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

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宏杰  
Tag标签:无  

前言

为什么张宏杰写的历史好看?——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张宏杰的笔总是能如此轻松地割开时间帏幕,让那些本来离我们极其遥远的历史人物的气息甚至体温扑面而来:“吴三桂真正过人之处在于他的处事能力。他情商极高,善于感觉别人的情绪变化。不论什么场合,他都能镇定自若。在战场上,他表现出的勇气和沉着使他能赢得所有军人的尊重,而在社交场合,他的沉稳风度使他能够永远成为人群的中心……虽然年纪轻轻,又是名门之后,可他身上见不到一点儿纨绔之气,和任何人交往都是一派和颜悦色,彬彬有礼。”写历史人物就像写自己身边一个极熟悉的朋友,这种笔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或者说,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张宏杰的作品之所以呈现出一些特别之处,原因就在这里。张宏杰不是从政治、道德或者学术的角度,而仅仅是从人性的角度去接近古人。他不批判也不仰视,他只是抱着悲悯之心,替他笔下的人物设身处地,悲欢与共。也仅仅因为此,那些在历代史书中伟大或者邪恶得光怪陆离的历史人物被他还原成了可以信赖的人,与以往的描述面貌迥然不同。比如说,在我们心目中汉奸的代名词“吴三桂”三个字,经过他的笔墨滋润,一变而成了一个“外表兼具北雄南秀”的美男子,一个在战场上冷静、坚决,无与伦比的战士,一个曾经视荣誉如生命的忠臣孝子,一个在历史夹缝中被挤压被扭曲的痛苦灵魂。再比如,那个历来被认为凶险、狡诈、处心积虑的大太监魏忠贤,在剥去历代史家的层层曲解之后,在他的笔下剩下的是一个憨厚粗朴、待人真诚的“傻子”。这个“傻子”原本胸无大志,素来在太监中被欺负被嘲弄,直到五十二岁了还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伙食管理员”。谁承想机缘巧合命运捉弄,他居然被颠簸到大明王朝权力结构的最高点进行了一番手忙脚乱漏洞百出的表演。这些结论真是触目惊心,但过程却是层层深入的。张宏杰不是刻意地翻哪个人的案,他只是把这些历史名人所做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伟大或者邪恶的事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用人情伦理的平常心去推理,结果却是顺理成章,让我们感觉到如果我们生在那个时代,也许我们也不得不如吴三桂那样无情。这些大伟人或者大恶人,其实都是命运之流中苦苦挣扎的可怜人,和你我一样。在阅读中,你不得不和他们一起痛苦、战栗和呻吟。在河北保定的军营中,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图书管理员,培养起了对历史书籍的阅读兴趣,但是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很少读到什么历史读物能像张宏杰的这些作品一样给我带来这样大的阅读快感。把这些作品归到某种文学体裁,是件挺困难的事。这些东西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也不是时下流行的历史报告文学,甚至还不是人物传记。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东西都流露着天然的文学品质,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对人性和命运的关心。借用张宏杰自己的一句话,“关心历史其实是关心自己”,他对这些古人的性格和命运的兴趣里,无疑包含了对自己的兴趣。张宏杰解读古人就如同解读自己,既小心翼翼又深入彻骨。“人是太复杂的一种动物,其复杂程度有时让人类自己也瞠目结舌”(张宏杰语)。我相信,张宏杰对人性的复杂一定有着科学家般的浓厚兴趣。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不会有太多的大风大浪,不会有太多的悲欢离合,体验到的和经历过的事毕竟有限。即使是最杰出的小说家,想象力也只能在经验的边界里飞翔。因此,人性的侧面在现实中表现得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历史这个壮观的剧场里,人性却有机会表现它平庸生活中难得展示的一面。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中,各种各样出人意料的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改朝换代、家破人亡、非同寻常的诱惑与考验、传奇般的危机和奇遇。在张宏杰的这本书里,好像上帝为了分析出人性的每一种成分,它老人家进行了千奇百怪的实验:它把吴三桂放到明清易代的大背景下,看着他的人格结构在历史重压下如何抵抗、伸缩、变形、扭曲、断裂。它把魏忠贤这样天姿平庸的人推向社会制高点,看他在这个让人眩晕的高度上如何忘乎所以、丑态百出。他把海瑞这样的道学先生放到纷纭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去,看他无望的坚定顽强和可悲的下场。任何一个小说家极尽想象力,也写不出这样精彩的剧本。这些剧目对七十年代生人张宏杰来说是如此具有吸引力,所以他循着对自己性格和命运的关心闻声而来,来到了这里,做了这冷清剧场内的一个有心的看客。张宏杰是个观察和记录的高手。他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离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让我们这些历史书页背后的观赏者触目惊心、目眩神迷、欲言又止。当历史扑面而来,我们只好在造物者的深刻面前一再确认自己的浅薄。

内容概要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全新增订版)》内容简介: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四十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亲手建立的庞大帝国。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总共276年,其中有七张独特的面孔,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我们: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凭借人脉设计和高超政治手腕成功上位的朱棣,无视官场潜规则的硬骨头海瑞,在权力顶层呼风唤雨的大傻子魏忠贤,身兼政治墙头草和变态杀人狂的张献忠,在险恶政局中两面三刀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吴三桂,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反清复明并一举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海报:

作者简介

张宏杰,一九七二年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历史作家。从人性角度切入历史、还原历史人物本来面目是其写作特点。成名代表作《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出版后因口碑而风行,被誉为新一代历史类必读经典。其他重要作品还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很累》、《饥饿的盛世》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权力的奥秘:朱棣/001 朱元璋的纠结 朱棣的悟性 谁是最合适的接班人 擦肩而过的皇位 中国式政治规律 建文帝削藩收权 朱棣建立人脉的手段 造反是一门技术活 脑筋急转弯 消失的建文帝 从容登顶 露出了本来面目 鞭子底下出顺民 政治就是表演 “此上命也,奈何杀臣!” 大奸亦大雄 第二章偏执症患者:海瑞/023 “海笔架” 孤儿的圣人梦 上任第一把猛火 是谁造就了“海怪物” 清官是官场上的反面教材 骂皇帝 嘉靖死了,海瑞哭了 扫荡潜规则 恩人也不放过 背后的冷箭 海瑞罢官的真相 张居正眼中的海瑞 七十二岁东山再起 有人要拿下海瑞 每天都盼着死亡来临 死了,可以被树为楷模 活活饿死的五岁女儿 第三章一个开得过分的玩笑:魏忠贤/055 太监专业县 倾家荡产当太监 “魏傻子” 命运的拿手好戏 五十二岁咸鱼翻身 权力的滋味 文盲治国 绣龙的内裤 荒谬的忠臣 政治金钟罩 九千九百岁爷爷 造神运动 崇祯动了一下小指头 回到空白 第四章在劫难逃:张献忠/081 排队剁手的俘虏 一日一夜黑风起 亲历者余瑞紫的记忆 归诚则草木不动,抗拒即老幼不留 农民起义的本质 农民和农奴的区别 刮人肉者如屠猪狗 缺乏弹性的权力 稀里糊涂的起义 一支没有番号的人马 暴力的狂欢 为暴力而暴力 从良民到魔鬼 陕北青年张献忠 从“基层捕快”到“八大王” 打仗靠流氓 农民的淳朴和残暴 大抢大杀大破坏 底层文化缺什么 为何喜欢杀美女 实用主义 陷于恐慌的成都人 “打招安” “大西王” 过把皇帝瘾 “咱是斯文一气” 治安问题 “打粮” 农民起义的三大功用 “贼之失势在止” 对起义者的再起义 两个传教士的回忆 人命在我,我命在天 釜底抽薪之计 屠戮成都 集权体制的威力 恐怖的一夜 一千七百双手掌 人肉为粮 五重灾难 “四川有土无民” 杀人者和被杀者的共识 “张献忠崇拜” 第五章无处收留:吴三桂/144 朝野闻名的孝子忠臣 袁崇焕和洪承畴的教训 “白皙通侯最少年” 皇太极计收人心 投降的精神代价 两座牌坊 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 性格即历史 秘密交易 报偿:云南王 “既取我室,又取我子” 虔诚的佛教徒 “只此云南是吾血挣” 末路 “谁识元戎事两朝” 第六章血液里的海水:郑成功/178 台湾城的荷兰人 郑成功的计划 海盗郑芝龙 中日混血儿 “勿以红毛火炮为畏” 不怕死的中国士兵 沉没的“赫克托”号 “国姓爷” 有弹性的刚烈 “我来到的地方,我就一定征服” 明亮的少年 父与子 技术差距 东方唯一的一次胜利 血液中的“海盗基因” 最大的海盗集团 最后一个大明忠臣 孤臣辞世 后记我的文学青年生涯/205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章权力的奥秘:朱棣 朱元璋的纠结 遗传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老四朱棣走路时左脚微微内倾,步子一大一小,和自己如出一辙;而一脸忠厚之相底下游动着的缕缕狡黠与豪霸,则完全是得了自己的神韵。“形神毕肖”,望着老四的背影,朱元璋的脑子里跳出了这四个字。 皇帝这个职业一直使朱元璋感觉有点别扭:譬如穿了别人的衣服,有的地方长,有的地方短。如果按自己的直觉,他会毫不犹豫地立老四为太子。但是,“皇帝职业守则”说,必须传位于嫡长子。据说,天理注定如此,又说,这是无数代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这些说法的来头之大让他不得不否定自己的想法,可现实却一再让他犹豫。 本来,有许多事是只能做不能说的,一说就留了形迹。朱元璋自成年后,几乎从未和人说过心里话。可惜太子朱标悟性太差。就在他一次次下手屠戮功臣时,太子却傻乎乎地一再要求他慈悲为怀,逼得他只好破戒。他屏退众人,拿了一根荆条扔在地上,叫太子去捡。太子面有难色,然而仍然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只好挑明道:“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刺摘了给你,岂不是好?我杀的都是奸恶之人,杀了他们,你才能当这个家!” 没想到太子直通通地回答:“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因他残暴,才把大家都想象坏了。气得朱元璋当时就抄了把椅子,向太子头上砸去。算是太子命大,没有砸中,抱头逃走。朱元璋却气得犯了失眠之症,一连半个月没睡好觉。 辗转难眠时,他越来越觉得,在二十六个儿子当中,老四最像自己。他相信不用废话半句,老四就会全明白他的意思。只有老四有做大事业的悟性、能力和欲望,老大和他一比,简直就是木头一块。可是圣人规定,皇位只能传给老大。真他妈的狗屁圣人!朱棣的悟性 做大事业者的禀赋之一是敢于说谎,并且敢于一千遍地重复下去,以使之成为真理。从少年时代起,朱棣就不断对外宣称,自己是马皇后的嫡子。官闱禁事,外人知道的很少。其实马皇后终生不育,从来就没有过所谓嫡子。只不过马皇后特别喜欢小孩子,视朱棣兄弟如己出却是真的。这个谎言意味深长,因为在他所处的时代,血缘是最有力的理由,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几十年之后,他起兵篡位时,这个谎言使他理直气壮。在起兵宣言中,他自称: 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帝国至亲…… 在攻入应天(南京)之后,他发布的诏书中甚至把朱元璋都省略了: 朕为高皇后嫡子。 这种强调生母的做法实在少见。当然,在说谎的同时并不妨碍他把实惠送给自己的真正生母。在登基之后,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的嫡子地位,报答高皇后的生养之恩,耗巨资修建了大报恩寺,但是,寺内正殿中供奉的却是他的生母贡妃。只是此殿经常封闭,外人难得一见。这种撒起谎来毫无挂碍两不耽误的风度,正是豪杰之人的特征。从这一点看,朱棣就不愧是朱元璋的儿子。 虽然出生在帝王之家,朱棣却没有丝毫纨绔气。出生之时,朱元璋正忙着和陈友谅打仗,战争是他的胎教。从出生到九岁,他是在遍地烽烟中,随着父亲的军队东西奔波,从小就嗅着战火、鲜血、背叛和阴谋的味道长大。朱元璋称帝之后,不愿儿子们居深宫之中,成为不明世事之人。他打发几个儿子回到老家凤阳,住了三年。这三年正是一个人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民间生活给了朱棣极大的教益,“民间细事,无不究知”。

后记

我的文学青年生涯    一九九六年初,我把一个大信封投入邮筒,然后又用手指探了探投信口,看看是否落了进去。信封上的地址是“上海市巨鹿路675号《收获》杂志社”,里面装的是我的一篇历史散文:《无处收留:吴三桂》。    十五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我也没收到《收获》杂志的回信。不过,我的“体制内文学生涯”确乎可以从初次投稿这一天开始算起。    只有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人,才能明白“作家”这个字眼儿,在那个年代意味着什么。    那是一个人人捧读文学期刊的时代。一篇小说在稍知名一点的文学刊物上发出来,则举国皆知,人人谈论。那是一个作家是社会精神导师的时代。人们相信作家是社会的良心,是正义的化身,是未来的宣告者。那个时候,写作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发表一篇引起关注的小说,就可以使一个人从社会底层一夜之间变成万众瞩目举国议论的焦点。一个人如果揣本诗集,号称热爱文学,就可以行走天下(套用高晓松的话“那时的人们相信弹琴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人们相信会写诗的孩子更是好孩子),人心如同白莲花,刚刚绽开。    我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而我身处的辽宁省朝阳市,又是一个对文化和文学抱着特别质朴的尊重的边地古城。去年我回朝阳办理母亲的医疗报销事宜(母亲是在朝阳市退休的),异地报销手续繁琐,工作人员表情慵懒,公事公办,眼看着一天之内不可能办完。陪我去的表妹夫很机灵,对工作人员说,他是个作家!说着把我刚送他的一本书拿了出来。    顿时整个办公室人都轰动了,每个人都站起来,争相传阅这本书。科长给我端来了椅子,请我坐下,另一个人递上了热水。人们如同对待一个前来视察的大人物。一路绿灯,很快全部办妥。    在“作家”如此贬值的时代,此地对文字还保持着如此淳朴的尊重,那么可以想象二十年前这种尊重会是何等盛大!    古城里的人认为读书肯定是一件好事。并没有人教导自己热爱阅读,但是书籍几乎是小时候除游戏之外唯一的娱乐。初中时,我在朝阳市图书馆和市政府图书室各办了一个借书证。别无选择,借回家的都是“名著”,当然,是那些勉强能看懂的名著。什么《大卫·科波菲尔》、《鲁滨逊漂流记》、《基督山伯爵》、《名利场》……记得有一年夏天去北戴河旅游,我坐在大客车的第一排,手里捧了一本厚厚的《愤怒的葡萄》,因为看不懂而愤怒了一路。    一个初中生看《愤怒的葡萄》,这就是我成长年代的文化景观。一方面我们没太多书可读,另一方面,撞到手里的书大致都有着坚硬的品质,把每个读者都练成了钻头。浅阅读、轻阅读、软阅读这些词汇,当时尚未出现。    更多的文学熏陶发生在上大学的九十年代初,大学图书馆里的书毕竟更多。王安忆、韩少功、莫言、韩东、王朔,一本接一本。高中时没读下去的《战争与和平》重新再读,从此迷上了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    经历了这些之后你没法不成为一个文学青年。    但是工作以前我并没有认真想过当一个作家。在大学里,我业余时间大量投入书法和篆刻之中,加入了大学的书法协会。除了“作家”这两个字在我心目中过于崇高之外,还因为我莫名其妙地认为当作家是起码要人到而立有了阅历后才能尝试的事(形成这个印象也许是因为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作家大多是有了一把年纪的知青出身)。    开始写作发生在上班一年之后。写作的动因相当简单:无聊。大学毕业之后,本来是想好好工作,先“混”上(用我爸的话来说,是“熬”成)副处级,能用公款请客吃饭,在小城市里有地位有面子,这是一个北方小城长大的人的普遍理想。但是一九九四年大学毕业进入葫芦岛市建设银行工作之后,我发现“混”和“熬”对我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事:一个星期的工作,基本上一两天就能处理完。其他的大部分时间,主要都用来打扑克。那个时候,国有银行还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革,工作氛围和政府机关差不多。我记得有相当一段时间,每天上班之后不久,我们科里几个人就把门上的玻璃亮子用报纸一糊,在里面拱猪、炸金花,一打就是一整天。    这样的生活虽然自在,但时间长了,未免觉得空虚无聊。还有什么更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呢?在单位没法写毛笔字或者画画。那么,写点东西吧。我想起我似乎还真有一点“文学天才”: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作文曾经被老师当作范文。托尔斯泰说过,成为作家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虚荣心。很幸运,这个品质,我也具备。    写什么呢?什么都行,只要不平庸。要知道,我从小就爱把自己弄得与众不同。从初中就开始读每一本能弄到手的《新华文摘》,越是看不懂的长文章,看得越投入。初二的那年暑假,我还借了本《小逻辑》,在公园里硬着头皮读了十个上午,当然最后还是没读懂。从小只要是带字儿的东西,不论天文地理医学农业生物自然科学迷信甚至日历,我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大学四年,我基本就是在大连市图书馆泡过来的,读得最多的,是历史书,还有那本介绍朝鲜人民幸福生活的《朝鲜画报》。所以截至此时,肚子里已经装了太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虽然“余秋雨”这三个字今天已坏了行市,但我从不否认,那种所谓“文化散文”的写法令我豁然开朗。这种纵横捭阖的叙述方式,正好将我一肚子的乱七八糟搅合到一起,一股脑抽出来。    半年时间里,我写出了《蒙古无边》、《无处收留:吴三桂》等好几篇很长的散文。其中我自己最喜欢的是《无处收留:吴三桂》这一篇。    对吴三桂感兴趣,是因为读了一本很薄的小书《叛臣吴三桂》,我发现,这个被严重脸谱化的人,年轻时居然是以“孝勇”闻名天下的。青年吴三桂是个美男子,下马彬彬有礼,上马武勇过人,颇为时人称许。从道德至高点走到一叛再叛擒“旧主”以事新主,他经历了什么样的精神地震和灵魂撕裂?我又买到刘风云教授写的另一本书《清代三藩研究》,找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与吴三桂及那个时代有关的资料,从材料碎片中一点点复原吴三桂在重压之下如同蜗牛一样一层一层脱去道德面具的精神历程。    从文体上,它非驴非马,不是纯粹的散文,也称不上小说。它是一种叙述和思考的杂糅,是一种合金体的怪物。后来还是评论家们给这一类东西定义为“跨文体写作”。后来有人说:“张宏杰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典型的跨文体写作,掺杂了大量小说式、历史报告文学式、甚至心理分析式的写法。”    我对这篇东西相当满意,认为我可以开始文学青年的第二个规定动作了:投稿。    那个时候要成为“作家”,必须向文学杂志投稿。文学杂志是通向文坛的独木桥。网络那时刚刚兴起,网络文学这个名词还没出现。每一个“文学青年”,都先要在文学期刊上“露脸”。一般的路数是先在“省市级”文学期刊上“崭露头角”,然后在“国家级期刊”上引起关注。这样,你就有机会参加各种笔会采风之类的文学活动,有资格加入市、省乃至中国作家协会。接下来你的奋斗目标就是被一些知名评论家评论和文学权威认可,获得一些“省级”乃至“国家级”文学奖项,这样你就会在作家协会体系内混到一个“官位”,比如某市作家协会主席、某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这样你就算是功成名就,可以被称为‘‘知名作家”,有资格出席“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或者。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之类的荣誉性大会,享受各级作协组织的免费出国采风交流之类的活动。这是彼时一个正常文学青年的作家之路。那时候,人们做梦也想不到,十年后会有很多人比如当年明月,只须把文字发到网上,就有可能被广大网民关注,成为风行海内的畅销书作家。更想不到,一个少年韩寒,居然拒绝了进入作协的邀请。    那么换句话说,在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文学杂志的编辑、文学评论者和文学权威,是一个文学青年成功道路上的三道闸门,你必须一一攻克。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先敲开文学杂志的大门。作为文学体制的一部分,到今天为止,全国各省都会有至少一本“纯文学期刊”。按照“文学圈儿”内的标准,文学期刊大致可以分为两级。一级是“省级”,比如辽宁的《鸭绿江》、黑龙江的《北方文学》,这些刊物影响比较有限,换种说法可以叫二流的文学期刊。另一级是“国家级”,其中也包括一些影响很大的地方刊物。大致有《收获》、《当代》、(《十月》、《大家》、《钟山》、《天涯》、《人民文学》、《花城》、《作家》……大家心中公认的第一位,当然是《收获》。    和一般文学青年先从“省级期刊”投起不同,我第一次投稿,就把那篇《无处收留》投给了《收获》。    我决心要用这篇作品作为开头炮,轰开我的“作家”之路。相比当时文学刊物上的其他“文化散文”,我自认为这篇东西绝不逊色。我莫名其妙地相信,它一定会得到编辑们的好评。稿件寄走后,我不停地幻想着这个大信封在收获杂志社内会遇到什么样的命运。我幻想着某天早晨,一位编辑打着哈欠漫不经心地打开这个信封,读了几段,他坐直了身子,又读了几页,他拍着桌子,大呼小叫,连呼其他编辑来看……我幻想着这篇作品使中国文坛知道了有一个叫张宏杰的二十四岁的“青年作家”,比余秋雨更善于讲述历史中的人性……我幻想着我的生活轨迹将从此变样。收到稿费、参加各种笔会、同事们刮目相看的目光、逃离这无聊的工作……通过写作改变命运,是那个时代屡见不鲜的传奇。    投出去的半个月后开始,我就经常去单位的传达室。但是直到第三个月头上,还是没有任何回音。虽然没投过稿,但是长年阅读文学杂志,我有大量的文学常识。我知道文学刊物的审稿期限是三个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张宏杰是个观察和记录的高手。他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离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让我们这些历史书页背后的观赏者触目惊心、目眩神迷、欲言又止。当历史扑面而来,我们只好在造物者的深刻面前一再确认自己的浅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我认识宏杰,是他写《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写朱元璋,将中国封建专制根源写得剥皮见骨,看得我心里悚然。——央视《看见》主持人柴静看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是一个做纪录片的朋友推荐的,说写得特别好。一开始我还犯嘀咕,因为我怕又遇到那种扒粪坑的专写阴谋权术情色的所谓“史书”。结果翻开这本书,整个阅读过程特别愉快,于是我开始向周围的人推荐,当推荐到白岩松时,小白说他已经买了好几本送人了。看来虽然没有宣传炒做,好书也能不胫而走。确实,《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的许多章节令我印象特别深,比如写封建主流文化的朱元璋、暴民文化的张献忠、清官文化的海瑞……——央视《半边天》主持人张越在张宏杰的笔下,所有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政治符号。在张宏杰的笔下,我看到了吴三桂的犹豫,朱厚照的苦恼,魏忠贤的恐惧,那些历史上的所谓完人、坏人都展现出了他们的另一面。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如果没有长期的历史修养功底,以及对历史的深刻领悟力,是绝对无法完成的。他的书在优美的文字中将那段历史完整地表述出来,并揭示其中的规律,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张宏杰不心领神会的话不说,不能真正理解的人和事不写,这是一条可以成大器的路。——《潜规则》《血酬定律》作者吴思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贼子乱臣,在张宏杰笔下,都由冰冷的史料,变成了鲜活的形象,让我们直接感受古人的智慧、权谋、无奈、残暴和血腥。吴思和我是一代人,他读史不论多么深刻与老辣,我都不会惊讶。而张宏杰今年只有三十三岁,如此年轻,品读历史的目光却如此老到,则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丁东

编辑推荐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增订版)》编辑推荐:当红历史学者张宏杰成名代表作!新一代历史类必读经典!迄今口碑最好的经典明史读物,全国热卖中!翻开《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增订版)》,让您一口气读懂276年的明朝历史,全面了解朱元璋们的本来面目。莫言为《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增订版)》亲笔作序!柴静读后悚然!白岩松买了好几本《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增订版)》送人。柴静惊叹:“张宏杰写朱元璋,将中国封建专制根源写得剥皮见骨,看得我心里悚然。”当年明月感叹:“在这套书中,我看到了吴三桂的犹豫,朱厚照的苦恼,魏忠贤的恐惧,那些历史上的所谓完人、坏人都展现出了他们的另一面。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如果没有长期的历史修养功底,以及对历史的深刻领悟力,是绝对无法完成的。”还原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的本来面目;为您解读帝王将相的欲望、得失、纠结、决断、布局与权谋。读历史,懂人性,提升洞察力!

名人推荐

张宏杰是个观察和记录的高手。他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离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让我们这些历史书页背后的观赏者触目惊心、目眩神迷、欲言又止。当历史扑面而来,我们只好在造物者的深刻面前一再确认自己的浅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我认识宏杰,是他写《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写朱元璋,将中国封建专制根源写得剥皮见骨,看得我心里悚然。——央视《看见》主持人 柴静看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是一个做纪录片的朋友推荐的,说写得特别好。一开始我还犯嘀咕,因为我怕又遇到那种扒粪坑的专写阴谋权术情色的所谓“史书”。结果翻开这本书,整个阅读过程特别愉快,于是我开始向周围的人推荐,当推荐到白岩松时,小白说他已经买了好几本送人了。看来虽然没有宣传炒做,好书也能不胫而走。确实,《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的许多章节令我印象特别深,比如写封建主流文化的朱元璋、暴民文化的张献忠、清官文化的海瑞……——央视《半边天》主持人 张越在张宏杰的笔下,所有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政治符号。在张宏杰的笔下,我看到了吴三桂的犹豫,朱厚照的苦恼,魏忠贤的恐惧,那些历史上的所谓完人、坏人都展现出了他们的另一面。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如果没有长期的历史修养功底,以及对历史的深刻领悟力,是绝对无法完成的。他的书在优美的文字中将那段历史完整地表述出来,并揭示其中的规律,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明朝那些事儿》作者 当年明月张宏杰不心领神会的话不说,不能真正理解的人和事不写,这是一条可以成大器的路。——《潜规则》《血酬定律》作者 吴思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贼子乱臣,在张宏杰笔下,都由冰冷的史料,变成了鲜活的形象,让我们直接感受古人的智慧、权谋、无奈、残暴和血腥。吴思和我是一代人,他读史不论多么深刻与老辣,我都不会惊讶。而张宏杰今年只有三十三岁,如此年轻,品读历史的目光却如此老到,则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 丁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作者不仅在写朱元璋们,更是在写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这个大环境,确实是剖析的深刻,易懂,值得一看
  •   张宏杰的书好看,特别是国民劣根性演变史真好。从人性观点出发和马克思历史观看历史,
  •   和明朝那些事完全不同的视角,非常精彩
  •   封面设计有点难看了,内容不错
  •   买给爷爷看的,给他老人家看看那个时代人物的一个总结
  •   诙谐生动,一口气读完。
  •   真佩服作者 以后还买他的书
  •   不错,对这些人物有了基本了解,终于知道郑成功是怎么回事,吴三桂历史到底是怎样的
  •   写的有见解,而不是时下最流行的胡乱堆砌历史资料。
  •   不如第一本来得好 觉得还是分析的每个人 篇幅少了
  •   非常喜欢!一如既往的好!
  •   对历史的不同解读,这应该是人性版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