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6月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迪特里希·施万尼茨 页数:512 译者:刘锐,刘雨生
Tag标签:无
前言
一本书就像一个孩子,大脑孕育的孩子,就像雅典娜从宙斯的头部里诞生出来一样。这本书是个幸运儿,很快就备受读者疼爱。许多读者写信给我,提出许多问题。我试着将这些问题综合起来,在此一并回答。 这些信件中有一位老师的来信,他从学生的作文里收集了一些令人莞尔的“选粹”,例如:“古埃及的居民名叫木乃伊”,“大卫与集邮者大战”,“因为出售教皇的赎罪券,马丁·路德被钉在维腾堡的城堡大门上”…… 在一次作品朗诵会上,我从中撷取了一些以娱听众,讲到“苏格拉底因为吸食毒品过量而死”这一句时,一位年轻的听众站起来说:“苏格拉底关我什么事?我要的是新的资讯。”他的语气让我想起哈姆雷特,当一名剧团的演员因同情特洛伊王后而热泪盈眶时,哈姆雷特不解地说:“赫古芭之于他或他之于赫古芭,有什么值得他为她而哭的呢?”苏格拉底之死与我们何干?为什么我们该为他哭泣? 当时雅典这个城市刚发明了民主,整座城市就像一个辩论社,所有旧时的真理都受到质疑。此时苏格拉底出现了,他给了年轻人新的思考基础:哲学、自由辩论、理性,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基本教养。藉由巧妙的辩证和逻辑的趣谈,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充满了魅力。然而一个“作风审查”委员会随即成立,将苏格拉底送入监狱并判处死刑,罪名是散布邪说蛊惑青年。 我在朗诵会上讲了这个故事之后,以“苏格拉底是为教养而殉难的第一人”作结,说明我们为什么必须认识苏格拉底,同时强调“教养不同于资讯”。 “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呢?”那个年轻人问道。 我正想慷慨激昂地再独白一番,突然想起德国诗人安晨斯柏格曾打过的—个比方,于是反问他:“16世纪的人文学者与宗教改革家梅兰希顿和一位美发师相比,你觉得谁知道的比较多?” “我想梅兰希顿应该加道的比较多吧。” 他的回答正中我下怀。“不见得,”我说:“当然梅兰希顿读过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精研文法、修辞、哲学与神学,还懂得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可是,一位美发师知道所有的广告词和流行歌词、几百部电影、无数明星与名人的轶事八卦、各种化妆品的价格和用途,还深知许多保养、减肥和健身方法的奥秘。 “就数量而言,梅兰希顿与美发师所拥有的资讯可以等量齐观。然而,美发师的知识缺少秩序与结构,而且这些知识的寿命很短。梅兰希顿的知识则井然有序,涵盖了文化的主要特征,涉及多种符号系统,以这些符号系统为基础,就能进入其他的知识领域。同时这种知识寿命很长,这就是资讯与教养的差别。” 语毕,另一位听众站起来说:“我是学信息处理的。我认为资讯大可交给电脑来处理,电脑能轻易将资讯储存、复制与重新整理。将来,取得资讯不再是问题,问题在于筛选。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筛选资讯的程序。” 我只消再加上一句:教养就算得上这样一种筛选程序。 然而,为什么德国文艺界的知识分子总要惺惺作态,仿佛“教养”是个脏词,只能用嘲讽的方式提到这个词呢?为什么他们对我群起而攻之,只因为我使用了“教养”这个字眼?德国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文化官僚大言不惭地谈论“整体教育计划”,但是一听到“教养”就本能地遮遮掩掩? 且让我用莎翁的名著《哈姆雷特》来回答。人家都知道剧中的王子在午夜时分见到他遇害父亲的鬼魂,成了鬼魂的父亲说他此刻身处炼狱之中。可是哈姆雷特曾在新教的重镇维腾堡求学,路德和梅兰希顿废除了炼狱之说,那是文化上的一大革命。 在炼狱里死者会继续活着,虽然是在另一个世界,但却和生者活在同一个时间里。生者可以和死者接触,透过弥撒、祈祷或购买赎罪券,生者能减轻死者在炼狱里所受的苦。炼狱之说被废除后,死者就没入时间的长河,消失在黑暗的过去,与生者无涉。唯有这样,死者才真正死去。 然而《哈姆雷特》告诉我们,死者可不愿就这样消失无踪,遂以鬼魂的形式重回人间。 基于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一种文化秩序如果突然被废除,就会变成鬼魂出没,一如教养在德国。 在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有教养的市民阶层的道德破产,让教养显得一无是处;在1968年的学生运动中,教养遂被宣判了死刑。在那之后,一有人提起教养,德国文艺界的知识分子就像遇见鬼一样,毛发直竖。 他们害怕什么呢?这不难理解:教养是一种德国特有的文化概念,在其他西欧国家并没有完全相同的概念。在其他西欧国家的首都和宫廷里,所形成的是一种行为举止的文化,孕育自属于贵族与城市的“高尚社会”。这种文化重视的并非教养与知识,而是社交生活中的能力与美德:见过世面、有见地、懂得应对进退、诙谐机智、谈笑风生。 同时期的德国却陷入“三十年战争”之中(1618—1648),其后则地方各自为政,既没有首都,也没有所谓的高尚社会足为社会其他阶层的模范。德国有的是教养,那是新教徒虔敬生活的延伸,是个人对于内心平安的一种期望,教养成为一种全然内化的文化。在德国,教养虽然高于肤浅的社交生活之上,但却未与实际的行为举止融为不可分的一体。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教养没有实际的着力点。当纳粹第三帝国的考验来临时,教养毫无反抗之力。 1968年的学生运动中,教养受到控诉。然而教养的宗教内涵却未被看穿。宗教内涵被借用于判决书中,继续存在。教养就此成为一种否定的神学,充满禁忌与禁令: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不准再写诗;不准写通俗故事,见到这样的故事要表示鄙夷;所有令人愉快的事物都应加以质疑:不准享受丰富多元的文化;不准将教养与娱乐相结合;不准肯定地评价流行文化;你应该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并且视之为一种美德,因为世界是一场灾难,而文化只存在世界的毁灭中。 我的书反对这种态度,因为这种态度将德国与其西欧邻国分开,让德国继续走这种危险的特殊道路,让我们注定被继续锁在《哈姆雷特》的场景中,一如那个阴郁的王子。如同剧中所说,王子是个忧郁而神经质的人,一个有自毁倾向的角色,为意识形态的梦魇所苦,受出于自我怀疑的幻觉所折磨,被鬼魅所纠缠。 透过启蒙,我的书摆脱了哈姆雷特的魔障,试着将鬼魂驱逐。这本书将德国人的文化记忆导向西欧文明,在此文明中,教养必须藉由真正的沟通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身为德国人,唯有当我们成为西欧文明的共同继承者,才不会注定地一再扮演哈姆雷特的角色。 许多读者都针对此书提出了订正与修改的建议,让此书能更臻完善。由于无法一一致谢,在此谨提出一位读者作为代表特别加以感谢:安妮·路斯(Anni Roos)不仅找出了最多的错误,对于作者也十分宽大为怀。 2000年5月写于德国汉堡 相信不少人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都有过一头雾水的感觉吧!那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受不同的文化密码支配的缘故。由于人们往往会嫌恶陌生的东西,于是乎猜忌、误解和怨恨便应运而生。其实,当你深入到别的文化中,了解它时,你便会发现:它和淳厚的中华文化同样的美丽,只不过就像是长在不同地方的两株花——有谁能说芙蓉和水仙哪个更美呢? 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概念。它源于历史,包括哲学、文学、音乐、艺术、风俗习惯、社交规则等等。该书从各个方面对西方文化进行了综述,可谓一部西方文化大全:既包括明文书写的人文科学知识,又包括社交中潜在的规则与禁忌;既描述了历史,又分析了当前。因此,.它既适合研究西方文化的学者用作参考书籍,又能胜任为那些正在、或者是将要和西方人打交道者提供实践性的战略指导。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社交规则ABC。它从整个文化入手,超过三分之二的章节都在阐述欧洲文化及其来龙去脉。因为,只有当你了解了一个东西,你才会真正地接受它、喜欢它。这样,你和西方人打交道时才会有更多的默契,才会拥有更多的成功与喜悦! 有人说:“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不,这本书至少能改变两个人的命运——你和你的合作伙伴!其实还有你们共同拥有的东西: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国家的双边关系。 另外,在阅读时有个小小的提示:本书的作者是德国人,设定的读者也是德国读者,所以行文上难免有一些德国色彩。译者的态度是忠实于原文,所以提请读者不要忘记“拍案叫绝”之后的“冷静审视”。 感谢耶尔格·绍特、爱达·丽玛、马蒂亚斯·皮时乐、米歇尔·苏珀、哈拉尔德·恩斯特、阿格娜斯·丽玛和费德安博士的亲切指导,以及慕尼黑慕恩团契兄弟姐妹们的大力支持!本书的翻译工作其实也是中西方合作的一个成功实例。
内容概要
本书的出发点是针对学校教育的僵硬和枯燥,而提供一个更生动、更全面的通识教育的范本,全书实际上是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人文知识和基本修养? 作者一方面通过颇具个性魅力的文字,把知识变得更生动,来调动读者了解和学习自身文明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强调了知识应该内化为每个人的修养,教育应该是成就每个人的教养的桥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中国的读者来说,这既是一部西方历史与文化的小型百科全书,更是一份很好的人文修养清单。
作者简介
迪特里希·施万尼茨(Dietrich Schwanitz,1940-2004),德国著名学者、英语文学教授、畅销书作家。
55岁之前,他是严肃的学者、大学校园里普通的教授;56岁开始,他出版小说和戏剧作品,成为畅销书作家,小说并被拍成了电影。在电视媒体上,施万尼茨谈笑风生、幽默诙谐,积极呼吁国民通识教育,提倡青少年要多了解欧洲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晚年施万尼茨并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着力于培养文学领域的新生代。
译者简介刘锐,刘雨生,出生于台湾,姐妹二人合力翻译此书。刘锐,汽车工程学士,经济学硕士,现于德国攻读博士学位。刘雨生,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
书籍目录
修订版自序编辑导读第一篇 知识 1.欧洲历史 两种文化、两个民族、两本经文 希腊人、奥林匹斯和文艺作品中的英雄 希腊城邦 奥林匹克运动会 特尔菲神殿 众神的起源 宙斯的反叛 雅典娜 与宙斯通奸的女人——忒弥斯、勒达和塞墨勒 赫尔墨斯 阿芙罗狄蒂 阿耳忒弥斯 狄奥尼索斯 普罗米修斯与潘多拉之盒 欧罗巴 俄狄浦斯 安菲特律翁 海格立斯 迷宫 忒修斯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帕里斯和美丽的海伦 希腊人到特洛伊的远征 阿喀琉斯的愤怒 特洛伊木马和拉奥孔 悲剧小插曲——俄瑞斯忒斯和 伊莱克特拉 《奥德赛》——奥德修斯的历险 奥德修斯的返乡之旅 圣经 上帝 创世纪和原罪 上帝的律法 亚伯拉罕 雅各·又名以色列 约瑟在埃及 摩西 出埃及 摩西十诫 上帝与他的选民 约伯 犹太人和基督徒 古典时期——文化和历史 希腊 雅典 希腊思想 艺术 悲剧 诗歌 哲学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其他的哲学学派 罗马历史 史前 宪法 布匿战争 巨大的政治危机以及到帝制的过渡 庞培和恺撒 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 奥古斯都 帝国时代:尼禄及其他 衰落 罗马变成基督教的天下 罗马教皇 基督教 耶稣 神迹 门徒和弥赛亚 法利赛人 圣餐的创立 出卖 审判 殉难十字架 复活 保罗为非犹太人打开基督教之门 中世纪 四百年的混乱 地中海流域的分裂 法兰克人和阿拉伯人 民族大迁移 日耳曼人 哥特人和汪达尔人 《尼伯龙根之歌》 法兰克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 法兰克王国 封建主义的产生 封建主义的原则 欧洲的建立 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大帝留给德意志人的遗产: 皇冠 查理曼大帝留给欧洲的遗产: 封建主义 对德国和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剖析 德意志种族 德语的发展 罗曼语系的发展 中世纪的社会及生活方式 教会成为集体经济的银行 十字军东征 修道院 骑士阶层 城市 大教堂与大学 宇宙学 恶魔与鬼 对女巫和犹太人的迫害 …… 2.欧洲文学 3.艺术史 4.音乐史 5.大哲学家、思想家、理论与科学的世界观 6.性别讨论史第二篇 能力 1.语言之家 2.书海泛舟 3.各国风俗 4.智力、天赋和创造性 5.不应该知道的事情 6.反思的学问大事年表改变世界的书籍推荐继续阅读书目文化史大事年表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是一个德国学者认为知识人应具备的知识,其范畴甚宽广,包括神话、传说、哲学、历史、文学与科学。他所关心的智识范围,是西方文明的全部。……本书作者列举的书单,代表了西方文明的精华。今天一个美国的大学教授,即使是在人文专业,也未必能掌握本书涵盖的广大领域。言念及此,我们更痛感今日大学教育重视专业的实用,却忽略了有教养者的博雅。 ——许倬云
编辑推荐
《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亚马逊网络独家销售) 是了解西方历史和传统的经典之作,海峡两岸著名学者许倬云、秦晖等鼎力推荐!现代人应该知道的西方历史、文学、艺术、音乐、哲学与风俗文化!欧洲版原名:《教育——人所应该知道的一切》了解欧洲,了解世界的另一半德国前总统罗曼•赫尔佐克,德国《明镜周刊》《世界日报》等,许倬云(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王学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孙郁(鲁迅博物馆馆长),刘苏里(北方万圣书园总经理)。这是一部欧洲人写给欧洲人看的人文知识通典,全书实际上是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知识和修养?比如在社交生活中,为什么必须知道莎士比亚和梵高,却不必知道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人文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也许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善你的生活,但一定可以让你的视野更开阔、让内心更丰富、让你的人际交往更愉快。
名人推荐
本书是一个德国学者认为知识人应具备的知识,其范畴甚宽广,包括神话、传说、哲学、历史、文学与科学。他所关心的智识范围,是西方文明的全部。……本书作者列举的书单,代表了西方文明的精华。今天一个美国的大学教授,即使是在人文专业,也未必能掌握本书涵盖的广大领域。言念及此,我们更痛感今日大学教育重视专业的实用,却忽略了有教养者的博雅。——许倬云在我们这个天然资源欠缺的国家,“教育”就是最大的资产。——德国前总统罗曼•赫尔佐克一趟穿越历史与文学、艺术与世界观的“闪电之旅”,一部饶富兴味的鸿篇巨帙。施万尼茨的文字独具特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明镜周刊》一部热情洋溢、文字诙谐、妙趣横生的文化精粹。施万尼茨满足了现代人追溯历史与传统的强烈欲望。阅读这本书,不仅是一种超级享受,更能在作者的大胆“挑衅”下恍然大悟,获益匪浅。——《时代周报》施万尼茨献给世人的是一部极具震撼力、极具现实意义的教育宝典。——《焦点周刊》施万尼茨以幽默的文字、精到的解说,让我们知道了所有关于文明必须知道的事。——《世界日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