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吴晓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深植现代化启动以来的历史图景,深入研究和比较中、英、美、日四国在各自发展进程中,如何实施政治整合来维持社会稳定、推动政治发展。总结了英国“妥协渐进”的政治整合模式、美国“多元均衡”的政治整合模式、日本“集团主义”的政治整合模式,指出了发达国家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的不同阶段和转换原因。回到中国本身,分析了中国1949年以来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的一个不同阶段,以及经验教训。

作者简介

吴晓林,山东莱阳人,现任教手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政治学博士,中央编译局博士后。兼任剑桥大学《Journal of CambridgeStudies》编委。先后就读于中南大学公共管理系和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09-2010年受国家公派到牛津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与研究》《天津社会科学》、《公共管理学报》、《人民日报》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参编参著教材专著5部,在《联合早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发表时政评论百余篇;曾获教育部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全英博士论坛二等奖、全国社会科学研究生论坛一等奖等荣誉奖励。是中南大学十大杰出学子、南开十杰获得者。现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改革与政治整合、城市治理与公共政策。

书籍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从分化与整合的关系谈起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形成一种中观的政治整合理论 三、选题的现实需要:应对渐增的阶层矛盾与冲突 第二节已有研究评述 一、国内的政治整合研究:以“维稳论”为中心 二、国外的政治整合研究:以横向整合为中心 三、国内外政治整合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第三节研究框架 一、核心概念 二、基本假设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四节主要创新点与研究限度 一、创新点 二、研究工作的限度 第二章政治整合的“两层次功能”理论框架 第一节分化与发展、稳定的内在关系:两个维度的分析 一、作为突破性力量的分化有助于形成新的发展结构 二、作为破坏性力量的分化有可能冲击社会稳定秩序 第二节阶层分化:社会稳定的内在挑战 一、阶层分化本身具有冲击现有社会秩序的自然冲动 二、缺乏规制的阶层分化将阻滞理想社会结构的形成 第三节阶层分化:政治发展的内在维度 一、阶层分化为新政治结构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二、阶层分化推动社会各阶层政治参与的扩大 三、阶层分化促进现代政治意识的传播与扩展 第四节政治整合的理论框架:功能与结构 一、因应阶层分化的“两面”:政治整合两层次功能的预设 二、政治整合的“功能检验”:三个基础领域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国外经验:发达国家的政治整合机制 第一节英国:“妥协渐进”的政治整合模式 一、为何要研究英国的政治整合 二、19世纪英国的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 三、20世纪英国政治整合的变迁:从体制容纳到服务型整合 四、英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整合的特点 第二节美国:“多元均衡”的政治整合模式 一、为何要研究美国的政治整合 二、阶级阶层:美国政治整合的解释话语 三、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政治整合:有限干预与社会制衡 四、工业社会中的“新政式”政治整合:积极调整与社会服务 五、后工业社会中的政治整合:福利改革压力下的“多元均衡” 六、“冲突——一致”:美国“多元均衡”整合模式的形成逻辑 第三节日本:“集团主义”的政治整合模式 一、为何要研究日本的政治整合 一、一战前的政治整合:二元社会的控制性整合 三、二战后的政治整合:寻找集团主义整合的新均衡 四、日本政治整合的隐忧与展望 第四章中国实践:阶层变化与政治整合 第一节改革之前的控制性整合与阶层合化 一、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式整合与阶层的强制合化 二、1958-1978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运动式整合与刚性的社会结构 第二节改革开放以来的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变迁 一、改革开放之前僵硬的整合机制与改革的暗流 二、1978-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的阶层分化与政治系统的无意识容纳 三、1993-2005年:市场体制建立过程中全面分化的阶层与选择性整合 四、2006年以来:改革攻坚阶段阶层结构的失衡与全面整合的起步 第三节新时期中国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的两个观察点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认识与整合 二、从党章的修改看新时期的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 第四节六十年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的特征及经验 一、党内整合是中国政治整合与阶层结构变迁的基本保证 二、合法性转换支配了中国政治整合与阶层结构的变迁 三、政治整合与阶层结构之间的变量关系发生了置换 第五章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的均衡是现代化事业的保证 第一节现代化是一种兼具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的“双向运动” 一、现代化是一个阶层分化的过程 二、现代化是一个政治整合的过程 三、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相适应是现代化建设的保证 第二节政治整合的基本功能: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政治发展 一、维护社会稳定是政治整合的基本目标 二、政治整合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关键环节 第三节三个系统的匹配是政治整合成功的保证 一、三个系统之间失衡将导致整合失灵 二、各国之间政治整合三个系统的比较 第四节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整合变迁的历史启示 一、“公民增权”是政治整合的一条主线 二、平衡汲取与赋予是政治整合的敏感问题 三、经济下滑时期政治整合压力增大 四、控制冲突是政治整合的一门艺术 第六章中国阶层分化的结构性挑战与政治整合的政策取向 第一节阶层分化过度与不足并存向政治整合提出“结构性”挑战 一、阶层分化过度导致社会结构“两极化” 二、阶层分化不足造成社会结构“板结化” 三、社会结构滞后加剧阶层之间的冲突 第二节政治整合机制总体滞后于阶层分化的进程 一、组织系统:单位体制的解体与多元组织的竞争 二、资源系统:乏力的分配调节与薄弱的公共服务 三、文化系统:多元文化的竞争与意识形态的弱化 第三节政策取向:寻找与阶层分化均衡相适应的整合机制 一、动态均衡:政治整合机制调整的原则 二、政治整合机制调整的具体措施:构建目标预设型的全面整合网络 结语:继续深化指向政治发展的政治整合研究 一、强化方法论意义上的政治整合研究 二、深化发展论意义上的政治整合研究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阶层分化挑战原有的利益格局 随着阶层结构从“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社会的分配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起来,新旧阶层在复杂社会中产生的“满意度和挫折感”成为判定一个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的标准。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一般是以旧的优势阶层拼力维护既得利益,新的阶层不断争取新岗位、新资源为特征,因而单就心态而言,一方总是朝气蓬勃、激进上升的;一方则是惴惴不安、保守没落的,冲突在所难免。 特别是现代意识的提升,不仅为各种社会阶层带来了新的资源配置取向,还激发了新阶层的“群体意识”。他们越来越倾向于运用群体力量削弱和分享原有统治阶层(一般也是旧阶层)的利益,打破“不平等”的分配制度,这样阶级冲突就扩散开来。在工业革命中壮大了的工业资产阶级,挑战的是地主贵族的利益,在英国这种矛盾是通过“压力下”的议会改革得以调适的,在美国则是通过“南北战争”这种极端的冲突形式得以解决的。同样,在工业化中壮大起来的工人阶级,要么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要么在“阶级合作”的口号中,通过罢工、游行示威等形式协调“劳资关系”。无论哪种形式,阶层分化“破”的是旧秩序,因而都会遭遇阻力。 (二)阶层分化增加阶层间沟通的难度 沟通是促进阶层间合作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增加的话,他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也将增加”,反之“如果缺乏社会交往的话,破坏性力量就会增长”。现代化的扩展增加了沟通手段,但是同时也增添了各个阶层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难度。在艾森斯塔德看来,阶层分化对沟通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分化和专业化的阶层“增加了相互依赖性和潜在的互补性”;另一方面,越是在高层次的分化,不断增强的各自领域的自治,就制造了越来越复杂的“将这些专门化行为整合进系统框架的难度”,沟通失败最终导致李普塞特所言的“以内部高度的紧张和冲突为特征”的复杂社会。

编辑推荐

《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可以 但是还有待改进呀 继续加油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