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朱宗霞 页数:30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辛亥革命那一代人,既没有涌现传统社会诸葛亮、刘伯温式的深思熟虑的谋士,也没有出现对路线、政策、策略进行严密分析的现代英雄。中国文化中的智谋之士,在那一代人中竟然没有涌现。 问题不在于袁世凯是否有理由集中权力,而在于袁世凯集中权力之后,为什么依然解决不了他承诺解决的社会课题,也就是以强有力的政府,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内政和外交问题? 民国初年的议会也很有趣,无论什么时候,总会有一些议员出来对袁世凯的集权要求抵抗一下,甚口使没有了同盟会一国民党的激烈派分子,仍然有人按照共和制原理和相关法规进行抵抗。但这种抵抗,一旦发生利害关系,又总是不能坚持下去。 袁世凯称帝失败,真的是共和制的胜利吗?不是的。辛亥革命时,清王朝的遗产由体制内的权臣袁世凯继承;而护国战争后,形势更加恶化,袁世凯的遗产分别由北洋系统的段祺瑞和冯国璋瓜分,连一个表面统一的局面都丧失了。民国的招牌依然存在,但民国的现状,却是军阀混战的黑暗岁月。 这是一段悲情的历史。这是一群失败的豪杰。
作者简介
朱宗震,1941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县(现上海市浦东新区),汉族。1964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聘任为研究员。2001年退休。
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民国初年政坛风云》、《孙中山在民国初年的决策研究》、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六卷、《孤独集》、《黄炎培与近代中国的儒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第一次大选 1.梁启超归国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选举难免纷争,完成尚算顺利 4.宪法原则口水战:责任内阁还是总统集权 5.总统提名暗斗第二章 南北冲突:对抗与血腥 1.江西军械案:李烈钧强硬对抗袁世凯 2.宋教仁血案 3.国会在危机中召开第三章 大借款案:列强阴谋与国内斗争 1.六国银行团:利益与冲突 2.饮鸩止渴:借款备战第四章 “宋案”之后:武力和法律的两难选择 1.“宋案”发生后的策略选择 2.“宋案”法律解决的挫折 附录:程德全、应德闳宣布“宋案”证据通电 3.大借款案在国会内的冲突第五章 动荡的时局 1.孙中山的军事动员 2.袁世凯的军事动员 3.要稳定还是要共和 4.时局似乎有了转机第六章 二次革命 1.袁世凯先发制人 2.为荣誉而战 3.慷慨悲歌:南京保卫战第七章 国会的命运 1.国会生态 2.第一流人才内阁 3.总统选举 4.解散国会第八章 自由和权威的困惑 1.袁世凯的困境 2.孙中山的困境 3.梁启超的困境 4.帝制争议尾章 明星的归宿 1.护国运动:洪宪王朝的溃灭 2.梁启超和孙中山的归宿结束语 民国二年大事记 民国二年后续大事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第一次大选1.梁启超归国梁启超在晚清时主张保皇,拥护光绪皇帝掌握国家权力,主张政治改革采用君主立宪制,实行开明专制,反对激烈的革命主张,反对中国采用共和制度。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重新出山后,梁启超力图与袁世凯合作,实行君主立宪。在他看来,共和政体是万万不能够在中国施行的。梁启超和同盟会在海外的斗争非常尖锐,不仅有激烈的辩论,而且,在海外留学生和华侨界争夺资源和阵地。梁启超和孙中山个人之间也结怨很深。辛亥革命过程中,中国社会变革朝着同盟会主张的方向发展,同盟会的势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张。建立共和国的原则得到了确认,立宪派的主张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在政界丧失了发言的分量,显得灰头土脸。梁启超和立宪派都是在很被动的状态下接受了共和,不能不低调处理自己失败的政治主张。立宪派和革命派在民国成立后,都在分化重组,两派的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和权力冲突,或明或暗地继续存在。我们在上册已经谈到,梁启超分析了清帝退位后的形势,给袁世凯献计献策,就是要组织一个政治上温和的大党,利用议会阵地,来抑制革命派的势力发展。这个大党要由立宪派和革命派中的温和、稳健的人来共同组成。梁启超一直在朝着组织大党的方向努力。袁世凯很赞赏梁启超的计谋,放下架子和以往的恩怨,一直希望梁启超回国帮忙,梁启超的朋友和弟子们也一直在努力促成梁启超回国。尽管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国内的立宪派和革命派既有分歧,也有合作,全国和平以后,虽有斗争,也能和平相处。但梁启超反对共和的话说得太绝,与革命派的矛盾太深,在同盟会声势很盛的时候,他权衡利弊,不敢贸然回国。他的朋友、弟子们也一直在为他计算回国的利弊和时机。在梁启超周围都是些高智商的谋士,不像孙中山周边,鱼龙混杂,但也许这是千年的巨变,他们的计谋也十不中一。梁启超的高足弟子蔡锷一再向袁世凯和各界呼吁,敦请梁启超回国,委以重任。黎元洪也曾建议袁世凯,不应该拘泥于党派关系,也就是说,不要计较梁启超以前保皇的政治立场,希望重用梁启超。但是,他们的呼吁遭到革命派方面的强烈反对。广东都督胡汉民更通电全国,历数梁启超维护清王朝、反对革命的“罪恶”,认为现在民国的基础还没有巩固,像梁启超这样的保皇派万无可用的理由。梁启超被迫继续滞留海外,观察国内局势的演变和发展。他虽然与国内政界人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组织大党的愿望,却迟迟无法实现。1912年7月23日,共和建设讨论会的吴贯因(柳隅)写信给梁启超,力劝他回国,组织大党:“现在讨论会同志皆谓先生宜速归国,盖先生若虑同盟会反对,则在今日彼辈固反对,即十年二十年后始归国,彼辈亦反对也。然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欲待其不反对始归国,则终无归国之期也。则何如即树新旗帜,造成一种新势力,使彼辈不敢轻侮,或竞能相安哉。”孙中山、黄兴到北京与袁世凯会谈后,南北的紧张气氛有所缓和。国民党和共和党的对立情绪也有所缓解。以汤化龙为首的共和建设讨论会,和北方孙洪伊领导的共和统一党,以及其他几个小团体,在国民党成立后,即筹组民主党,等待梁启超归国领导,至10月27日正式成立。汤化龙,生于1874年儿月27日(清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湖北蕲水(今浠水县)人,字济武。父亲弃儒经商,家道富裕。汤化龙1902年考中举人,1904年考中最后一科进士。1906年赴日本留学,人法政大学专门部学习法律。1908年回国,第二年担任湖北省谘议局议长。他积极参加了立宪运动,参加了要求召开国会的历次请愿运动,反对“皇族内阁”,组织宪友会,成为立宪派的重要骨干。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转向了革命,担任湖北军政府政事部长,因权力分配,引起革命賑的不满,后随黄兴前往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被任为法制局副总裁,辞而未就,即在上海组织共和建设讨论会。孙洪伊,生于1872年工1月7日(清同治十一年十月十七日),天車人,字伯兰。孙家为长芦盐商,富甲一方。孙洪伊1893年考取秀才。人国联军入侵,孙洪伊家破人亡,立志从事变革。他在天津变卖家产,兴办新式学堂。1906年袁世凯在天津创办自治局,孙即联合谷钟秀、温士霖等组织天津自治研究会。1909年任直隶谘议局议员,参与国会清愿运动,被公推为领衔代表。他是立宪运动中的激进派。清廷宣布宣统五年开设议院后,请愿运动结束。孙洪伊又积极从事组织政党的活动,筹划召开各省谘议局联合会,并在此基础上于1911年6月4日在北京成立宪友会,任常务干事。民国成立后,他到上海参加了共和建设讨论会的组织,回北京后又组织了共和统一党。孙也一直在谋划组织大党,策划请梁启超回国,并在袁世凯和梁启超之间进行联络。但后来进步党成立时,孙与梁、汤之间发生分歧,开始趋向消极,并转向国民党方面。当时人物的政治思想并不成熟,每因人事、政局的变化而变化,跨党和党派分合非常频繁。梁启超看到国内政治局势缓和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日本回国,不知道踏上共和后的国土,他这个保皇派会遭到什么样的际遇,也许人身安全也会有什么问题。在他眼里,革命派都是一帮“暴民”。10月8日,梁启超乘坐的轮船到达天津,孙洪伊率民主党人热烈欢迎并负责招待。出乎意料,梁启超在天津竟然受到了英雄凯旋般的欢迎,上至政界要人,下至黎民百姓,最初3天,每天访客达200多人。据说张謇、黄兴也在天津专门等了他3天,要和他见面。他们实在是有事,等不得了,才离开天津,未能拜会。国民党中也天天有人到天津来,很客气地邀请他人党,担任理事职务,但都被他不客气地拒绝了。梁启超回国后,居住在天津,一时没有进京活动,但一直在策划共和党和民主党合并组成一个与国民党对抗的大党。大体已有眉目,准备以黎元洪为总理,梁启超为协理,张謇、伍廷芳、那彦图退居干事。当然,这个党的灵魂不是黎元洪,而是梁启超。但为什么一定要拉上黎元洪呢?这里就有很多政治的权谋。早在1912年初,梁启超在活动组织政党时,政闻社员徐佛苏就建议梁启超利用黎元洪,其中关键的一条理由,就是黎元洪手中有军队。他认为,将来的中国(当时清帝尚未宣布退位)是平民政治,大家都是平民,各党相持不下,谁来评判胜负?所以,“不得不挟军队以卫其主义,故吾国之政治可名之曰平民的军队政治也”。5月间,康有为的弟子麦孺博给康的信中,也提到利用黎元洪的问题,他主张只能利用黎来张大自己的势力,不可以让他有实际的势力,否则,“势虽张而党非我有”。这样的密室权谋,是不可能走向民主政治的。而且,政党要有军队做靠山,这不就意味着内战吗?但他们的智商还计算不了如此深远的后果。梁启超一心以为,这个合并后的大党,在选举中一定胜利可期,他自己就要亲。临前线,身先士卒,大显身手了。10月20日,梁启超觉得各方面联络得差不多了,就从天津前往北京。他到北京更是无比的风光,总统代表、各部次长、参议院议员、政党要员、各报记者和梁启超的私交等,数百人在正阳门(前门)车站迎接,随即前往灯市口德昌饭店,参加到京后的第一次欢迎会。袁世凯原先已为梁启超准备了前清军警公所的官舍,作为下榻的地方。但听到梁启超随口说的一句话:“曾文正(曾国藩)、李文忠(李鸿章)人京皆住贤良寺”,立马为梁启超准备在贤良寺人住,极尽笼络人的能事。用传统的话说,叫礼贤下士。不过,时代不同了,梁启超还要摆摆架子。民主党和共和党人认为,梁启超只适合以个人资格接受社会欢迎,不适宜接受政府的特别招待,以免授人口实。所以,另外找了个地方住。梁启超到京后,即与袁世凯密谈了一次,袁世凯又盛宴款待了他一次,28日,总统府又开欢迎会,国务员全体作陪。梁启超和袁世凯谈得很融洽,袁世凯答应,每个月给他3000元生活费。梁启超想不要吧,又怕反而引起袁世凯的猜疑,何况,自己的开销实在太大,没有这点钱也支撑不下来,也就接受了。更令人惊讶的是,袁世凯答应,梁启超组成大党之后,就帮助他20万元。梁启超还不满足,认为不够,至少要50万兀,只好到时候再同袁世凯交涉要钱了。住住官舍,算不得大事,却很是要面子,摆谱不住。偷偷地要人施舍,这简直是被人收买了。真所谓英雄气短,拿了人家的钱,就要替人办事,还能有独立性吗?怪不得西方社会学家认为,东方没有知识分子(所谓公共知识分子,不是专业知识分子),他在经济上首先无法独立,只能依附于人。梁启超、徐佛苏他们,既要靠袁世凯支持,又要靠地方军人支持,这个党是什么样的党呢?可惜,他们没有资产阶级可以依附,中国现代工商业还很幼稚,所以,也组织不了由资产阶级予以财政支持的政党。梁启超在北京受到各界空前热情的欢迎。尽管仍有一些国民党人反对他,但也有一些国民党人宴请他。他到处演说赴宴,除袁世凯外,政界要人都来主动拜谒,忙得团团转,在众人吹捧之下,也搞得轻飘飘的。梁启超用日本人的评论话语,说自己“人气集于一身”。他在11月1日给女儿的信中,形容北京的欢迎气氛是“举国若狂”,自己在北京的12天,“各人皆环绕吾旁,如众星之拱北辰”(北斗星)。他以为各界对他的欢迎,超过对孙中山、黄兴的欢迎十倍。各界对他的欢迎是诚心诚意的,而对孙中山、黄兴的演说,常常有人嘲笑。他在北京被人推为“雄辩家”,但他自己认为不长于演说,只是中国人水平太低了。梁启超的这种自大心态,也太俗气,不知道天高地厚,也暴露了他个性的弱点。台北学者张朋园先生,说梁启超面对革命派的成果——共和国,不免相形自惭,内疚,由自惭、内疚而有所不安,由不安而自卑,由自卑而转向反抗。因而,梁启超一定要追求自我存在的理由,寻找压倒革命领袖的气势。不过,梁启超毕竟是天赋极高的人,他的辩才也确实很好。他说,从前的立宪党,因为自己的主张失败,一个个灰心丧气的,经过他在报界的一次演说,又一个个勇气百倍了。他说的一番道理,确实很能提振旧立宪派的士气。那是10月22日的一场在报界欢迎会上的演说,题为《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他说:去年9月以前,君主还存在着,但政治败坏到了极点。忧虑国家前途的人们,对于政治改革问题分成了两派,一派希望政治越来越腐败,让君主遭到人民的痛恨,加速自己的灭亡,这是民间所说的“苦肉计”的办法,所以,对于清政府的失败政策,不屑于进行补救,只是从事秘密的革命运动。另一派,则不忍心看到人民的痛苦,希望处处设法补救。主张实行立宪,用它套在清政府的头上,要它设立各种各样的法定的民选机关,好用民权作为武器,和清政府战斗。这两派用的手段虽然不同,但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从去年起义到现在,没有一件事不是两派同心协力办成的,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说法振振有词,也不无道理.只是后来事实证明,两派都归于失败,还没有找到中国社会前进的道路。他们只是自以为是,认为只有自己执政才可以救中国。其实,他们根本没有到社会上去寻找支持自己执政的社会力量,说穿了,仍然只不过是传统士大夫的孤芳自赏,要依靠英主明君。要不然,他们也不必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开明之上了,更不必拿袁世凯的钱了。现代学者很欣赏梁启超的很多政治主张,但是,我们看到,理论主张和实际行为之间有很大的落差。我们从他前面的许多行为方式中,就可以看到他还是一个很传统的人,而说不上是一个现代的政治家。为了避免误会,我在这里仍然要重复一遍,我们并非仅仅批评梁启超一个人,而是强调那个时代特征。我们按照现代的价值观,在那个时代,实在找不出一个理想人物,我们只好回到历史的客观场景中去。梁启超在北京活动了12天,度过了令人兴奋的荣誉时刻,回到天津以后,他的亢奋的心情又沉沦了。原来,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一些骨干,虽然都是前清立宪派人士,政治立场本来比较接近,但共和党内的民社派,原是发动武昌起义的骨干,而民主党的中坚人物汤化龙,原是湖北谘议局议长,他们之间,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就发生了许多矛盾,一直解不开,很难合作。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使梁启超组织大党的计划,一时无法实现。为此,梁启超对那几个民主党人恨得牙痒痒的,只好在天津办了个《庸言》杂志,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民主党人因为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博大,志同道合,把他请回来当领袖,也不料想,一到具体问题上,自己和梁启超也不容易合得来,反而遭到梁启超的嫉恨。梁启超的组织能力和行政能力,也实在无法让人恭维。随着时间的推延,我们慢慢就看到他十足的书生气了。这时,国会选举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立宪派也是以国会为其政治生命的着力点的,梁启超对于这场空前绝后的选举,作为政治领袖,竟然无从着力。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孙中山自从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即在社会上活动,虽然仍然关注着国家大事,但不愿意再卷入政治角力。《临时约法》规定了临时政府的期限,但孙中山也没有去关心参议院关于未来选举事务的法规制定。他是一个乐天派,与袁世凯在北京的会谈,缓和了南北紧张的气氛。他接受了袁世凯授予的组织铁路总公司的任命,自9月17日离京后,多数时间在各地考察,规划他的铁路计划。先后到了太原、石家庄、天津、唐山、济南、青岛,于10月3日回到上海。不久,又沿长江西上,视察各地,到达安庆、南昌,10月31日回到上海后,于11月14日开办中国铁路总公司,并曾一度应浙江都督朱瑞的邀请,访问杭州等地。他除筹划铁路有关事宜外,发表过社会主义的长篇演讲,继续向袁世凯建议迁都、联日,抵抗俄国侵略蒙古地区的政策,但只是顾问性质。他在社会上解释政党应有的素质和道德,以及政党政治的原理。他在同各政党接洽时,常常提倡政党要注重道德,注重纲领,避免意气之争。那不过是一些政治原理的普及工作,并不如章士钊那样直接为政治斗争服务。他虽然在访问南昌的时候,在李烈钧的陪同下,曾经检阅过军队,但也不表明他要准备战斗。整整4个月间,孙中山作为建立共和国的元勋,却没有为正式国会和正式政府的建设做过什么事。而在政界一般人眼里,那是巩固中华民国的头等大事。孙中山能够长期作为革命的领袖,自有他特殊的气质和度量。他的独特的活动方式,也对党内的稳健派和激烈派起着平衡的作用。孙中山认为,在现在的局面下,无论什么人执政,都不可能有大的成就,只从事政治竞争,国家只会越来越混乱,必须使政局稳定,首先从事经济建设。他并没有期望袁世凯在政治上有多“民主”,但希望能维持一个小康局面就可以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孙中山讲得很有道理,虽然严酷的历史生活,并没有如人愿。如果按照历史学界常用的假设法来推演历史,我宁可演绎孙中山的逻辑:如果宋教仁能够听从孙中山的话,让袁世凯在政治上独裁去吧,只要袁不当皇帝,国家政局稳定,政治上总比清王朝要好一点,好好地和孙中山搞经济建设,革命也就不会发生,又正好碰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百年不遇的历史机会,中国和平发展就快捷多了。各位想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内政局很混乱,经济尚且发展了,如果政局平稳,岂不发展更快?宋教仁和袁世凯竞争政权,要什么责任内阁,得到了什么好处?当时,中国的4亿人口,多数人连民权的ABC都不知道,袁世凯死后,孙中山索性写了一本《民权初步》,像教小学生那样,从民权的ABC教起。可惜,历史发展的因素,比当时人能看到的更复杂,比我们现在设想的更要复杂得多,4亿人的思想,又有谁能去统一了?我们只好平心静气地考察历史的自然演变。
后记
中国在19世纪中叶,清王朝走向下坡路的时候,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同时,西学也开始在中国发生影响。事物总是呈现正反两极。清王朝的崩溃,不仅是列强侵略的结果,也是传统王朝的自然衰落。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长期处于超级的文化大国的地位,所谓天朝上国,因此,文化极具保守性。直到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整个中国社会才开始认识到全面学习西方文化的必要。当清末立宪和辛亥革命运动的时候,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储备极端匮乏。推而广之,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技术各个方面,都不具备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人才队伍。这是民初社会动荡的基本原因。中国社会自戊戌变法以来,总希望引入西方立宪民主制度,来挽救中国社会的沦落。但是,中国社会的现代改造刚刚起步,大规模的社会生活,仍然在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生产力条件之下,文盲人口占了80%。没有现代专业知识分子队伍,更没有所谓的公民社会。现代西方式的政治制度,如何能够植入传统社会之中?民初政治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使中国传统士大夫因应王朝崩溃的策略,发生变异。他们以为,简单地引进西方政治制度就可以挽救中国社会的解体。因此,他们在政治上的表现非常幼稚可笑。客观的历史进程证明,中国社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理论形态,实际的进步都必须从基本的社会生活做起。浮躁的理论终究要回归大地。在这方面,同样有许多志士仁人,任劳任怨地为国家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虽然不属于本书的叙述范围,但他们的意义,与政治的进步同等重要。可以说,这是政治进步的真正基础和前提。如果我们本质地看问题,政治的改造和社会的进步,固然有交替上升的形态,但从长时段来观察,则基本上是同步的。我们不可忽视了任何微小的社会生活的进步。从旧体制内衍生出来的领袖,如袁世凯这样的人,以及他后来的继承人,在加强权力集中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社会力量的动员和支持,他的社会基础反而越来越窄小,领袖的度量也越来越窄小,最后成为孤家寡人。从主流上说,这种局面的形成,是中国传统王朝解体之后的必然结果。中国社会的重新整合,必须从基层动员着手,这是条无可避免的艰难道路。诚然,袁世凯的政治思想要比满清贵族开明一些,袁世凯时期的权威主义,也比清室要开明一些。所以,当袁世凯从形式民主向开明专制倒退时期,由于形式民主毫无生命力,袁世凯的统治既得到进步党人的赞助,也使处于社会关键地位的幼小的资产阶级阶层对它寄予希望。袁世凯的权威主义也得以稳定、巩固和强化。然而,当袁世凯的统治稳定之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官僚集团,越来越表现出在旧体制内养成的狭隘利益倾向,从而缩小了他的统治基础,激起了越来越强烈的不满。袁世凯并不以此为戒,妄想进一步恢复帝制,强化自己的权威,以此来稳定和扩大一己的利益,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身败名裂。他的继承人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孙中山虽然以实现民权为最终目标,而其革命实践,则是实施权威主义。对于一场不妥协的革命来说,这是无可避免的战斗体制。然而,这种战斗体制,带有创造时期不成熟的弊病,因而不可避免地走上曲折复杂,有时甚至是倒退的道路,难以按照孙中山的设计,按部就班地走向民主共和。从辛亥革命到护国运动,中国社会虽然进行着争取民主共和的顽强斗争,但中国社会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因而难以成立。这是时代的悲剧。现实的政治,还只能导向不同形态的权威主义,共和制度的出现只是一种权力制衡时期的假象。孙中山后来解释当时的情景说:“在没有革命以前,多数人的观念只知道有民族主义……在那个时候,他们既是不过细研究,所以对于民权主义固然不明白,对于民生主义更是莫名其妙。革命成功以后,成立民国,采用共和制度,此时大家的思想,对于何以要成立民国,都是不求甚解。就是到现在,真是心悦诚服实行民权、赞成共和的同志,还是很少。”在这样的条件下,孙中山解释民国为什么得以成立的原因:“大家为什么当初又来赞成民国,不去反对共和呢?这个顶大的原因,是由于排满成功以后,各省同志——由革命所发生的新军人,或者清朝投降革命党的旧军人,都是各据一方,成了一个军阀,做了一个地方的小皇帝,想用那处地盘做根本,再行扩充。”也就是说,即使革命党人也没有真心赞成共和,他们只是想改朝换代自己称霸一方。因此,各路军人有了地盘以后,无论他是否参加过辛亥革命,都成了军阀。辛亥护国之后,中国传统的、封建的、野蛮的权威衰落了,而新的革命的权威还难以形成,“开明专制”也穷无所归,中国出现了一段既缺乏民主也缺乏权威的混乱时期。本书在低调中叙述这段悲情的历史,这是一段难以绕越的历史过程。历史前进的路上,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没有直线的运动。我们不必哀伤惋惜,不必长吁短叹,不必义愤填膺,不必痛心疾首。我们需要理性地理清历史运动的脉络,增长我们因应社会变革的智慧。任何社会变革的成功,仰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但这是社会综合发展的结果,并需要长期积累。仅仅是几个人到国外留学几年,学一点西方文化的皮毛,加以机械引进,是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的。不过,这也是一个积累的代价,如同我们自己也不能轻忽了幼年时代的努力和积累。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辉煌文化和历史,任何的挫折和失败,都在为伟大的创造积累能量。
编辑推荐
《真假共和:1913中国宪政实验困境与挫折(下)》作者以简洁而生动的文字,深入讲述了1913年中国政治生活中发生的这一切,共和的实现,是大势所趋还是偶然?共和的失败,是人事所误还是必然?个中的经验与教训,直接启示着中国今天的政治改革。民国初年的政治,是一部很好的连续剧,政治风潮起伏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充满着戏剧的元素。三颗政治明星袁世凯、梁启超、孙中山,互为生死对头,为何却会合作起来推翻了清王朝?从民国建立到袁世凯之死,他们之间又是如何进行权力分配和争夺的?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上任不到两个月,就弃职逃往天津,为什么?黎元洪、宋教仁等是怎样走上政治舞台的中央?地方实力派胡汉民、陈其美、蔡锷、李烈钧等的崛起,却又在预示着中国社会军阀化的倾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