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共和(上)

出版时间:2008-7-1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朱宗震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前言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令人振奋地建立了共和制度,总统由选举产生,成立了议会,制订了《临时约法》(宪法),举行了全国的大选,召集了国会。政党蜂拥而起,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言论自由,百家争鸣。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似乎出现了。然而,中国政治仍然到处潜伏着杀机,血雨腥风,在各地漂浮。政党运动成了党同伐异,言论自由变味为肆无忌惮。一方面,真共和假共和之声不绝于耳,一方面共和亡国的危言令人揪心。维持大局的呼吁,挡不住政潮迭起。中国的共和制度终于昙花一现。这是一段令人缅怀的悲情的历史。一代英豪,在不同程度上为了国家的政治变革,进行了努力和奋斗,包括袁世凯、梁启超、孙中山,是他们的合力,才完成了辛亥年的变革。但历史十分无情,他们在建立中华民国之后,也终于分道扬镳。他们都是失败的豪杰。袁世凯企图重建国家的统一,以帝制的权威,震慑骄兵悍将,却落得个众叛亲离、身死名裂的后果。梁启超期望以和平的改革,循序渐进地推行开明专制,事与愿违,不能不走上护国战争的暴力道路。他始终没有找到通向开明专制的道路,后来也灰心地退出了政坛。孙中山以革命救国,期望建设三民主义的现代国家。但屡战屡败。他的遗产国民党,虽然取得了政权,却把三民主义束之高阁。中国社会究竞是怎么回子事?我们不需要长吁短叹,而是要从民国初年的历史运动中找到它的脉搏。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学者们,缅怀这段历史,感到无限的惆怅。他们或者期望命运之神能够眷顾中国,使这场短暂的革命迅速转化为和平的建设,给中国带来现代文明的希望。或者指责孙中山的革命,像《水浒传》中的洪太尉,误走了妖魔,也许是打开了西方的潘朵拉盒子,使中国失去了和平变革的机会,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和牺牲,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当然,以往的观点,则把责任全部推到了袁世凯的窃国和宋教仁的议会迷,似乎没有这哼哈两将,中国革命就会一帆风顺。这是真实的历史吗?这不是真实的历史,这是人们的感情和主观愿望,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打扮这个百依百顺的女孩子。是人们发思古之幽情,以寄托自己的期望。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向历史人物注入自己的感情,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现代历史学也是一门科学,专业历史工作者有责任努力探寻历史的真相,即使不能完美,也要努力接近。专业历史学者固然也有自己的感情和价值观,但现代历史学要求,专业工作者应该努力排除感情因素的干扰。把历史的复杂的真相和运动告诉社会。至于社会群体如何评判历史,则是人们的自由。历史学家不应该指望以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去左右读者。因此,本书只是希望努力解读民初这段悲情的历史,还原历史的复杂性,把历史的运动看成一个自然的过程。本书尽力不对历史注入自己的主观愿望,也就是不去遐想历史的完美结局。因为到现在为止的历史假设,都不可能得到可靠的证明,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去认真观察历史的运动,不去无谓地浪费时间,耽误了对真实历史的研究,造成文化的缺损。本书希望以通俗的笔法,向社会大众解释这段让人寄予无限遐想的历史。人类历史是以一个个人的运动组成的。所以,本书也从人物介绍开始,中间也不断地叙述一些人物的历史。本书尤其着重介绍人物的教育背景,也就是文化背景。从这些人物的文化背景和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我们就能理解这段历史生成的重要原因。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具有长期的文化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给近代中国人带来的是文化保守性。我们从辛亥人物身上看到,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但中国的文化更新还刚刚开始,一批批的精英人物,刚刚从科举考试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对西学的学习还十分皮毛,竞然不能不去向日本转手学习。而且,他们还只能学一点点西学的常识,认真学习过西学的人很少。那么,我们对这些身裹传统的沉重包袱的人们,怎能寄托过高的希望?这是客观的历史,这是中国的命运。我们无意否定他们的奋斗,包括袁世凯的历史成就在内。但我们也不能不指出他们对于现代文明认识的实际水平。没有现代化的人才,又怎能有现代化的运动?即使有圣贤出现,也无能为力。辛亥那一代人,为了国家,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甚至作出了牺牲,我们不能轻忽他们。但是,历史遗留给他们的包袱,不是一代人就能解除的,我们也很难去苛求他们。中国社会前进的道路艰难而曲折,辛亥年的变革只是开了个头而已。文化的更新需要时间,先进人物身上区区的现代化观念,无法阻挡中国社会继续在传统的王朝更替的惯性上运行。中国社会没有走向共和,而是走向了军阀混战和国家的分裂。我们不能不正视历史运动的严酷性,不能指望获得廉价的成功,今后的道路,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内容概要

民国初年的政治,是一部很好的连续剧,政治风潮起伏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充满着戏剧的元素。三颗政治明星袁世凯、梁启超、孙中山,互为生死对头,为何却会合作起来推翻了清王朝?从民国建立到袁世凯之死,他们之间又是如何进行权力分配和争夺的?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上任不到两个月,就弃职逃往天津,为什么?黎元洪、宋教仁等是怎样走上政治舞台的中央?地方实力派胡汉民、陈其美、蔡锷、李烈钧等的崛起,却又在预示着中国社会军阀化的倾向……    本书作者以简洁而生动的文字,深入讲述了1912年中国政治生活中发生的这一切,共和的实现,是大势所趋还是偶然?共和的失败,是人事所误还是必然?个中的经验与教训,直接启示着中国今天的政治改革。本书上册主要写1912年,下册主要写1913年,下册将在9月份推出。

作者简介

朱宗震,江苏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民国初年政坛风云》、《孙中山在民国初年的决策研究》、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六卷、《孤独集》、《黄炎培与近代中国的儒商》。

书籍目录

序章 大人物  1.三颗政治明星:袁世凯、梁启超、孙中山    袁世凯代表了体制内的权臣势力,梁启超代表了体制外民间的和平改革派势力,孙中山则代表了民间反体制革命势力。辛亥革命爆发,国家政治洗牌重组,他们如何分享变革的成果?如何规划国家前进的方向?  2.开国纷争:革命党的权力布局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否决了章太炎、宋教仁的政府组织原则,企图贯彻革命方略。但章太炎提出的问题要害是:除了与袁世凯、立宪派等其他政治派系分享政权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推倒满清王朝呢?  3.妥协之下:共和三岔口    梁启超和袁世凯两大强人的合作,规划了民初政治的基本走向,使得孙中山被边缘化。袁世凯掌握行政部门,梁启超通过组织政党,掌握立法机关、分化革命党人,实行“开明专制”,让共和留下个躯壳而已。第一章 短命内阁  1.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    唐原是袁世凯的幕僚和下属,按照临时约法的原则,实施责任内阁制,他能担负起责任内阁总理的责任吗?袁世凯是否能够尊重总理的宪法权力,而不再把他看成自己的僚属?  2.大借款风波    总统和银行团谈判借款,总理也和银行团谈判借款,总统权限和总理权限如何划分?对于借款风波,在位的和在野的,心态和利益关系不一样,态度也就大不同。  3.唐绍仪出走天津    民国统一后的第一届责任内阁,正式成立不到两个月,就以搞笑的方式垮台了。北京政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唐总理为什么丢下总理职务去了天津?第二章 练习民主,练习自由  1.风起云涌话政党    一个组党的急先锋成了一个无党分子,白疯了一场,章太炎愤愤地发表宣言说:政党已经为天下人鄙弃了,参议院也已成了培养坏蛋的地方。在民国初年的组党活动中,真正的灵魂人物是梁启超。  2.手握重权参议院    这些议员,大体上在30岁左右,年少气盛,情绪容易冲动。多数人在国内外接受过新式教育,属于有新思想的新进人物,适应了时代的变化。但他们能承担起维护共和的重任吗?  3.言论自由惹冲突    在那些岁月里,言论自由,有没有尺度,到底还要不要,如何掌握分寸?谁也说不清楚。但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执政者,谁也不可能长期忍受“言论自由”了。毕竟,中国社会并没有从暴力对抗走向文明对话的时代。第三章 军权和多元化的地方政治  1.黄兴和南京的烂摊子     南京留守府一职,既是袁世凯安抚南方军队的措施,也是借黄兴这个厚道人之手,来消解南方的反对情绪。但是,对于南方革命党人来说,他们是把南京留守一职当成应变的手段,以便保存革命的军队。  2. 程德全、张謇联手稳定江苏    程德全既与同盟会高层维持着良好的关系,也表示拥护袁世凯。在江苏,袁世凯和南方革命党人的对立得到缓冲,同盟会和前清立宪派也相安无事,程德全小心翼翼地贯彻着走钢丝的平衡政策。  3.军民分治还是地方自治?    黎元洪带头呼吁军民分治,但他自己也是军政民政两手抓;李烈钧和胡汉民则公开要求地方自治,企图组织都督联盟,与中央政府对抗。分治还是自治,其实质是中央和地方两种利益集团的冲突。  4.梁公高足:云南都督蔡锷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立宪派似乎都是和平改革派,而同盟会则是武装革命派。其实不是这样绝对,如果没有蔡锷在云南的经营,后来梁启超又怎能发动武装起义的护国运动?  5.东南锁钥:陈其美在上海    沪军都督府承担着繁重的后勤供应任务,财政困难,不免使用威胁、恐吓的暴力敛财手段。他获得了资产阶级的支持,又得罪了资产阶级,反对派也屡屡攻击陈其美任用私人,浪掷公款,污蔑他是个爱逛窑子的杨梅都督。一代奇侠,浓缩着社会动向的信号。第四章 第二次内阁风潮  1.陆徵祥:不经意做了冤大头    陆徵祥本来对出任总理一职有所顾虑,毕竟他对国内政界人士并不熟悉,很难负起责任。不过,袁世凯答应可以为他负责,陆才接受下来。结果,组阁问题,陆徵祥就事事听命于袁世凯,。  2.参议院: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陆总理第一次出席参议院会议,发表的演说竟然遭到参议员的不信任,连累到他提名的内阁成员遭到全部否决。这位总理因为洋面包吃得多而获得信任,又因为上海话说得轻,受到怀疑。反复之间,参议院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3.军警:以保卫共和的名义干预政治    袁世凯既要维持自己的权威,又要摆平参议院,手法也很细腻。一边与参议员在总统府谈话,非常融洽;一边却是剑拔弩张,北京军警两界由高级长官发起,召开特别大会,到会的人一个个正义凛然,愤激异常。  4.稳健与激进:同盟会在分化    同盟会稳健派陷入了奇怪的逻辑中:你如果不反对袁世凯吧,本来袁世凯就不是自己人,而且花样不断,又怎能不反对?你若反对袁世凯吧,整天闹风潮,国家无法安定,岂能不停地反下去?同盟会内的激烈派,则仍然采取了对袁世凯进行猛烈抨击的态度,甚至暗示动用武力反抗。第五章 张案始末:民初政治生态的缩影  1. 黎元洪、张振武与湖北风潮    在民初的政局中,袁世凯一直在努力与黎元洪结成同盟的关系。袁世凯尽力支持和笼络黎元洪,黎元洪也一心支持袁世凯集中权力。如何利用黎元洪与革命党人的矛盾,来强化与黎的政治关系,利用黎来制约南方的革命势力,这是袁世凯所要考虑的课题。  2.张振武之死    武昌起义的三位领袖,已经互不信任,互相猜疑。可是,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已经不敢去挑战黎元洪的权威地位。他们既然已经不能建立起共同的利益关系,最后被黎元洪各个击破,也就是无可避免的结局。  3.不了了之的弹劾政府案    弹劾案流产了,张振武案也就不了了之。张案风潮的结果,在同盟会内部,加深了激烈派与稳健派的冲突,在参议院,加剧了共和党和国民党的对立。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参议院,更加信誉扫地,陷入了不死不活的境地。袁世凯、黎元洪坐享渔翁之利。  4.戴季陶和章士钊的分歧    章士钊从原来的激进的革命者,转向了和平的改革派,主张稳健的变革。戴季陶则相反,真正揭露袁世凯的独裁专制行为,对袁世凯集团不抱幻想。二人的分歧,并不是在理论认识上有什么分歧,即使在理论修养上有分歧,也不是分歧的根本,而主要是对客观政治局面的认识和对革命代价的考虑。理论和实践的背离,是文人的悲剧。第六章 稳定、建设成了主旋律  1.宋教仁:有总理之才的年轻人    唐绍仪辞职后,同盟会很想把宋教仁推出来担任总理,而外面的人都窃窃私语说:“太少,太少!”他实在太年轻了,在同盟会之外,其实没有声望。在同盟会之内,也只是由于孙、黄对政治消极,才给了他机会。他的雄心毕竟有点自不量力。  2.国民党:迷茫时分的选择    宋教仁并不知道梁启超在和袁世凯的通信中提出的对付同盟会的策略,国民党的竞争对手,不仅是议会中的共和党,而且主要是袁世凯的军政官僚集团,尤其是他的武装力量。宋教仁把当时议会力量的对比,等同于实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在政治判断上犯了严重的错误。  3.孙袁会谈:合作背后有权谋    孙中山并非对袁世凯没有顾虑,但他作为领袖,在疑信掺半之间,必须作出决断,而这个决断具有押宝的性质。这是每个人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面临的局面,只是孙中山的决断,攸关国家大局而已。

编辑推荐

《真假共和(上):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是一段令人缅怀的悲情的历史。他们都是失败的豪杰。共和的实现,是大势所趋,还是偶然?共和的失败,是人事所误,还是必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真假共和(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这本书,读起来感慨很多.首先,从日本回来的这批闹革命的人,其实多是愤青,其心态、手段、个人生活,都有愤青的影子。不过愤青当中也分稳健派与激进派,稳健派如宋教仁等,大概可类似今天的小右们,激进派如戴季陶(此公当年取名叫天仇,戾气十足),基本就和今天的愤青没两样。再。程德全一章很动人。程德全,辛亥革命时第一个反正大员,中学历史课本上,归纳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程德全这样的清朝旧臣进入了革命队伍,并担任了江苏都督。读此书,才知道这种简单化脸谱化的评论多么无耻,程德全其实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有勇有谋的地方大吏,这样的人当政,才实在是江苏之福,国家之福。想起另一个人,赵秉钧,其实赵年轻时也是一热血报国青年,跟随袁世凯后,组建培养警察队伍也很有成绩,可惜,跟错了主,在后来人的心里,他的面目就永远一副猥琐阴险毒辣的小人嘴脸了。还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袁世凯做不成美国的华盛顿,林达先生用了一本书的篇幅来礼赞的费城会议,也为什么不能在中国重现?革命也许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革命之后怎么办?同盟会(国民党)革命之后,中国动荡了40多年,,,***革命之后,中国到了今天
  •   真假共和(上下册)所描述的时代,在我的知识结构中是一个盲点。以往受到的教育和阅读体验,在空泛的表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之后,往往是对那个年代诸多实践的具体否定,然而却又语焉不详。这本书不仅为我补上了重要一课,更可贵的是作者的论述力求客观、中立,既给读者营造了生动的历史环境,又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思考空间。作者自然是有观点的,并且这些观点贯穿全书,但是好在不强加于人,好在有根有据,非常值得一读。
  •   上世纪初中国舞台上各类政治人物的种种努力,都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要走哪一条道路。那时候的宪政实验,我想应该进行得跌宕起伏,但最后却烟消云散。现在对于那段历史的反思,也许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思索和启示。当然,不同政治人物的不同选择,除了观念上的不同,也许更多的是利益问题。他们的人生经历、成长背景,决定了他们注定代表了某一个群体和集团的利益。天下为公,更多是一种理想和姿态,归根结底,人逃脱不了人性。
  •   中国到底该走那条路?是清王朝灭亡后摆在一些有志之士面前的疑问,要是搁在两百年前,恐怕就没有这个疑问了,无非是改朝换代,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皇帝轮流坐,明天当我家,即便到不了,也没关系,还能进士及第,做个宰相首辅呢?差一点的,芝麻官是没问题的!可是,到了清末,情况就大大的不一样了,那可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啊,用柏杨先生的话说,是用几十年时间跑完了以往几千年时间的历程,想想都可怕。是啊,清朝是推翻了,可是该走那条路呢?迷惘阿!不要说共和,也不要说立宪,想想中国的老百姓,一大群刚剪了辫子的人们,还在等待紫禁城上朝的钟声时,突然听说,以后不要皇帝了,要总统,也不要宰相了,要内阁!总统是个啥子东东嘛?内阁又是哪个人嘛?老百姓不懂啊!即便是现在的农村,老百姓也很难理解,更何况一百年前,一百年钱?先想想十年前吧,然后你就会一百年有点感觉了!于是,问题就来了,共和的路子是要走的,立宪的路子也要试试,至于它是披着共和的专制,还是专制下的共和,是美国式的共和,还是中国特色的共和,呵呵,就不好说了。
  •   很值得推荐的书,对了解民初的真实情况非常有帮助
  •   历史学者的任务,是阐明历史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而“我们的”绝大多数“历史学者”却过分追求“政史不分家”,“创选出”许许多多用抽象的政治原理扭曲了的历史事件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这样,“政治学者”以“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历史学者”以“政治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规范,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现在,终于有人明确指出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问题了——本书作者朱宗震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延续中国国民党的提法,把孙中山尊为“国父”。但是,当年孙文只是回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在中华民国的建立过程中只是“贡献”了他的威望。并且,孙文的中华民国只是存在于口头上和纸上,名义上隶属于黄兴的中华民国的军队也远不是清军(北洋新军)的对手。而袁世凯则在清室的退位诏书上加了一句“当前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这样,袁世凯的临时大总统就不是南方阵营的赠予,而是清廷的授予——事实上袁世凯也是继承了清王朝的权力。在本书中,朱先生比较客观的分析了以袁世凯为领袖的北洋实力派、以梁启超为导师的立宪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华民国的建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民国建立后这三派的分化、组合、互动、发展与变化。袁、梁、孙三个人,在政治操控能力上,袁远胜于梁,梁强于孙;袁、梁、孙三派,袁最强,梁、孙相当。所以,袁梁一联手,孙即无所作为;而当袁开始众叛亲离之时,孙几度出手而事不成,梁一出手(护国运动)袁即败溃——孙文所为临时大总统甚至不能安排、安抚湖北首义的武汉元勋“三武”。虽然,孙的能力远低于袁,也低于梁;虽然,孙与袁一样专制甚至比袁更甚。但孙文远大而美好的理想及理论论述、政治上的无所作为以及后来中国国民党的得志却让他“名垂于青史”、“无上的荣光”。所以,在大方向上,我们绝不能错!但是,朱宗震先生到底不是司马公,他的偏好、他的情趣在本书随处可见。朱先生作为孙文一党、孙文一派,很是为孙文说了不少的好话,而对于与孙文观点、行动不一致的人,朱先生则尽极冷嘲热讽甚至谩骂污蔑——尤其是作为孙文一派。作为孙文一党,朱先生断言梁启超不是一个成熟的理论家、指责梁先生“没有稳定不变的理论设计”,证据居然是时年32岁的梁启超在1905年观点有巨大的变化;梁启超为熊希龄内阁起草的《政府大政方针宣言》,虽然确实也列出了当时国家和社会面临的实际、紧要的问题及对策,但仍被朱先生职责为“闭门选车”;尤其不能让人理解的是,朱先生指责梁启超在宪法未定、各种关系没有理顺的时候不在《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中直指宪法问题——难道在朱先生的认识里,国务院能起草宪法或者组织宪法起草委员会吗?在写到袁世凯为称帝作准备的时候,朱先生说:“甚至昭武将年蔡锷也主动写了‘主张中国国体宣用君主制者署名与后八月二十五日’的题名册,首先署名后,主动征求在京的将军们签名。他本来就是国权派,无非是请袁世凯更高升一步。”朱先生怎么对众所周知的蔡锷将军麻痹袁世凯、促其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以便寻机逃离北京(经天津与梁启超密商后回云南发动护国运动)也肆意歪曲?朱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他在下册第186页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护国战争的胜利,被称为再造共和,梁启超和他的弟子蔡锷成了再造共和的英雄。中华民国的开创人孙中山被边缘化了,历史给大家开了个玩笑。”作为孙文一派,朱先生对宋教仁等人的攻击和扭曲甚至更买力、更执着、更直白、更全面、更丧失理智、更不择手段。在上册第54页,朱先生说:“我们从他(宋教仁)的日记中看到的都是生活、学习的琐事,看不出他有多大的超人的天才,学养也很有限,怎么就把世界都看扁了(此处指宋教仁先生不愿做农林总长)。”但这个被朱先生看不出才能的人,却被孙文、黄兴、章太炎等人视为责任内阁的总理(即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最佳人选;这个被朱先生定义为学养也很有限的人,在得知日本企图侵占长白山的“间岛”地区时,迅速写出《间岛问题》这一历史地理专著,为中国赢得中日间岛地区谈判做出了贡献,甚至获得了正在通缉他的清政府的奖励——当然,宋先生没有接受。在上册第231页,朱先生说:“他(宋教仁)还要兼顾自习国学,修身养性,何况,又因病精力不足,时有缺课。功课有很庞杂,学习日语,还要学英语,其实不过是一些中学课程……不过,他的现代学术的知识量,显然达不到现在优秀的大学生的水平,更不必说研究生了。”但朱先生自己也列出了这位“宋中学生”翻译的十多本关于欧美日本的制度、法律等当面的书。&
  •   中国到底该走那条路?是清王朝灭亡后摆在一些有志之士面前的疑问,要是搁在两百年前,恐怕就没有这个疑问了,无非是改朝换代,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皇帝轮流坐,明天当我家,即便到不了,也没关系,还能进士及第,做个宰相首辅呢?差一点的,芝麻官是没问题的!
    可是,到了清末,情况就大大的不一样了,那可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啊,用柏杨先生的话说,是用几十年时间跑完了以往几千年时间的历程,想想都可怕。是啊,清朝是推翻了,可是该走那条路呢?迷惘阿!不要说共和,也不要说立宪,想想中国的老百姓,一大群刚剪了辫子的人们,还在等待紫禁城上朝的钟声时,突然听说,以后不要皇帝了,要总统,也不要宰相了,要内阁!总统是个啥子东东嘛?内阁又是哪个人嘛?老百姓不懂啊!即便是现在的农村,老百姓也很难理解,更何况一百年前,一百年钱?先想想十年前吧,然后你就会一百年有点感觉了!
    于是,问题就来了,共和的路子是要走的,立宪的路子也要试试,至于它是披着共和的专制,还是专制下的共和,是美国式的共和,还是中国特色的共和,呵呵,就不好说了。
  •   要想在中国建立民主自由的新体制,不能不对100年前的历史进行认真,细致的了解,有时光有好的愿望并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的合力导致社会发展很难按某个人的意愿来发展。
  •   应该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第二个拐点,作者的分析有一定深度
  •   这本书专业性可以打到八十五分,是非常不错的成绩,可读性也比较好,唯一的缺憾就是下册呢?现在书商非常奸诈的一点便是看销售来出书,万一这本书下册被书商给毁了,就未免不值了
  •   书的内容不错,看了心情很沉重。正在看下册。
  •   是一本很好的书,对我们了解那段历史很有帮助。
  •   通俗易懂,但有些仍然拘泥于传统史观。
  •   准备买下册看看
  •   但是有些章节落入俗套……
  •   还没读完,不过看来还是不错,遵循史实,文笔流畅。
  •   怎么说呢,整体上书是不错的。但是书中有太多的地方微言大义,想有所指吧!他的这些微言大义却未必能让认同。再说,诚如上边评论所说,作者是在叙述自己眼里的辛亥革命,而不是辛亥革命本身。作为一个史学者,太偏爱某个角色,会淡化其客观的立场,何况这个作者的立场事实是明白宣扬的,也是书的重心所在。无论如何,我认为这本书不是在罗列大家都知道的史料,这一点就可以了。毕竟象陈寅恪研究南北朝一样的史学素养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的。何况辛亥离现在实在太近,辛亥的故事对现在影响太深,好多事情都是不可说的。
  •   书中选择历史材料编写的能力一般,没有非常独立的深入的思考。感觉不能引人更进一步地思考,多是罗列和堆砌。不是我想看的民国史。
  •   优点和缺点一样的 引用的文字不够 大部分都不是原文 容易掺杂作者主观的观点 对部分人物的评价如果更委婉一点好 因为毕竟是历史类的书籍 其实这么多内容完全可以多分几本书写的 个人认为
  •   不错的书,比高中学的历史书真切多了,真正站在各人的立场上,就不觉得袁世凯是做皇帝想疯了的窃国贼,也不觉得梁启超真变成了保皇派老顽固不可救药,梁派还是很有些远见卓识的,还有孙中山们究竟差了哪些东西。慢慢理解了那些被正统历史书刻画得不可理喻的人们……人性总是想通的。
  •   在很多历史小说中,我手推这部,1912年那是什么时代,那是走向共和的时候,真真假假的,本书向你阐述批判.
  •   除了一开始用亚马逊买,不适应界面之外,其余都很给力,尤其是书本送到的时候真的十分新,唯一的缺陷是,这本书没有塑料封膜,虽然不论是看起来还是真正读之后都能知道是全新的。
  •   写的很精彩,很严谨。什么时候能有(下)呢?
  •   朱先生大概太想将这部作品写的通俗一些了.好多句子让人读的莫名其妙,逻辑混乱.读书很快的人会觉得严重影响阅读的流畅性,不得不是总停下来仔细的看一段中的几个句子,有几处地方说实在的我看不明白作者是对谁发表议论.断断续续看了近一个月上册,任然没有读完,这几次坐车一直带着这书,发现很催眠.同时,尽管作者在自序中一再声明要站在公平的立场描述这段历史,但我看不出,我只觉得让我更加认为袁世凯是个不可饶恕的罪人,毫无历史功绩.特别是P159,一句"这些北洋的丘八"让人怎么会觉得是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描述历史?
  •   缺乏情趣的历史书,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让人读的乏味!完全失败的作品!
  •   虽然还没看完,但是其中已经出现能够让我打瞌睡的部分了如果坚持读完还是能够还原那段历史的。
  •   虽然是一家之言,可值得一看
  •   很不错,但下一本呢?
  •   这一段历史,说不清道不明,就是因为历史的进程是唯一的,无法推倒重来。
  •   就是讲了讲袁世凯,孙中山,梁启超三个人的历史,而且讲得不精彩。看了半天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扔下书看新闻联播去了——虽然新闻联播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但是好歹插播美女广告
  •   对民国和近代史,本人一直是一知半解。看了此书,至少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那个时代的种种风云际会。但是,这本书最大的缺点是脉络不够清晰,且对史料的引用缺乏针对性。让人看后有点历史人物言行大杂烩的感觉。... 阅读更多
  •   我是一名中学(高中)一线教师!该书对于讲授同盟会的成立、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的独裁等内容大有裨益!
  •   看的时候产生过乏味感,看完后觉得还行。
  •   各方各面对当时的时局进行介绍,期待本书下册早日发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