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河北人民  作者:蔡震  页数:193  

内容概要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作者简介

  蔡震,生于北京,高中毕业后曾下乡插队去陕北农村务农。后考入大学中文系,又攻读文学史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出版、发表有学术专著多部.学术论文百余篇。也曾编辑学术刊物、图书,并主编《传记文学》杂志。在学术研究之外从事人物传记、散文写作。现为研究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会长。

书籍目录

一 头脚倒置出世
二 母亲给予的诗教
三 自愿穿了牛鼻子
四 绥山山馆革新
五 改榜受折辱
六 年少轻狂事
七 修身落得不及格
八 学堂挂出斥退牌
九 名校徒有虚名
十 乱了少年的心
十一 “乘风破浪会有时”
十二 柳暗花明的转机
十三 赴东瀛立志学医
十四 “习一技,长一艺”
十五 炼狱从这里开始
十六 “士不可不弘毅”
十七 结一段异国情缘
十八 终考取医科大学
十九 博多湾激荡诗兴
二十 “放声歌我歌”
二十一 书信结友情
二十二 梅花树下醉吟啸
二十三 文学同人的梦想
二十四 《女神》创新诗历史
二十五 浇灌我们的花园
二十六 一桩文坛逸事
二十七 挥别“幻美的追寻”
二十八 广东大学革新风潮
二十九 风雨北伐征途
三十 战取新生的太阳
尾声:海外流亡十年路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南浔铁路因为南昌的军事行动已经中断了行车,在九江车站,郭沫若他们得到铁路工人的热情帮助。几个工友自告奋勇用两辆手摇扳道车送他们去南昌。工友们很卖力气,但是以手摇作动力毕竟很吃力,所以每隔二三十分钟就得换班。这时,只要车上的工人一招呼,就会有沿线道班的工友上来替换。看到这种情景,郭沫若从心里敬佩工人阶级的力量。涂家埠是南浔线中间的一个大站,郭沫若一行到达此站后准备与南昌方面电话联络,不料却遭遇从南昌溃退下来的程潜、朱培德部散兵的袭击。所幸人员并无伤亡,但行李被抢劫一空,最让郭沫若痛惜的是他在北伐途中所记的几本日记都丢掉了。没有了行李,车行的速度倒是快了起来,4日晚,郭沫若一行到达南昌。由贺龙的部队接进起义军指挥部,他们在这里见到贺龙、周恩来等人,周恩来当即将随身携带的一套蓝布军装送给郭沫若。得知起义部队凌晨即将出发,郭沫若庆幸他们终于赶上了。起义军指挥部所在的旧总督署,曾经就是蒋介石的总司令部,半年前,这里是郭沫若经常出入的地方。如今却物是人非。

编辑推荐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大师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名人的年轻时代,不止孩子要看,要学要体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