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7-1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朱宗震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前言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令人振奋地建立了共和制度,总统由选举产生,成立了议会,制订了《临时约法》(宪法),举行了全国的大选,召集了国会。政党蜂拥而起,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言论自由,百家争鸣。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似乎出现了。然而,中国政治仍然到处潜伏着杀机,血雨腥风,在各地漂浮。政党运动成了党同伐异,言论自由变味为肆无忌惮。一方面,真共和假共和之声不绝于耳,一方面共和亡国的危言令人揪心。维持大局的呼吁,挡不住政潮迭起。中国的共和制度终于昙花一现。这是一段令人缅怀的悲情的历史。一代英豪,在不同程度上为了国家的政治变革,进行了努力和奋斗,包括袁世凯、梁启超、孙中山,是他们的合力,才完成了辛亥年的变革。但历史十分无情,他们在建立中华民国之后,也终于分道扬镳。他们都是失败的豪杰。袁世凯企图重建国家的统一,以帝制的权威,震慑骄兵悍将,却落得个众叛亲离、身死名裂的后果。梁启超期望以和平的改革,循序渐进地推行开明专制,事与愿违,不能不走上护国战争的暴力道路。他始终没有找到通向开明专制的道路,后来也灰心地退出了政坛。孙中山以革命救国,期望建设三民主义的现代国家。但屡战屡败。他的遗产国民党,虽然取得了政权,却把三民主义束之高阁。中国社会究竞是怎么回子事?我们不需要长吁短叹,而是要从民国初年的历史运动中找到它的脉搏。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学者们,缅怀这段历史,感到无限的惆怅。他们或者期望命运之神能够眷顾中国,使这场短暂的革命迅速转化为和平的建设,给中国带来现代文明的希望。或者指责孙中山的革命,像《水浒传》中的洪太尉,误走了妖魔,也许是打开了西方的潘朵拉盒子,使中国失去了和平变革的机会,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和牺牲,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当然,以往的观点,则把责任全部推到了袁世凯的窃国和宋教仁的议会迷,似乎没有这哼哈两将,中国革命就会一帆风顺。这是真实的历史吗?这不是真实的历史,这是人们的感情和主观愿望,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打扮这个百依百顺的女孩子。是人们发思古之幽情,以寄托自己的期望。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向历史人物注入自己的感情,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现代历史学也是一门科学,专业历史工作者有责任努力探寻历史的真相,即使不能完美,也要努力接近。专业历史学者固然也有自己的感情和价值观,但现代历史学要求,专业工作者应该努力排除感情因素的干扰。把历史的复杂的真相和运动告诉社会。至于社会群体如何评判历史,则是人们的自由。历史学家不应该指望以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去左右读者。因此,本书只是希望努力解读民初这段悲情的历史,还原历史的复杂性,把历史的运动看成一个自然的过程。本书尽力不对历史注入自己的主观愿望,也就是不去遐想历史的完美结局。因为到现在为止的历史假设,都不可能得到可靠的证明,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去认真观察历史的运动,不去无谓地浪费时间,耽误了对真实历史的研究,造成文化的缺损。本书希望以通俗的笔法,向社会大众解释这段让人寄予无限遐想的历史。人类历史是以一个个人的运动组成的。所以,本书也从人物介绍开始,中间也不断地叙述一些人物的历史。本书尤其着重介绍人物的教育背景,也就是文化背景。从这些人物的文化背景和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我们就能理解这段历史生成的重要原因。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具有长期的文化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给近代中国人带来的是文化保守性。我们从辛亥人物身上看到,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但中国的文化更新还刚刚开始,一批批的精英人物,刚刚从科举考试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对西学的学习还十分皮毛,竞然不能不去向日本转手学习。而且,他们还只能学一点点西学的常识,认真学习过西学的人很少。那么,我们对这些身裹传统的沉重包袱的人们,怎能寄托过高的希望?这是客观的历史,这是中国的命运。我们无意否定他们的奋斗,包括袁世凯的历史成就在内。但我们也不能不指出他们对于现代文明认识的实际水平。没有现代化的人才,又怎能有现代化的运动?即使有圣贤出现,也无能为力。辛亥那一代人,为了国家,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甚至作出了牺牲,我们不能轻忽他们。但是,历史遗留给他们的包袱,不是一代人就能解除的,我们也很难去苛求他们。中国社会前进的道路艰难而曲折,辛亥年的变革只是开了个头而已。文化的更新需要时间,先进人物身上区区的现代化观念,无法阻挡中国社会继续在传统的王朝更替的惯性上运行。中国社会没有走向共和,而是走向了军阀混战和国家的分裂。我们不能不正视历史运动的严酷性,不能指望获得廉价的成功,今后的道路,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内容概要
民国初年的政治,是一部很好的连续剧,政治风潮起伏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充满着戏剧的元素。三颗政治明星袁世凯、梁启超、孙中山,互为生死对头,为何却会合作起来推翻了清王朝?从民国建立到袁世凯之死,他们之间又是如何进行权力分配和争夺的?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上任不到两个月,就弃职逃往天津,为什么?黎元洪、宋教仁等是怎样走上政治舞台的中央?地方实力派胡汉民、陈其美、蔡锷、李烈钧等的崛起,却又在预示着中国社会军阀化的倾向…… 本书作者以简洁而生动的文字,深入讲述了1912年中国政治生活中发生的这一切,共和的实现,是大势所趋还是偶然?共和的失败,是人事所误还是必然?个中的经验与教训,直接启示着中国今天的政治改革。本书上册主要写1912年,下册主要写1913年,下册将在9月份推出。
作者简介
朱宗震,江苏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民国初年政坛风云》、《孙中山在民国初年的决策研究》、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六卷、《孤独集》、《黄炎培与近代中国的儒商》。
书籍目录
序章 大人物 1.三颗政治明星:袁世凯、梁启超、孙中山 袁世凯代表了体制内的权臣势力,梁启超代表了体制外民间的和平改革派势力,孙中山则代表了民间反体制革命势力。辛亥革命爆发,国家政治洗牌重组,他们如何分享变革的成果?如何规划国家前进的方向? 2.开国纷争:革命党的权力布局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否决了章太炎、宋教仁的政府组织原则,企图贯彻革命方略。但章太炎提出的问题要害是:除了与袁世凯、立宪派等其他政治派系分享政权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推倒满清王朝呢? 3.妥协之下:共和三岔口 梁启超和袁世凯两大强人的合作,规划了民初政治的基本走向,使得孙中山被边缘化。袁世凯掌握行政部门,梁启超通过组织政党,掌握立法机关、分化革命党人,实行“开明专制”,让共和留下个躯壳而已。第一章 短命内阁 1.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 唐原是袁世凯的幕僚和下属,按照临时约法的原则,实施责任内阁制,他能担负起责任内阁总理的责任吗?袁世凯是否能够尊重总理的宪法权力,而不再把他看成自己的僚属? 2.大借款风波 总统和银行团谈判借款,总理也和银行团谈判借款,总统权限和总理权限如何划分?对于借款风波,在位的和在野的,心态和利益关系不一样,态度也就大不同。 3.唐绍仪出走天津 民国统一后的第一届责任内阁,正式成立不到两个月,就以搞笑的方式垮台了。北京政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唐总理为什么丢下总理职务去了天津?第二章 练习民主,练习自由 1.风起云涌话政党 一个组党的急先锋成了一个无党分子,白疯了一场,章太炎愤愤地发表宣言说:政党已经为天下人鄙弃了,参议院也已成了培养坏蛋的地方。在民国初年的组党活动中,真正的灵魂人物是梁启超。 2.手握重权参议院 这些议员,大体上在30岁左右,年少气盛,情绪容易冲动。多数人在国内外接受过新式教育,属于有新思想的新进人物,适应了时代的变化。但他们能承担起维护共和的重任吗? 3.言论自由惹冲突 在那些岁月里,言论自由,有没有尺度,到底还要不要,如何掌握分寸?谁也说不清楚。但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执政者,谁也不可能长期忍受“言论自由”了。毕竟,中国社会并没有从暴力对抗走向文明对话的时代。第三章 军权和多元化的地方政治 1.黄兴和南京的烂摊子 南京留守府一职,既是袁世凯安抚南方军队的措施,也是借黄兴这个厚道人之手,来消解南方的反对情绪。但是,对于南方革命党人来说,他们是把南京留守一职当成应变的手段,以便保存革命的军队。 2. 程德全、张謇联手稳定江苏 程德全既与同盟会高层维持着良好的关系,也表示拥护袁世凯。在江苏,袁世凯和南方革命党人的对立得到缓冲,同盟会和前清立宪派也相安无事,程德全小心翼翼地贯彻着走钢丝的平衡政策。 3.军民分治还是地方自治? 黎元洪带头呼吁军民分治,但他自己也是军政民政两手抓;李烈钧和胡汉民则公开要求地方自治,企图组织都督联盟,与中央政府对抗。分治还是自治,其实质是中央和地方两种利益集团的冲突。 4.梁公高足:云南都督蔡锷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立宪派似乎都是和平改革派,而同盟会则是武装革命派。其实不是这样绝对,如果没有蔡锷在云南的经营,后来梁启超又怎能发动武装起义的护国运动? 5.东南锁钥:陈其美在上海 沪军都督府承担着繁重的后勤供应任务,财政困难,不免使用威胁、恐吓的暴力敛财手段。他获得了资产阶级的支持,又得罪了资产阶级,反对派也屡屡攻击陈其美任用私人,浪掷公款,污蔑他是个爱逛窑子的杨梅都督。一代奇侠,浓缩着社会动向的信号。第四章 第二次内阁风潮 1.陆徵祥:不经意做了冤大头 陆徵祥本来对出任总理一职有所顾虑,毕竟他对国内政界人士并不熟悉,很难负起责任。不过,袁世凯答应可以为他负责,陆才接受下来。结果,组阁问题,陆徵祥就事事听命于袁世凯,。 2.参议院: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陆总理第一次出席参议院会议,发表的演说竟然遭到参议员的不信任,连累到他提名的内阁成员遭到全部否决。这位总理因为洋面包吃得多而获得信任,又因为上海话说得轻,受到怀疑。反复之间,参议院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3.军警:以保卫共和的名义干预政治 袁世凯既要维持自己的权威,又要摆平参议院,手法也很细腻。一边与参议员在总统府谈话,非常融洽;一边却是剑拔弩张,北京军警两界由高级长官发起,召开特别大会,到会的人一个个正义凛然,愤激异常。 4.稳健与激进:同盟会在分化 同盟会稳健派陷入了奇怪的逻辑中:你如果不反对袁世凯吧,本来袁世凯就不是自己人,而且花样不断,又怎能不反对?你若反对袁世凯吧,整天闹风潮,国家无法安定,岂能不停地反下去?同盟会内的激烈派,则仍然采取了对袁世凯进行猛烈抨击的态度,甚至暗示动用武力反抗。第五章 张案始末:民初政治生态的缩影 1. 黎元洪、张振武与湖北风潮 在民初的政局中,袁世凯一直在努力与黎元洪结成同盟的关系。袁世凯尽力支持和笼络黎元洪,黎元洪也一心支持袁世凯集中权力。如何利用黎元洪与革命党人的矛盾,来强化与黎的政治关系,利用黎来制约南方的革命势力,这是袁世凯所要考虑的课题。 2.张振武之死 武昌起义的三位领袖,已经互不信任,互相猜疑。可是,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已经不敢去挑战黎元洪的权威地位。他们既然已经不能建立起共同的利益关系,最后被黎元洪各个击破,也就是无可避免的结局。 3.不了了之的弹劾政府案 弹劾案流产了,张振武案也就不了了之。张案风潮的结果,在同盟会内部,加深了激烈派与稳健派的冲突,在参议院,加剧了共和党和国民党的对立。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参议院,更加信誉扫地,陷入了不死不活的境地。袁世凯、黎元洪坐享渔翁之利。 4.戴季陶和章士钊的分歧 章士钊从原来的激进的革命者,转向了和平的改革派,主张稳健的变革。戴季陶则相反,真正揭露袁世凯的独裁专制行为,对袁世凯集团不抱幻想。二人的分歧,并不是在理论认识上有什么分歧,即使在理论修养上有分歧,也不是分歧的根本,而主要是对客观政治局面的认识和对革命代价的考虑。理论和实践的背离,是文人的悲剧。第六章 稳定、建设成了主旋律 1.宋教仁:有总理之才的年轻人 唐绍仪辞职后,同盟会很想把宋教仁推出来担任总理,而外面的人都窃窃私语说:“太少,太少!”他实在太年轻了,在同盟会之外,其实没有声望。在同盟会之内,也只是由于孙、黄对政治消极,才给了他机会。他的雄心毕竟有点自不量力。 2.国民党:迷茫时分的选择 宋教仁并不知道梁启超在和袁世凯的通信中提出的对付同盟会的策略,国民党的竞争对手,不仅是议会中的共和党,而且主要是袁世凯的军政官僚集团,尤其是他的武装力量。宋教仁把当时议会力量的对比,等同于实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在政治判断上犯了严重的错误。 3.孙袁会谈:合作背后有权谋 孙中山并非对袁世凯没有顾虑,但他作为领袖,在疑信掺半之间,必须作出决断,而这个决断具有押宝的性质。这是每个人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面临的局面,只是孙中山的决断,攸关国家大局而已。
编辑推荐
《真假共和(上):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是一段令人缅怀的悲情的历史。他们都是失败的豪杰。共和的实现,是大势所趋,还是偶然?共和的失败,是人事所误,还是必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