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3月 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汗青 页数:312 字数:29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这篇稿子,字数不多,却写了好几年。最初写下这些文字的原因,是因为前几年清明时分去袁督师坟上祭奠时,突然省起快到甲申年了,既而觉得三百多年前的那个甲申年,有不少事可以、也应该写上一写。写之初,脑子里对全篇的框架还比较清楚,大约是想把崇祯十七年,也就是1644甲申年前后的一些关键的人和事说一下。但在下笔的时候,我没有按顺序写,只是按草拟的简单目录,以独立的人或事为单位一篇篇地写。写了几篇后,却逐渐发现要把甲申之变说清楚,很难不牵涉到崇祯朝之前的种种事端,尤其如士风及士人思想演变这类问题,甚至要把嘉靖、万历朝的一些人与事都牵扯进来,于是写着写着摊子越来越大,到最后不但所叙主题不甚统一,甚至连体例和文风都起了变化,以致前后所成诸篇的体例和风格很不统一。于是曾经有一段时间颇以此为难,不知道是该修改一下统一统全稿呢,还是推倒一部分重写。后来突然有一天想明白了,其实可以不管那么多的,只要把事儿写清楚,把想说的话都说了,体例和文风不一样就不一样了吧,当一个随笔集子就是了。于是我把稿子归成了上、下两卷,上卷写的大约是明朝士风和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其对政局、政体乃至对整个明帝国兴衰的影响,其中的人事自嘉靖起到南明弘光止;下篇则主要说的是崇祯朝的兵事,时间则大致集中在崇祯初和崇祯末。
内容概要
公元1644年,甲申年,明崇祯十七年。 这是一个真正的多事之秋,是一个“天崩地“解”的年代。这一年里所发生的大事小事,几平每一件都足以让历史进程大大地改变。李自成进北京。明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自缢身亡。吴三桂倒戈。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清顺治帝由盛京出发,定都北京。中自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灭亡。自此后,神州无复汉衣冠长达三百年。明朝的灭亡,原因众多。清高宗乾隆则在他所撰的《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中道: “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及天启时阉宦之专横,大臣志在禄位金钱,百官专务钻营阿谀。”本书就是把压在大明王朝这匹骆驼背上那个庞大的草堆,翻开来仔细拣看。也许,谁也无法说清楚是在哪一根稻草加上去之后,这匹庞大的骆驼终于倒了下去。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就是这些稻草,终于压垮了这匹骆驼……
作者简介
汗青
历史研究及古兵器研究收藏者。著有史论集《史说新语》,出版后曾在《南方周末》当月图书榜排行第一,在各门户网站论坛反响强烈。美国《纽约时报》在做“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专题时,采访的唯一一位中国历史研究者,刊登了他对郑和下西洋事件的观点及评论。
书籍目录
自序前言上卷 崩解之兆 第一章 天朝上国的荒唐 一、“票拟”和“批红” 二、大臣骂皇帝成了时尚 三、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及阉党 第二章 蝴蝶的翅膀——明季士风 一、明代政制的转变与士风、党争 二、思想演变和士风之变 三、嘉靖朝“大礼议”中的皇帝和臣子们 四、皇权和阁权的政体之争 五、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 六、忠臣、能臣、庸臣、佞臣和正人君子 七、针对士人们的“殿廷杀人”的廷杖制度 第三章 东林党、 “阉党”和明清之际的党争 ——从定策风波及阮马公案看明季东林党人之失 一、东林党人的舌头与骨头 二、定策风云与“史出马人” 三、五百年作者、有明一代唯一诗人之奸臣阮大铖 四、“留都防乱”公案 五、东林党关于“江左兴衰”的弥天大谎 六、为大明朝死节的奸臣烈士下卷 天崩地解 第一章 崇祯十七年缺失的朝贺 第二章 因欠饷而死的巡抚 ——粮饷、官兵和流寇 第三章 袁毛分案 ——袁崇焕“斩帅”及东江崩溃辨析 一、斩帅公案 二、斩帅是非和“尚方剑” 三、归降之由 四、斩帅与“己巳之变”及东江崩溃 第四章 清军破关和明军抗清将帅之死 一、袁崇焕和他的旗人后裔们 二、卢象升、杨嗣昌的“战” “和”生死斗 三、周延儒笔墨退敌和崇祯大殿行刑 第五章 崇祯的南迁之议 第六章 山海关大战和神州易手 一、李白成的东进目的 二、不怕死、不为富贵曲的吴三桂 三、吴三桂和李自成的决裂 四、形势诡异的山海关大战 五、山海关之战和大顺失败、神州易手附录一 阮大铖人“钦定逆案”诸事考辨 ——自阮、魏争吏垣事看天启四年东林党祸及明季东林党之失附录二 关外建州遗事 之一:皇太极的淳朴 之二:皇太极的幽怨 之三:是谁偷了汉子
章节摘录
插图:相机剿灭,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贼可擒,京东西可传檄而定也。又仁义之师,首重安民,所发檄文最为严切,更祈令大军秋毫无犯,则民心服而财土亦得,何事不成哉。”多尔衮从这封信中知道大顺军已经逼近山海关,颇为着急,万一山海关为大顺军占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于是清军开始继续急行军,甚至连饭都不吃,饿着肚子赶路。他军中有两个朝鲜人都分别记载了这个情况,《沈馆录》记载道:“达夜疾驰,人马饥渴,黄埃涨天,夜色如漆,人莫开眼,咫尺不辨……二十一日……饥过中后所、前屯卫、中前所,至关外十五里许,日已昏黑,屯兵不进,一昼夜之间行二百里矣。”《燃藜室记述》则说:“行五日,欲投宿于连山驿,吴三桂又送将官于九王,言贼兵已迫,愿促兵来救,九王闻即发行驰进……翌日又早发到关门外,相距十五里地,一昼夜盖行二百里云,翌日平明驻关外五里地。关门内烟尘涨天,炮声乱动而已。”四月二十一日晚,清八旗军到达山海关外。一场三个不同阵营之间,在战场上和庙堂中多方面进行的真正决战,即将开始。李白成也许是被此前攻陷北京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也许是过于自大,认为在十几万大军的压力下吴三桂怕了,总之他轻易地相信了吴三桂的“谈判”,致使大顺军主力于四月十三日从北京出发后,十五日到密云,四月十七日才抵达永平,其间足足走了五天时间。之前在永平,李白成前锋就已经遭遇到了吴三桂的第一道防线,但这条防线基本是乡勇,轻易被击破。因为未见吴军主力,又加上吴三桂派来的六个当地士绅一再声称吴军“愿一见东宫而降”,所以李自成对前锋来报告乡勇拦路的情况并不在意,继续优哉游哉地一路前进,从永平到山海关,大顺军又足足走了四天。四月二十日,李自成十余万大军方才齐集山海关前十五里的七星寨。不过即使如此,李自成还是比多尔衮领先一步赶到了山海关。大顺军第一梯队四万多人,这时早已经在石河西遭遇到了吴三桂布下的第一道防线。这是由原山海关总兵高第大约一万人部队和临时招募的乡勇组成的混合军团,装备和战斗力都很差。
编辑推荐
《天崩地解:1644大变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亲历史,我们可以尝试自己去触摸历史。解明清300年不决之悬案,袁毛公案·阮马公案,东林党入的弥天大谎,吴三桂、李自成、多尔衮山海关前的生死博弈。当年明月·隆重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