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丁大同 页数:194
Tag标签:无
前言
僧人云游与中国佛教名山、名寺、名窟、名塔的密切关系,昭示了佛家的那种自在洒脱、无牵无挂的精神境界,以及透过赏析云游僧人挥毫写下的那些情趣高远的诗词或书画,为喧嚣不已的当代人类打开了一扇安顿心灵的清凉门径。
内容概要
《佛家慈悲》以“慈悲是佛道的根本”为主题,通过讲述古今中外流传在佛教信仰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济世救人的生动鲜活的感人故事,彰显了佛家朴素的众生平等的思想主张和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及对于提升当代人类道德情操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书籍目录
引言慈悲是佛道根本——佛家的慈悲主张 朴素的平等主张 博大的人道情怀 慈悲教人去爱 慈悲重在践行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 苦与乐的关怀 苦乐因缘 三种慈缘 赵州禅师的烦恼 慈心和悲心 慈悲心 干达多一念慈悲 慈心修习 蒂帕嫫的慈爱禅 悲心的修习 空也上人与强盗 慈悲行为 慈悲善行 末利夫人救御厨 慈悲的楷模:观音菩萨 大慈大悲观世音 观音像 杨枝观音 白衣观音 千手观音 观音法门 念观世音名号广种福田.普度众生 修福与福报 福慧双修 种福田 福报观 修福延命的比丘 慈善组织 救世慈济 普济堂 ……舍得寸丝不挂敬父母就是敬佛日日诞生则慈悲日日增长慈颜常笑 悲心化辱结语 让世界充满慈爱
章节摘录
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 佛家以慈悲为最基本教诲,以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的“爱”为核心。慈悲是一种以非种族、非国界为基础的对人类的博爱,它不同于自私和针对特定对象的“小爱”,而是一种“大爱”,也就是爱世人,包括爱自然万物。慈悲造就了人的伟大人格。佛菩萨见众生为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苦、后世苦等诸多痛苦所烦恼,生出大慈悲心加以拯救。因此说,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 苦与乐的关怀 苦乐因缘 佛家讲慈悲,对慈与悲做了明确的区分。慈与悲所指是不同的,包含了不同的意思。慈,它的梵语是maitrya,巴利语是metti;悲,它的 梵语是karuna,巴利语同梵语。据学者考证,在中文语词中,慈、悲二字原本并未结合成一个单一概念,将慈悲二字结合在一起,形成单一概念,是在佛教传人中国以后。译者在翻译佛经时,将“慈”翻译为“朋友”或“亲爱的人”,将“悲”翻译为哀怜、温柔、有情。佛家对“慈悲”二字给出的解释是,慈指“与乐”,悲指“拔苦”。如《大智度论》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云霞幻灭寻常事,禅定真如是钵是。”要了解佛家文化,体悟佛家境界,宜识其物象,知其根本。“识佛”,不妨从佛家造像、礼仪、法器、饮食、慈悲、云游、养生开始。 ——南开大学教授 佛学专家 孙昌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