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页数:206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九九三年三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的《俗语佛源》,至今已过了十五年,市场早已脱销。二00七年十二月,天津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陈益民先生、副编审李晶女士到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洽谈由他们改版发行,并提出能否对此书作些增补。我表示同意天津人民出版社改版发行,但从研究所情况考虑难以再作补充,愿为改版写篇序。然后请办公室黄海博主任代表研究所与陈益民先生签订出版合同。 《俗语佛源》是在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的创始人、已故赵朴初居士(1907-2000)的直接组织和指导下编写的。全书对文史哲著作及日常口语中源自佛教经典的五百多个词语分别加以解释和注明出处,并配之以插图,读者从中既可加深对这些词语的认识,增加文史知识,又可对佛教有所了解,感受佛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深刻影响。赵朴初居士在为此书写的《前言》中说:“这虽是佛教文化海洋中的一滴,但由此可以看到佛教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关系,确实是悠久深厚,密不可分,正如一位学者说:“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从中国历史文化考察,赵朴初居士说的是完全正确的。 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佛教是其中不可分隔的重要组成部分,曾长期与儒、道二教鼎足而立,既互相比较、争论,又彼此吸收,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语言、美术、雕塑、音乐、建筑等文化形态,乃至中国民众的生活习俗,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佛教至今仍是中国拥有广大信徒的宗教之一,在藏、蒙、傣等少数民族中几乎受到全民信仰,仍在现实社会中继续发生影响。
内容概要
《俗语佛源》这本小书,收集了五百余条词目。当然,如果着力搜寻下去,肯定会获得更多的果实。但在许多朋友们敦促下,我们先将已收集的这些编印出版,向读者们请教。这虽是佛教文化海洋中的一滴,但由此可以看到佛教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关系,确实是悠久深厚,密不可分,正如一位学者说: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要加以说明。一是关于“俗语”的界定。一般把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词语(包括方言俚语)称为“俗语”。而《俗语佛源》所收俗语的范围要适当广泛些,包括进入文学、哲学、史籍等领域的佛教语。“俗”是相对于“僧”而言的。二是关于“佛源”的标准。有些词语如“报应”、“觉悟”、“祝愿”之类,虽偶一见于秦汉典籍,但其广泛流行,当在佛教弘传之后,故《俗语佛源》也少量收列。 佛教徒是经常怀抱着感谢的心情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依靠许许多多人(包括现存的和已逝世的人)的劳动。即如《俗语佛源》的编辑出版,我们首先应该感谢古代佛教经论的结集者、论述者和译师们。感谢他们的创造;也应该感谢今天为此书作了不同贡献的诸善知识。同时,我们也感谢读者们肯费精神阅读《俗语佛源》,希望诸位莫轻视我们这一小小的尝试,不吝给予帮助和指教。
作者简介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于1987年4月23日在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北京广济寺内正式成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担任名誉所长,前任所长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绍良,现任所长为湖南船山学社社长吴立民。吴老30年代末就跟随二学园掌法顾净缘上师修学佛法,深得东密藏密传承,有《藏传密教的人体科学》、《佛法禅定论》、《佛教与中国文化》、《船山佛道思想研究》等著作。1991年8月研究所从广济寺迁至北长街“三时学会”旧址。六年来,在赵朴老和中国佛协的亲切关怀下,在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诸方大德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研究所从无到有,经过了艰苦的创业工作,编辑、出版了《法音学术版》(后改为《佛教文化》)等数十种佛学与佛教文化方面的书籍,完成了《中国佛教》第四辑的编纂和出版发行工作;举办了“山西佛教彩塑摄影展”,参与组织了第四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人民政府宗教学术文化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对佛学理论、佛教历史以及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扎实的研究。在抢救、整理、挖掘佛教宝贵的文化遗产方面,老一辈佛教专家学者,高级研究人员作出了巨大的开创性的贡献,他们中有几位已经离开我们,但他们那种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光辉永照后人。研究所着眼于未来进意吸收培养中青年法师、居士,大胆放手使用他们,送他们到有关大学甚至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绍隆佛种,续佛慧命。
书籍目录
一画一人吃斋,十人念佛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一刀两断一门深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心不乱一旦无常万事休一百八一动不如一静一尘不染一报还一报一佛出世,二佛涅榘一丝不挂一转语一知半解一念一刹那一笔勾一粒米要藏大干世界一厢情愿一宿觉一棍子打死一瓣心香二画二六时十八层地狱十八变十八罗汉十方世界十字街头十恶不赦七七七手八脚七颠八倒人天人平不语,水平不流人生难得,大道难闻入定人海算沙人流八字没见一撇力士刀山剑树刀头舐蜜三画三门三十三天三世有缘三生有幸三头六臂三灾八难三昧大干世界大无畏大我大和尚大彻大悟大慈大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丈六金身寸铁杀人上天无路,人地无门上供上乘口头禅口吐莲花千差万别广结善缘门外汉习气飞天夜叉飞蛾投火四画丰干饶舌开士开山开化开花结果开荤开悟开眼界井中捞月天龙八部天女散花天花乱坠天堂天魔外道无门关无风起浪无边无尽藏无佛处称尊无事不登三宝殿无明火无量无量寿无始无恶不作无常无遮大会无缘不因一事,不长一智不二法门不可思议不知不觉不即不离不受福德不看僧面看佛面木鱼五十三参五百世冤家五百罗汉五体投地长生猪长斋比丘比丘尼见地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见兔放鹰见闻见阎王牛头不对马面牛头马面牛鬼蛇神手忙脚乱手续化身化缘分身公案文字因缘方丈方便六根清净六贼戏弥陀六道轮回火中生莲火宅火烧眉毛火葬认贼为子心心相印心地心花怒放心病难医心眼心领神会心量心猿意马心境劝化以毒攻毒少见多怪水到渠成水乳交融水涨船高五画正宗正果功德无量世世生生世界本来面目龙王龙宫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平等印可打成一片打坐打问讯业报业根业障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金刚四大皆空生天生老病死生佛万家半路出家头上安头头头是道弘扬弘愿对牛弹琴六画七画八画九画十画十一画十二画十三画十四画十五画十六画十七画十七画以上
章节摘录
一画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吃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内容。“斋”的本义是“过午不食”,也叫“不非时食”,属于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斋”的意义也就转化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张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主张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自净土宗盛行以来,“念佛”多专指念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俗语“一人吃斋,十人念佛”,谓一个人虔诚地信佛修持,身体力行,便能够带动许多人向善学法。如《平妖传》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杨巡检夫妻好道,连这老门公也信心的。”(李明权)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俗语中以此谓本无其事但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此语源自佛教《景德传灯录·契纳禅师》:“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日:‘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又:《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僧问:‘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师日:‘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李君冈)【一刀两断】语本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亦作“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如《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也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娘娘说江世荣还欠她几万块钱,要是他不赶快归还,到那天,她就什么也说了出来,同他一刀两断,再不替他胡说八道了。”(李明权)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