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

出版时间:1989-3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R·特里尔  页数:572  译者:刘路新,高庆国 等译,胡为雄 校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原书第一版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曾畅销120万册。一位外国作者为中国人描述了一位中国领导人的生活,作者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经典之作,以8种文字在不同国家出版。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  在《毛泽东传》一书中,一位外国作者为中国人描述了一位中国领导人的生活。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  本书观点基本上与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一致。作为局外人,作者的分析和论断也不乏精辟独到之处。但作者毕竟是一位西方学者,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和语言、资料等方面的限制,书中某些观点有时仍不免失于偏颇。

作者简介

  特里尔,作者是当今西方世界有影响的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研究都有较深的造诣。此书在美国出版后,引起了极大轰动,30余家国外报刊给予极高评价,将它誉为“世界关于毛泽东的最重要的著作”。

书籍目录

1)童年的岁月(1893-1910);(2)读书(1910-1918);(3)更广阔的世界:北京和 上海(1918-1921);(4)初露组织才能(1921-1927);(5)奋斗(1927-1935);(6)把握未来(1935-1936);(7)抗日(1936-1945);(8)圣人(1936-1945);(9)成熟的桃子(1945-1949);(10)“我们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1949-1950);(11)改造(1951-1953);(12)建设(1953-1956);(13)阴云(1956-1957);(14)体制的修补(1958-1959);(15)苏联与超越(1958-1964);(16)退却(1961-1964);(17)乌托邦的动摇(1965-1969);(18)树大招风(1969-1971);(19)尼克松(1972);(20)破碎的梦(1973-1975);(21)强弩之末(1976);(22)结束语。

章节摘录

  特里尔笔下的毛泽东与香烟  毛泽东喜嗜香烟不仅为中国人所熟悉,也为外国人所了解。在美国作家R·特里尔撰写的《毛泽东传》中曾多次提到毛泽东吸食烟草的情景,现记录如下:  书中第一次提到烟草的,是毛泽东在长征的路上,“对烟草的新发现使毛在最晦气的日子里也能振作起来。有些报告说,在部队即将开始作战时,他的人甚至用鸦片换取烟草,在没有烟草的时候,也就显示出了毛的聪明才智,他把一切可以弄到手的刺鼻的树叶当作烟草的替代品。”  在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接待了一些外国记者,A·史沫特莱就是其中的一个。“有时,他(毛)会直盯住和他讲话的人,头微微前倾,好像是在掂量他的话所产生的效果。整个交谈过程中,厚重缩拢的嘴上叨着香烟,他吸烟时会发出不寒而栗的响声。”  “按照规定,所有的人(部队)都只能留短发,但是毛却让自己的头发任意地长,直到看上去像一位音乐家。抽烟和不按时起床被认为是违反纪律的表现,但是,毛抽起烟来就像烟囱,而且正午之前很少起床。”  在建国初期,毛“夜莺式”地工作、学习、写作和修改文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毛至少有60年的抽烟历史。可能任何国家的政治领导人都不如毛抽掉的卷烟多。毛似乎有一段时间戒了烟。伏罗希洛夫元帅在斯大林死后访问中国时,曾告诉毛说:如果斯大林遵照医嘱戒了烟的话,他不至于逝世得那么早。于是,毛也戒了烟,但是,十个月以后,他又重新抽了起来。他说:戒烟无益于事,我们工作太辛苦,不能不抽。”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一天晚上,他会见了80位上海工商界的头目。“为了使这些‘民族资本家’不过分紧张,毛语调缓慢,如叙家常。‘你们为什么不抽烟?’他亲切地问,‘抽烟不一定对你们有害。丘吉尔一生抽烟,身体很健康。我所知道的唯一不抽烟但命长的人是蒋介石’。”  在“大跃进”期间,“毛过去曾经常与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人在一起边抽烟边聊天,他们共同商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在“四清期间”,“毛患有震颤性麻痹,然而,他并不显得十分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毛抽中国生产的弗吉尼亚香烟,而且抽得很凶。在与斯诺的一次会见中一晚上就抽了12支。烟油已使他的手指和牙齿变黑。”  在“文化大革命”前夕,法国文化部长安得烈·马尔罗斯拜会了毛。当谈及“法国脱离美国控制及中国离开苏联阵营时,马尔罗斯无意中用了‘联盟’这个词。在此之前,毛的手始终是在嘴边和烟灰缸之间运动。”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上海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并和她的一些朋友一起庆祝斯特朗八十寿辰。他先是向周围的人说医生让他戒烟,紧接着就点燃了一支香烟,慢吞吞地说他从未想过戒烟。他请在场的会吸烟的人都点着,有些人按着他说的办了。过了一会儿他发现不吸烟的占多数,就对吸烟者说:“不要担心我们是少数,放心大胆地抽好啦。”  这位美国作家是否会吸烟,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写在《毛泽东传》里的毛泽东同志吸烟的情景,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是真实而又可信的。同时,通过外国人的耳目、手笔将所见所闻的毛泽东同志吸烟的情景记述下来,又格外地平添了几分情趣。

媒体关注与评论

  毛泽东一家人  赵志超  毛泽东的第一次婚姻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接受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曾说:“我14岁  时,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  有。”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索尔兹伯里在他的新著《长征秘闻》中也谈到毛泽东的第  一次婚姻。他说:“毛15岁时,他父亲曾强迫他与一个比他大四五岁的女子结婚。  他出于礼仪参加了婚礼,但拒绝与她接触。由于这桩不圆满的婚事,这个女子的名  字始终没有透露过。”  那么,毛泽东的原配妻子到底是谁呢?  《毛氏族谱》齿录卷十五中说:“(毛泽东)原配罗氏,清光绪十五年己丑九  月二十六丑时生,宣统二年庚戍正月初二寅时殁,葬韶山南岸土地冲楠竹堕,酉山  卯向。”由此可见,毛泽东的原配叫罗氏。  族谱上把罗氏列为毛泽东的原配,把“杨氏”(开慧)列为“继配”,把“贺  氏”(子珍)列为“再娶”。可见,罗氏在毛家的地位是得到族人认可的。  毛、罗两家是世交,上两辈就有亲戚关系。罗氏祖母毛氏,是毛泽东的祖父毛  翼臣的堂姊妹,即韶山冲毛咏堂之女,亦即毛泽东的姑祖母。而罗鹤楼(罗氏之父)  与毛泽东父亲毛顺生又有些生意往来,因此两家关系密切。毛顺生每逢去罗家走访、  谈生意,时常带上长子毛泽东。毛泽东谦恭有礼,每相逢皆执侄辈礼,称罗鹤楼的  妻子毛氏为“姑母”,称罗为“姑父”或“叔父”。罗家夫妇对这位后生颇有好感。  再说罗氏生性温顺善良,年方十八,长得丰满,是一位操持家务的好手。毛顺生对  这位表侄女甚为喜爱,因此特意向罗家提出结亲的要求。罗家正有此意,便痛快地  答应了婚事。  毛泽东少年大志,根本就没有想到父母会这么早为自己操办婚事,因此心中闷  闷不乐。为顾及父母和亲友的面子,他只好默默忍受着这桩“痛苦的婚姻”。美国  作家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写道:“可怜的毛泽东呆若木鸡。出于某种考虑,泽  东有礼貌地接受了这种生硬的可怕的仪式,他规规矩矩地向每位来宾磕头。惊恐万  分的新娘被揭去红盖头,像新买来的商品第一次接受检查。但是他绝不与这位比他  大六岁的新娘住在一起,并发誓说决不碰她一指头。”  1909年罗氏通过明媒正娶来到毛家,成了毛家的长媳,不管毛泽东对此事满意  不满意,但他的父母是满意的。  妻子罗氏过门以后,与婆婆文氏、弟媳王淑兰(毛泽民的发妻)相处很好。她  也很体贴丈夫,为他送茶送饭,洗衣浆裳。  毛泽东对父亲的包办婚姻一直不满。1910年秋,毛泽东怀着“立志出乡关”的  志向,来到湘乡东山中学求学,半年后,到长沙湘乡驻省中学读书。  就在他1910年离开韶山去湘乡读书之前,这年春节后一天,罗氏因患细菌性痢  疾,不幸去世,年仅21岁。  毛泽东虽然不承认这桩婚事,但一直没忘记罗氏的亲属。罗氏去世后,毛、罗  两家保持密切往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勉力照顾。

编辑推荐

  “毛泽东的一名警卫员着迷地目睹了毛泽东1938年5月写《论持久战》时的情景。毛泽东坐在窑洞里的书桌边,微弱的烛光照着他苍白的脸。他两天没有睡觉,只吃了一点点东西,一条湿毛巾用来擦他身上的淋漓大汗,笔记本旁边放着一块石头,毛泽东手臂酸疼时就紧握几下石头使手指得到松弛。5天以后,写满了显示毛泽东桀骜不驯特点的草体字的稿纸已有一大摞,而毛泽东的体重减轻了,眼睛布满了血丝。当他去吃已不止一次给他热过的晚饭时,工作人员把这视为一个重大胜利———如此着迷于写作的政治家真是举世少有。第7天,毛泽东突然痛得跳了起来,原来是他右脚上穿的鞋被火盆中的火烧了一个洞,而他还在沉思。他喝了一杯烧酒,继续把《论持久战》的最后一部分写完。到了第8天,他突然感到头痛,一阵晕厥。医生来给他诊断后,他仍继续写作。到了第9天,终于完成了这篇长达5万多字的论文。”  特里尔著《毛泽东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毛泽东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从上网开始,网上对毛基本上是恶评,这直接导致我对毛的印象急转直下,其中影响不好的就是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
       但是实际上对于毛在解放后的经历没有认识,对他的个人也谈不上了了解,这本书很好的完善了毛的印象。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四点吧。
       第一点,毛过于夸大个人的意志,对科学很抵触,比如在晚年得癌症之后,拒绝治疗。
       第二点,看不上只是分子,历次运动中很多知识分子遭殃。这在我看来有点分裂,他年少的时候,不顾父亲的反对,外出求学,而且一生中也很喜欢看书。可是他很讨厌只是分子。
       第三点,个人觉得解放后的毛狭隘,虽然他读过很多的书,而且出了名的喜欢做笔记,有可能读的书太偏门了,而且出生农村,只有两次去苏联的外国经历,这导致他视野不太开阔。所以在解放后,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励群众搞阶级斗争。
       第四点,毛的反对党,有高岗、彭德怀、刘少奇、林彪。其中彭、刘二人在公开场合反对毛,毛的统治地位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牢固。
  •     了解历史,学习历史。
      从本书的序中就开始喜欢上了,“流行歌星们以较为轻松的方式把毛泽东的话写进歌词,出租车司机为避免车祸而把他的肖像悬挂在方向盘上方,农民在遭遇水灾时紧紧地握着他的像,就像他们以前握着观音的像一样。”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说过:“社会形成之初,是领袖造就制度。”在中国,那就是毛泽东时代。他又说:后来则是制度产生领袖。“这就是今天的中国。
      看的越多,疑问则越多,深入再深入。
  •     中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出一个像毛泽东这样的人,无尽的赞誉如神一样,现在又有无数人控诉其如恶魔。就是世界舞台上,这样的政治人物也不多见,毛泽东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毛泽东是个伟大的人,他用小米加步枪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统治这个国家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毛泽东是个平凡的人,他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毛泽东是个渺小的人,不能否认他有私权力的强烈需求,怀疑和他政见不一的人并不懈地将其打倒。中国专门研究毛泽东的人恐怕有千千万万,可是竟然没有一部经典的毛泽东传记。这也难怪,因为毛泽东太重要,又太近,中国和毛泽东之间的故事真不是能简单说清楚的。所以,只能看美国人写的东西了。感受是,会相对客观,也感谢时代不再盲目用意识形态作判断,当然,这本书还要早,如果是现在发行的恐怕还能描写保留更多内容。但是,的确不过瘾。看一个外国人讲中国故事,讲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还是多少感觉隔靴搔痒。很多激动人心的时刻,比如朱毛会师、比如遵义会议地位的确立,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而对建国后期一系列运动的开展特别是六十年代后期之后权力斗争的过程,还是不能介绍更多更翔实的内容。
      总的来说,前半部分还是人的过程,从最早一批的中共党员,到几次党代会的出席缺席,到在北京的不受重视,到积极在国民党内发展农村工作,到湖南、井冈山时期,到长征,到抵达延安,期间也经历了几起几落,毛泽东还是一个清晰的人,有自己的观点、需求、做法,从解放战争后期一直到夺取胜利建国,特别是建国后期,他已经不是一个普通人了,而介乎于神和魔之间。基辛格的书说过,毛泽东是一个有话不直说的人,你需要猜测他的意图到底是什么。生活中实在是很难与这样的领导相处。但不要忘记,那个破除权威鼓励革命听取基层群众意见的人也是他,晚年的一切问题除了不能容忍权威和地位被挑战外,也的确反映了毛泽东的政治哲学,就是要斗争,思想问题一刻不能放松。
      书算厚,但很快都读完了。虽然是翻译作品,但读起来很容易不晦涩且让人有兴趣。对于近现代史,还是有更多的了解需求,之前书本知识太匮乏太单一了。下一个任务是蒋介石传。
      
  •     这部书写的非常好,好在什么地方呢。一个是客观视角,一个是材料丰富,一个是哲学意味浓厚,一个是语言生动。
       作者想必是比较了解中国的哲学著作的。这样进行传记的写作就有了分析的基础,而不是作者自己的偏见。
       毛是半知识分子还是哲学家皇帝,或者说圣者为王,我认为是后两者。至少毛的历史水平做个博导没问题,政治上当个院士也没问题,可见他是知识分子。但是他不仅仅是知识分子。
  •     一直以来,没有人认为毛泽东是民选的。
      
      然而,看了这本书的前面10%,我觉得,毛泽东确实是民选的,只是选择的方式,不一样。
      
      童年毛泽东是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有关心穷人的善意,也有反叛控制欲极强的父亲。
      
      就读于东山小学的阶段,他是个超龄学童,是个外乡人,他受到排挤。他已经体现出歇斯底里的一面。当时毛泽东以为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这个错误认识遭到同学们的质疑。
      
      毛情绪非常激动,强迫同学签字反对正确的老师,甚至写信给市长,要求罢免持有不同意见的校长。
      
      这里,我看到的是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少年,在面临挑战时,采取的过火自我保护,以至于攻击不同意见者的行为。
      
      这种遭到挑战就疯狂反击的本能,是毛重要的性格密码。
      
      在湖南组织武装起义时,组织内的反对者的支持者欲对毛发动叛乱,毛把他们全部“处理”掉了。当时在毛的指导下,武装组织已经取得对敌胜利,组织内的反对者因此失势。仅仅从理性的角度,事实证明毛是值得信任的,而反对者的支持者居然发动叛乱。毛虽然可以从轻处理,但不得不说,支持者的叛乱,在客观上,迫使毛作出严酷的处理。这个角度讲,毛是被反对者不可理喻的行为,塑造和放大了冷酷的一面。
      
      曾经我对毛非常反感。认为他对中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现在中国贫富差距如此巨大,毛以及其官僚系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看了该书,我越来越觉得,这种局面,中国的穷人一样负有责任:
      
      当年的底层农民,在毛的土地政策的诱惑下,杀死了当地的地主乡绅,轻易就出卖了自己的选票与支持,让自己的青壮年参加共的武装组织。
      
      而冒险者们,则采取了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与毛泽东竞争。意见不合,轻则分道扬镳,重则武斗暗杀,用各种残酷的手段夺取权力。
      
      毛就像一个聪明凶狠的野兽,在这种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中,学会了凶残的竞争法则和竞争技巧。因为如果他没学会,他就死在争斗中了。
      
      大势如此,毛只是当时中国人按照中国规则选出的凶狠首领。
      
      
      另一个点是,毛其实挺实用主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主张,无论地主富农中农,他们的财产都应该被没收。然而,在湖南秋收起义期间,毛为了争取中农富农的支持,没收抄家的措施实施得很小心。一直以他这种行为遭到中共中央的批评。
      
      他在一开始,并不是最坚定的共产主义思想支持者,他有实用主义的一面。他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施自己的策略。
      
      从这个角度讲,毛也是中国大势塑造出来的。
      
      以前我一直以为,很多问题,都是共的错。然而,今天看来,不是这样。
      
      这本书与《两个人的长征》结合起来看,或许更加有意思。
      
      在书中,两个英国人,在重走长征的路上,遇到很多值得批评的中国式行为。
      
      比如,看到是老外就图谋讹诈他们的旅店老板。
      
      比如,随便应付,做事不严谨的指路人,
      
      比如,对自己生命不负责的农民。
      
      很多问题,其实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在这个时代,很多问题需要自己负责。
      
      说这句话,并不是想为毛共洗地,而是,出于为自身考虑的一种理性正确的判断。
      
      这是个好时代,好好努力,怪别人不能给自己带来想要的东西。
      
      
      
      
      
  •     好吧,我其实就是想看过正传后再八一八。
      
      毛泽东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结识了蔡和森,两人成了好友,之后一同组织的新民学会,共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蔡和森,湖南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是新中国第一位妇联主席蔡畅的哥哥。1920年,蔡和森同向警予在法国结婚。向警予,湖南人,中共党员,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蔡向两人同为中共的早期领导人,两人的结合,在党内传为佳话,被誉为“向蔡同盟”。婚后,蔡向二人生活习惯、性格差异逐渐显露出来,1925年,一名叫彭述之的人闯入二人的生活,使得二人的婚姻关系最终走向终结。
      
      彭述之,湖南人,中共四大第二号领导人,地位仅次于陈独秀。后转为托派,1929年被开除党籍。当时彭述之以中共的“四大”中央委员的身份接替多病的蔡和森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为方便工作,中央决定蔡和森向警予夫妇、彭述之陈碧兰夫妇和秘书郑超麟一起住在宣传部的寓所。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彭述之与向警予相爱了。1926年,向警予同蔡和森在莫斯科和平分手。当时,与蔡和森夫妇一同赴莫斯科的还有李立三夫妇等人。
      
       李立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新中国的创建者之一,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组织部长。早在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李毛二人就通过毛泽东的征友启示结识,是毛的旧识。当时在莫斯科,李立三的妻子李一纯出于同情和关心,对病中的蔡和森给与了许多照顾,慢慢地两人竟然产生了不能自拔的爱情。随后,李立三和李一纯分手,1926年底,蔡李二人正式结婚。
      
      李一纯, 1923年参加革命,1925年入党,与杨开慧曾同在周南女中读书,原本的丈夫是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也就是说,李一纯曾是毛泽东的嫂子。1923年1月,杨开智找到当时正在北京从事工人运动的李立三,拜托李立三照顾他的妻子李一纯南归湖南长沙。出乎意料的是,两李在南归的途中产生了爱慕之情。结果,李一纯没有回到长沙,而是跟随李立三到安源另组了家庭。后来,把她的七妹李崇德介绍与杨开智结婚。
      
      同李一纯分手后,李立三于1926年4月,只身回到国内。李立三回到上海,当年夏秋之间,按照李一纯的安排,李立三与李一纯的三妹李崇善结合。1930年,两人的婚姻解体。1932年,李立三与沈志远的妻子李汉辅相恋,而李立三与李莎这对著名的跨国恋人,则是1933年相识的。至于李崇善,则在1933年遇到进步的知识分子黄希索,两人在湖南成立家庭,共同抚养李立三同李崇善的孩子,直至解放后。
      
  •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让我了解到了毛泽东不为我所知的一面。让我从多个角度看待一个普遍所知的事物是对我最大的启发。其实很多事物都是由普通到神话再到普通的过程。喜欢推荐给后来的读者,当你看这本书时候,记住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     绝对的大部头书,原想利用碎片时间读完,但后来发现这不可能:一来作者写的引人入胜,环环相扣,一读就放不下了。二来近50万字的内容光靠每天一个小时的碎片时间根本打发不了。值得庆幸的是,美国人写史,写传记随意一些,直白一些,不玩“春秋笔法”,大大降低了我的脑力消耗,如果是咱古人写的史书,一年我都“吃”不下一本。
      
      虽然我是中国人,但对于前几代领导人的印象大多来自政治和历史课本,很抽象,“高大全”得很。之后的少数几次update全都来自网络,但也没形成系统的印象——网络资料太过龙蛇混杂,难辨真伪,而且大多用词偏激,我没很用心去看。这本《毛泽东传》我买的是电子版,谨慎起见,先下了试看版,引子就写的很让我满意——作者引用了好几位见过毛泽东本人的描述,短短的一两千字就引用了九个注释和出处,我心想应该挺挺靠谱。事实证明我没选择错,这本传记资料翔实,逻辑清楚,特里尔谦虚谨慎的把自己藏在了书后面,轻易不发表评论,仅有的几次也是一阵见血,完全具备好的传记所有的要素。
      
      看完此书,我的最大感想就是敬佩,毛泽东真的是为旧中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耗尽了所有的伟人。不但是自己的所有,还有整个家族,他的两个弟弟,一个过继的妹妹全都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小弟弟和妹妹去世的时候才二十几岁,大弟弟也没活到新中国建立),书里对这些只是一笔提过,我也是出于好奇问了度娘才知道的。心头大为震惊,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书里说他是圣人,并举了一个英雄崇拜的事例,我一点都不反感。他应该得到的。
      
      -------------------------------我是精彩书摘的分割线-----------------------------
      ·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跟着一支队伍活动。他们打了一天的仗,战斗结束时没有饭吃。小米倒是能搞到,但是部队没有钱付款,指挥员不允许不付款就把小米拿走。在这个残酷的夜晚,指挥员开始对他的战士们讲解毛泽东在古田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里有一些是关于不给钱不能从当地人那里拿走任何东西的规定。让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呆若木鸡的是,这支饥饿的队伍用嘹亮的歌声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度过了这个夜晚。“他们的歌声像弦乐交响曲。”她这样写道。
      【这段让我看的心头酸涩】
      
      ·毛泽东把刘少奇和周恩来叫到一起,他有个问题要问他们:“你们怎样使猫吃辣椒?”
      刘少奇先发言。“这还不容易,”这位二号人物说,“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猫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
      “我先让猫饿三天,”周恩来回答道,“然后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它会囫囵吞枣般的全吞下去。” 毛泽东像不同意刘少奇的做法一样,也不同意周恩来的做法:“不能用欺骗手段——绝不能愚弄人民。”那么,主席自己怎么做呢?
      “这很容易,”他说——至少在这点上跟刘少奇一致,“把辣椒擦在猫背上,它感到火辣辣,就会自己去舔掉辣椒,并为能这样做感到高兴。”
      【这段的背景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对于资本家的处理问题上,三者的看法,没有出处,我不知道是真是假。】
      
      ·毛泽东和刘少奇在45年的大多数时间里都在一起工作。他们都来自湖南,讲话都带湖南口音,但彼此能听懂。在延安,是刘少奇策划了树立毛泽东为领袖和思想家地位的行动,并在1945年的第七次中共代表大会上确定下来。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刘少奇曾试图把毛泽东从第一把交椅上赶下去。真相是,刘少奇把毛泽东看作中共的主席,而不是皇帝。 这两个人在大的观点上有分歧。刘少奇不像毛泽东那样看重农民对革命的贡献。他像天主教徒相信教会一样相信党的权威,不像毛泽东那样热衷于邀请群众批评党。他的性情是喜欢以有条不紊的步骤办事,而不是像毛泽东那样喜欢波浪式地发展经济。
      刘少奇没有毛泽东那种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他对苏联的各种缺点也不像毛泽东那样看得那么重。很难想象毛泽东会使用从刘少奇的嘴里自然说出的国际主义形式的语言:“中国共产党是世界共产党的一个优秀支部。”
      对毛泽东来说,任何中国的东西都不能称为某种非中国的东西的“支部”。 最大的差别在于刘少奇身上没有那种“猴子”气。他不具有毛泽东以倾斜的视角看事物的地习惯。他不像毛泽东那样把生活看作永远处在流变之中并从中获得乐趣。 在刘少奇看来,历史是向上的扶梯。在毛泽东看来,它是个波涛汹涌的海洋。对刘少奇来说,社会主义是门科学,要以理智的步骤加以追求。对毛泽东来说,社会主义是一种道德,不允许在最后的胜利中被扭曲。
      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分裂,在非斯大林化时就开始扩大了。毛泽东对来自莫斯科的冲击的最终反应,是决定找到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即使它不再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这让固执地抱着正统不放的刘少奇落在后面,只感到对猴王的胡闹不理解。
      【毛泽东为什么最终和刘少奇“分道扬镳”】
      
      ·除了二号人物的存在提醒毛泽东死亡正在来临以外,毛泽东和林彪之间的问题还有更多的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林彪的军队1967年后作为政治体制基石的作用越来越大了。毛泽东现在一心要重建他在1966年如此坚决地抛到风中的党的机构,但林彪的军队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回到营房里去。
      第二,毛泽东觉得60年代的林彪滋长了一种权势政治心理。林彪提到“绝对权威”,这激怒了毛泽东心中的猴性。毛泽东跟林彪不同,他并不把不计一切代价保卫政权大厦置于最。他也不像林彪那样倾向于使用军事权威的盖子来窒息政治上的观点分歧。
      第三,赤裸裸的野心起了作用。毛泽东在1966年给妻子的信中曾经表达过,他对林彪把“毛泽东思想”包装成神奇的包治百病的灵药的做法感到愤怒。“我历来不相信,”他写道,“我那几本小书,有那么大的神通,现在经他一吹,全党、全国都吹起来了。”到1969年,毛泽东怀疑,林彪奉承他是别有用心。
      但是,在二号人物位置上,林彪深感焦躁。处在毛泽东的阴影里,距最高职位那么近,同时又无限遥远,这似乎影响了他的判断力。(对二号人物来说,这并非是罕见的情况,正像安东尼·艾登在丘吉尔的阴影里、休伯特·汉弗莱在林登·约翰逊的阴影里,以及乔治·布什在罗纳德·里根的阴影里那样。) 对林彪来说,另一个问题是,不仅毛泽东,还有许多中国人开始怀疑,他是否具备当中共主席应该具备的条件 。
      【毛泽东和林彪的纠葛】
      
      ·毛泽东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每当他出现时,中国的任何观众都会起立并鼓掌。但是,毛泽东的助手们并不总是相信自发性。在毛泽东到来之前,一个管礼仪的人走到钟敬文面前,告诉他这件事的步骤。因为钟敬文坐在门口附近,所以他会先看到毛泽东。一旦看到毛泽东,他必须站起来并鼓掌。这会给整个大厅一个信号,为向主席表示敬意而迸发出掌声。于是事情就这样进行了。据钟的回忆,毛泽东缓缓沿走道走来,显然暴风雨似的掌声没有让他感到不自在。
      【就是这一段,特里尔的用意虽然很隐晦,可是我一点都不反感这种英雄崇拜。】
      
      到下午4点,人群散去。自行车潮开始像往常一样涌过天安门,碾在追悼会留下的印有大会程序的废纸屑上。毛泽东时代结束了,邓小平时代即将诞生。
      【这是书的最后一段话,真的是意味深长,特里尔的才华可见一斑。】
      
      PS:我买的是多看的电子书,18元,贵的令人咋舌。但真心物有所值,精致漂亮的排版,即点即看的注释,清晰详实的配图,把阅读变味了一场美的体验。这才是我想要的电子书。
      
  •      从外国人口中叙述的毛主席,在我们看来,可能更加客观一些。抛开身为国人对于毛泽东的主观意向,讲述一个更加真实饱满的主席。全书看下来,毛主席的形象不会是一个触不可及的偶像,他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有对于父母的不同情感,对于朋友爱人的情感也是那样的真实。一样会生病,会热血澎湃,会犯错,会做与一切平凡人别无二致的普通事情。
      
       之所以会萌生出看这书的原因,是不久前跟大伯谈话的时候,才发现,毛主席是他们那一代人无可取代的领袖。作为后生的我们,对于毛主席的印象真可谓是支离破碎,零零散散,不成印象,加上更大程度上的外界观点影响,对于一个并不了解的人,见到如此之多人对其顶礼膜拜,不免心生反感,不问理由地消极判断。现在看来,实在是大部应该。抛开世俗的偏见与顶礼膜拜,本书给我们一次思考的过程。喜欢此类名著,书中引经据典,相当给力的陈述,较之他人只言片语的论断,实在是再精彩不过的了。
      
      摘录:
      
      在长沙第一师范的5年半中,他在书籍或副本的页边上,写下了不下100万字的分析性、有独特观点的批注。在页边上,他常常写下“荒谬”或“不通”之类的批语。
      
      长征“创造”了毛泽东,使他成为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人。它把他置于成为中国最有希望的政治领袖的边缘,为他提供了一支铁打的队伍,他们一直跟他站在一起,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爆发。
      
      毛泽东心目中对日本最初的印象是英雄一般的。日本在1904—1905年的战争中让俄国显露出其衰弱的本来面目,因而作为亚洲的强国闪耀着光芒。甚至在日本已开始长期横行霸道地对待中国之后,毛泽东仍然相信中日间是潜在的兄弟关系。然而,到30年代末期,毛泽东就成为抗日主义的“高级传教士”了。抗日似乎成了他做出任何判断的衡量尺度。
      
      战争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影响大相径庭,令人惊愕。当国民党被日本的推进赶到中国西部时,在北部和东部中共的敌后根据地却越来越壮大。到1940年已经有5000万人生活在北部中国毛泽东的根据地了。
      
      朝鲜战争挽救了蒋介石政权。它使美国重新拥抱国民党,而这在六个月前似乎是不可能的。朝鲜战争确保了“毛主席万岁”的横幅,在毛泽东的有生之年不会飘扬在台湾上空。
      
      在生活方式上,毛泽东是个过着帝王生活的农民。[41]他能够吃下上面漂浮着蛆、已经放凉了的蘑菇汤而使护理员吃惊,而在和另一个工作人员的谈话中,他却暗示自己是“皇帝”。他的生活方式的“奢侈”,主要在于大量的服务和奉承。虽然做好的猪肉片很油腻,但是摆在桌上就是美味。毛泽东从来不必自己梳头、把书送回书架、穿袜子、使用门钥匙。他不吃专业的食物品尝师事先没有尝过的菜,也不必用自己的手指拨电话号码。
      
      毛泽东以他说话时慢吞吞的语调,开始异常成功地让这些巨头们放松下来。“你们怎么不抽烟?”他和蔼可亲地问这一群精神紧张的人,“抽烟不一定对你们有害。丘吉尔一生抽烟,身体很健康,我所知道的唯一不抽烟而命长的人是蒋介石。”
  •     特里尔的这本《毛泽东传》,全面的介绍了毛泽东的一生,他参考了大量的史诗,论据论证清晰,严肃,他的观点不那么片面,他把毛泽东的形象真实的刻画出来,毛主席不仅仅是那么神一般要不可望的人,也不是那个大家曾经一度因为文化大革命而认为的独断专横的人,这是一个饱满的人物,这只是一个和所有人一样从叛逆少年走向固执老年,回归传统的求索者。就像周恩来总理说的那样,“我们都会犯错。”这是我们崇敬爱戴的主席,尽管他犯过错,他的一生跟这个世纪中国发生的事情密不可分,他代表了这个时代。
      
      
      
      是人造就了一个时代,还是时代造就一个人?于毛泽东,我认为这两点是并存的。首先在党内的斗争中,在前期,无论如何让都是轮不到毛泽东的,但是在他前面的李立三,王明等人他们都没有看清中国当时所处的现状,他们只是在照搬苏联的模式,而这条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任何没有加入自己的本土特色的,照搬别人的东西的是在当地不适用的。而当时毛泽东就是恰恰看到了农民这一特殊阶级的存在,这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阶级,终会在革命的道路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正是体现了毛泽东的远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第五次反围剿运动的失败,进行了长征。我认为长征是一场战争的失败,但又是另一场战争开始的胜利的标志。长征是毛泽东掌握政权的重要事件,扫清了张国焘这个障碍,确立了他在党内的最高地位。
      我觉得那后来的三年内战是毛泽东掌握最后的政权的一个时代机遇。如果说那八年的抗日是毛泽东逐步积累人心的话,那我认为最后三年的内战就是人心达到一定程度的爆发。尽管外界都在支持蒋介石着一派,连苏联都倒戈了。对于毛泽东的形势是不利的,内战必不可少,调节是没有用的,就像毛泽东说的“两个想不开,合在一块,就要打仗。”但也就是因为这场内战,蒋介石的失败,退出这场争权的“游戏”,成就了我们的毛泽东。
      可见失败不全是不好的,失败能成就那些能在失败中找到出路的人,挫折中成就了一些能克服挫折的人。只有失败,才能让我们看清楚什么是我们缺少的,我们需用从哪些方面得到改进。这种品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可缺失, 我们要学会在失败中找寻出路。
      除了那个特殊的时代造就了毛泽东,毛泽东自身的品质更造就了不一样的毛泽东。
      一个人的一生在年幼时所受的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很深刻的,虽然说毛泽东自己认为他唯一敬爱的是他的母亲,但是在各种小细节中无不透露出他从他父亲那里得来的影子,那是存在于潜意识。在他的童年中,他的父亲虽然支持他去学习,但仅仅只是为了让他回家更好的继承家里的事业,并不支持他进一步的读书。前期的毛泽东进行过反抗,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那场文化大革命中,他嘲笑着读书。他的潜意识里是想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虽然他不承认。
       一个人最幸运的事能遇到一位可以影响终身的恩师。杨昌济教授,在思想上,他在渴求生命意义的一代人的心灵中播下了会结出激进果果实的种子。在生活上,他的热衷体育运动更是带动着毛泽东的强大斗志。是啊,只有拥有的强大的体魄,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斗争中占有更好的优势,我们可以看到及时后来在延安的艰苦生活,长征都没有打垮毛泽东(虽然,会有疾病困恼过他)。他相信的是有时人们不需任何药物单靠极大的希望也能生存下去。
      他是一个深谙历史的人,《水浒传》是他随身携带的一本书。他汲取了《水浒传》中绿林好汉的那种在战争的进行之中展开道德斗争,他们常和敌人展开论战。我一直感到遗憾虽然我读过《水浒传》,但仅仅只是读过,其中的战略政策却从未深刻的理解过。大渡河上《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们再次丧生,伟大的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19世纪60年代亦丧生在这条河边,而对这两次起义运动非常仰慕的毛泽东却引领着共产党的士兵们穿越了大渡河。他没有学李自成那样,因为他知道那样子的国家不能维持的够久。他总是能在历史中将其精华提取出来,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熟练地应用。在毛泽东也成为历史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习他的各种精神,虽然时代变了,总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他的雄韬伟略掌握在心中,了然于心这一境界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他面对祖国河山所写出来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更是有一种很雄伟的感觉,让人品读之后会有一种天地辽阔的豁然开朗。他花了9天的时间,在窑洞中一鼓作气的写出的《论持久战》从中国的角度对中日战争做了总体的考察。他对未来战策的总结,无不一一在之后的几年抗战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体现。他的其他著名论著,发表的言论也数不胜数,从中也可以逐渐的看出他的思想的日益成熟。
       毛泽东的大胆是闻了名的。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抗战过后的那次《重庆谈判》。我一直在想如果毛泽东不去那场明知充满着重重危机的谈判,那结局会不会改变。其实那次谈判,撕毁约定就是预料当中的事情,而毛泽东依然选择了前行,他去不是为了那一纸条约,更多的是在于显示自己的实力。他那种镇定自若的形态在蒋介石面前,就已经是胜利了。历史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意义,他会有一个即让人感觉这是理所当然,又会让人感觉这种理所当然是一种人为的动力在不断的推动。
      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毛泽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题字又一次展示出了他宽阔的视角跟宏伟的气魄。在第三段中写着“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写出这样的碑文,他把鸦片战争作为革命的起点,他想到的不仅仅是3年的反蒋,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30多年的历史,而且想到了中国百年多来的屈辱的历史。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所树立起来的神一般的形象,我认为这也是他领导新中国的成立的必然结果,其实更是新中国需要这样的一个信仰。打仗需要信仰,治理也一样。这样一个6亿多人口的大国,如果缺少起一种信仰,会陷入一种混乱。这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对于鼓动人民万众一心,进行大改造是有很强大的促进作用的。其实我觉得大跃进是需要被原谅的,指标在那里,这是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一种想法,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东西被赞扬,被认可。更何况,我们的信仰在那里,我们希望主席看到的是一个美好的成果,只是用错了方式,错误是需要被原谅的,更何况后来也被改进了。但是信仰过于浓烈,到了盲目的崇拜,人对事情的分辨程度就低了,也造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遗憾。后来这段的文化大革命,
      自古都是打仗赢得一个国家容易,治理国家难。前者,就有一个目标,任何的战略措施都是为了那个胜利而制定的。而后者,是由各种无法预料到的琐碎的事情组成的,毕竟后者更是一条长远的路,我们现在正在走着这条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一个美国人在潜意识中,会不会将美国与中国的那段历史编写的有些偏差呢?我认为在特里尔的著作中已经写的相对严谨客观了。在尼克松来访中国,作者独立成章,可见这一事件对中国的还是具有深刻的影响的,但是毛泽东表现出来的是没有恭维,依然是毛泽东的个人风范去接待他们。他们的谈话直击当时的时事,既有共同的视点,又都不卑不亢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在毛主席生命的后期,我认为他的孤独的,他承受着身体上的疼痛,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悲痛,还有整个国家的压力,他没有朋友,妻子也因为政治原因分开居住,最疼爱的儿子也在一场战争中离去,得力助手周恩来也早他一步走了。虽然仍被当成神一样的崇拜在那里,让我妄断的推测,我们的主席应该是不快乐的。他那辉煌璀璨的一生,终于离去,但他留下的那个时代却仍在继续。
      在书中的尾声中提到一场没有毛泽东的共产主义运动肯定会逊色不少,它将失去其应有的区别于其他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特色。他的一生,值得我们去推崇,致敬。
      
      
  •     这本书跨度很长,新民学社,湖南学生联合会,安源路矿,井冈山,江西瑞金,万里长征,延安抗日,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文革,等等我个人觉得多对我这样平平淡淡的人来说,都非常的震撼。安源路况工人罢工,是毛主席一个人去发动的,可见毛主席的行动力执行力非同一般。再后来回到家乡发动农民运动被地主抓到要枪毙的情景,让我想起曹操当年刺杀董卓,逃难的时候,在中某县被陈宫台抓获,曹操说服陈宫和自己一起起义,但毛泽东并没有成功的贿赂看押他的小兵,但是他也是机智的逃脱了。在逃亡井冈山的过程中,自己有了很多追随者,有很多人有了悲观主义情绪,但是毛泽东还是用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稳定住了队伍,并且说服了井冈山的土匪加入了自己的组织,这个过程中可以体现出毛泽东非凡的个人魅力以及语言的煽动性,当中共中央派遣朱德去井冈山说服毛泽东走武装占领城市的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说服了朱德。江西瑞金武装割据,党中央搬到瑞金,毛泽东失去了领导权,几乎丧失了对党和军队的领导,但是他耐心的等待了三年,终于在反围剿失败后,重新获得了对党和军队的领导权,用自己的战略战术思想挽救了红军,长征过程中和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导致红军的分裂,毛泽东的军队转战陕北,张国焘向西藏挺进。当到达陕北之后,抗日战争爆发,毛泽东选择了抗日救国的方针,而蒋介石则选择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继续发动内战,毛泽东关注的是人心向背,把政治斗争,战争看作是一场群众性的运动,而蒋介石关心的只是如何对军队的掌控,如何拥有权力,他忽略了军队和权力的来源,如果说毛泽东是掌握了如何寻找水源的方法,那么蒋介石掌握的只是如何蓄水的方法,一个是思想家,一个只是战术家,这也许是为什么在抗战之后毛泽东能够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回到了阔别二十九年之久的大城市,对与新中国的建设他选择了违背自然规律的跳跃式的发展,导致大跃进,浮夸风,共产风的产生,庐山会议的政治斗争彭德怀是牺牲品,足以见得在不和调和的政治斗争中,某些人必然会成为双方不同斗争的缓冲物,历史选择了彭德怀。大跃进失败让毛泽东怀疑起了人心的不可控制,虚假的生产数据等等一切可能是导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深层次原因,对理想化的社会制度过度追求,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于毛泽东的阿谀奉承,以及由林彪等等掀起的个人崇拜之风最终导致一言堂的产生,这才是真正的悲哀,在这可怕的专断环境下,一些戏剧性的滑稽事情的发生也是必然的。但毛泽东的一生始终都在追求国家利益,最起码这本书中表现的是这个样子,从这个层面讲他始终是个值得敬佩的和尊敬的人。
  •      本书作者罗斯·特里尔是毕业与哈佛的学者,本书被誉为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最受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即是国内通行的毛泽东传记中最受官方认可的一部。此传的笔法不像是出自一个历史学家,反倒是它浓厚文学色彩、对历史细节的不倦描绘给书带来了很高的可读性。
      
       毛泽东,在他退出了这个世界舞台后近40年的时间里,他的影响力一直没有减退。在大多数民众的心中,毛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也是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一系列灾难的主导者。如此强烈的反差给毛泽东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霜,更让人读不透。
      
       而这本书在尝试解读毛泽东的一生时选择了他的心理为切入点。起点是毛泽东的生长环境。地域上,他生在湖南的一个山村的农民家里,决定了他的生命与土地的不可分割;南方秀丽的山水,也在一定程度上滋养了他浪漫的天性。教育上,私塾老先生的腐儒教条让他厌烦不已;家庭上,在受到具有极强的封建思想的父亲的管制与压迫下,他养成了不可磨灭的逆反心理,不论是对于传统或是权威。特里尔也花了很大的笔墨来刻画传主自身强烈的矛盾性,是“猴性”与“虎性”的结合。这些因素在他的一生中都有强大的影响力。就是这样一个爱读书、浪漫、叛逆的年轻人,走出了大山,艰难地一步步地在走向中国政坛顶峰。问题就在于,在当时中国几亿农民中,为什么偏偏是他?
      
       从毛泽东早期的政治生涯来看,革命的激情是他的动力,而杰出的宣传能力确实让他一次次握住了历史演进的时机。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期,他在学生中担当的角色就已经是一个“时事播报员”;在跳出学校的圈子后,他一如既往地痴迷于报刊,《湘江评论》、《大公报》、《政治周报》这一系列发行物是他的阵地,在笔杆子的影响力下,在政治生涯早期毛泽东成为了湖南学生运动负责人、湖南地区中共负责人,甚至在国民党改组后他在国民党的地位超过了在中共的地位。另一方面,他积极于基层的实践。毛泽东是坚定的本土主义者,他的骄傲与固执让他坚定地去践行了与中共主流思维相悖的“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的想法。最开始在工人中,他创办夜校、共产小组、工人俱乐部;转向农民,他成立农会,开设讲习所,教授广大的农民读书认字,甚至洋气的“共产主义”理想。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确立,他随即发挥了自己高超的宣传能力,把长征甚至转变成了一次大规模的共产主义的宣传,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代表的一系列红军律令也让这样中共爱民的形象深入农民的心中。毛泽东无与伦比的宣传能力体现在他的笔杆子上、他拟出的简明有力的口号上,他对农民解读的共产主义上,这些为他自己赢得了注意,也为整个中共赢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这也中共能成功夺取政权的关键一步。在50年代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清楚表示了他将一切文艺都看作是“宣传”的心态,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建国后的文艺走向。而在毛泽东个人的政治生涯中,他就把这样的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
      
       毛泽东极为突出的个人能力不仅仅是“宣传”能力这一方面,他的独到的战略眼光、天才般的军事才能都对他达到顶端地位有重要的作用。而同时,很有意思的是,他的缺点也十分突出。狂妄自大、不修边幅、善变……这些词语也可以诠释他。这些性格的影响是深远的,如同本书作者所言“个人性格在中国政治中分量极重”,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在领导人走上歪路的时候政局的不安稳。
      
       本书刻画人物上非常出色,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事在研究之后都援引出来,可以说是塑造了一个“常人”毛泽东。但是,在对历史进程的记叙中笔力不当,对于建国之后毛泽东的一些重大决策都语焉不详,也欠缺对事件的深入分析。可以说,这本书写出了一个人,却淡漠了真正的历史。
  •     “他看上去像头海象”
       ——读《毛泽东传》有感
       从三月十三号拿到,紧读慢读地看了下来。这本美国人写的《毛泽东传》,据说是最翔实最权威的关于毛泽东生平的传记,在西方得到了认可。出于对毛泽东的说崇拜也好,感兴趣也罢,决定买来读一读。毕竟这是美国人写的,如果看咱们自己人写的或许会有人说写的太过夸张,太过歌功颂德。透过一个美国人的眼睛,我们看到的或许会更全面更真实,当局者迷嘛。另外作者罗斯特里尔也是有一定来头,在哈佛深造且师从基辛格费正清。基于这些,可以肯定这书是值得一读的。
      
       在读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开始读的时候内心是轻松地,因为少年青年时候的毛泽东充满了活力。读到壮年的时候内心也是充满力量。但是到了老年却总是令人困惑,令人矛盾,令人纠结。关于毛泽东,对于我们很多中国人来说谈起来或许会很沉重、很矛盾、很极端、很捉摸不定、拿捏不好。我想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正反两个面,两种相差甚远的说法集中于一个人的身上是不多见的。然而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例外,对于他的评价总是让人有种说不完、说不清的感觉。或者说,毛泽东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曾说过,他身上有一股猴气和一股虎气,正像特里尔所说的,‘他身上的虎气懂得怎样从A点到达B点,他身上的猴气则怀疑到达B点的价值。他热衷于社会工程,因而也尝到了由于他动员中国人民做某事而产生的令人失望的后果。’83年里这所谓的两股气在他身上的从没有消停过。也就是这个导致了后来的种种正义褒贬还有那他自己总结的三七开。
      
       我个人对于毛泽东的好感,应该说是从看《恰同学少年》开始的。这部电视剧07年上映的,还记得在高一的时候每周六晚学校统一放映两集。那时候可以说毛泽东就真的走进我的头脑里了,甚至在高三那年,红歌是我每天早上必听的,因为它可以提神并给我力量。可是后来,我总是会感到很苦恼,进入大学身边总是少不了对毛泽东的种种非议并且让我听了很不舒服。尤其是我所学的这个专业,学法律的没几个人是看得上毛泽东的,因为毛泽东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人。要说毛泽东一点都看不上法律是站不住脚的,我曾看过一位律师写的一篇关于毛泽东与法律的文章,文章很长,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论证毛泽东与法律的种种联系。比如毛泽东青年时期对法律宪政的推崇,曾一度领导了当时湖南地方上的一些宪政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一系列土地法也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建国后的婚姻法以及毛泽东亲自主持修订的53年宪法。都可以说毛泽东从没有放弃过法律,当然最有争议的就是文革期间了,以及所谓的那句可怕的“砸烂公检法”,那最初说出这句话的人是谁呢?
      
       文革被毛泽东看成是他一生所做的两件事之一,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人生七十岁古来稀,我八十岁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了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和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唧唧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都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用特里尔的话说就是他担心1949年后出生的3亿年轻人太软弱,必须让他们经历自己的斗争。他相信斗争对锻炼人的性格有好处,同时又意识到上千万的人互相斗争将产生混乱。
      
       文革的起因和动机在当时以及在今天人们是不理解的,所说的党内出现走资派是毛泽东个人的主观臆断吗?说不好。那什么是走资派?
      
       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当权派,不难理解,在当时的红色中国,资本主义是不容许存在的。当时毛泽东曾一次次指出一些高管权贵们进京之后就彻底变了样了,坐上了小汽车,配上了服务员,滋生了走后门之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臭风气。建国初的三反五反正是针对的这些不和谐的违背广大群众意愿的怪象(要说在今天已经见怪不怪了)。南开的艾老师讲过一个文革中的他所亲身经历的故事,某工厂食堂的大师傅就因为给厂长多盛了一勺菜,立刻招来大字报,紧接着食堂师傅和厂长都被撤职。这就是民主监督的效果,这不正是今天我们所想要的吗?当然,对于文革中出现的过激行为以及由于人性的作祟所出现的冤假错现象我们也应该看到。刘少奇的儿子也说过,毛主席发动文革初衷是好的。谁承想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曾一度到了失控的边缘。他从没计划让文革搞十年甚至成了十年浩劫。他68年说“什么是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我估计三年,所以明年夏天收尾,到底的意思就是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精简机构和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文革中他也曾苦口婆心的说:‘你们不能用斗地主的方法对付干部。你们不能怀疑一切也不能打倒一切。谁如果还继续违犯,打解放军,破坏交通,杀人放火,就是犯罪,就要实行歼灭。’不管怎么说,毛泽东是人不是神,有错误是肯定的,他也曾承认过“被抓的人太多,只因我当时点了头”。但是不能因为崇拜就说他没错误,也不能因为他有错误而全盘否定不让人崇拜他。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因为错误就否定功绩,瑕是不应该掩瑜的。
      
       当然,我所说的这一些,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我所了解的正是是历史上所曾发生过的,就是这样。
      
       开头就说到咱们国人写毛容易写偏,要么肯定一切歌功颂德,要么全盘否定一无是处。然而在书中序言里特里尔对毛泽东的评价应该是中肯的。
      
       罗斯特里尔的中文版序
      最初我所写关于中国的书是一篇第一手报道:《八亿人:真实的中国》( 800 000 000 : The Real China)和对五个城市的研究:《铁树开花》( Flowers on an Iron Tree)。但是后来我认定,个人性格在中国政治中分量极重,于是我转而写传记。本书就是结果之一。国家领导人永远在起作用,政治从未把舞台完全让给经济。  《毛泽东传》最早发表于1980年,自那之后,中国变了,世界也变了。在邓小平及其后继者领导之下,中国开始了一个成功发展经济的时代。在这30年间,全世界都不再像20世纪早中期拥有列宁、丘吉尔、罗斯福、戴高乐、毛泽东以及其他伟人的时代那样重视强有力且专制的领袖了。这种“反英雄”的心态或许会继续下去———也或许不会继续下去。  在毛泽东的一生和他领导的时期,从他1893年出生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历史变化:从清朝到苏联影响的全盛时期,从脚踏车到汽车,从农村到城市,从混乱到严格的治理,从软弱到强盛。毛泽东虽然是斯大林的信徒,但他摧垮了苏联阵营。他虽然信仰共产主义,却在1971-1972年转向资本主义的美国,并把一个二极世界变成一个三角关系世界。  您拿在手里的这本书比1980年的第一版更为强调的是,毛泽东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就屡屡对革命的成果产生怀疑,并逐渐回复到一种主观主义的世界观和循环轮回的历史观。在对1980年版的评价中,我受到过多注意毛泽东私人生活的批评。然而,若干年后,中国内外的严肃书籍都直言不讳地讲述毛泽东的私人生活。  一位外国作家有机会采访见到过毛泽东的世界级人物。本书就包含来自美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泰国和其他国家的这一级人物的回忆。现在,人们比从前能接触到多得多的文献,这让我修正了以前的看法:1949年以前中共的成功几乎是毛泽东单枪匹马取得的。现在我们看到,毛泽东的决定有时是临时特别作出的,而且并不是他所有的决定都得到同事们的支持,例如关于朝鲜战争的决定。  一部传记必须超越文献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我称毛泽东是“半虎气”、“半猴气”。毛?东身上的虎气懂得怎样从A点到达B点。他身上的猴气则怀疑到达B点的价值。毛泽东热衷于社会工程,因而也尝到了由于他动员中国人民做某些事而产生的令人失望的后果。  我还称毛泽东是半知识分子。虽然思想能吸引他,但是,行动同样能诱惑他。虽然他热爱历史,并吟诗作赋,但他也希望创造历史并在中国这块画布上画出新的社会主义图案。毛泽东过高地估计了他能够改变人的本性的程度。在毛泽东的生涯中,我们能看到政治如何改变世界,但没有看到政治改变了人心。  在2010年,商业喧嚣的声音和建造摩天楼的轰鸣似乎使人们把毛泽东抛在了脑后。广播中《东方红》那嘹亮的歌声和火车到达首都时列车喇叭里传出的“我们就要到达北京,毛主席的家了”那种清脆的声音,似乎都成了非常久远的事情。  许多外国人,或许还有许多中国人,都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提到孔子而没有提到毛泽东感到奇怪。2008年8月,人们能在艺术画廊和书店里见到毛泽东,但在公众生活中却见不到他的影踪。然而,毛泽东还是间接地存在着。人们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为新中国感到自豪,而毛泽东正是这个新中国的缔造者。在这一更广泛的意义上,毛泽东的工作结出了果实,虽然是在几十年之后。? 流行歌星们以较为轻松的方式把毛泽东的话写进歌词,出租车司机为避免车祸而把他的肖像悬挂在方向盘上方,农民在遭遇水灾时紧紧地握着他的像,就像他们以前握着观音的像一样。
      本书出版了德文版、西班牙文版、希伯来文版、葡萄牙文版和意大利文版,已经售出一百八十万册,像您一样的读者源源不断地发表评论和寄出信件。每一新生代都对毛泽东这个人的怪癖以及他为什么要做他所做的那些事感到好奇。  毛泽东的声誉将不会有最终的长眠处。随着毛泽东这株现年113岁的大橡树逐渐老去,包括它在内的大森林却展现出新的光彩和形状。每一代人,无论是成长于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独自掂量毛泽东的价值。  不同的人摸到毛泽东这头大象的不同部分,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解放战争年代打过仗的老人摸到大象粗壮的大腿,把毛泽东敬为军事家。有着博士学位的老奶奶摸到象牙,她因为毛泽东在1949年以后剥夺了地主的财产而不喜欢他。第三个人摸到毛泽东呼?着的大耳朵,认为毛泽东在1957年为了他自己的权力而转向攻击“右派分子”,是个无原则的人,从而鄙视他。一位曾在1967年以红卫兵身份在中国进行大串联的50多岁的妇女摸到晃动的大象鼻子,由于毛泽东对年轻人的信赖而会温柔地叹口气。  对毛泽东做出定论,将是中国未来要做的事。强有力的领导最为重要,还是出自下层的具有活力和激情的社会将塑造政治?如何在专制的传统和道家的奇想之间摇摆而取得平衡?是“黄色的”内陆取胜,还是“蓝色的”外向型沿海地区取胜?对于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毛泽东会在他的陵墓里微笑或者皱眉。  如果证明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即使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已经消失,他也将作为20世纪中国的统一者而受到颂扬。如果中国遭遇到严重的挫折,毛泽东时代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被抹黑为走了不必要的社会主义弯路,推迟了邓小平重启曾国藩和李鸿章的自强计划和国民党领导的30年代的建设。时代在变化,时钟在滴答着前进,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在改变,每一时代的要求永远是新的。毛泽东自己就说过,他的思想会像儒家学说、佛教和基督教的学说一样,最初的宗旨会消亡。  让毛泽东以当代黄帝的身份自然地进入民间传说是不够的,让他在上海百货店里成为绿色绸缎睡衣的时尚模特也是不够的。以如此非政治的方式对待有关毛泽东的争议是一种逃避。无论是对毛泽东的成就还是对他的错误,这样做都不能体现其应有的严肃性。  从哲学上说,要从毛泽东时代保留下来的主要价值是,社会需要一个道德指南。毛泽东时代的道德指南已经逝去。很有可能,当一种新的公众哲学出现时,它会汲取中国的儒学和其他人文传统中的营养,并且和人民共和国经验中最好的部分相结合。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说过:“社会形成之初,是领袖造就制度。”在中国,那就是毛泽东时代。他又说:“后来则是制度产生领袖。”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再后来,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会重新塑造制度,这种制度在每个时代则产生具有临时权威的适当领袖,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罗斯·特里尔  哈佛大学,2010年3月
  •     读了一半,我终于忍受不了决定不再继续往下读下去,在我看来这不是一部成功的人物传记,何况他所描写的对象是伟人毛泽东。
      
      这部传记最大的硬伤是作为一部描述历史人物的传记作品,竟然读起来索然无味,就如看一部冗长的没有主题的电影,让人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究其原因,鸡毛蒜皮的事情一个不落,但是没有重点,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一笔带过,却没有以此去做一些春秋的笔法,提出个人的解读。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许并不如考古或是较史的人那样纠结于一点一滴其实无关紧要的真相。所追求的的,应该是以史为鉴,以人为鉴,历史对于更多人的意义在于开阔人的视野,对现下和将来的借鉴。况乎,还原历史的真相毕竟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岂是简单就能还原,人毕竟是复杂的情感动物。
      
      无论从哪点来看,都不值得推荐。
  •      要理解毛泽东为什么能够领导以社会最底层的工农为主体的群众成功夺取了政权,并能稳定和巩固了这一政权。我们有必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回顾一下中国的“革命”的历史:一是“革命”的鼻祖,陈胜和吴广,两个泥腿子,以“王侯将相宁有种呼”凝心聚力了一群穷哥们,揭竿而起、势如破竹,最后却烟飞灰灭都化作了土。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是一群毫无理想追求的原生态的实用主义者,革命是为了升官发财,找老婆生孩子;二是写过“与妻书”的林觉民,一个当时社会的典型的“高富帅”,却甘愿舍弃爱妻和即将出生的孩子,身揣着“救国、救民、创造新中国”的理想,最后却抛了头颅、洒了热血。根本原因是他们是没有根基的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毛泽东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共产主义”的纯粹的理想成功得嫁接到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的传统上,在他的高扬的旗帜上大写着“共产主义”,在工厂和农村的土墙上,大写着的却是“打土豪、分田地”。他用共产主义指引了理想方向,用实用主义唤起了支持力量。
  •       我至今唯一看的一本毛主席传记,该书以外国人的视角来写毛泽东与中国人写有明显的不通。通览全书,作者把近一半的篇幅写56年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即使是从性格的角度作者也是言犹未尽,遮遮掩掩,可能是删节了吧。本书最大的缺陷就是对有些相当重要的历史事件没有做深刻的分析,甚至一笔带过,不得不让我们想了解外国人对那些我们称颂的历史事件的看法。本书语言不那么刻板,翻译的也不错。
         全书最后对毛泽东的一生有个总结,还是满客观的。
  •   在哪买的
  •   多看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