸。忽然,老太太问道:你们想看老照片吗?我看见孙敏眼睛里放出光来,是张老伯的吗?是。老太太走进屋,捧出一个本子,从中拿出一张,只一张很旧的照片递到我们手上。第一眼看到照片上那位一身戎装的青年,我真是五雷轰顶的感觉。照片上的张子文正是军校将毕业的时候,他坦荡清澈的眼睛眺望着远方,那是国家栋梁才会有的坚毅目光,那位军人的眼神告诉我们,他准备好了,准备好了为自己的国家献身。老太太喃喃道:他年轻时候喜欢照相呢,可惜不敢留,都烧掉了。都烧掉了,真实的历史痕迹。从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改变了信仰,把对家国天下社稷同胞的责任感偷偷换成了政治上的随波逐流,以至于让每一个人再不敢珍惜几千年道德文明中都属于光荣的忠诚呢?滇西反攻结束后,张子文脱下军装重回学校读书,只不过这次他是进修英语。以前我曾认为张子文离开军队是预感内战将起,不愿继续从军参加内战,故而退役。细细分析这是不准确的。滇西战局结束后,中国远征军有一次大裁撤,有约一半的官兵被遣散。那时全局战场盟军已呈压倒性优势,本想在中国大陆发动的以中国军队为主的陆地决战已无必要,因此原拟于怒江战役之后调回东线重投战场的远征军就超编了。远征军不复存在,长官部当然撤销,成建制的裁撤与缩编均在下一级集团军首长治下由中央钦定,这个过程时任十一集团军司令黄杰的日记中有详载。以张子文当时所居的官职,是不可能在抗战尚未结束的时候预感要打内战的,那时候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日本人,军队中并无反共宣传与教育。很多当年老兵说起离队都是讲不愿打内战,其实是冤怕了和多年洗脑的条件反射,那么无畏于民族独立战争枪林弹雨的勇士悄无声息地学会了趋利避害的生存法则。以张子文的能力与位置,他谋求留在部队当为不难,因此他转往地方应是主动之举。我觉得以那时他的抱负,国既已拯救出苦海,则重建中兴需要人才,因此他要再次学习建设而不是战争的本事,用新才干报效和平祖国;再则张子文当时已有妻子儿女,都在滇西,他心里肯定不愿分离,换了我也一样。想透了,以后我不会再想当然地把不愿打内战的高帽子给老人们戴上,不光荣。一年多之后,内战打起来了,刚离火海的家国重回风雨飘摇。张子文没有再次从军,他选择了远离自己人的战争,此时的仍留地方当是老人的主动抉择,因为那时的国军是再一次急需军事人才的。重新补习过英语后,张子文是否即往保山市一中任教我没询问过,因为访问老人的本意原是要听美军顾问的故事,没把老人当主角。云南一家官方媒体也播出过张子文老人的故事,说老人学习英语后任教保山市一中,专心育才,一直奋战至七十四岁才退休。看到那段至今堂皇地挂在公开网站上的文字,我欲哭无泪。老人真有那样的好命,当是民族大幸!张子文老人告诉我,那是1956年,仍在授课的他被叫去“谈话”。如此中性的谈话一词从此改写了老人的命运,那一年他适值风华正茂的三十六岁。黑暗骤然开始,没有预警,没有权利的告知,没有申辩的机会,因为根本没有审判,不需要审判。那黑暗一声不吭地延续了二十六年!我望着那样平静地叙述往事的老人,心里压抑得将要窒息。我相信抗日军人们不惧怕身体的苦痛,他们恐惧的是无人可以抗拒的颠倒黑白的权力。他们曾经那样无畏地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用双手捧给挚爱的祖国,可是,这个被解救的国家用最小的一根手指,就把他们扫入无底深渊。那最黄金岁月的二十六年,张子文并没有站在讲台上,而是无比卑微的苟活于倘能称为人间的牢狱中。我几乎发呆地望着风中残烛般瘦弱的老人家,二十六年!我五十二岁生命的整整一半,热血沸腾的刚强军人怎么熬得过来,那要多坚忍的意志力才能让生命没有被自己亲手扼杀,那是望不见尽头的苦难呵。今天,我宁可原谅那苦难的造就者,因为他们也曾挣扎于政治对手的血腥清洗,恐惧使人疯狂。但我绝不原谅今天仍视民族苦难于无睹的任何一个人,要么你不要讲历史,要讲就要讲出不幸的真实,让我们的后代子孙再不要踩进那样血腥的陷阱。重回人生,张子文已经五十二岁,我们惯用的词汇叫平反,过去搞错了,今天还你作为人的资格。老人在狱中的二十六年,想必是不能温习英语的,不讲英语尚能留在历史反革命的队伍里,真讲一句英语,哪怕在梦中,恐怕即刻会升格为美国特务,那时勾连上美国对任何个人都是天塌地陷的大灾难,何况不由分说成了歹毒的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特务,只消一句英语,即便国家重光之日,也只剩昭雪的份儿了。老人能在与世隔绝二十六年之后重上讲台教英语,倒真是勇气与毅力的奇迹。在老人家里,仍然放着他买得起的几种英文书刊,收藏得很仔细。老太太告诉我们,张子文老人仍在不间断的地学习。我问老太太,张老伯入狱那么多年,您一直等着她吗?老太太摇摇头,她俩并非原配。她告诉我们:她曾是张老师的学生,是张老伯很早的学生。她长大后也嫁给了一位当年的抗日军官,那是宿命,前夫与张子文同样因为“历史反革命”而入狱,为了不牵累家庭,坚决地与她离婚了。张子文出狱后,家早已不在了,别人介绍了他们相聚,组成了这个家庭。老太太讲,前夫后来也写过信来,询问重新共同生活的可能,但老太太觉得与张老伯已是相濡以沫的感情,分不开了。我问张子文老人,因为爱国而从军抗敌,反而受了这样的冤屈,您后悔吗?老人久久地看着窗外,他长出了一口气,轻声说:“都过去了。”那一声像风一样轻。那次拜访张子文老人两个月之后,我们邀请的美国客人到了保山。其中两位是在滇西阵亡的梅姆瑞少校的女儿,还有少校的大女婿,和为少校主持战场葬礼的斯多德上校的女儿。他们几位沿着当年父辈和中国军队一起反攻的路线一路寻访之后,和张子文老人有了一次聚会。那天我不在场,听摄影师牛子讲,老人很高兴,几个小时的会面谈兴甚酣,他给盟军战友的孩子们讲述那场不朽的战争,他反复地告诉美国客人,没有她们父亲的帮助,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斗还要延续很久。他说,他为自己曾是梅姆瑞少校和斯多德上校的战友而自豪。话语间,迟暮英雄豪情万丈,好似梦回吹角连营的战斗岁月,他没有讲述一句自己所遭遇的苦难,没有一句哀怨给自己的国家。我想象着,如果一位美国老军人与专程拜访的我们聚会,他的胸前会缀满如繁星般熠熠生辉的奖章,可上尉张子文胸前连一粒纽扣大的抗战纪念章都没有。但这一点也无损他的光彩,牛子说:客人们如醉如痴地倾听着老人的故事,为这个生活在云南大山中的老军人流利的英语和优雅的风度着迷,六十年前他和战友们已经用顽强、坚韧和勇气向世界证明过这个绝不向邪恶屈服的民族为什么不会亡国。今天,他用生命的余晖再一次告诉异国军人的后代,她们的父亲曾与这样的中国军人并肩作战是家族的荣耀,而与这样的中国军人共同赴死是值得的。“少尉”叶进财叶进财老人的商店是个标志性建筑。我们临行前问李根志,怎样才能找到叶进财。根志说:好找!那条路边上只有一家店,就是他开的。那条路是一条土路,可以跑汽车,是从乡政府所在地通往最边远的一个村子。从黄家寨村委会出发,本以为抬脚就到的,结果一路走一路找,每一栋独立的房子都不是叶老伯的店,几公里下来,我们开始怀疑根志的记忆。本来就是下午,天甚至都开始暗的时候,仍然没有在孤零零的黄土路上看到那个想象中的店。延康目光锐利,不愧是摄影家,遥远的地方他看见一个背篓子的老人,从崖壁的石阶上小心翼翼地走下来。延康说:那一定是叶进财。也只能是他了,那路伸向极远的地方,此后再没有建筑物的影子。再走近了,才看见贴在山脚下真的有一个“店”,那店藏得可好了,比一个矮小的老人都不显眼,在六十年前适合做把守这条道路的暗堡。老人真是叶进财。他客气地让我们进去坐。那店和戏台上的房子一样,没有墙。四根歪歪扭扭的木桩桩顶起一片单人床大的硬纸板,加上塑料地膜的屋顶。柜台占去三分之一,剩下狭窄的地面放着三个小凳,老太太坐了一个,叶老伯坐了第二个,剩下的地方要再坐进四个人去,有三个要腿挨着腿脸朝里坐在膝盖高的柜台上,真要那样子会很滑稽,六个大人像罐头里的鱼一样挤在四根全无遮挡的柱子里,天又没下雨。我们散漫地坐在了棚子外面。腾冲县上出了一部书,是讲当年抗战时的旧事,书的末尾有几十张仍然在世的远征军老兵照片和近况,叶进财是其中一位。根志说:叶老伯活得凄苦,他和老伴两位八十多岁的人,就靠这盘豆大的小店生活。本想着他们起码还有个店,看到了才知道,天下竟还有这样的“店”。那些弄吉尼斯纪录大全的人应该来,他的店可以创全世界最小最破的纪录。柜台上的货品少得可怜,有几瓶啤酒,没见过那种牌子,标贴纸粗糙而灰暗,很可疑的样子。旁边放着几小包饼干和点心,油汪汪的,像从染缸里捞出来的金黄着,那种东西,放到城里猫都不吃。台面上还有几个苹果,一副阅尽沧桑的样子。无法想象那苹果的口感,应该不比浸了一点糖水的烂棉絮好多少。来找老人并不是要了解战争的事,一路之上,打仗已经听得够多了。叶老伯的遭遇与别的老兵又不一样,本来也是苦挣苦熬着,但突然命运发生了变化。根志在县城里讲给我们:有一位北京来的记者,只身采访到叶进财,有感于老人的状况,回到家后决定每月给他寄二百块钱,一直寄到老人或他自己身故。而且,钱已经寄了几个月了。根志也是听说,所以我们来找老人核实这件事,对这个义举,我从心里很敬佩。刚一坐下,老人的盘问突兀而至:你们怎么知道我?警惕性很高,像侦察兵似的。被问的是李正,我们叫他李老师,因为他年纪最大,被我们恭敬地让到店里坐了。李老师恭维老人,县里的书上有他照片,所以约了我们来拜访他。按说种了一辈子田的人,加上历史不“清白”,老了被当成英雄登在书上,怎么着也应该有点感恩戴德之心。可叶进财不买这个账,他愤愤然地提高了声调:“出书,拿我骨头榨油嘛,也应该分二分钱给我花花。政府也来访问我,记者也来访问我,个个叫我老革命,过得像个叫花样。”我看见延康皱起了眉头,我也想到觉悟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就算你打过两天日本,真以为自己是老革命了吗?李老师一点也不着急,他耐心地听老人唠叨。原来那书出版了以后,县上也专门送给叶老伯一套,他虽然不识几个字,但书后面的定价还是看得明白。他知道了定价,再知道了印数,心里一算,不禁勃然大怒。他不知道书里面居然还有成本,何况今天哪个老土还看这种书,城里热卖的是年纪越来越小的女人们现炒现卖的床上故事,还有本人艳照。像登他的这种书,根本就卖不出去。让他知道自己的老骨头里其实没有什么油是挺费劲的一件事,冗长的解说之后,老人也释然了。他还是念着政府的好:“村干部对我是好的,乡上也关心我,一年也给我几十块。”人贫困到这个份上,亲不亲只有钱来分了。八十五岁的叶进财十八岁当兵,他清楚地记得离家的那天是1937年的阴历三月廿五,那正是战云密布而还没开打的日子。他没有讲自己是不是被迫当兵,我们也不好问,怕坏了他老革命的名节。但他当兵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中日终有一战,只是想不到他一当兵,三个月之后这一战就爆发了,像冲着他来的。他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永远在走路,从紫阳县安康府到省上集中,仗一打,四川、贵州、云南一路走下来,据老人自己讲,沿着怒江的仗,从1942年的惠通桥,1943年的打游击,1944年的攻克腾冲和松山,全让他一个人打完了。他讲得很激动,生怕我们不信,每讲一个地名,其实就是一仗,他都会半是自信半是求证地问我们:我讲的没错吧?对他的求证,我们都在点头,但他真讲错了,可是谁也不忍心指出来。这样的一位老人终其一生,也只有那一仗是能够聊以自慰的,而那一仗又曾经带给他多少苦难和他根本扛不动的政治锁链。那仗终于可以成为光荣的谈资了,即便是讲错了,不就是吹一点牛嘛。我们互相看了看,随他吹吧,历史已经不会改写了,难得老人快乐。按照老人的说法,他的部队先翻了高黎贡山,一路打到腾冲,荡平了县城周边的敌人工事、据点和高地,最后攻入城中。光复腾冲之后,他又马上调往松山,协助友军血战,再打下来了松山这一大仗。腾冲、松山二役是整个滇西反攻中最凶险的两场苦战,任何一位中国军人,哪怕只参加了其中一场,就足以光荣自豪一生,因为那两仗恰是骄狂的日本陆军在整个中国战场上仅有的两场“玉碎”之战。问题是,没有一位中国士兵曾经在克复腾冲之后再赶赴松山驰援,因为松山战役己经在七天前打完了。不过叶老伯所在的师确是在腾冲收复之后调往左翼作战,不过不是打松山,而是助攻龙陵。老人幸福地回忆着自己杜撰的后半段征程,他越讲胆子越大,毕竟在今天,远征军再不是耻辱,何况多少记者来听他讲过,不仅没有识破他,还把他的故事原封不动地登上报纸。“文革时,叫我们蒋匪帮,国民党残渣余孽。你他妈的头,哪个是残渣余孽,老子就是一个兵,一样逑不当过。现在水澄清了,我要说清楚,我有我的功劳。”他说了一句多好的话,“现在水澄清了。”可他们自己吹牛,加上许多记者无知,这水怕又要搅浑了。店前居然来了一位顾客,他也是路过,见到拿相机的陌生人,就站住脚看新鲜,总站在柜台前大概有点不好意思,终于买了一个苹果。老板叶进财正在讲故事,无暇分身,老妈妈拿起杆秤,很认真地拣了个大的,称到平平的,举到客人眼前让他看仔细,然后说:三毛钱。叶老伯停住嘴,抽空动员了他一句:再买一个吧。对方说:一个够了。顾客用手擦了擦皱得跟破布似的旧苹果,啃了一口。居然,那苹果发出响亮的脆声!生命太顽强了,晒成这个样子,那肌体里竟还有鲜活的汁液。松山的一半是吹牛,但腾冲老人是真打过,他讲得很详细,而且他的故事是可以印证的。几年来,我们听太多的人讲这场战争,开始的时候也是稀里糊涂的,人家讲什么信什么。到后来才发现很多人的故事互相对不上,于是再找史料来比对,有点像文物鉴定,只要找到一个真的做标版,后面的就容易识别了。慢慢地,我们也炼就了单一品种的火眼金睛,但不幸也接踵而至,经常为了同情与怜悯,不得不耐心地听老人们善意或虚荣地编着小瞎话吹牛,还得装出一副大有斩获的憨相,这个功能,有点心理医生的味道。我问叶进财老人:您打死过日本人吗?老人泛起满脸红光:打死多了!他讲攻占高黎贡山垭口之后,大军乘势下山追击,日军反扑,他们架起机枪对着黄色的汹涌敌军扫射,打死的敌人满铺在地。老人说:数都没有。这个牛真吹大了,中国军队占领山脊之时,除了被围困于几个阵地上的死守部队,其他早已先期退下山西侧,向腾冲集结了。所以下山部队并未遭遇抵抗,更别说有点规模的反冲锋。而且日本陆军战术训练很严格,迎着重机枪火力成群冲锋是电影镜头,千万当不得真。如果日本军队真傻到任凭叶进财们用火扫帚如秋风落叶般横扫,中日战争应该早在松沪会战就结束,而轮不到叶进财了。所以,叶老伯在战斗中是否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击毙过日本军人,有几个,实在也是永远的疑问了。叶老伯还顺便给自己升了官,他说自己是三十六师一○八团重机枪连二排的少尉,肯定不是。他告诉我们,三十六师在腾北一带打游击的时候顶不住了,上级通知撤回怒江东岸,把重武器掩埋,只带轻武器过江。但他们几个士兵克服困难,把重机枪也带回去了,于是每人都升了三级,他本人从上等兵一下升到少尉。当时的国军有种种的管理问题,但兵与官的阶级是极为严格的。一般来讲,没有读过初级军校,普通士兵绝难升为军官,何况只为一挺重机枪。我遍查了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黄杰将军的作战日记,他对每一天的事情无论大小,只要涉及战事均有提及,他提到一位作战殊为勇敢的士兵,在据守一个至为险要的山头时,一个人竟击退一群日本步兵的逆袭围攻,终至援兵赶到,守住了关键的防线。这样的战功,与一挺重机枪相比天差地别。黄杰将军记道:“查明六号山头以手榴弹数十枚击退敌人逆袭之勇敢战士,发奖金5000元。”接着在第二天视察前线,“召见昨日攻击六号山八十七师二六一团八连最勇敢之中士班长许庆瑞(江西信乌人二十一岁)犒赏5000元,并与合拍一照片,以示鼓励。”五千块不是大洋,是纸币,但当时还很好用。奖金可以发,官不能随便升,这是当时的基本规则。对于一支现代军队,军官是一个需要专业资质的职业岗位,而士兵则是经过基本培训后的执行者,就如今天的大酒楼,军官是厨子,士兵则是服务生,服务生不可能因为跑得快就当上厨子,除非你能把菜炒出专业厨师的味道来。1944年左右的中国军队,正是接受了美国、包括德国和日本的军队管理理论,把封建时代屯在各路军阀手里的军队改造成现代军队的关键时期。所以士兵作战再勇敢,也基本上是奖章加奖金,不会为一挺没有丢失的重机枪而连升三级,甚至逾越兵与官的门坎,还一把好几个人。叶老伯虽然也吹牛,但他打仗应该还是勇敢,他身上有一处严重的子弹创伤,用他自己的话说:腿上被打了个对穿对过。老人不太好意思地脱下裤子给我们看,那伤在腹股沟稍微下面一点,奇迹般地没有打断大腿骨,幸好也没有打断大动脉,任一个打着了,以当时的医疗水平与战场救护能力,都悬。叶老伯应是在龙陵会战时中的枪,他这一枪挨得有点冤,因为龙陵克复之后,三十六师即开回腾冲休整,以后再没有担任重要的攻击任务,团属重机枪兵几乎没有机会负伤了。叶进财医好伤之后,滇西之战已经结束,部队将调防其他省份。叶老伯告诉我们:医官说我们要开洋荤,要坐飞机走。我不开洋荤,还是下来当老百姓。于是,他没和谁讲,跑了。那仗打完之后,像他这样跑的兵很多,正好仗也打完了,这时候跑也不算临阵脱逃,所以也没有宪兵认真地追过他们。叶进财从此流落于他打仗而且流了血的这片土地。那时他年轻,人又勤快,吃得苦,加上他明确告诉用工的人家,不开钱可以,饭要给吃饱,坏事不干,如果看我得行,再帮着找个老婆。在他与我们交谈中,说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吃”,这个贫瘠省份的农家子弟无论是在家还是当兵,甚至直到今天都饿怕了。包括我们问到远征军的纪律执行情况,老人还是说到吃上面:打了败仗,抓抓吃吃是有的,其他不有。打了胜仗,老百姓来慰问送了三头猪老人也记得清楚。多少人分食三头猪没讲,但显然他也吃上了。当年的叶进财坚守一个原则“坏事不干”。真的也有人来找过他干坏事,那是云南刚刚解放的事。老人回忆那次擦肩而过的凶险,“有一年起土匪,天天来做我工作,一个月五十块,要我参加,年内把腾冲拿下来。我在考虑,你拿什么给我呀?你的政府是哪个呀?我说,我的政府是蒋介石,有几百万军队,都干俅不过,你拿什么腾冲城,吹牛屁股!我当过几年兵,知道呢。我就跟他们说,这家人是云龙(云南一个县名)的,到这里来租点山地种,一家六口,收我做儿子,我去了么,这家人要饿死掉的。你们先去,我收了苞谷就来赶你们。”老人几十年来庆幸自己那一刻的深思熟虑,“还没有等苞谷收上来,共产党就来了。我要是踩着他们这一脚,性命就搞掉了。”他在这块土地上结了婚,生了孩子,到今天也是满口的界头土话了。他曾经在土改的时候领着老婆回了一趟陕西老家,是政府动员回去的,因为当地当过国民党兵的人太多了,又喜欢闹土匪,把外地的弄一部分回去可以减少祸害。政府出路费,让他们一家三口回老家参加分田。不巧的是,等他们赶到家,田分过了。乡上给他们二百斤粮食,让他们自谋生路。生路只有一条,就是再折回本是异乡的家,起码这里有得是可以种苞谷的山地,饿不死。我真无法想象,在交通极其落后的五十年前,身无分文的小两口用了多少时间才抱着儿子又从黄土高原走回到高黎贡山脚下。安贫乐道的叶进财应该有过几年悠闲而快乐的日子,那时他们都年轻,只要有力气,山上就能刨出吃食来。老人回忆当年,那是他一生最幸福的时光:解放初我在过武工队,训练过民兵,还当过几年毛毛干部,就是生产队长。天晚了,老人要打烊。他们把全部的货品都放在两个竹背篓里,一人背一个,慢慢地翻过店后的小山回家。再暗就不好走山路了,因为他们没有手电筒。孙敏和我想帮老人背,延康不准,因为他就等着拍老人撤场的照片,本想埋怨延康狠心,几个精壮汉子看着两位空身都摇晃的老人负重回家,不搭一把手,可想想终于没有开口。这本来就是他们的生活,每天都要背,背到背不动。“每天这么背,能卖多少钱?”我们坐了几乎一下午,就看见卖了一个苹果,这样的买卖能行吗。叶老伯说“每天都能赚二三块,最好的一天挣过十块呢。”老人家的房子很旧,很旧。翻过小山,那一侧的山边有一个一人多深的方坑,院子建在坑里,应当有了相当的年头。那坑应是年轻时的叶进财挖的,挖出的土和石头盖了房,方坑就变成了自家的院子,省得建围墙。猪和鸡就在坑里追逐、嬉戏、睡觉。两位老人卸下筐,坐下来喘息,他们不烧饭,在店里的时候,老妈妈在火塘上烤了几个粑粑,一种大米粉做成的薄饼,在炭火上烤到微焦的时候拿起来,抹上一点咸辣椒酱,那是他们恒久不变的午餐和晚餐。如果不是我们来,他们回到家就不用再开灯,直接睡下了。外孙女在他们家里,她每隔二三天要过来看一看,帮他们收拾一下家。小姑娘大约还在上中学,很懂事的样子。那样的山里,上了中学的孩子也不大讲得来普通话,怯生生的,问一句讲一句,声音都有点抖。

媒体关注与评论

老人把手机紧贴在耳朵上,一秒钟都没有停留,话语脱口而出:共产党万岁。你们工作顺利万岁。我现在一个月可以吃两回肉了!那一刻,我才知道这位老兵如临大敌般地准备腹稿。机关枪一样地打出去,讲完戛然停止,是因为在他的心里,电话费很贵。 《“少尉”叶进财》 别的地方孩子顶多在纸上、布上画骷髅来吓唬自己和别人,而松山的孩子根本就是双手举着两根大腿骨在山上追逐玩耍,他们见得太多了。老百姓说:只要有炮弹坑就有人脑壳,里面都滚着几个。下了雨,骨头绿荫绿荫的,到了晚上,整个山上一片一片的磷火。 ——《松山》

编辑推荐

★ 《父亲的战场: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田野调查笔记》是一段被历史风云湮没的血泪史,一些被刻意遗忘的人和事★ 李零、吴思、张鸣……多位学者力荐★ 随书附赠:98张美国陆军档案馆解密照片,60年后首度发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父亲的战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2条)

 
 

  •   很久没有这样精读一本书了,真的是逐字逐句在读,足足花了两周时间,这和平日的我通常一目十行地“跳读”形成了鲜明对比。坐在书桌前,掩卷闭目,书中呈现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依旧在我的脑海里盘旋和闪现。这些本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被我们有意无意遗忘的昔日抗日英雄们,这些仍在贫困的山乡中惨淡而黯然地苦度残生的抗日老兵们,通过作者章东磐先生重访滇西战场整理而成的《父亲的战场》这本书,重新复原和焕发了他们本是高大英武的阳光一面,也令这段沉默已久的光荣历史再次浮出水面,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知晓和铭记在心。读完此书,遗憾之情是越来越浓厚。之所以感觉遗憾,完全是因为我们的“不知”和“无知”。以滇缅公路为例,其实时至今日,国人并不清楚这条公路对当时的中国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而实际上,“为着这条1100多公里的公路争夺战,有超过40万、至少6个国家的军人阵亡在与它直接相关的战场上。如果再加上至少两倍于此数的中缅两国死难平民,那么这条蜿蜒的崎岖山路上每一米都是一条人命,每一米仰面朝天地躺着一位死者。也就是说,这条路从修筑起的不到五年,几乎用人的骨肉又重新铺了一遍”。而6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扶老携幼,花花绿绿地游走于丽江、香格里拉、大理、瑞丽和腾冲,在地热的温泉中欢快地沐浴,满足地享受着无忧的岁月时,谁曾想到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切一切,谁曾顺道抚慰一下这些由于保家卫国在青春岁月杀身成仁的异界灵魂……读完此书,痛心的感觉也是久久不能散去。之所以感觉痛心,是因为这段光荣的历史竟然被尘封了一甲子之久。如果不是作者的有心,也许还会继续尘封下去。难道仅仅因为后来的“兄弟之争”,难道仅仅因为双方所佩戴的帽徽不同,我们就可以这样长期遗忘这样一批曾为国立功和捐躯的,只不过隶属于另一个阵营的抗日将士们吗?我们就可以淡化甚至抹去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和鲜血谱写和铸就的那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吗?以小村石牌为例,这个几乎所有国人闻所未闻的小村子,当年却成功狙击了日军,上演了“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当然,其代价也是相当惨烈的,那就是15000多士兵永远长眠在了这块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土地上。青山埋忠骨,本是这些抗日先烈们最好的归宿,没想到这所神圣之处却被改建成了一所学校。过去墓地阔大的石台,变成了校园的地基。过去硕大庄严的纪念碑碑身早已身首异处,无奈地仰望长天,裸露着胸膛上的碑文。每天都有无数的孩子在它身上跳跃嬉闹,几乎磨平了那用血肉刻写下的碑文。其实,教室修在上面也未尝不可,让那些远离故乡的死者可以倾听到今日孩子们幸福的读书声,对于他们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籍慰。只不过你为什么要挖坟,为什么要烧棺木,为什么要毁弃那块石碑呢?这些本应获得后人尊重和敬仰的先烈及其纪念物,今日却落得这样的悲惨下场。“他们为我们的今天而死,今天的我们却不记得他们了”。面对此情此景,你除了痛心之外,只能出其愤怒了!读完此书,感动的心情也越来越浓郁。之所以感动于心,是因为这些非常平凡的人,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却用他们单薄的身体和当时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拼争,不仅发起了自1840年来中国军队第一次针对侵略军的战略反攻,而且收复了腾冲县城(这是中国军队靠自己的力量在八年抗战里光复的第一座县城)。这些可敬的人中,既有陆军第一九八师师长叶佩高中将这样的高级将领,也有上尉张子文这样毕业于中央军校、曾任中国远征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的优秀青年,还有普普通通的士兵陆朝茂和三等科员熊文定等。其中,最令我感动和敬仰的却是“抗日县长张问德”。张问德(1880-1957)曾任昌宁、顺宁县长,云南省政府秘书、第一殖边督办秘书、腾冲县参议会议长,云南省主席龙云私人秘书。1942年5月10日,腾冲沦陷。7月2日,张问德以花甲之身就任腾冲县抗日政府县长,责令畏敌逃跑的前县长邱天培回来交印。日寇扫荡腾冲北部时期,张问德随军八次翻越高黎贡山,数日断炊,虽中途坠马,口鼻流血,右手脱臼,抗战意志仍不稍减。1943年8月31日,日军驻腾冲首领田岛寿嗣煞费苦心地派人送来诱降书信。9月12日,张问德以他的大智大勇回书一封,给后人留下一篇浩气长存的传世檄文《答田岛书》,一时全国大报均予刊载。时任政府军政部长的陈诚称誉他为“全国沦陷区五百多个县长中之人杰楷模,不愧为富有正气的读书人”。蒋介石也题赠“有气节之读书人也”匾。腾冲城光复后数天,张问德却挂职而去,只留下了“我只是中华民族的读书人”这句简单却回味无穷的话语。俗话说的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当我们连“前事”都不甚清楚之时,我们又怎能保证它能成为“后事之师”呢?
  •   我觉得历史应该有两种。一种是写在纸上的,一种是写在心里的。前一种,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只要能够流传就会广为人知;而后一种,却只是当事人的个人记忆,知道的人不会很多。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记忆,他的历史也会一同消失。消失的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前一种,很可能经过了过滤,经过了粉饰,经过了篡改;而后一种,很可能更接近于历史的真相。现在,随着人们对历史的重新审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后者的价值,开始关注那些曾经经历过重大历史事件的老人和他们心中的那段记忆。心里的历史开始以文字的面貌出现并广为流传,广为人知。《父亲的战场》就是一部这样的书。提到云南,大家可能很快就会想到美丽的西双版纳,悠久的丽江古城,迷人的苍山洱海和四季如春的昆明。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在云南的西部,还有松山、腾冲、龙陵这些地名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发生在那里的几场惊心动魄的血战呢?以及战死在那里的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呢?滇缅会战是抗战史上非常浓重和灿烂的一章。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美国的大力援助下,分别从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部向日军发起进攻,拉开了抗战反攻的序幕。这两支部队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不仅收复了滇西全部国土并打通了滇缅公路,还在松山和腾冲创下了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仅有的两场“玉碎之战”的记录。这次会战为中国抗战和盟国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也付出了伤亡6万余人的惨重代价。毫无疑问,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英雄和骄傲,是应该受到当时和后来人的景仰和关爱。但随着中国历史进程的改变,他们的命运也发生着始料未及的变化。战死者的墓碑被破坏,生还者在政治运动的狂风暴雨中被折磨被摧残,他们的历史功绩被忽视被遗忘。我们的抗日军人为了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出生入死,奋勇杀敌,最后却换来这个结果,这真是民族的耻辱!值得今天的国人去反思。抗日战争是中国永远的痛,是每个现在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但我们所了解的抗日战争是完整的吗?我们在课堂上所知道的那些概念性的抗战史和真实的历史又相差几何呢?我想,只有亲自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人才会知道,也只有他们才会告诉我们今天的人什么是真实的抗战。本书是作者多次深入滇西,在采访当年的远征军老战士的基础上写成的。在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们曾经的光荣岁月和后来的悲惨人生。张子文,县太爷公子。抗战前夕,凭着报国热情投考军校,成为国军炮兵上尉。后加入中国远征军,参加滇西反攻作战。抗战后成为教书先生。1956年,以历史反革命罪被投入监狱达26年之久。叶进财,1937年参军,中国远征军老兵。抗战后在滇西务农。现以经营一又小又破的杂货铺为生。后得到北京一好心女孩救助,每月按时汇来200元钱,这样老人一个月可以吃上两次肉。陆朝茂,1942年自愿参军,中国远征军老兵。抗战后解甲归田,1954年,加入中国***,在远征军老兵中是不多的改变了自己的政治身份,从而获得了自己平静的后半生。吴昌铣,1937年投考军校,后加入中国远征军。先当连长,后成为少校团情报主任。在滇西芒市的红山崖之战中,双耳几乎被震聋。在抗战胜利后复员。文革时被捕入狱,文革后成为州政协委员。在每年开会只提交同一个提案——修复远征军烈士陵园。刘志声,中国远征军上尉连指导员。抗战后解甲归田,成为小学教员。建国后,成为政府工作人员。后因历史问题,改当粮站会计。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到退休。生活清贫,并为远征军烈士墓而奔波。……在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和伤痛,而从中也诞生了众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有选择的遗忘了他们中的一部分。当我们现在重新凝视他们的时候,真的是被深深得震撼了。震撼于他们悲壮惨烈的抗战岁月,震撼于他们在遭到迫害遭到冤屈不公之后的那份淡然。书中采访到的远征军老兵几乎没说过抱怨的话,更多的是报之以平静,但在平静的后面是什么吗?吴昌铣在作者采访离开之后,大声背诵了一首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中,有这样一支军队可谓与众不同,那便是第一支走出国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国远征军”。当年,为了粉碎日军切断滇缅公路的战略企图,保卫西南大后方,远征军将士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开赴缅甸,与装备训练后勤均优于自己的日军展开浴血奋战。虽然由于各种原因,第一次缅甸保卫战以失利告终,远征军也是伤亡惨重。但他们为保卫家国,血洒异域的举动仍然称得上是抗日英雄,他们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不屈的意志与决心。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英雄队伍,在国内却长期不为人知,甚至遭到污蔑。只因他们是国民党的部队!时至今日,当意识形态的纷争已经淡化,远征军的事迹才渐渐被挖掘出来。说来惭愧,我也是通过《我的团长我的团》《远征》等影视文学作品,才对这支军队有所了解。但是文学毕竟不是历史,要真正认识那段历史,立足于真实记叙的作品是不可或缺的。此时,章东磐的这本《父亲的战场》进入了我的视线。

    本书副标题“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田野调查笔记”,表明这本书并非仅仅是一般史料,而是作者等人在当年抗战战场实地取材而成的第一手材料,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可比拟的真实性。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记叙对当年远征军老兵的采访,第二部分为对一些当时战场的重访和考察,第三部分通过则通过对旧事旧物的描写来缅怀当年的精神。在书中,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讲述着当年那段枪林弹雨的岁月,并没有刻意渲染情状的惨烈,战士的英勇,但是真实的震撼力却是不需任何修饰的。当你看到那些老兵年轻时一张张英武挺拔的照片,以及照片上那清澈而坚定的眼神时,相信你会被无声地感动。这些人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度,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为了拯救自己的祖国,为了抗击侵略者,他们曾经舍生忘死,其中有不少人更是魂断异域。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应该尊敬和景仰的英雄。

    然而,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不仅是敬佩和景仰,更是一种令读过此书的人感同身受的愧疚!这些堪称中国脊梁的英武军人,在为国家浴血奋战之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他们本应接受众人的夹道欢迎,应该得到国家的最高荣耀,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自己人的猜忌和陷害,是“镇反”和“文革”……即使是挺过了那段难熬的岁月,他们也依旧被弃若敝帚,被丢进了遗忘的角落。当“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事迹被广为传颂,接受着“抗日英雄”的荣耀与光环的时候,当年参加远征军的老兵却挣扎在贫困的边缘;当“平型关战役”被写进中小学历史教材,被当作丰功伟绩宣扬的时候,远征军的故事却被人们集体遗忘;当如织游人穿梭在丽江和香格里拉的时候,松山阵亡烈士墓园里却是门可罗雀……读到书中那些老兵的生活现状时,心中泛起的是五味陈杂的感情——震惊、心痛、悲哀、愧疚、抑郁、愤怒、以及……耻辱。

    是的,耻辱!前不久,日本右翼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又闹得沸沸扬扬。于是又有一批人开始狠批日本人恬不知耻,妄图篡改历史,粉饰侵略罪行云云。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日本人,好歹还知道要祭奠为国战死的亡灵,可我们自己呢?却让本应归享荣耀的战士活在屈辱和卑微之中,却让无数为国捐躯的忠魂得不到起码的尊敬和祭奠,却让自己满足于虚伪和粉饰的“历史”之中而不自知!这样的我们,还有资格去指责日本人不尊重历史?什么是耻辱,这就是真正的耻辱!

    现在,是时候真正反思这段历史,还其本来面目了。当然,我们说反思历史,说要给那些值得尊敬者以荣耀,目的是为了正视历史,而不是为了继续制造一个抗日的神话。远征军的故事固然值得称颂,但他们毕竟失败了。期间原因很复杂,但一些不那么崇高,不那么美好的东西也一样应该正视。我们是要还原历史,而不是将其作为另一场英雄主义的戏码,另一段供自己精神自慰的“胜利”。那样,也依旧是对历史的篡改与粉饰。在这一点上,有着浓重民间色彩的本书做得比那些过多“渲染”的文艺作品强上太多,也比那些本该担负起更多历史宣讲的“史学界”要更有勇气,更有担当。

    是的,我们只有摒弃了历史之中的虚伪和粉饰,我们才能真正根除现实中的虚假与不真;我们只有真正看清了历史,而不再将其当作一个意淫对象,才能去反思历史、以史为鉴;我们的民族只有真正将此段历史镌刻在自己的集体记忆之中,永远铭记,她才能拥有可以期许的未来!
  •   随书首度发表的近百张美军拍摄的远征军照片,展现了战争当时的地形地貌、武器装备,远征军士兵的音容笑貌,也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这些年轻的士兵可能都没有子嗣,但作者选择《父亲的战场》这个书名,就是为了表达后来人对于我们民族的光荣父辈们最深切的敬意。全书人物形象刻画细致,战争和战场的描绘画面感强,人、物、事、景的描写均着眼于细节。文字情感浓厚,一唱三叹,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纪实作品。
  •   最初是在当当网在线阅读的,其实我对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所知甚少,因为题目很吸引我,看了,却被弄的眼泪流得哗哗的。当下就下单定了。

    然而,当我仔细把书全部看完却没有勇气写下评论,因为觉得沉重,怕写不好对不起作者的艰苦调查,更怕负了那将热血洒在滇西的前人的英魂。

    推荐此书,是因为作者的故事都是来自一步步的田野实地调查,来自与当年的幸存者面对面的对话,来自对当年战地的重新寻访,来自书中那几十张美国陆军档案馆解密的照片。我相信,是真实吸引了我,感动了,也呼唤我重新认识中国的抗战史。

    云南不仅有大理、丽江,也有滇西,有英勇的抗战将士。在本书里,作者讲述了当年参加远征军,而今只是暮年老人的故事,从当年到现在,每个人的遭遇不同,相同的是都因为曾经参加过远征军而未曾挺直过腰杆,他们也曾为抗日流血流汗,只是他们头顶的帽徽不同而已。如今回望,当作者问其中一位因为爱国而从军抗敌,反而受了这样的冤屈,您后悔么?老人久久望着窗外,长出了一口气,轻声说“都过去了”,“那一声像风一样轻”作者写到。看到这里,我禁不住哽咽。历经风雨,而大肚能容。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这样,甚至到如今年老体衰,有人依然在为逝去的战友做着事,让身为后辈的人们汗颜。

    封面的照片是整装待发,坐着卡车的士兵,镜头里他们竖着拇指,灿烂的笑容,稚气的脸,不过十四五岁吧。他们知道行将何处吗?也许,回来之时,旁边的人已经无法同行。我想他们至少知道是去打鬼子,赶走鬼子就能回家种地过好日子,就是这样纯朴的愿望让他们笑着面对即将来临的残酷战场,你死我活。事实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幸运回来去过他们想要的太平日子,他们将生命定格在了十几岁,却给了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后人们活着的为人的尊严!他们或许卑微如一粒尘土,化在了历史的清风中。但是,松山不会忘记,怒江不会忘记,滇缅公路不会忘记,惠通桥不会忘记······“投笔只因雪耻辱,横戈原不为封候”这是一位幸存的老人在作者笔记本上写下的,他心底的诗。

    今天的我们,除了感谢有作者这样执着的人们可以让我们看到这样的过去,更该思考的是什么?是重新看待中国的抗战胜利意义还是更加客观的看待历史和未来?我想都是,对于中国的抗战胜利,不仅是赶走了日本鬼子,中国人重新站起,重要的是百年来的国人奋起反抗,而不是懦弱的顺从,是一盘散沙下能拧起绳的向心力。唯有如此,才真正对得起像张自忠将军这样的人的死去,警醒国人。客观的看待历史,不受意识形态的制约,跳出政治倾向的桎梏,直面历史,才不辜负为了中华崛起而舍身忘死,干洒热血的先人。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缅怀是为了走得更远!
  •   我们终于醒悟,对于一段山河岁月而言,有些追述,有些感怀,显然太迟了。————《读库》09032003年的国庆,章东磐和他的采访团队在松山破败的中国革命军第八军抗日阵亡将士墓碑前孤独的拜祭那些60年前为中国争独立国格而牺牲的忠勇将士。2003年的国庆,我目不暇给地在泸沽湖、丽江和香格里拉间穿梭,赞叹那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景,欣赏着丽江柔软的惬意时光。当我读到“访客们并不遥远,他们扶老携幼,花花绿绿地游走于丽江、香格里拉、大理、瑞丽和腾冲,在地热的温泉中欢快的沐浴,满足地哼哼着,享受着无忧的岁月。紧绷的出行计划让上百万旅游者谁也没有时间来这里探一下头,来抚慰一下这残碑压着的6000多位都在青春岁月变成了鬼的异界灵魂。他们为我们的今天而死,今天的我们却不记得他们了”的时候,我被狠狠地甩了一个耳光,这里说的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我在这里写下我的愧疚,那些我该铭记于心的惨烈历史,也曾被我可耻地遗忘了。一本书是否论点鲜明、论据扎实、论证逻辑清晰,要读完才能知道,但一本有良知有担当的书,仅看开头即可明了,本书即是如此。在中国最含糊的除了政治,就是历史。我们可以有集体的宏大叙事,可以有集体的意识形态,可以对某位领袖、某位将领不吝笔墨洋洋洒洒地颂扬“不朽的丰功伟绩”,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都有群无人,人活着是机器里的螺丝钉,死了是死亡多少、阵亡多少的冰冷数字,我们卑微的做着历史大幕的背景,终究只是统一思维、统一行动的被代表的“群众”。对生者如此、对死者又如何呢?因为头顶上帽徽的不同,就有一个阵营的抗战将士被长期的遗忘,英勇事迹被淡化成可有可无的传奇,甚至忠魂的坟墓被人捣毁倾覆,忠骸被人挫骨扬灰。同样地持戈卫社稷,为什么有些人能在电视栏目上作为“人民英雄”反复播映,有些人却只能在惨淡的生活中苦度残生?为什么杀死自己同胞的内战者能比抵御外敌入侵的抗战者更加尊贵?扪心自问,如果我是那60多年前抗日的战士,知道生前死后不但不能得到应有的荣耀,反而会因为我参加国军的抗战而备受歧视和迫害,甚至暴尸荒野,我会怎么想?我定会想“这样的国亡了也罢!”,我能理解叶进财老人对生活的微词,我敬仰张子文老人能在受到如此委屈后还能说出这么一句“都过去了”的话,这样的胸襟是中华民族的真正硬脊梁!正是60年前包括国共两党和英美盟军在内的抗日武装共同用青春的胸膛挺起了东亚病夫的脊梁,用自己宝贵的血肉抵挡住了日军钢铁的洪流,才让中国赢得了一个世纪的尊严,才让那些无知的健忘者和无耻的历史制造者们有了遗忘的资格和涂改历史的机会。这里我能充分体会充满全书的难以抑制的那种悲愤和抑郁,这块压在心口的悲凉大石时至今日也无人能把它搬开,人类文明史上还有比这样的不公更不幸的全民耻辱与悲哀吗?抗战不是毛泽东、蒋介石个人的抗战;远征军也不是杜聿明、孙立人、戴安澜自己的远征,那些“微不足道”的抗战个体的记忆,不会也不该永远那么“微不足道”。如果说我们抗战的历史还有什么集体记忆的话,我想可能是蠢笨如猪的日本侵略者淹没在中流砥柱般工农红军的汪洋大海之中;是不死金刚一挺轻机枪就能横扫日军如入无人之地;是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歼敌无算;是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甚至小兵张嘎让倭寇死伤累累。那些维持正面战场防线用箛劣武装抵抗日军的中国国民革命军呢?我们看不到;那些奋战在敌后根据地的国军武装呢?我们看不到;那些滇缅驻印军和远征军的忠勇杀敌呢?我们看不到。如果一个国家要用《亮剑》或者《我的团长我的团》这样诗意的作品来唤起惨烈的抗战民族记忆,我们是不是太可悲了呢?假如侵华日军都是这样的跳梁小丑,那我们的祖辈竟输给这样的对手,是不是对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英烈们最大的污辱和不敬呢?历史诚然是不能绝对真实被反映出来的,但最大程度的保证历史的本真,从而了解历史,进而理解历史、反思历史,是历史存在的最大价值所在,而不是为了某种需要就意淫一段历史自娱自乐。尽管中国的价值观日趋多元,但能写下这样一部作品仍需要难以想见的见识和勇气。当一个人只能被别人代表的时候,当一段历史因为与今日当局的荣光无关就被刻意的铲除的时候,当国人还不能正视灾难深重的近现代中国那些悲烈的历史“可歌者少,可泣者多”的时候,我看不到民族伟大复兴和崛起的动力,我看不到21世纪是中国人世纪的理由。耻辱是面镜子,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它认真反思,而是把它做成哈哈镜或者把它打碎,那么更大的耻辱必将仍旧降临我们身上。书中写道“抗战对于中国最大的价值在于不屈,而不在于胜利。如果我们只是陶醉于最终的胜局,甚至几个局部惨胜得所谓‘大捷’,那几百万军人的血就算白流了”。60多年过去了,终于有人说出了这么大实话的历史事实,不再让我们的抗战忠魂蒙受这不堪的耻辱,我们是该高兴呢还是悲哀?文章的最后我郑重地写下书中出现的那些平凡的抗战将士,我不敬重他们的官衔,我敬重他们在民族的浩劫中迸发的伟大的民族人格和勇气。希望我能铭记他们的名字,也希望他们能宽恕我曾经的遗忘。少校梅姆瑞、中将叶佩高、上尉张子文、少尉叶进财、士兵陆朝茂、县长张问德、三等科员熊文定、少校吴昌铣、上尉刘志声。向他们和抗战中为国尽忠的数百万将士致敬。
  •   一、关于遗忘关于缅甸远征军的故事,我从小学时就知道,虽说42年的大溃败委实没有面子,但我依然记得44年从印度打过去时可以无往而不胜。其实我是遗忘了,遗忘掉了42年溃退时的一泻千里,遗忘掉了当反攻时牺牲的数万国军同泽兄弟。中国人很奇怪,会把自己好的、英雄的故事吹上天,一般般的故事,修改修改,也会拿出来吹捧,至于那些实在拿不出手的东西,那干脆把它扔到历史的角落里,渐渐遗忘掉算了。如果有可能,圆明园也会被遗忘掉,只是万园之园地处祖国心脏的心脏,掩盖这片伤疤实在太难。滇西不一样,本就地处边陲,通讯不畅,再加上此后的内战、文革的浩劫,那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忘却。可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不会忘记,但我们是不是把这些人也忘却了?这并不是好久好久之前的故事,或者说,这并不是故事,我们的作者以极为严谨的学术态度来寻访着每一位抗战老兵的悲壮经历,来重温那段血肉横飞却又浩气凛然的反攻历史。鲁迅说过为民请命等等之人为民族之脊梁,那这些人绝对如此,可是老兵们自己却说,我们只是做了当时的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笔者相信,读者相信,我们都相信,他们说出这样的话确是出自肺腑。可是在回首那段时光的时候,这些人似乎被我们有意无意的淡忘了,在没有淡忘的时候,也因为他们的帽徽,给他们无法挽回的痛苦。在我的读书记忆中,除了巴金,没有一个文学家曾经忏悔过文革的种种过错,特别是某些令人不齿的所谓权威,但是这本书中,充满了对那段历史的反思,充满着感动与同情,充满着愤怒与悔恨。50多岁的作者是那场浩劫的一分子,也仅仅是一分子,却可以坦诚地对待那份悲伤与过错,虽然头顶的帽徽与国军不同,但是还是充满着对老兵们的尊敬、感动。但作者并不仅仅是因为感动,就把老人们所述全部信以为真,“认认真真做人,实实在在说事”,最后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渐渐清晰的滇西战况。历史上太多的人在遗忘,居心叵测之人更选择了篡改,但是经历过的人知道究竟如何,现在,趁经历过的人还健在,让我们向他们脱帽致敬,为我们的遗忘愧疚,为他们的伟大敬礼。二、谩骂与批评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两者是相同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其实不然。豆瓣上好多人在看完这本书后对目前的党国叫嚣谩骂,认为这是有意识的无耻卑鄙行为,给某党的恶劣行径又加了一条罪名。其实作者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思,他一直在批评,批评所有的不公,批评现在、批评过去,更批评我们自己,这是他自己这种“扪心自问”是否愧疚的高尚,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渺小。我承认,我是长在红旗下的,了解的革命英雄故事也大多是红旗下的。但是我从来不否认国军同泽兄弟们的英勇事迹,八年的抗战,我党我军只能小打小闹,最出名的百团大战也不过如此,而正面战场上的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雪峰山会战,地方军阀和嫡系国军个个奋勇杀敌,我无法忘记二战中盟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出现在枣宜会战当中,那个曾经被骂做汉奸卖国贼的将军,早已抱着必死的决心奔赴战场,而他麾下的三千精兵,也明知必死亦慨然赴之。每每想到这些,我都感叹,如果每位国军将领都如张自忠将军,也不至抗战末期国军的一溃千里。所以作者一直在批评,200多鬼子,2天突破天险占领腾冲,没有一个中国兵阻拦,而为了收复,我们准备了2年,付出了近10万伤亡,用了近半年的时间。作者没有因为国军同泽收复失地时的英勇与悲壮就忘记了批评溃逃时的不知廉耻。但更多的批评来自对建国后那段红色疯狂年代的批评,来自于开放后对那段时光的漠视。是的,我漠视了,看到电视剧中对有历史问题的人们的天生的怀疑,我感到很搞笑,却无比的恐惧。这个世界上总是说的人多,做的人少,但是说的人总会找各种理由来评判做的人。抗战的时候,好多说的人都做了顺民,却在解放后继续诋毁做的人。他们做得起不吃眼前亏的好汉,却做不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可是现在的谩骂依然很多,动动口,很简单的,可谁又坐下来静静的思考,给出理性的批评呢?三、缅怀松山、双虹桥、老将军的儿子抱着伤痕累累的桥墩痛苦失声,对他早已入外籍的妻子说,“这是我们祖国母亲的伤疤”。滇西,国军烈士陵园,当它再一次修复开放时,海外的老将军汇来100美金给自己的老部下,着他祭奠同泽兄弟们。那时候100美金能买一大屋子纸,老部下烧了好几天,他也跪了好几天。面对着当年的金戈铁马和文革的浩劫,我们问老人,你没有悔,没有恨吗?老人遥望窗外,许久才轻轻回答,“都过去了”。谢谢你们,年轻时用自己的脊梁力挽狂澜于既倒,中年时默默背负着本不应该背负的骂名,等到年老时,却可以如此淡然。那些人们应该被牢记,他们也应该不朽,他们用自己的血肉包裹着祖国母亲的累累伤疤,他们的心,永远留在了父亲的战场。
  •   一周前,在当当网上看到一篇“写下来,因为我的愧疚”的书评,作为购书评点,它显得太长了,但我体会得出,笔者是很用心地在写,是在用中国人的良心去写,那些激昂的文字后面是压抑不住的愤怒、泪水以及对于先辈充满敬意和愧疚的热爱。直觉告诉我,能催发出如此文字的一定是本好书。三天后,当我翻开这本《父亲的战场》,在序言里面看到了书评中引用的那段令国人羞愧难当的文字:那一刻,我极深刻地体验到了心酸。这样阔大的一片昨日战场,在这个本应该被祭奠者挤满的日子里,除了我们,竟然再没有另一个来访者。访客们并不远,他们扶老携幼,花花绿绿地游走于丽江、香格里拉、大理、瑞丽和腾冲,在地热的温泉中欢快地沐浴,满足地哼哼着,享受着无忧的岁月。紧绷的出行计划让上百万旅游者谁也没有时间来这里探一下头,来抚慰一下这残碑压着的6000多位都在青春岁月变成了鬼的异界灵魂。他们为我们的今天而死,今天的我们却不记得他们了。我们不记得他们了!我们的确应该为此感到愧疚。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记得他们了?应该比我们愧疚千万倍的那些人心中可曾有过哪怕丝毫的愧疚?2003年国庆节,几位拜祭者站在细雨空蒙的山坡上,站在残破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抗日阵亡将士的墓碑前,作者写道:60年了,终于有了外面人在他们坟前点起第一缕香火。他们一定在奔走相告,早已等到心如死灰的鬼们一定相搀扶着来认人。一句心如死灰的鬼们,道出了多少沧桑耻辱与无奈!假如世上真有鬼神的话,相信为抵御倭寇而英勇献身的300余万中国军人及此后蒙冤屈死的许多灵魂时至今日也未能安息。关于抗战,有两个领域我不敢触及:一个是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暴行;另一个是抗战英雄日后的际遇。而眼前这本书却迫着我用酸涨的眼睛一气呵成地读下去。作者章东磐先生在封底上写着:关于滇西,关于抗日战争史,我只有力量和勇气写这一本书。这本书写得太累、太沉重。还有更让人痛心与痛彻骨头的事自己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去写。我们是读着《金色的鱼钩》、在改革春风里长大的一代,从小就被告知要牢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可是并没有一位长辈告诉我们,昔日因保家卫国而牺牲的抗日先烈曾被他们为之献出一切的同胞及其后人扒坟掘墓、挫骨扬灰,或许长辈们也不知道吧。2004年,我第一次极度震惊地发现,连抗战中最先殉国的佟麟阁将军的遗属也没能在“文革”中躲过厄运,1966年7月,佟夫人病逝于原籍。将军遥晓身后事,九泉之下可安宁?我甚至不敢猜想老夫人临终前怀着怎样的悲伤。也曾在网上看到过8年抗战中首开殉城守土先例的王铭章将军的墓碑,与破旧民房毗邻的烈士墓旁,一条扎眼的绳子上搭满了内衣,如一面面写满国耻的旗子,在风中肆无忌惮地飘荡!经历了一生的苦难之后,熊文定老人“我只是做了那个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事情”的平静话语让章东磐先生刻骨铭心地心酸,而他写在后面的一段话同样在我心里掀起了滔天的波澜:他(熊文定老人)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很多当时没有做这件事的胆小鬼,在10年和20年之后的极左风潮中一拥而起,全无风险地用语言,用纸笔,用权力,用拳头,用皮带,用绳索,甚至用日本军人留下的刺刀和军刀,在他和他的战友们的灵魂和身体上施暴,如此每一个国人都不应该做的事情,至今都没有被细细地翻捡和追究。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民族,曾如我们这样大比例地伤害自己的抗敌军人而永不需追悔的吗?民族的伤口谁愿意碰触?问题是不上药只顾着遮羞,伤口何日才能结痂?词典里不是至今还收着“知耻而后勇”的词条吗?教育后人自己先要做到。否则,假如有一天保家卫国的重担不幸又落在我们这几代人肩上,让我们怎样抹掉“文革”中烈士墓园被毁、造反者兴致盎然地抡着铁锤挨个儿砸碎墓碑的画面,从而说服自己用生命去捍卫国家的尊严?昔日华夏,遍地狼烟,幸有先辈们坚守“我生则国死,我死则国生”的信念,用血肉之躯扛起了摇摇欲坠的国旗。而今,我们的冷血狼心是为了告诫子孙后代“国不爱你你又何必爱国”吗?我们有大把的精力和金钱去翻拍人家苏联卫国战争的经典——《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怎么就不能分一点点爱和关怀给我们自己的民族英雄?想起《大刀》中三岛明夫对郑羽说的一句话:生而为一个中国人是一种不幸,生而为一个中国的英雄,那就更不幸了。如果这句说于70年前的话放在今天依然适用,那真是全民族最大最深的耻辱和悲哀!
  •   本书描述的主要是滇西战场,有血有肉的人物从将军到士兵,到战火中的民众人物。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座座陵园之内之外,一种寓于平凡中的伟大精神跃然纸上,小人物的血也是血,并不比大人物的血淡些。我尤其想推荐《三等科员熊文定》,看见这个题目不禁想起果戈里《外套》里那个“九品文官阿卡基”。这位俄国文豪笔下的阿卡基是俄式农奴体制下一个悲剧人物,是虚构的;而熊文定是真实的无名英雄。这位老人年轻时跟在著名的张问德县长身边默默无闻为抗日竭力,却沦陷于晚年的凄苦与贫困里。然而却保持一身正气!他平淡无奇地戳穿了几个谎言,即使那谎言看似在为抗日英雄人物添彩;他也不避嫌地为“顺民”辩护,作者画龙点睛地总结也很精彩:“他把政府的本分、军人的职责和百姓们的求生分得很开,他一句也没有责备那些没有参军抗战的男人们,并且叮嘱我一旦落笔要留情”。


    读到此,我心里涌上一股敬畏,老人那种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以及清醒的头脑着实令人敬佩!不由得想起几年前本地电视台播放的一个不起眼的镜头:一群柳州、桂林的抗日网站网友去探望一位抗日国军的“李将军”,这位日后坐了几十年大牢的老人,释放后回归原籍乡下,镜头里显示他那个栖身的窝棚实在难于称作人的居所。这些年轻的网友们心情凝重凑了几百元,老人颤颤巍巍地接过这笔“巨款”,道:“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不知道他曾做过哪支部队的“将军”,但相对于“三等科员”而言,人格与尊严无疑早已荡然无存,被改造成麻木愚钝的行尸走肉了。感谢作者向我推介了这位平凡的科员,那份正直与坦荡,虽然在作者其他的人物采访中也有体现,熊文定更足以成为一面镜子,照着我们的灵魂。

    -----------------我是看了钱文军博客中有关这本书的书评,才在当当前后三次买了5本《父亲的战场》,自读并赠送亲友同好的。
  •   作者写的很好,很真实,很深刻,跟其他很多写远征军的书不一样,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在世的远征军和美国国家档案馆的资料来还原历史,历史是什么?所谓的正史是历史,但是否正史就能代表真正的历史进程?
    最重要的是国家是不是应该对远征军能正名?官方的?像日本人现在就在缅甸的几大战场设了很多的招魂幡,为在战争中死亡的日本军人招魂;而我们的远征军呢?有近20万人战死,有很多人流落在缅甸,有很多人老去,还有很多人生活的很困难,我们国家是不是能做些什么呢?还有一点,现在的战争片都太意淫,事实上往往一个联队(营)能打胜美式装备的中国团,甚至师,就像这本书中写的一样,不得不说日本人确实是厉害,士兵、军官、军事系统等等都远在我们军人之上,这也应该让我们国人警觉起来,并对日本报以戒心,不能在安逸中太舒服了。
  •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远征军的民间调查纪实作品。它让流落在历史之外的那支部队和那段往事,再一次展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会让你泪流满面。
  •   一看到书名,我本以为只是一本挖掘滇西抗战历史的书,也许会有一些发现,也许会有一些感动,但是细读之下,却发现作者在展现历史原貌的同时,带给我们一个巨大的问号,历史应该如何记忆,这才是本书最闪光的地方。
    我们的历史记忆,由于很多人为的因素,早已经变得斑驳陆离,面目全非。一支曾经被我们的宣传描绘成祸国殃民的部队,却也曾经是秋毫无犯的爱民模范,而这样的模范部队却也曾经在外敌面前丢盔卸甲溃不成军,但是在另一个时期它却又是气吞敌虏的虎狼之师,荣耀和耻辱是如此的交织纠缠于一身,每一种宣传都可以取其一点无限放大而使后人误读,我们想把握历史的全貌是如何困难。现在,尘埃落定,终于有人来揭开历史的迷雾,并且提示我们,应该如何记忆历史。
    当然,中国人最大的长处是遗忘历史,或者把历史改变成戏说。但是正如书中所讲到的一个细节,当年美军为了帮助中国远征军反攻而修的军用便桥至今仍然以爷爷辈的年龄屹立在澜沧江上不倒,而比它晚几十年建造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却以孙子辈的年龄摇摇欲坠成了危桥,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你不想记住历史,历史也不会记住你。
    2010-6-7
  •   记得曾经的一个故事:抗战的时候,一位记者问一位中国的军人抗战胜利之后的感想,而那位军人从容的回答说那时候我们都不在了,之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杀敌的战场。八年抗战,发生了多少感天动地的事,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事的主人公被埋没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逝去了。如今作者坚守信念,不畏艰辛,大胆打破沉默,恢复了其中一小部分英雄的光荣历史,反映了抗战开始反攻的几次战役,读来让人深受感动。从国军将领到国军士兵,从地方军阀到美国盟友,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可歌可泣,然而胜利之后一甲子,他们却依然灰尘满面,默默无闻,更不幸的是许多人还蒙受了不白之冤,在痛苦中死去。国人就这样对待自己的英雄的。书中作者还提到自己亲历的一件事:他陪自己的父亲——一位抗战的老八路——去探访当年的狼牙山五壮士困守的狼牙山,然而却被围墙挡住了,是旅游景点要收费,每位10元。读到这突然冒出一个非主流的想法:想当年派几个附近村民修好围墙,只留一个门,专待鬼子们来了,收费,一个鬼子十万大洋,不给钱别想进。
    悲哀啊!
    向所有参加抗战的勇士致敬!向民族的脊梁们致敬!
    感谢飞虎队!感谢武装的美国白求恩!向所有支持中国抗战的美国人致敬!
  •   这本书,读了5遍,从年前拿到她开始,一直随身而行,现在也开始读第6遍,也许,会读上10遍也不足为奇。

    出生军人家庭,自然知道很多不足为人道的背后故事,在远征军历史还鲜为人知的时候,便开始努力了解这些往事,往往为之喟叹。

    也许因为这个国家的历史太长,长得我们稍稍一不小心就会遗漏了一些,然后理所当然的忘却,如果,没有人记录,那么留下来的所谓历史将永远不为人知的残缺。

    穆旦的《葬歌》: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你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那刻骨地饥饿,那山洪的冲击,那毒虫的啮咬和痛楚的夜晚,你们受不了要向人讲述,如今却是欣欣的林木把一切遗忘。过去的是你们对死的抗争,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那白热的纷争还没有停止,你们却在 森林的周期内,不再听闻。静静的,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历史在这里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以前读到的时候,一知半解,现在,终于明白。

    这是一本很明显带有作者个人情感在内的田野调查笔记,可是她诚恳,诚恳到你每读一次都会心中抑郁到几乎窒息,现实之残酷,会让你生出比遗憾和感慨更甚的情愫。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愿意一遍又一遍翻开这本书,感动于细小,伤感于现实,然后,记住,历史曾在此走过。
  •   对于从小在中国大陆长大的,而且没有离开过大陆的50后的人们,教科书,电影,电视,书报,老师和领导的教育所教给我们的中国近代史,基本是片面的。在我们脑海里的抗日战争就是***八路军,就是平型关,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等等,国民党及其军队的抗日活动我们知道得很少很少。通过这本书中那些亲身经历了对日大战,苦战,恶战最后幸存下来的国军战士的讲述,给了我们一段真实的历史,对我们原来的历史图像会有很好的补充与修正。由于后来的大陆不是国民党执政,那些抗战中幸存的国军老兵一辈子都过的很难,历经艰辛与磨难,那些牺牲的更没有人还能够记起,他们的墓被平了,碑被推到了,棺材板都被烧了。党争造成了许多遗恨,我们需要反省。从电影《决战台儿庄》开始,陆续有了一些反映国民党及军队抗战的作品,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然而,滇西反攻这个可以大书特书的重大题材却没有相应的影视作品是非常遗憾的。中日都可以友好,国共为何不能?我们期待着。
  •   这是迄今为止,在所有描述中国抗日远征军历史的书籍中,最让人感动、困惑、迷茫的一本。由于政治的原因,几十年来,对远征军的描述是空白,也是禁区。而今,又有了很多完全夸大描述那段历史的言论。
    而本书作者,以一个有良知的、历史责任感的中国人,用严谨的态度对那段历史、那些人、那些人的受尽苦难的历史,如同那个时期我们受尽苦难的国家,进行了最有人文关怀的、真实的描述。书的封页上标明"原野调查”,而在我看来,其可信度,远远超过那些所谓的历史学家。让人震撼、让人落泪、让人感动,同时也感到巨大的迷茫。二战已经过去60多年了,当年参战的小娃娃,能活到现在的也是即将走完苦难一生的垂垂老者。真的希望国家、社会能对他们有所关心、照顾。毕竟,当年他们作战的对象是那些禽兽不如、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他们是在为自己的祖国、家人在作战、抛头颅,撒热血。而他们的一生又是遭受了如此多的、巨大的苦难和不公,让人心痛。
  •   读完父亲的战场,好几天还在书中,因为以前去过腾冲,所以对这段历史有点感悟,但是看了本书,还是受到了极大地冲击,真的没有想到历史是如此残酷,战争是如此残酷,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残酷,一个个平凡人,一个个平凡的战士,一个个平凡的地名构成了残酷的抗日正面战场,由此你会知道我们今天的日子真的很不容易,对于上一辈的付出,我们没有理由遗忘,不应该。看本书是沉重的,但是作者的文笔真的是超一流的,整部书看过,我一直是随着作者的哀乐喜怒而走,文字功底比他好的大师多的是,但章先生一定是最用心在写历史的一个。无论是事件还是文字都让我叹服,因而决定今年寒假将作为儿子的必读课外书,我相信这本书对他的未来人生都会产生好的作用,一定。谢谢章先生,花了如此精力,为我们还原这段历史。
    向抗日老兵致敬,逝去的了无影踪,幸存的坎坷一生。
    像作者章先生致敬,这样用心的写作,才是一个真正学者的风范,也是一个有良知学者的风范。
  •   我被这本书深深感动。
    作为一个在博物馆工作过的退伍军人,满怀对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反对假的概念性史实,伙同几个有志之士,在深山老林中艰苦跋涉追踪战场;又在穷乡僻壤造访苍凉度日、甘居淡泊的幸存老兵。从而还原历史,使少数人罔顾、多数人不晓、用心人抹杀的那段数万人为之捐躯的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事得以重视。它必然使你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为这些中华脊梁感叹!在无怨无悔的人生境界中,我们看到了张子文的豁达、陆朝茂的淳朴、刘志声的忠贞和62岁退休县长张问德那种力挽狂澜、虽千百人吾往矣的气定神闲的泱泱心态。
    读罢此书才知道国民党从师长到士兵也曾为群众扫街,妄拿人民财物也会枪毙,在左倾政策下一些有资格离休的老兵仍然是艰难度日的农民。
    作者不知是何许人也,不仅是男子汉,还颇有文采。
  •   怀着沉重的心情一气呵成看完这本书。一天之内几次拿起又放下,不是因为看累了,是怕看的太快。看完了思绪久久无法平息,总想告诉别人!
    从小我生长在西南边陲。一直只知道抗日战争中,该死的日本人打到保山就止步了;只知道昆明有个飞虎队为战争作了贡献;知道滇缅大道和那场战争有关。直到有天听别人聊天是讲到孙立人、戴安澜、史迪威公路,才突然意识到我作为云南人应该了解深入这段历史。
    带着点点自责的心态,从当当上买了“大国之魂”和“父亲的战场”。告诉自己先从“大国之魂”读起,先了解那段历史经过,再从中感悟。看完,我非常震惊在我脚下这片土地上原来发生过这么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我们的身边还有些满脸皱纹的老人,承担了那么丰厚的历史。他们是“有故事的人”!几次为这里面的老人哽咽,特殊的历史让这些老人在往后的几十年里,承载了太多的不公平。他们有什么错,年轻时只知道为将侵略狗赶出去,保护家里的女人孩子不受伤害。他们哪知道姓“共”还是姓“国”?也许他们也想过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不对,如果都这样,云南这片土地又会留下多少刀伤!总之,该怪该死日本狗,该死的军国主义!其实,都是打狗,跟谁打,怎么打都是一样的!
    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那群为我们奉献的老人!朋友们,有空来云南别只去丽江、大理,也去松山看看,那里的回忆更多!
  •   虽然现在的我有大把时间阅读,但能让我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去品味的书仍旧不多。最近看的书里也只有这一册---<父亲的战场>,一本记述滇西抗日战场的调查笔记,我一字字的细细看完。
    都说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但仅仅距今60年左右的抗战史,却已被某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原因扭曲成一面哈哈镜,真实正渐渐和着历史的尘埃化为齑粉。所幸的是除了字斟句酌的历史教科书,我们仍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作品,这让我欣喜又欣慰。

    “编造再光荣的历史都比耻辱的失败更可耻”---章东磐
  •   “这本书不是历史,尤其不是历史学著作”,作者用“我自己的方法辨识出来了若干感天动地的故事其实是神话,真实的事情远不像风靡一时的那些纪实文学那样,甚至还让人悲哀。”本书通过寻找到的几个远征军老兵的遭遇,真实地还原了60多年前滇西战争的艰难与**。几乎哭着读完了此书。不仅为远征军老兵的淡然,也为作者的良知而感动。
  •   买下这本书,最初是准备送给父亲的,希望能够借此一慰他对祖父的思念。
    我的祖父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员,老人在世的时候从未向年幼的我们提起过任何有关战争的事情,由于这是国民党的军队,由于出于对某个动荡年代留下的心理阴影,家里人对祖父的这段历史都避而不谈,只有我父亲一直正视着祖父的这段历史。
    从小我就知道远征军是抗日的队伍,但是对这么一群祖辈们英勇的历史不甚了解,我背会了平型关大捷,为台儿庄战役流下过眼泪,直到看到这本书,才略窥一点远征军历史的一角。
    虽然这仅仅是一本笔记,但是为我们展现的是真实资料,我已经把它推荐给我的同学,同事们,所有不了解远征军,没有听说过这支军队的人们。向所有远征军的英魂致敬,向已长眠的祖父致敬,愿这迟来的致敬能为他们的灵魂带来安慰。
  •   这是一本描写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的书,这本书以对那些被称之为“小人物”“平凡人”的访谈来对那场战争进行描述,战争题材类的书这样写的我看并不多,也正是通过对这些平凡人的描写,让我们体验到了又一种震撼,真正知道了为什么我们能够赢得那场战争,那是一场由成千上万个平凡人加入的战争。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让人敬佩,让人尊重。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面对外悔不屈不挠抗争......。我无法用文字来对他们进行过多的赞颂,他们才是我们最最可爱的人。同时又感到一丝丝伤感,这些人当中大大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特别是在那段令人深思的十几年当中。

    我很庆幸我能有幸阅读此书,也对作者表示感谢
  •   滇西远征军抗战历史,是一段令人敬佩又令人扼腕的历史。敬佩的原因是,他们完成了保卫抗战资源大动脉的重任,才让国内的抗日战场有了艰难却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扼腕的原因是,完成如此壮举的勇士们最终却孤独终老、被历史遗忘,甚至连生前希望将遗体葬回国土的愿望都未能实现。
    如果人民开始选择性地遗忘历史,我们如何防范今后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在需要为国奉献、牺牲的时候,不作政治判断,明哲保身、趋利避害呢??
    读完此书,我期待有一日能够去往腾冲,向远征军的纪念碑鞠上迟来的一躬。
  •   父亲的战场(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田野调查笔记)
  •   那年的那场战争的见证者已经越来越少。不过在滇西的远征军是很幸运的,在历史没有被完全湮没之前,他们的英雄事迹能被世人所知。不管这其中是否有美化夸张的成分在里面,牺牲确是真实存在的。国家危难的时刻,多多少少的中华脊梁挺立在那里,给了我们后人一个安定和平的生活。这本书并不是一味的赞扬那些远征军,结合着第一次远征,让我们看清当时的失败。还好,我们的祖国在退无可退时,终于雄狮梦醒。
  •   看了《滇西1944》电视剧,就一直想要了解那段历史。看了这本书后,我感慨书中那些与世无争的英雄们,他们前半生浴血奋战抗日杀敌,后半生默默无闻为生计奔波过着非常清苦的日子。
    生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幸运的,时代造英雄,他们的英雄的事迹是应当让后人们记住的。这段历史我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些。与中央台曾经播出过的探索发现节目《揭秘远征军》一起看,更能将当时的情况再现。
  •   本书的作者,以真实、真诚、大气、人性、客观和宽容,完成了这本书,

    让我们这群普通人,能够有条清晰的线索,去了解那段被少数人刻意隐瞒、被大多数人所不知的一段血泪历史,这本书让我再次进一步的深刻了解到,60多年前,有数百万中国军人,拿着原始落后的武器,以血、肉和生命与日军相拼的那段惨烈历史,这些在战争中献出生命的军人们,被他们为之献身的国家、民族和人民所遗忘、唾弃,甚至视为耻辱,而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们,过着蝼蚁不如的生活,贫穷、卑微

    可这些人们是中国的脊梁啊!我们就是这样对待自己民族的英烈的吗?

    看完本书,心情十分沉重,希望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能够花点时间去看看本书,是对过去的人的缅怀,是对自身的反省。

    这本书已经超越了一本纪实文学,看这本书,本身就是心灵的一次救赎
  •   这部书不是描写的打仗内容,而是根据采访笔记写出的当时老兵的纪实文学,跟我们当初上学时学到的很多都不一样,可以说让我们从另一边更真实的了解了那个时代,那个不为人熟知的远征军!希望英雄的事迹不会被历史所埋没,也希望大家都能来看一看,熟悉一下自己祖国的真实历史!
  •   感谢章东磐先生还原这段远征军历史,写的非常精彩,读每一个老人的故事都泪流满面。
    为那些普通人的命运感到痛苦和悲哀。
      
    我是因为孙春龙记者,才了解远征军的历史,但坦白说,章先生这本书比孙记者的异域写的更精彩。
  •   如果没有我的团长我的团,大概许多人不会知道或者已经忘记当时抗日时期,在滇西还有一个经历过无数惨烈战役的战场。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在大陆从来没有人会去挖掘这一段历史,但是历史不光是胜利者所书写的,它应该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认知。引起人无尽遐思的书,至少我们在这里能了解一下国民党军在滇西作出的努力和牺牲。历史是个天平,对战败者也应该要公平的。至少战绩不能抹杀。
  •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前根本不知道中国远征军,看完以后又看《中国远征军》才知道原来中国还有这样一支被后人遗忘的军队,云南经典人文地理大型纪录片《中国远征军》更是让我看着揪心的痛,感动、敬佩、愧疚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疯狂地买了很多关于远征军的书,每一本都让我备受感动。历史不能忘!
  •   原谅我没有优美的文笔,无法把自己真实而复杂的心情描绘出来。
    我能说的只是:
    书读了一半,读的过程断断续续,但泪水从没断过。那段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历史活生生地展现在我面前,这是任何一本历史教科书都无法比拟的。
    远征军老兵的无论战争中的烽火硝烟的生活还是战后孤苦,饱受折磨的生活都让我感到心痛,有时心痛到无法自抑。
    还有好多好多,说不出,更写不出,只想用心慢慢体味……
  •   描写抗战的书有多少,这本书,读了好久,每一次都觉得自己不能读下去了,因为心酸,不愿意面对现实。眼前都是那些老军人苍老贫困的摸样,和老照片上英姿勃发的他们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人确实很容易遗忘,就像病人自动屏蔽掉自己受到伤害的过程。近七十年前的那场战争,再大的牺牲,再悲壮的战场,也都会被遗忘。当然也有记得的人,但太少了,他们的声音也太弱了,虽然他们也是用尽心力在呐喊,实实在在地记述。人们总是说,现实是残酷的。有很多道理,怎么想都是对的,但放之现实,就全走样了。作者说,我们要思考,胜利到来的六十周年祭,我们是应该纪念胜利还是应该纪念抵抗呢?所有的纪念都是有现实意义的。对我而言,抗战,没有结束。
  •   一次偶然的旅行认识了腾冲,由此初步了解到滇缅抗战,进一步发现了章东磐先生和他的世纪好书,看着他的挖掘滇缅抗战存活下来的抗战前辈们的故事,既感伤又悲愤,此书真是应该让我们中国人好好看看,难怪被网上评委近十年的十大好书之一呢,我狭隘的个人认为应该是本世纪的好书。看着本书时和看罢本书后均使我久未出现的触动内心深处的感动油然而生,我们当今的国人太需要章先生书中描写的抗战烈士们对祖国的忠诚和执着,太需要一点感动了。总之,我们当今使人应该珍惜故去前辈们争取来的近日和平的不易,也更不应该忘怀他们为国家的重大贡献,哪怕是为剩余不多的生活在贫困线边上的他们买一件衣裳和一包大米,哪怕是为故去的众多无名战士们修缮一片简陋的陵墓,那就是我们的心还有知,那就还有未来和希望。感谢章东磐先生,感谢仍为滇缅抗战弘扬历史,弘扬中华民族勇气的为数不多的人们!
  •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体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多少年来我们不提或者很少提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这是一个多么浮浅的历史错误呀!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日馆中居然没有一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资料,唯有的一张张自忠的照片,还是因为毛泽东给他提过词。千年前封建王朝的战争都有展出,而抗日战争没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这不令人可悲吗?把国共两党的恩恩怨怨放到历史的长河当中,只不过是一点小小的浪花,千年之后的历史书,也许只轻轻一笔带过,而抗日战争的胜利却将彪炳千秋。抗日战争的胜利才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开始。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本好书!让我们多少了解了一些不该忘却的历史。谢谢!
  •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有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那么关心曾经的战场是如何的惨烈、悲壮,甚至会觉得拿那些来充当教条是一件很无谓的事。但是,这本书让我觉得,就算过了再多年,历史也是不应该被忘却的,不应该被拿来当做谈资,甚至嘲讽、鄙夷的。作者并没有把这本书写的多么的沉重,但是我相信,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会不自觉的感到沉重。不只是历史的重量,更多的是我们人民的重量!时间是最无情的,很多很多当年的老兵,根本不像我们曾经以为的那样,升官授衔,衣食无忧,而是艰难度日,生活困苦,膝下无子……在他们面前,我们真的没有什么资格去怨怼,因为他们自己甚至都不觉得被亏待!
  •   关于远征军抗日甚至是国军抗日的历史我们知道的不多,能够以真诚的态度饱蘸热情介绍那些面目模糊的民族英雄的作者就更少了。看这本书我每每哽咽,无论陆朝茂还是胡链,他们都为我们今天得以平静的生活贡献了青春和热血。历史应该记得他们。所有的民族英雄都值得我们景仰!
  •   2010年,不经意间了解到那段可歌可泣的中国远征军的历史,才知道抗战之胜利却原来是那么多年轻鲜活的生命换来的。一直以来也就非常想了解那段历史。拿到这本书,仔细地从头阅读,一个字都不落,可以算是精读,虽然才开始,希望能使自己了解得更多。
  •   一直都在关注这段历史。过往的文章、书籍偏重战场,战史的研究,本书注重对人文的关怀,对参战国军中下级军官、普通士兵,盟军(美军),当地爱国士绅、民众都有催人泪下、激发人心的描述;对因为政治因素而人为抹杀国军、盟军功绩的做法也进行反思。
    掩卷长思,何时才可以面对我们民族的英雄(不论共军国军)、面对舍身援助我们的国际人士(不仅仅只有一个白求恩),不再心中有愧。
  •   书的内容首先不错,作者这种亲自开展田野调查最大程度上地重现历史的精神就很值得尊重。看书过程中几次热泪盈眶,虽然之前看过《我的抗战》,但本书很多内容还是给了我很大冲击,它更多地反映了很多抗战老兵的生活现状和那一段本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的令人沮丧的现状,更倾向于希望引起当代人对抗战历史的尊重和正视。不仅抗战悲惨历程让我震撼,更让我感觉被遗忘的历史的辛酸。
    但是书中错别字太多了,绝对严重地影响书的质量。而且还会出现人名引用错误的情况,前面已经牺牲的人在后文又出现了,太惊悚了。
  •   一直对远征军这块历史感兴趣,也在家看了电视剧《中国远征军》,但是毕竟是影视作品,感谢作者给了我们最真实的历史一面,让我们仿佛穿越了重重地历史迷雾,见到了历史的残酷真相,这本书真的很好
  •   令人感动的一本书。在出差路上读的。读着读着就泪流满面,坐我邻座的一定会觉得我很奇怪,一路不停地擦眼睛、擤鼻子,以至于随身带的纸巾都用完了,又跑到洗手间去抽了很多纸备用。看得出作者写这些文字的时候饱含着深情,作者的经历使书变得更加好看。他的从军经历,使得他对战斗的描述更加详尽、真实。的确,我们对这段历史太陌生了,仅有的那点了解,关注点也在传奇电影一样的飞虎队身上,千百万的中国军人,对我来说,从来就没有想过。黑白的纪录片里偶尔晃过他们的镜头,都是穿着短裤,黑黑瘦瘦的形象。要不是看了这本书,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60多年前云南边陲那些中国士兵有多么英勇。多亏了这本书!
  •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反思,而不是欢庆胜利。可惜六十年了,我们不但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反思,而是还处在史实的探究阶段,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感谢作者能够重返滇西战场进行这样艰苦细致的调查,为读者留下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   文章的最后我郑重地写下书中出现的那些平凡的抗战将士,我不敬重他们的官衔,我敬重他们在民族的浩劫中迸发的伟大的民族人格和勇气。希望我能铭记他们的名字,也希望他们能宽恕我曾经的遗忘。少校梅姆瑞、中将叶佩高、上尉张子文、少尉叶进财、士兵陆朝茂、县长张问德、三等科员熊文定、少校吴昌铣、上尉刘志声。 向他们和抗战中为国尽忠的百万将士致敬。
  •   从来懒得写书评,但十一期间读过这本书,如果不是小丫头在旁边依依呀呀地闹,我甚至想写部剧本来描述这段几乎已经湮没的历史。可叹的是,那座坐落在远征军坟墓上的小学校,那里的孩子日后如果成人,再读到这本书该是怎样一种复杂的心态?
  •   渴望真实,还原真实!晚上看后久久难以入睡。呆望着远征军老兵的照片,真想抚一抚他们脸上的皱纹,真想坐在他们身旁聆听那些久远的故事。
  •   说实话,我原本对远征军真是一无所知,拜我们小时候的历史课所赐。
    所以看到这本书讲述的故事真的很感慨,就像看集结号似地,原来有那么多的历史不为人所知
    那些鲜活的悲凉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此消失了,没有人提起他们
  •   是作者近几年对一些远征军战士的寻访,我在读的过程中几次热泪盈眶.

    作者在书中写了自己的一些个人观点, 容易误导或影响读者.

    如果只是讲述事实,也许更好.

    总的来说,是本好书!
  •   近年来的一册好书!抗战结束64年后,我们才知道在云南有这样一场战斗,才知道前辈们不惜流血牺牲捍卫我们的国土。今天的安宁的生活是应好好地珍惜。但,读后却觉得远征军将士们的身后好凄凉,他们的故事好辛酸。忘记过去的民族没有未来!
  •   非主流的题材,注定得不到它应得的关注,所以,作者写这部书完全不受名利驱使, 值得我尊敬。内容感人,文字也好。田野调查往往很朴素,对照起来,媒体上一班不负责任信口开河的所谓专家的脸面早就该进**箱了。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因为非我族类,也是注定会被抹杀的。幸而有本书作者及不多的有正义感的人给我们了解这段历史的机会。作者有一句话写的好:现在谈爱国是多容易的事,胳膊也不用抬,动动手指搔搔痒,当年人们付出的是火热的生命(大意)。
    这样的书太少,义无反顾做这件事的人更少,我敬佩作者和他的团队。
  •   实事求是是《父亲的战场》的重要特色,该书的魅力即源于此。
    思想的深刻性是本书不同于其他纪实文字的突出之处,在作者笔触的推拉之间,读者不仅看到60年前,还能联想当今,受到教育和启发。
    全书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的作者的激情以及他对那些抗击日寇的中美军人的感恩之情,这是该书成功的关键。
    许久没有读到这么好的书了,建议每个有条件的中国人都看看它!

  •   这是田野调查, 不是在书房里得到的。 中国人,好好读读此书。 中国远征军,悲壮。
  •   不错的记述远征军历史故事的书,有些记载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   说实在的,觉得很惭愧,40岁上才知道了中国远征军.跟着喜欢历史的儿子一起看了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又跟着儿子一起看书.活到老,学到老哈.....
  •   看了凤凰卫视的《中国远征军》开始关注这段历史,随后找到了这本书,希望对这段历史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   喜欢中国远征军这段历史
  •   虽然我对作者的一些观点并不都赞成,但在经过实地访问写的这本书中,远征军军人有血有肉。
  •   记住我们的抗战先烈, 记住我们的国军 远征军。 他们的惨胜, 让我们无法自豪。(每一个中国都来读一读吧)
  •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褒贬。只是记录,忠实的重现了那一幕幕简单的场景。真实就是力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跟随作者的脚步游历了一遍那现在已归于沉寂,曾经却由靠中华儿女挥洒热血而保卫过的地方。作者眼中没有所谓的阵营,有的只是对那些段峥嵘岁月里所为这个国家付出过的人的那一份尊重,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吧!虽然我们也许做不了什么,但我们可以记住这段历史,让她不会被人遗忘。不会因为阵营的原因就消逝在不见。也许........也许.........有一天能在抗战胜利的某个周年纪念日,听见领导人说:“那些为了抗战胜利所献出自己生命的中国人,永垂不朽!”
  •   我们的民族真的很健忘,才60多年,怎么就不记得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以买日货为荣,为什么一提起抗日战争就不屑?我多么希望政府能真正的面对这段历史,给那些为我们民族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抗日战士一个名分,不问出身,不问党派,让幸存的老兵不留遗憾?

    真正的好书!
  •   家里的父亲曾经也是一名军人,还上过中越自卫战的战场,从小都在他的身影下长大。看完这本书后再一次体会到军人的伟大,特别是我们中国的军人……
    这真的是一本值得去看的书……
  •   需要正确评价远征军的那一段历史
  •   回顾历史,不由感慨,真实再现远征军的艰难
  •   在公司收到的书,忍不住偷偷看了几页,就觉得眼泪快忍不住了,
    看着我所不知的历史,读着父辈们无悔的人生,
    最悲哀的莫过于这些英雄们被我们遗忘在过去,无人知晓,无人纪念。。。。
    书里有一句话,让我心颤动了好久
    这样阔大的昨日战场,在这个本应该被祭奠者挤满的日子里,除了我们,竟然在没有另一个来访者,访客们并不远,他们扶老携幼,花花绿绿的游走于丽江、香格里拉、大理。。。。
    紧绷的出行计划让上百万的旅游者谁也没有时间来这里探一下头,,他们为我们的今天而死,今天的我们却不记得他们了。。。。。。
  •   对远征军历史的承认、寻找、记录和抚恤,只能说“有点晚,但还来得及。”
  •   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田野调查笔记,以最动人的手法讲述了滇西抗战的一个个最普通,最动人的故事,将中国的这条忠勇大河描述的淋漓尽致。国人都应该一读此书。
  •   清晰的记载了远征军的历史,大量图片事实
  •   读了一半了,很感动啊,差点看哭了。只要是军人,无论他是什么党派,都值得我们尊敬,这个暑假我要去他们的陵园去看看。中国远征军,顶好!
  •   是我读过有关滇西抗战著作中,最感人也最真实的一本,作者文笔优秀,考察详实,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掩卷沉思或泪流满面。
  •   让我们知道真实的历史!
    不应该忘记,60多年前,有这样一段历史,有这样一些父辈!
    用他们的话说是:“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这个年代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对于他们来说,我们也许做不了什么。
    我们只要在心里记住他们!
    告诉孩子,告诉许多人,在中国美丽的云南有过这样悲壮历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自古征战几人回
  •   每当拨开重重包裹和粉饰,去面对真实的历史,都会发现中华民族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民族,懦弱,奴性,欺骗,固步自封,对人对己都没有尊严感。但每当人们绝望之时,却有那真正的民族脊梁站出来,像流沙中的金子,虽转眼即没,却每每能力挽狂澜。中华民族在危难时会爆发出令人吃惊的适应力和忍耐力,却在情况变好时,内斗比外斗更狠。

    感谢作者为我们奉献的作品



  •   支持此书一下。 中国远征军 有效的入门书。
  •   这本书让我认识了国名党里面那些爱国将士为保家卫国的大无畏的精神“国生我死,我生国死”。为了将侵略者驱逐出国门为了下一代认得幸福生活让自己年轻的生命永元的停在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岁月。不曾有过怨言,可是当今见证战士英魂的证据,却被毫无保留的掩盖了。走到了战士的安身地的时候却无从寻匿曾经的半点痕迹。沉重...曾经为了我们幸福生活的先辈们为了保家卫国走上了残酷的战场,生命也停在了那一刻。我们后人在享受幸福的当今又有多少人祭奠过曾经牺牲战士的英魂呢!!!
  •   这是一部会让人泪流满面的作品,真实得让人痛彻心扉,很多旧事就那样不带修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疼痛不已。
    历史,终究会以其本来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不管它曾经被掩埋,尽管这种还原来得有些迟了,但是对于江山日月而言,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抹杀的。
  •   这是非常好的一本书,真的,写的真实又客观.当年的那场战争,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很多事情根本不会发展的那么糟,需要后来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已然发生.无法更改........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去看,一个政权的交替,胜者为王败者寇.所有的一切因为需要一概抹杀.真的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够再走一次这条传奇的公路.
  •   中国的历史长远,战争史也长。到近现代的话就更甚。

    但是以前接触到抗战史,都只是一个时间、地点、事件的简单描述。要想具体的详细的了解,还是多读多看,广泛涉及。这本就是选择之一。很感谢章东磐及其同仁的努力,为我们尽力挖掘出那么多可歌可泣的宝贵记忆。

    对那个年代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战的各个阶层的人致敬
  •   太多的历史真相,湮没于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无数先烈的鲜血,没有白流,却已被忘却;我只能无奈地承认,我们的抗战史,看来永远不会有所谓的权威读本,只能靠读者在无数人不同角度的解读和记录中挖掘,将一块块历史的碎片拼凑起来
    很多时候,做英雄是一个人在当时的本能选择,热血青年从来就不缺乏报国之心;但可悲的是,参加国家正规军保家卫国的经历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不是荣耀,而是不敢提及的履历
  •   父亲的战场----还原历史真相,给那些流血牺牲的前辈敬礼!!!!!
  •   有很多段落在网络就已经转载了,不过还是再看一遍。写得很真实,从另一个角度写了抗战的历史。一直以来,总是觉得中国对抗战这段历史描述不清,有一种“断裂”的感觉!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够以旁观者的态度,以一个真正学者的身份去详细讲述这段历史,写下这段以鲜血染成的历史,让后辈知道在中华民族崛起的过程中,曾经有那么一段悲壮的历史,足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重重的一笔。。
  •   中国远征军看完有点悲痛
  •   尽管只是对当年战事参与者的采访笔录,却是那么震撼心灵。一段浴血的卫国之战,为何渐渐被有意无意遗忘?为什么不能承认他们曾经为国家流血牺牲的事实?仅仅因为是国民党的部队?面对外敌,首先是中国人。
    无法重走作者走过的路线,无法亲临哪怕热血浇灌的土地悼念英灵,在此深深鞠躬!
  •   这个初秋的夜晚,是一个个鲜活,陌生的故事陪我度过。每一章节都是那么撼人心动。一部真诚的作品。勿忘历史!勿忘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个体生命。不要让意识形态的政治洪流从我们的历史中冲刷掉这伟大的一役。我们一个人都应该补上这节历史课。
  •   我是文革结束那年出生的,对清末民国那段历史排斥,我看历史类的书都避开这段历史,但从崔永元的<<我的抗战>>开始看这时期的书,才发现我们这代人被错误的引导了这么多年,但也是庆幸的,现在这类书多了起来,应该为这些人正名,历史不该把他们忘记啊!谢谢这些人,因为您们才有今天的中国,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是他们的不顾一切.但对死了的和还活着的都是那样不公允.憾事啊!应该有更多的人来看这类的书,最好叫那些当官的都看看.....
  •   一本让人感觉沉重的好书,一本让人不能一下子读完的好书。
    我每天看一段,不能看太多,因为太压抑了。不仅仅是书中记录的史实,更多的是因为现实,我们竟然忘了这些人。从初中开始学习历史,学到大学,即使是理科生,也会有革命史可以学,可我们学到的国民党是什么样子,我们看到的抗日战争是什么样子。就像世界是由阴阳两极相依相生而存在,政治、历史同样是如此。他们同样也是我们的先辈,他们同样也为我们生活的现在而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这本书到现在我也没有看完,印象最深的两句话:两狼山,战胡儿,地动山摇。好男儿,为国家,何惧生死。
  •   我相信现实远比记录要残酷百倍。无论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奔赴战场,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英雄。这虽然是迟到的致敬,但“有”总胜于“无”。
    无论多少真相被历史的尘埃掩埋,就会有多少志士致力发掘真相。这就是中国“士”的职责。千百年如此。
  •   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这本书不是历史书。但它却比冷冷的历史更可贵。整整一个上午都沉浸在作者营造的环境中,随着他煽情而又市井的语言,放任自己的心情,任由眼泪打湿书页。当我合上书本的时候,心中没有想象中的悲愤与哀怨,反而一种久违的平和之气充斥胸间。没有金钱的烦恼,没有升职的压力,没有琐碎的事务,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这种是爬多少次山、K多少次歌都换不来的内心的感受。所以对我而言,这本书的性价比真是太高了。此书为作者历时数年的心血之作,其情之真切想必读后大家自有判断。文中人物之际遇与所蕴涵的历史厚重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但张问德县长的《答田岛书》却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士人的浩然正气与儒者的仁爱尽显其中。古之国士大抵如此!
  •   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些片段。尽管对我们来说,他们已是祖辈,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他们——他们是抵抗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他们一样冒着枪林弹雨义无反顾、舍身忘死。由于立场不同,他们没有丰碑,甚至现在还过着清贫的日子,让人落泪。感谢作者让我们知道并看到了这些,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   全面讲述了远征军,很增长知识!
  •   话不多说深深的对远征军将士鞠躬
  •   以个人的脚步,真实的还原了历史,在60年后的今天,终于让国人懂得了那场民族战争应该准确的定义为是全民的抗战,是整个中华民族在抗战,是为整个中华民族抗战,在民族大义面前,我们应摒弃政治矛盾,还原历史,还原哪些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他们也是真正的烈士,是真正的英雄!
  •   前有邓贤老师的《大国之魂》,后又演绎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当初是为邓贤老师气壮山河的叙述感动,直到今天自己才明白,其实从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退守重庆前后直至抗战反攻的沚江战役,中国军队对日大规模作战事实上就是围绕滇缅展开的。那里并不是我们现在思维当中的简单的边境内外的概念。
  •   想知道我们的父辈是如何打赢日本的,关心滇缅印战场的,都要收藏
  •   一个甲子轮回,多少苍茫往事随风飘散,再怎样激越的壮志和牺牲都已被遗忘得几乎干干净净。书中不仅记录下了他们慨然赴死的悲壮和不屈,更记录了漫长岁月中默默的淡然和隐忍,平凡的伟大令人动容。这是一本很个人化的书,但却有难得的真诚态度,这场战争真的是可歌者少,可泣者多,有太多地方需要检讨和追问。即使是功绩也不夸耀,即使是善意也不矫饰,因为真实所以敬重,因为敬重所以真实。
  •   文笔朴实,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这段历史读来让人唏嘘却不哀伤,充满悲天悯人的力量,让人了解人生无常却不缺情感,满纸激越身心的力量.
    我看了,却依然难以想象那样的一群热血男儿,会那样的一块儿默默无声的消失在我们曾经的视线.
    泪水甘畅,感动,敬佩,,同情,不信,很难形容泪水的真正含义
  •   当当的书每次都很快就送到我手上,刚看了几篇,感动于那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一群为国家兴亡,民族解放而献身的先辈,中国的解放不止是***的功劳,别抹杀其它党可以的那些为国家,为民族解放而努力的中国人,这是一本每个现代青少年都应该看一看的书,至少了解一段被有意隐藏,不被后人知晓的真实的解放历史。
  •   强烈推荐!
    感情真实,笔墨真切,贵在实地考察、采访,记录了频临消逝的史实,更敢于还原了不少历史的真相,发出自己的声音。
    老实说,拜读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对我们现在这个政府挺悲哀的。
  •   与历史课本上不一样的历史。历史是后人对以往的描述,不同的人描述自然不同。同时推荐黄仁宇关于滇西抗战的有些文章,那是亲历者的描述。
  •   这是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站在共和国甲子国庆的时候,在大国时代降临、金融危机率先复苏的狂热之际,让我们多了很多的清醒!历史需要真实,历史需要记住!共和国不会忘记!以后有机会,会去拜祭一下那些无名的英雄们!此书很煽情!可以刺激泪腺!建议看完此书之后,再读点相关的正史!谢谢作者!
  •   一段被抹灭的历史,我们真的对这场战争知道的太少了,一个个为了把倭寇赶出国门的人,战后就因为政治上的分歧而生活悲凉、凄惨,政治真的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牺牲了太多条鲜活的生命!!悲哀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