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涂宗涛 著 页数:232 字数:120000
前言
首先要说明,本书为何不名“诗词集”或“诗词选”,而要标名“诗词创作实验录”,并加上“苹楼诗学系列”呢?因为我先后出版了两本论述诗词的专著,第一本《诗词曲格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初版于1982年,“修订本”出版于2000年,这是一本在普及与提高兼顾的原则下论述诗词曲格律的专著。对诗词格律,指出既有“常规”,也有若干“变例”,今人创作诗词,既要“守律”,由于形式必须服从内容,也不能完全“守律”,该突破格律的地方就应突破,唐宋人不乏先例,希望今之诗词作者,对格律既知其“常”也知其“变”,拓展创作的自由度。《纲要》问世后,我又先后在报刊上发表诗词作品若干首,于是不少诗词写作者和爱好者,把我视为诗友,谬蒙不弃,从各地来函和我联系,其中有寄来自己出版的诗词集或打印诗词散页征求意见者。
内容概要
本书为“苹楼诗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收录涂先生六十年(1946-2006)来的诗词作品近四百首,反映了涂先生在诗词创作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全书既包括了诗词学的理论阐述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见解,又有涂先生在创作实践中的切身体会,是诗词学领域的一部力作。
作者简介
涂宗涛:1925年1月生,四川省巴县人,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天津诗词社顾问。主要著作有《常用文史工具书简目》、《诗词曲格律纲要》、《常见曲谱介绍》、《苹楼夕照集》、《王维诗选注》(参订)、《古新圣经问答》(点校)、《通借字萃编》(整理修订主持人)、《天津古代城市发展史》(任副主编并参加编写)、《静海史话》(任顾问并参加编写)、《天津出版志》(编写版刻图书部分)等。
书籍目录
前言(一)1946.9—1948.9 吊项王——步张圣奘师原韵(七律) 狱中口占二绝(序) 由沪航海至天津,海上抒怀(七绝) 重阳(七绝)(二)1948.10—1949.12 初来北国,思乡弥切,感赋(五律) “应变”期间即事二首(七绝) 欢呼天津解放(五律) 乡思三首(七绝二首、七律一首)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绝二首)(三)1958—1960(四)1961—1966.5(五)1966.6—1967.12(六)1968—1970(七)1971—1972(八)1973—1975(九)1976(十)1977—1978(十一)1979(十二)190—1981(十三)1982(十四)1983—1984(十五)1985(十六)1986(十七)1987(十八)1988(十九)1989(二十)1990—1991(廿一)1992(廿二)1993(廿三)1994(廿四)1995—1997(廿五)19998(廿六)1999(廿七)2000—2006附录跋语
章节摘录
新楼网布邯郸市,来吊丛台正日斜。 遥想罗敷归陌上③,也应无处识儿家。 [注]:①三阁,指大悲、轮回、慈氏三阁。②正定有四古塔,高入云端。③《古今注》称古乐府《陌上桑》中之女主人公罗敷为邯郸人。 [王评]:尾联意趣清奇,非有神助,难以想出。 (原载《天津晚报》1961年11月30日。原诗题为“冀游草”,刊出七绝六首,今收录四首) [赘语]:这四首七绝,乃旅游乘兴之作,好像作者很有闲情逸致,诗兴大发而吟成,绝不会是在饿着肚子、饥肠辘辘的狼狈情况下写的。而实际情况正是这样。为了说明“诗兴”这一问题,特将它收录,并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当时我在中国科学院河北省分院语文研究所工作,“河北省方言词汇调查”为所内重点项目,由河北省教育厅向各专区的师范学院发公函要求各校师生完成调查任务(由研究所统一发出调查表)。1960年10月,为了解进度和解答调查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我和李行健同志持河北省教育厅介绍信,先后赴保定、石家庄、邯郸、邢台、承德,正定等地一行。记得在保定下车后去饭馆吃饭,收粮票却只能吃山芋,在街上见有卖柿子者,因要收粮票而不敢买;住正定招待所,晚饭供应胡萝卜缨子汤不限量,由于饥饿,我喝了几大碗,致使在夜间拉肚子;住在石家庄师院,室外堆有芥菜疙瘩,夜间行健偷拿一个,腌在杯子里当咸菜,我和他开玩笑说:“我们也和阿Q一样偷了人家的菜”;在邢台师院,我们受到隆重接待,因招待我们每人一小碗挂面;住在承德师院,晚上生炉子无火柴,乃向邻居一位老师借,这位老师说,他只剩有几根,火柴不好买,希省着用,可见那时不但食品匮乏,连火柴也紧张。这就是我这次“幽燕行”的生活真实情况。 但奇怪的是,尽管饿着肚子,在火车上见到绿色原野,如笼中鸟又飞回天空;游览了名胜古迹,精神为之一振,并诗兴大发,写下了这即景诗作。古人说“秀色可餐”,“文章多得于江山之助”,我的切身体会是,即使饿着肚子,一旦回到大自然和欣赏名胜古迹,同样也能产生诗兴的。欧阳修说“文章三上”,第一“上”就是“马上”,即在参观访问和旅游的“马上”,可见古人早就懂得参观访问和旅游是能激发诗兴的。对诗词创作来说,“诗兴”很重要,若无“诗兴”,硬要搜索枯肠,拼凑成诗,是不会产生佳作的。我认为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有道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