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笙传奇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孟然、 罗君生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2-05出版)  作者:孟然,罗君生 著  页数:261  
Tag标签:无  

前言

骆玉笙(1914.8.31—2002.5.5),艺名小彩舞,是当代杰出的鼓曲艺术大师,是京韵大鼓骆派艺术的创始人,是京韵大鼓发展迄今五大流派中(刘、白、张、少白、骆)唯一的一位女声流派。    骆玉笙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她八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竟有八十年的舞台生涯。她炉火纯青的演唱艺术陶醉了万千观众,她崇高的思想品德为世人所称道。骆玉笙毕生致力于京韵大鼓的发展创新,演唱了120多首精美绝伦的传统及新编曲段,是空前高产的京韵大鼓艺术家,这些曲段也成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珍贵财富。    骆玉笙在襁褓时被魔术艺人骆彩武抱养,自幼即表现出优异的歌唱禀赋,4岁时随养父在上海大世界登台演出京剧清唱,圆亮宽厚的歌喉,令观众大为惊奇,得到“小怪物”的绰号。9岁随养父在汉口学唱京剧,又受到京韵大鼓的启蒙,13岁在南京夫子庙登台清唱皮黄,17岁改唱京韵大鼓,20岁拜人称“三弦圣手”的著名弦师韩永禄先生为师,从此艺业突飞猛进。在韩师的陪同下,1936年来到天津,在曲艺重镇初展风采,立时曲惊四座,迅即红遍津京,称雄杂耍界,被誉为“金嗓歌王”,享名大江南北。    骆玉笙的嗓音天赋甚佳。她音域宽广,高音清脆嘹亮,低音厚实沉重,音色优美,音质纯正,韵味醇厚,底气充沛,演唱时带有自然颤音,尤具特殊魅力。    骆派唱腔是在刘派的基础上,融化吸收了少白派唱腔中婉转华美、悲壮苍凉的音调旋律,又融入白派低徊巧俏的曲腔韵味,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声音优长,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骆派唱腔的突出特点是鲜明的歌唱意味和浓郁的抒情色彩。    20世纪40年代初,骆玉笙创演的《剑阁闻铃》是骆派京韵大鼓的奠基之作,也是她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    新中国成立后,骆玉笙排演了大量京韵大鼓新编曲目,不断进行唱腔音乐的创造革新,使骆派艺术有了更新的发展。在各个反映现实生活和新编历史题材的曲目中,她不拘一格地广泛撷取京、评、梆、越等地方戏曲,以及评弹、单弦、清音、梅花调等南北曲艺和中外歌曲中的音乐素材,并将其糅合融化进每段新曲目的腔调创作之中,从而使骆派京韵的音乐更为丰富多彩,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沁人肺腑的艺术魅力,深得广大观众及业内外人士的尊崇和喜爱。    《和氏璧》是骆玉笙晚年的杰作,其中“四哭”一段唱腔,化用了京剧“哭头”和“新梅花调”的曲调。美妙新颖、催人泪下,尾声中嘎调拔地而起、响遏行云,曲折跌宕、余音绕梁,堪称绝响。    1985年,一曲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风靡全国,倾倒亿万听众。    骆玉笙71岁高龄时,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她为弘扬民族文化,坚持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她拖着矮小的身躯,迈着坚定的步伐,满腔热情不辞劳苦地为曲艺事业奔波劳碌,足迹踏遍祖国各地。她是南北曲艺交流的使者,并两次东渡扶桑,让世界了解中国曲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在病榻上仍在向人们呼吁“希望曲艺后继有人”!    她把全身心都献给了曲艺事业。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三进怀仁堂演唱。她在荣誉面前从不张扬,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她表面文静,内心刚强,别看她在事业上如此辉煌,但有谁知道在生活中她经受了多少悲喜忧欢?她承受了幼年无母、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的人生三大不幸。1992年4月1日,她57岁的唯一爱子骆嘉平突然猝死,所有关心她的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她却在众人面前没有掉一滴泪,反而平静地说:“你们放心吧,我不会出事的,观众还要听我的唱呢!”    骆玉笙的一生,远见卓识、谦逊谨慎。她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活到老、学到老、唱到老的典范,是一位百年不遇的国宝级艺术大师。正如荣高棠先生给骆玉笙的赠言所称,她是“曲艺界的骄傲,后学者的楷模”。    《骆玉笙传奇》这部书稿,包括《骆玉笙艺术生涯年表》和《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曲目》,是我们踏着骆老生前的足迹,为缅怀大师光彩照人的一生,在众多老一辈曲艺家的鼓励和支持下,怀着对骆老无限崇敬和仰慕的心情编写整理而成的。毕竟年代久远,手边又缺少资料,可喜的是由贾立青编著的《骆玉笙年谱》一书的出版,为业内外人士研读骆玉笙,提供了较为清晰、翔实、完备、具有多元价值的资料。该书多处引用了《檀板弦歌七十秋》中骆老口述的情节,并针对事件、年代出现的误差作了精确的考证。我们认真拜读,获益匪浅,不禁又勾起为骆玉笙写传记的心愿。然而才疏学浅、力不从心,难免有遗漏和不妥之处。我们最大的希望是不要有损这位艺术大师的光辉形象。    笔者    2010年9月

内容概要

  骆玉笙是我国当代著名曲艺大师、鼓曲泰斗、京韵大鼓“骆派”艺术的创始人,曾用艺名“小彩舞”,被誉为“金嗓鼓王”,其代表作有《剑阁闻铃》《丑末寅初》《俞伯牙摔琴》《击鼓骂曹》《重整河山待后生》等曲目。《骆玉笙传奇》是一部全面反映骆玉笙艺术生涯的书籍。《骆玉笙传奇》一书共47个篇章,全面介绍了骆派京韵大鼓创始人骆玉笙80年的艺术生涯。作者把骆玉笙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人描写,以大量珍贵、翔实的史料和百余张照片,图文并茂地将大师的真实人生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讲述其坎坷生活经历的同时,也对骆派京韵大鼓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此外,书中还附有骆玉笙艺术生涯年表和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曲目,为广大喜爱骆派艺术、研究骆派艺术的读者提供了珍贵史料。

作者简介

孟然,原名孟昭芳,满族,1929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天津市曲艺团离休干部,巾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会员。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转业至天津市曲艺团,1984年离休。曾为京韵名家小岚云创作《英雄炮手胡德安》,为单弦名家整理《杜十娘》(与人合作),为天津时调名家王毓宝创作《糊花灯》等经典曲目。20世纪70年代开始,帮助骆玉笙整理艺术理论文章数篇,其中《我的艺术道路》一文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著有《檀板弦歌七十秋》(骆玉笙口述)和《情系曲苑》等书。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周年”荣誉证书、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等颁发的“曲艺事业终身贡献奖”荣誉证书及“松龄鹤寿德艺双馨”奖牌。 罗君生,汉族,1944年出生,天津市人,北京铁路局退体干部,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鼓曲艺术,尤喜京韵,单弦,是单弦名家赵玉明的大徒弟,1993年6月被骆玉笙先生亲收为徒,学习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多年来创作的曲词《汽车到站》、《贺新春》、《奥运组歌》,《抗震联唱》,《骆玉笙之歌》等作品曾在《曲艺》、《天津演唱》、《津门曲坛》和《八角鼓讯》等刊物发表。与张蕴华合作出版了《单弦岔曲五百首》一书。在曲艺家孟然老师指导下,撰写了《骆玉笙艺术生活年表》、《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曲目》、《骆派京韵传承人》、《京都曲坛一杆大旗——良小楼》等文章。与中国唱片社合作,策划编辑出版了多套京津鼓曲名家的演唱集CD。

书籍目录

鼓板悠扬“京韵”永存(代序) 自序 引子 大世界四岁奇囡 汉口初识孟小冬 八年学艺夯实功 好奇敢唱惹人爱 夫子庙清唱皮黄 北方鼓曲到秦淮 改唱京韵学名家 带艺拜师韩永禄 北上天津露锋芒 艺惊四座跃龙门 彩舞攒底小梨园 相逢鼓王不相识 初进京都梨园情 《击鼓骂曹》开新景 情景交融唱“慧娘” 抒情吟咏叹《闻铃》 金嗓歌王冠京津 集大蔓“庆云”开幕 曲苑新花反串戏 风雨飘摇日伪时 南下失利因沪宁 天津解放返故里 一波三折新开端 赴朝慰问转折点 紧跟时代勇革新 云开雾散新开端 昂扬豪迈唱《珠峰》 京韵“流派”有争议 大胆突破见成效 新诗篇《光荣的航行》 《卧薪尝胆》巧借鉴 历经劫难志不移 咬住青山不放松 曲不惊人誓不休 中南海亲切会见 拍电影《北京故事》 壮歌一曲震九州 宝刀不老靠实力 歌坛白发对红颜 金喉皮鼓一甲子 词新曲美艺更精 德艺折服四代人 绿叶红花两相映 德艺双馨韵长存 光彩依然耄耋年 故地重游万千情 功绩辉煌耀千秋 附录 骆玉笙艺术生涯年表(1914—2002)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曲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夫子庙清唱皮黄 1926年冬,骆玉笙随着养父养母离开汉口,又回到了阔别八年的上海滩,养父领着12岁的她再次走进了大世界游乐场。本想再搭班演出,但经理一“验活”说还是老一套,看了看骆玉笙也直摇头。虽然已经12岁了,但她光长音量不长个,既不像大人也不像小孩,正是没人缘儿的时候。 养父四处奔走,仍然找不到门路,只好坐吃山空。养母天天和养父吵架,最后倒霉的还是小玉笙。养父看不过去,只好领着骆玉笙到书场听北方曲艺。 马路南有个新世界。新世界楼上正在演出北方曲艺,京韵大鼓有白云鹏和小黑姑娘,这个小黑姑娘本名叫金慧君,在上海轰动一时,有人说听她演唱,像喝了迷魂汤一样。小玉笙正好没事,就成天在新世界听曲艺。果然名不虚传,小黑姑娘一出场,台下就炸了窝,叫好声、口哨声响成一片,有的人真好比喝了迷魂汤那样摇头晃脑,如醉如痴。 单说小黑姑娘的服装,一场换一身儿,几个月没穿过重样的,她年轻漂亮,站在舞台上犹如今天的服装模特,左顾右盼,任观众评头品足,一睹风采。她唱的是刘宝全先生的拿手段子,唱腔、做派都酷似刘宝全。等她唱完下场,总有十几个保镖在身边,出剧场时前呼后拥,十分威风。论气派,在当时曲艺界她属头份儿。这一切给骆玉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她在南京开始清唱时,还想着有朝一日要凭着艺术打开一条出路,多赚钱养家糊口,如果唱京剧就做第二个孟小冬,唱京韵大鼓就要像小黑姑娘一样红遍大江南北。她对京韵大鼓更加喜爱了。 养父一家人被困在上海,坐吃山空,钱全部花光。这时正值南京夫子庙来人约骆彩武,于是在1926年底,骆玉笙随着养父一家离开上海到了北伐前夕的南京。 当时南京由孙传芳盘踞。曾被誉为六朝古都的“金粉之地”,给小玉笙留下的印象却是一条狭长的秦淮河和热闹繁杂的夫子庙。 她和养父母住在夫子庙附近的状元境状元旅馆。当时的夫子庙和北京的天桥、苏州的玄妙观、上海的城隍庙、天津的南市“三不管”很相似,但是夫子庙历史之悠久,商业之繁荣,文化之荟萃,则为各地所不及。庙南是秦淮河,河水污浊,夏日臭气熏天;华灯初上之时,不时有几叶小舟在河中飘荡,从船舱中传出秦淮歌女凄凉的歌声……夫子庙里有很多小书场,像奇芳阁、六朝居、魁光阁、天韵茶楼等,还有很多清唱社,演出虽多以清唱为主,节目内容却很丰富,包括生、旦、净,像《盗御马》的窦尔敦、《草桥关》的姚期、《二进宫》的徐延昭,都是常演唱的唱段。演唱结束了,还有两三出粉墨登场的“对儿戏”,如《武家坡》、《桑园会》、《四郎探母》等。

后记

在《骆玉笙传奇》即将问世之际,我们的心情并未因此而感到轻松,反而增加了几分忧虑和歉意。    《骆玉笙传奇》是我们怀着对艺术大师骆玉笙无限怀念和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老一代曲艺家的鼓励和支持下,根据20世纪90年代由骆老口述、孟然整理出版的《檀板弦歌七十秋》一书的有关记载,以及我们多年来与骆老在工作、生活接触中的耳闻目睹,经加工整理,汇集而成。    一代鼓王骆玉笙,是当代鼓曲艺术的杰出大师,她经过一生的努力,把京韵大鼓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她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那些词曲典雅、唱腔委婉、抒情色彩浓郁而又经久不衰的骆派经典曲目,更可贵的是她那敢于超越自己、对艺术锲而不舍的痴迷和曲不惊人誓不休的坚强意志!    她高风亮节、永不服输,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胆量,以顽强的毅力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打造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作品,一生与时俱进。她虽然没上过学,但在我们眼里她是学者;她虽然没受过专门训练,但却是受入尊敬的艺术家,她的人品、艺品高山仰止!    骆玉笙的晚年,最关心的是曲艺事业的发展与京韵大鼓艺术的传承,在病中及住院期间仍不忘传授技艺。她对京韵艺术的贡献,不仅仅是创立了骆派艺术,她最大的贡献是让京韵大鼓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2011年5月,骆先生的亲传弟子陆倚琴、刘春爱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骆派京韵大鼓的代表性传承人。    骆玉笙的人生道路和艺术生涯是曲折而丰富的,在她八十八年的人生经历中,竟有八十年的舞台生活,这是个奇迹。一个骆玉笙就是半部曲艺史!    我们是普通的曲艺工作者,在几十年的工作与生活中,有幸与当代鼓曲大师骆玉笙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离退休后的我们,凭着对曲艺事业的执著和对骆老的深切怀念,经反复推敲、认真思考,在三易其稿后,终于将此书奉献给广大热爱鼓曲、关心曲艺事业的朋友们。但因水平有限,不免挂一漏万、辞不尽意,还望知情者和广大读者给予指正。    《骆玉笙传奇》一书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谢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孙福海同志,他在百忙中审读书稿,并热情地为本书作序。天津人民出版社的领导给予大力支持,编辑张素梅老师不辞辛苦地对书稿的文字进行修改和校正,我们在此深表谢意!    在京韵大鼓艺术家骆玉笙逝世十周年和即将到来的百岁冥寿之际,谨以此书告慰骆老在天之灵,献给所有热爱骆派艺术的朋友们!    作者    2012年4月

编辑推荐

《骆玉笙传奇》是一部全面反映骆玉笙艺术生涯的书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骆玉笙传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超级喜欢的书,非常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