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吕双燕 页数:263
前言
著名的英国戏剧家彼得?布鲁克曾经把戏剧的本质概括为R.R.A,即Repeat(重复)、Representation(呈现)、Assis—tance(协助),他的意思是,任何一出戏剧,都需要经过反复的排练,然后在剧场里进行演出,在此过程中还必须有观众的协同和参与。布鲁克显然继承了亚里斯多德最早奠定的“动作模仿”说,把表演视为戏剧的核心。这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批评家卡斯特尔维特罗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后者认为:“悲剧仅靠诵读,假如不表演,决不能表现它的特长。”《诗学》。而德国的莱辛在《汉堡剧评》里说得更干脆:“假如我的作品演后的结果与坐在炉边诵读的结果相同,那么为什么要费尽心血来编剧?为什么要无缘无故的建筑剧场,招引了许多男男女女装扮起来?又为什么要骗了观众来?”这一切都说明,戏剧的剧本虽然可以归为文学的一种供人诵读,但就戏剧本体来说,它是一种演出的艺术。布鲁克所说的R.R.A,每一步都离不开演员,演员的表演才是戏剧最本质的东西。其实这一观念在中国的传统戏剧中也是没有疑义的,中国戏曲历来是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艺术,戏曲观众进剧场首先关注的就是“角儿”的唱念做打。
内容概要
这部《中国话剧表演史论》的一大特色是对中国话剧表演发展历史的总体把握和理解。作者探讨的是话剧表演,但不是泛论表演的一般规律,而是从中国话剧的实际出发,研究话剧表演迄今为止的每一个阶段的具体形态特色,然后从中归纳总结出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深人进行思考。换言之,本书在结构上采用了以史为经、以论为纬相互交织的方法,历史与理论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既不作大量史料的堆积,又避免了空泛无谓的议论。这也显示了作者较为深厚扎实的史论功底。
书籍目录
序绪论第一章 中国早期话剧的表演观念与实践(1899—1917) 第一节 早期话剧的演剧实践 第二节 早期话剧演技特色与局限 第三节 早期话剧的表演理论第二章 现代话剧表演观念的多元探索(1917—1935) 第一节 现代话剧表演观念的确立 第二节 洪深的现实主义表演理论 第三节 余上沅、向培良的表演理论 第四节 演剧实践与演技风格第三章 现实主义民族表演体系的初创(1935—1949) 第一节 “中旅”的职业演剧及其表演风格 第二节 斯坦尼体系的引进与“建立现实主义的演出体系” 第三节 现实主义话剧表演艺术的成熟 第四节 向民族化迈进 第五节 关于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理论建树第四章 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构建(1949--1976) 第一节 学习斯坦尼体系对话剧表演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话剧表演艺术民族化的探讨 第三节 “演员的矛盾”的讨论与话剧表演理论的成熟 第四节 民族现实主义表演体系的基本形成余论 走向“新的现实主义”(1976年以来)附录 一 胡导先生访谈录(一) 二 胡导先生访谈录(二) 三 话剧演剧史论文四篇 四 主要参考书目 五 主要参考期刊 六 主要参考报纸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角色分派制有一定的优点。首先,像在传统戏曲中的行当体制一样,有利于演员专心钻研本行当的基本技巧,提高演技水平。一些演员因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演技风格。“早期话剧有不少能演戏的演员,他们每个人差不多都有自己的‘拿手戏’,也可以叫做个人的‘保留剧目’吧。在舞台上演了多次,经过了反复的琢磨,他们在说白和动作方面基本上固定下来,像旧剧那样具有一定程式的表演手法,成为某一个演员独有的演技。……这就是某个演员的舞台艺术创造,也就是他个人的‘看家本领’或称为什么‘派’。”所谓“天知派新剧”,就是任天知等人的表演风格的概括。欧阳予倩说:“进化团在活动当中,锻炼出了好些个有才能的演员,这些演员后来都成了上海几个有代表性剧团的台柱。”这些演员就是指汪优游、徐半梅、王无恐等名家。朱双云在《新剧史》中曾有评价:“王无恐为庄严派中之上上品,字字珠玉,语语如斩钉截铁,起侠烈丈夫最其所宜。汪优游新剧界之全才,工小生,善扮贵族子弟,寒酸之士非其所宜。至若起老太婆恶少年娇婢尤称出色。郑药风风雅之士也,貌似妇人女子,饰蹩脚生酸涩士深得个中三昧,无人能出其右者,慷慨激昂风流潇洒则不能焉,有时起老太婆足称上品。”
后记
夜里快十二点了,忽然接到导师丁罗男先生发来的信息,告诉我书稿的序文已经写好,让我把电子邮箱地址告诉他。今年元旦的时候,我把准备出版的书稿和请他写序的信件发给了丁老师,没想到春节刚过,他就写出了序,并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给丁老师回复信息后,我站在窗前,看着夜景,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闪闪烁烁的夜灯,仿佛将我带回夜景璀璨的上海,带回幽雅静谧的上海戏剧学院。我的眼前浮现出丁老师那和蔼沉静的面容。从2000年第一次见到仰慕已久的丁罗男老师,他的和善、沉静就让我感到格外的亲切、温暖和踏实。2002年,我如愿而荣幸地考上了丁老师的博士研究生,从此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导师的博学、深沉和严谨。从他的讲课,到他对我的作业的评改,我都深深感受到他一丝不苟的严谨与不露声色的关注。我和我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喜欢、敬仰丁老师,说实在的,也都有些怕他,他的课,他的作业,我们谁也不敢怠慢、敷衍。毕业论文要开题了,我心中惴惴地把想作中国话剧表演史课题的想法向丁老师陈述,他静静地听,不打断,有时点点头,有时皱一下眉头,又点燃一支烟,继续听我底气不足的陈述,
编辑推荐
《中国话剧表演史论》: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