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

出版时间:2009年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田晓菲  页数:319  
Tag标签:无  

前言

  “在三十五岁那一年,我发现自己站在一片幽暗的树林里。”但丁的《神曲》,是这样开头的。但丁的向导是前辈诗人维吉尔;但丁的旅程,是对阅读的象征。维吉尔引导但丁,只能到炼狱为止,不能进入天堂,因为阅读是凡人的事。阅读总是在直线前进的时间里进行。时间的概念,是构成历史的要素;而只有人类才有历史,天堂是永恒不变的。  八九岁的时候,读希腊神话,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看到神的局限,英雄的悲剧;又正是在这局限与悲剧里,展现了他们的力。  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是我的古汉语入门教材之一。记得最喜欢《左传》和《国语》的选段,不为别的,单只是欣赏里面的辞令:那么悠扬委婉,却又绝不肯委屈。  蔡东藩从两汉到民国的历史演义,也是那时爱读的,虽然直到多年后,才意识到,其实所有的历史,都不过是演义而已;叙述的方式和角度,往往比叙述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叙述的内容。  大学时读的书很杂,印象深刻的也有很多,其中包括《世界史》、《圣经》。每个文明,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了解世界和人类多一点,对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好处。《圣经》则好比一座宝库,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我喜欢的章节有(约伯记>、(雅歌)。约伯是忠厚好人,却无缘无故遭到厄运,在他对上天的号诉里,我们听到人对自身命运的质问,对信仰的质问。

内容概要

爱读《金瓶梅》,不是因为怍者给我们看到人生的黑暗——要想看人生的黑暗,生活就是了,何必读小说呢——而是为了被包容进作者的慈悲慈悲不是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人性,由此产生的广大的同情。

作者简介

田晓菲,1971年生,1989年获得北京大学英语系学士学住,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出版著作包括《秋水堂论金瓶梅》(2002),《赭城》(2006):学术著作《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2005;中译本2007),《烽火与流星:萧粱时代的文学与文化》(2007;中译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即出)。译著包括《毛主席的弦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2003)。

书籍目录

幽暗的树林(代前言)从红楼到绮楼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外“田”与“园”之间的张力:关于《牡丹亭·劝农》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的重新发明大跃侧诗话隐身衣和皇帝的新装:从杨绛回忆录看“文革”中对透明度的追寻半把剪刀的锐锋:重论郁达夫“瓶中之舟”:金庸笔下的想象中国《鹿鼎记》:金庸,香港通俗文化,与中国的(后)现代性走向我们已在的地方:《少林足球》、《大话西游》及其他对镜:赋得艾柯近作《鲍多雷诺》关于《弗里达》十日谈秋声赋与爱莲说(代后记)

章节摘录

  但是学者也是普通读者大众之一,不是超凡人圣的神仙,二十世纪的中国学者是深受国家主义影响的。挣扎在“西化”和国家主义的夹缝之中,我们对自己的过去有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理,不是过分的自傲自负,就是过度的自卑自轻,很难找到一个平衡。也许,强调一部文学作品的民族性、本土性、中国性乃至语言的纯洁性都是对于西方文学影响的一种抵制,是对于失去自己特色和个性的焦虑感的反映。这种焦虑归根结底还是对自己不够相信造成的。  其实,文化和语言的“纯洁性”都是神话——“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经受过了多少次“外来影响”的洗礼,根本是不可胜数的。佛教就完全是最显而易见的舶来品。在唐朝的长安街头,当女伎表演“胡乐胡舞”的时候,有谁恐怕“中国文化”会因此失去活力,或者因此对“中国文化身份”感到威胁呢?唐朝的皇族本身就有胡人的血液,但是关键在于唐朝的子民只知道“大唐”,并不知“中国”为何物。秦始皇吞并六国的时候,想的不是“统一中国”,只是建起属于赢氏家族的秦王朝。而秦国在当时的“中国”完全是“边缘文化”——和楚国一样被中原诸侯国视为“野蛮”的“非主流”城邦。  虽然“国家”是“想象出来的社区”,而国家主义在中国和在欧洲一样是到了近代才诞生和流行的,国家主义的力量却十分强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留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3条)

 
 

  •   我看《金瓶梅》的书有十四五年了,最早是那种省略的白话简本,就觉得《金瓶梅》很吸引人的,十年前看到香港走私过来的原本,是《金瓶梅词话》,是竖排繁体字,当时觉得和原来简本有点不一样,就是简本开始是十兄弟结义,而这个版本是武松打虎开始的,以为是那个编写简本重新编排了,后来大约2005年吧在北京中国书店看到《秋水堂论金瓶梅》不到四百页,定价39元,是相当贵的了,北京中国书店和新华书店可能不是一个系统,就是这本书看出来,有人收藏过的痕迹,是中国书店收回来再卖的,一般书打八折九折,没有想到这本书不打折,我看是一个小女娃写的书,随便翻翻一看就觉得不得了,这娃写的比那些长白胡子的北大文学教授还有见地和深度,我回来看了三遍,看她书时候我就知道了金瓶梅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绣像金瓶梅》,我就在新华书店买了一套长春大学出版社的《绣像金瓶梅》,正如这女娃说的绣像本是删节了词话本的词话部分,内容上虽然差不多,但是绣像本更紧凑,角度还不是完全一样,而且虽然国内删节了一部分,但是印刷质量好过我收藏的香港版本,词话本我看过四遍,绣像本我看过两遍。越来越觉得这女娃了不得。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秋水堂乃田晓菲在波士顿居所书斋之名。女,1971年10月生于哈尔滨,原籍山东临清市。5岁习古诗,少年时期,古今中外,阅读颇丰。14岁破格入北大,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1991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柯盖特大学,康耐尔大学教书。2000年受聘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执教至今。曾有小说、散文、文学评论、诗集发表、出版;又有译作《后现代主义与通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江苏人民出版社)。现正致力于《尘几录——陶诗论稿》中英文书稿的著述。出版著作包括《秋水堂论金瓶梅》(2002),《赭城》(2006):学术著作《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2005;中译本2007),《烽火与流星:萧粱时代的文学与文化》(2007;中译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即出)。译著包括《毛主席的弦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2003)。

    现在新作《留白》就是写《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后的新感悟,认为爱读《金瓶梅》,不是因为怍者给我们看到人生的黑暗——要想看人生的黑暗,生活就是了,何必读小说呢——而是为了被包容进作者的慈悲慈悲不是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人性,由此产生的广大的同情。
  •   秋水堂论金瓶梅还是很个性的一本书。尤其记得她说的,之前我们过于关注红楼梦了,现在不妨关注下金瓶梅。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金瓶梅还是很有其价值的。这本书配套阅读下,总不至于失望的吧希望。
  •   喜欢秋水堂的文字,要静下心,慢慢看
  •   在当当淘书时间很惬意的事情,往往花很少的钱就能屯到不错的书,整体上这本书还不错,值得一看,要是能再重温一下金瓶梅就更理想了~
  •   有点随想集的风格,因为喜欢她的金瓶梅,所以买了。不错的一本书
  •   田晓菲经典,不错的书,特别是金那篇。
  •   书的设计就很有特点了,书页上面一大块留白。内容还没看呢。
  •   很早就听说过作者的大名了,但没有拜读过作品,这次一读相见恨晚啊,非常喜欢
  •   看过该作者的其他书,还是觉得这本最好。
  •   最怕把文章写得枯燥,显然,这本书不是。
  •   随便翻了一下,买的书的慢慢看
  •   给老婆买的!
  •   娓娓道来,知识趣味俱佳
  •   精辟的见解。学习了。
  •   价廉物美,当当的服务很好
  •   文字很奇谲!分析很透彻!视觉很新颖!
  •   每本书都让我受益匪浅。
  •   田晓菲的《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后》,涉笔多在《金瓶梅》与陶渊明之外,足见其视野的广博。老调重弹者也有,比如绣像本《金瓶梅》的慈悲,比如手抄本文化的流动不居,当然,这只占很少一部分,值得留意的,是田晓菲的新见。
    在我的概念里,“田园”二字是密不可分的,而田晓菲解读《牡丹亭》,却有别样的发现:田野与园林,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系统,在父权社会中,前者是外,后者是内,二者被性别化,有着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区别。田与园的差别,不仅体现在空间上,也体现在时间框架上,最富有时间观念的农人的时间紧迫感,和深闺中少女的时间紧迫感,虽然表面相似,却有本质的不同:农人的时间是循环往复的,怀春少女的时间却是直线形的。空间和时间意识的差异,定义了《牡丹亭》中两个不同的世界:它们是平行的,但是,没有机会交叉。基于此,田晓菲认为,《牡丹亭&#8226;劝农》在田与园之间,创造出一种张力,如果只看到园中春梦,而忽略了梦之外、园之外更为广大的语境,也就简化了《牡丹亭》。
    田晓菲说,在“文革”结束之后,很多批判“文革”的写作实际上是“文革”的延续,那些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地控诉“文革”的作品,本身正和“文革”批斗会的精神一脉相承。她将这样的文风称为“文革体”,它的特点是夸张的修辞,戏剧化,极端化,充满道德判断,缺乏自省,毫无幽默感。与之相对应,杨绛的“文革”回忆录摆脱了“文革体”,田晓菲极为珍视,认为杨绛的文风本身就已经构成了对“文革”意识形态的抵制,是其相关文章最大的贡献。
    田晓菲将金庸的《鹿鼎记》归为“后设小说”。所谓后设小说,是指这样一种“自觉”的小说:小说作者不断用不同方式——从叙事方式到情节人物的构造——来提醒读者注意,读者阅读的是建筑在一系列文学传统之上的海市蜃楼。正如《堂&#8226;吉诃德》之于骑士小说,《鹿鼎记》也是对武侠小说传统(包括金庸自己的武侠小说)的反讽与颠覆。田晓菲对金庸小说蒙受“俗”的批评不以为意,认为我们的世纪需要的不是已经太多的“雅”,而是一点“俗”,在后现代的世界里,雅与俗的分界本身已经正在模糊与消解,显示出局限性。田晓菲提及,曾经,音乐是一个活生生现实的一部分,自从人们开始虔诚地坐在音乐厅里,衣着笔挺,小心着不发出声音,不打瞌睡,为了加入“高雅”的话语而付出强迫自己忍受两个小时的交响乐轰炸或者现代音乐的奇怪噪音这样的代价之时,音乐文化中有一种东西已经死掉了。同理,博物馆、艺术展览馆,都培养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培养了人们对艺术的宗教拜物精神。
    “我是谁”这个问题,有多少决定于我们自己的看法,有多少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期待?我们自己的看法,又在多大程度上是被他人的期待塑造成形?田晓菲从这个角度切入《大话西游》,令人耳目一新。是啊,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影响了他者对我们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又反过来帮助塑造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这真是具有反讽意味。类似的启示,《留白》里俯拾皆是,让人思路大开。抄其几段话:
    “叙述的方式和角度,往往比叙述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叙述的内容。一切历史——书写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演义’。因为他们都是由‘个人’书写的。凡是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角度。‘中立’本身也是一种立场和角度。如果我们把真实的历史事件比作‘原著’的话,那么一切对这个历史事件的记载都是译文,而译文有不同的译者、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翻译风格。历史的记录以及当代或后代读者对它的接受所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过去’,而且更重要的,是历史记录者所身处的‘现在’和读者所身处的‘现在’。”
    “极力否认某种东西,正说明了这个被否认的东西的力量,就像一切反叛和对抗,都意味着对于这个被反叛和对抗的东西的侧面承认与加强。”
    “经典永远是‘后来’形成的,而经典之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口味和需要会把以前被忽视的作品带到聚光灯下,也把曾经盛极一时的桂冠诗人闪入阴影之中。经典的形成不仅依靠诗歌评论家,也依靠读者的爱憎,而最重要的,是依靠作品本身。”
  •   田晓菲「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后」放在床头很久了,一直不愿收回书架上,原因之一是部分未读透又不甘放弃,如写「牡丹亭」田与园之间的张力;二是部分未读原著却想硬啃,结果仍是读不透又不甘心。好在「十日谈」这一节的小品文救了我,清香,芬芳,重温一遍,口角含笑,可安心入眠了也。
  •   本书是田晓菲继《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后的又一力作。全书收录了作者近些年来的经典文学评论文章。
  •   还是因为喜欢晓菲.尤其是秋水堂论金瓶梅.所以又要了这本..这本是个短篇集子..各个时期的评论..有点幽默的是...书名叫留白..里面打开来真的是呀.每一页都没有印满.都有大片空白.有点小小的上当之感.呵呵.其实也不能这样讲啦..还是喜欢的..不错不错.晓菲的治学精神.实在值得学习.
  •   这年头看到学者用真性情写作,好不容易
  •   学术性很强的一本随笔,可以读
  •   是作者近些年来的经典文学评论文章。
  •   关于中国文学的思考,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慢慢看才行
  •   不太喜欢纸张差的书。不能印精美点吗。
  •   过于小众
  •   很好可以看看!
  •   翻了一下,还好
  •   感觉比《秋水堂论金瓶梅》要差一些,只有一篇是关于《金瓶梅》的文章。
  •   看起来很一般,书页眉头眉脚都有大量留白,因此比同字数的书厚了三分之一还多……
  •   每页5分之2是空白的,浪费纸张不说,文章只可浅阅读。
  •   不容易看的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