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水照/崔铭 页数:36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纪实性的历史人物传记。 宋期政治气候的宽松,思想文化政策的开明,以及文人社会地位的优越,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学术文化。今天,批判继承这份珍贵的遣产,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改革开放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宋代社会与宋代文化,进一步认识历史名人欧阳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一代文宗出孤寒 从沙滩画荻开始,幼年的欧阳修在母亲引导下读书习字 几位创业垂统的皇帝对文化的高度弘扬,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 广泛的阅读使欧阳修很早就具备了良好的艺术感悟力和鉴赏力,显露出颖异的资质 汴京之行,使欧阳修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认识到造成这一情形的原因所在 凭着才情和颖悟,欧阳修也能追随时尚的潮流写作诗文,内心深处却渴望着文坛的新变与突破 一年之间,欧阳修由监元、解元而至省元,三登榜首,正可谓所向披靡,意气风发第二章 伊洛群英开新声 天圣明道间的西京留守府人才济济,卧虎藏龙 欧阳修与僚友们诗酒酬酢,品茗赏花,浪漫的性情恰与浪漫的生活两相契合 在学作古文的过程中,尹洙、谢绛等既是欧阳修的引路人,又是他的竞争对手 志趣相投的朋友,催人奋进的环境极大地激发了欧阳修的创作热情 欧阳修与梅尧臣迭相唱和,无一日不相从,诗歌是他俩永不厌倦的话题 为了款待好友陈经,欧阳修约上杨愈、张谷同往城郊的龙门山游玩 三月下旬,欧阳修与梅尧臣、杨愈结伴去嵩山览胜 梅尧臣等人以“八老”相互品题,“逸老”之名却在欧阳修心中激起巨大波澜 新秋的一天,欧阳修在会隐园与二三好友饮酒赋诗,为梅尧臣饯行 趁着祭告嵩岳山神的机会,谢绛率欧阳修、杨愈、尹洙、王复作数日山水之游 明道二年春天,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在欧阳修身上 壮丽的黄河开启了欧阳修豪健的胸襟,也成就了他奇丽瑰伟的崭新诗风 明道二年冬,西京留守府充满着离别的氛围 欧阳修刚直敢言,才识超群,而又处心仁厚,给王曙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三月将至,欧阳修西京任满,回首之际,充满了依依惜别的深情第三章 庐陵事业起夷陵 欧阳修特别注意培养自己雷厉风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品节,并以此砥砺朋友 自来汴京后,有好几位公卿之家看中才具超群的欧阳修,先后托媒人前来提亲 创作上的日趋成熟,带动了欧阳修对于散文理论的深入思考 年轻气盛的欧阳修本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倡言事之风 当欧阳修专注于国家的财政痼疾时,范仲淹则将他的着眼点集中于吏洽的腐败 欧阳修暗暗下定决心,~定要善处逆境,将贬谪作为砥砺节操、升华 自我人格境界的一个契机 欧阳修时时用坚强的理性提醒自己,不可沉溺于怀旧的伤感与自怜的忧思 利用公余之暇,欧阳修勤奋地投入到学术的思考与研究之中 欧阳修春末乘舟东下,仲夏抵达许州,八月份举行了成婚大典 振兴文化传统,拯救世道人心,这一理想目标在欧阳修的心中显得越来越清晰了 对于欧阳修来说,乾德就像一片精神的荒漠 欧阳修解除乾德县令之职后,应谢绛邀请,先往邓州寓居一段时间 接读来信,欧阳修大失所望,原来范仲淹只是聘请他做一个撰写军中公文的书吏而已 第四章 力振斯文扶新政 中秋的晚上,月色如洗,欧阳修强烈地体会到壮年早衰、时不我待的深沉悲感 欧阳修既已无缘参与到抗敌御侮的军事作战中去,便将自己的热情和精力重又转移到思想文化的研究之中 好友相见,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此时,他们的话题却显得格外沉重 欧阳修声望日隆,慕名求教者络绎不绝 欧阳修成为了革新派的主要代言人,为即将到来的“庆历新政”作出了积极而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 韦城知县设宴款待欧阳修一行,席间有位美貌的女子格外引人注目 欧阳修对五代时期的忠义之士大书特书,推崇备至 吕夷简罢相之后,仁宗皇帝的第一个举措便是开放言路,增补谏官。欧阳修首被其选 庆历三年十月,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正式拉开了帷幕 春天的气息、春天的花朵温润了欧阳修的心灵,使他的思绪暂时脱离了近一年来所专注的政治事务 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欧阳修奋笔疾书写下了不朽之作《朋党论》 长期以来,欧阳修一直致力于文体文风的改革,苏舜钦、梅尧臣等是他志同道合的战友 出人意料的是,富弼之命下达不出十天,欧阳修也接到了新的任命 “进奏院事件”之后,守旧派纷纷占据要职 欧阳修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绝不向守旧势力低头屈服 一场政治迫害在欧阳修意料之中以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形式爆发了 第五章 与民同乐醉翁情 痛定思痛,欧阳修心中充满了不平和愤懑 滁州地僻事简,公余之暇,意兴寥落的欧阳修寄情山水,借以排遣内心的烦忧 作为一名关爱黎民、喜欢与民同乐的官员,欧阳修主张为政宽简 《醉翁亭记》——欧阳修散文风格成熟的标志 岁月的历练、自我境界的不断提升使欧阳修更加懂得在苦难之中用种种美好的事物来自我遣玩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上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尝试,诗歌理论的建树也有了长足发展 身在滁州的欧阳修闻知石介身后奇冤,悲愤难抑 对于众多的青年士子来说,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在人格精神上,欧阳修都具有无与伦比的感召力 平山堂建成不久,一天,忽有远信寄到 怀着深切的哀悼之情,欧阳修撰写了《尹师鲁墓志铭》,文章写成之后,却遭到尹洙家属与门生的非难 正当欧阳修备受疾病折磨时,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刚满四十一岁的苏舜钦在苏州病故 初到颍州,欧阳修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除了撰写《新五代史》,长期以来,欧阳修还在坚持不懈地研究《易经》、《诗经》、《春秋》等儒家经典 几任地方官后,欧阳修对民间疾苦的了解越来越深 欧阳修一生交朋结友,无不以“同道”相期,而与“同利”无缘 作为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大夫,欧阳修极为看重家族世系,也极为关注家族的兴旺 经过整整十七年的艰苦写作,《新五代史》这部皇皇巨著终于基本完成了第六章 文坛始自嘉祐 走马上任还不到半个月,欧阳修又一次成为了流言与阴谋的受害者 欧阳修满怀热情地“付托斯文”,王安石却志不在此 《范公神道碑铭》写成之后,没有招致政敌的攻击,却引起富弼以及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的极大不满 四五月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又使欧阳修再次萌生了引退的念头 至和二年八月,欧阳修奉命出使契丹 这年五月,大雨成灾,汴京城里水势汪洋 囿居省院,诗歌唱和成了调节受困精神的良药 利用科举改革来实现自己的文学主张,是欧阳修由来已久的愿望 欧阳修终于将宋代古文运动引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欧阳修宽广的胸怀、发现人才的识力,以及提携后进的热忱,令人深深感动 欧阳修深感体力渐衰,很希望求得一份闲简差使 在欧阳修公正无私的治理下,开封府井然有序 解除了繁重的开封府事务,欧阳修感到轻松了许多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欧阳修自视甚高,连同《庐山高》一起,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作品 著名的《秋声赋》将散文笔法引入赋体,给这种古老的文体注入了新的血液 除日常工作之外,欧阳修总是“文债”不断 痛失挚友,欧阳修悲不自胜第七章 德隆位高责愈重 虽然权位曰隆,欧阳修礼贤下士之心却丝毫也没有改变 欧阳修的所作所为,与他青年时代的理想、抱负相比,仍然相距甚远 朝廷易代的艰危之际,欧阳修尽职尽责地履行了一位宰执重臣的使命 欧阳修仕途越来越顺遂,心灵却越来越孤寂,他常常追怀旧事,想念那些过世的老朋友 朝廷依然维持着两宫同理朝政的格局 未能如愿以偿地离朝外任,两个月后,欧阳修便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场激烈的朝政斗争之中 经历了太多政敌的攻击与陷害、友朋的误会与决裂,欧阳修更深地感受到韩琦的光明磊落与胸怀博大 治平三年四月,苏洵病逝,欧阳修为之痛惜不已 又逢朝廷多事,求退心切的欧阳修只能隐忍待时,可有谁能料到,他等来的竟是一场飞来横祸第八章 颍水西畔六一居 在欧阳修心中,颍州是一块永恒的乐土 欧阳修备感生命的脆弱,开始渐渐改变对佛道的态度 移知青州后,欧阳修以惯有的宽简风格将日常的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欧阳修将皇{右五年所作的《先君墓表》进行了精心的修改,题为《泷冈阡表》 千里之外的京城,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开始了 变法运动刚开始时,欧阳修没有发表任何评论,直到熙宁三年正月青苗法颁布并被强制推行 神宗皇帝很想让欧阳修出任宰相,曾多次与王安石讨论此事 欧阳修写下《六一居士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解读这一别号 年华渐老、衰病侵凌,欧阳修一再上书请求归老,不愿意做贪禄恋宠、尸位素餐的庸碌官员 欧阳修一身道服、羽衣鹤氅,安闲、恬淡地隐居在西湖西畔、颖水之滨 欧阳修深感自己来日无多,决定将引导和统率文学发展的重任托付给苏轼 欧阳修《六一诗话》以随笔、漫谈的方式论诗,创立了文学批评史著述的新体裁 欧阳修将款待赵概的厅堂命名为“会老堂”,以纪念这次难得的相聚 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一代文豪欧阳修病逝于颍州结束语 风神奕奕立当朝,德业煌煌传万世附录一 欧阳修生平创作年表附录二 欧阳修著作重要版本后记
后记
几年前我们写完了《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后,就开始从事这部《欧阳修传: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的写作了,这是顺理成章的。欧阳修是苏轼的恩师,是苏轼成长道路上一位影响深远、举足轻重的人物;而苏轼则是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位文坛领袖。从“欧门”到“苏门”,不仅保持着文学发展的连续性和一贯性,而且是北宋文学高潮的集中表现。欧、苏二人都是统摄兼擅各个文化领域的综合性人才,是北宋文化高度发达繁荣的结晶和代表。苏轼的“全才”特征实导源于欧,欧才是北宋文化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星。南宋杨万里之子杨伯子(东山)说:文章各有体,欧阳公所以为一代文章冠冕者,固以其温纯雅正,蔼然为仁人之言,粹然为治世之音,然亦以其事事合体故也。如作诗,便几及李杜。作碑铭记序,便不减韩退之。作《五代史记》,便与司马子长并驾。作四六,便一洗昆体,圆活有理致。作《诗本义》,便能发明毛、郑之所未到。作奏议,便庶几陆宣公。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花间集》。盖得文章之全者也。其次莫如东坡,然其诗如武库矛戟,已不无利钝。且未尝作史,藉令作史,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未必能及欧公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二这里提出一个颇有兴味的问题,即欧苏比较。杨伯子认为,第一,二人都是“全才”。他列举了欧氏在诗歌、碑志文、史书、骈文、经学、奏议和词七个方面的成就,推为“得文章之全者”。第二,苏不及欧。苏诗虽佳,但或有不如人意者,而且他不曾作“史”,不像欧有《新五代史》(其实欧还主持《新唐书》的编撰),即使作史,也未必能达到欧的史学境界。杨伯子的第一条意见人们都能认同,第二条意见却会引起争论。他可能是有某种针对性的。苏轼在世时,就有人认为苏高于欧,苏轼坚决予以拒绝。他的《答舒尧夫》说:欧阳公,天人也,恐未易过,非独有不肖所不敢当也。天之生斯人,意其甚难,非且使之休息千百年,恐未能复生斯人也。世人或自以为似之,或至以为过之,非狂则愚而已。欧苏并称,这已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称谓,强予轩轾并无必要,杨伯子的抑苏扬欧疑有崇尚乡贤的感情因素在起作用(杨也是江西庐陵人);苏轼认为欧氏是天才,是千百年难得一现的天人,有人若以为可与他并肩甚或超过,那简直是狂妄与愚蠢,“非狂则愚”了,苏轼尊师的态度,终生未变。欧苏年龄相差正好三十岁,整整一“世”,是两代之人,各自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文化使命。若要勉强相较,则从开创性而论,欧氏始终处于“既开风气又为师”的崇高地位,他于“宋学…‘金石学…‘诗话学”等方面均允称第一人,于宋代文学包括文、诗、词、赋,都是居于文坛前沿、引领风尚的伟大作家。苏轼则在文学的成熟性与艺术造诣上具有非凡的成绩,甚或超越乃师。然而他又是在欧氏奠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前行的。人们说:“名师出高徒”,也可以反过来说:“高徒出名师”,这在他们二人身上尤为适用。要之,北宋出现的欧、苏二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荣,他们后先辉映,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因此,我们写的这两部传记自然地成了同一系列的“姐妹篇”。这部《欧阳修传》在写作原则与方法上,一仍旧章,都依照《苏轼传》。我们仍坚持两个原则:即遵循“无一‘事’无来历”的“信史”宗旨,却不主张“无一‘字’无来历”。也就是说,既追求叙事的文献根据,而又允许作适度的想象和推演,此其一。同时注意传主的文学创作的介绍,采取类似“以译代注”的方式予以阐释,注意叙述的一气呵成的文脉,也把著者对文本的一份理解和体悟与读者交流。除了这两点相同外,在叙述风格、章节结构上也都没有太多变化。读者如有兴趣,不妨两传连读,不仅能读出欧、苏二人的同异,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北宋社会、政治、文化面貌有更多的了解。当然,我们在写作欧传时,也对传记写作问题另有一些体会。形神兼备,以形传神,应是传记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为欧阳修立传,也就是为他画像,应该包括外貌形象和内在特质。欧氏任扬州知州时曾请画家来嵩为梅尧臣画像。梅氏诗云:“广陵太守欧阳公,令尔(来嵩)画我憔悴容,便传仿佛在缣素,只欠劲直藏心胸”(《画真来嵩》);同时来嵩也为欧氏画像,梅氏《观永叔画真》云:“良金美玉不可画,可画惟应色与形,除却坚明尽非宝,世人何得重丹青?”看来梅尧臣对肖像画评价不高:画像只能大致描摹出外在的“色与形”,对于内在的“劲直”或“良金美玉”般的品节却无能为力。梅氏的看法有些偏颇,优秀的画师是能够以形传神,即以“写照”达到“传神”,从而臻至形神。兼备的境界,只是需要艰苦磨砺而已。人物传记的写作也是如此。细节的选择和描绘在为传主传神写照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这一点西方传记更显优长。近读四川学者刘咸炘(1896—1932)写于上世纪20年代的《文学述林》,他说:“汇传多以辅史乘,止载大端;小说止以供燕闲,惟取奇事。余亦大抵详于高行,而略于庸德;详于国政,而略于家常。”在我国旧时图书分类“经史子集”四部中,各类传叙文属于史部,作为正史的辅助史料,因而着眼于“高行”,倾力于“国政”,而对“日常生活”忽视或轻视。刘咸忻认为这一传记观念造成两大缺失:“一则蔽于习见,以为琐事不足称;一则不知记录,久而忘之也。”他提出应向西方传记学习:“以西方文较吾华描写之作,此不及彼,固不可为讳也。”这位僻处边陲、声名颇寂的饱学之士,他的识见和勇气,至今仍是对我们的切实提醒。本书在传述欧阳修时,一方面注重其政治大节、学术业绩和文学艺术创造等,另一方面也注重人物的细节,用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深层结构。比如说他的身体状况。欧阳修的文化伟人身份和他体弱多病的状况是个强烈的对比。从他自己笔下,我们已知他早年白发,目疾严重,后又患有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他在参加进士考试时,给主考官晏殊的第一印象是“一目吒瘦弱少年独至帘前”,尤其是一头白发,成了他诗词吟咏的最常用的题材。本书中引及的有“白发新年出”(三十岁)、“今日逢春头已白”(三十一岁)、“四十白发犹青衫”(实为三十五岁)、“自然须与鬓,未老先苍苍”(三十九岁)、“到今年才三十九,怕见新花羞白发”,四十岁以后更是连篇累牍,不绝于口:“某年方四十有三,而鬓须皆白,眼目昏暗。”他的一头银发引起宋仁宗的“恻然”:“怪公鬓发之白”;也屡屡逗引起苏轼的感慨:“谓公(欧阳修)方壮须似雪。”“多忧发早白,不见六一翁!”他年四十而以“醉翁”自称,更是具有标识性意义之举。富弼曾调侃他“公年四十号翁早”,他自己也说:“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具体年龄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迟暮心理,一种人生姿态。这与苏轼在黄州贬居时期自号“东坡居士”是相似的。透过欧阳修的体赢早衰的外形,可以探求与其思想性格形成之间的因果之链。这对他的精神世界的塑造产生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对生命有限性的无尽悲哀和对事功永恒性的不懈追求。这似乎是潜在的、隐性的,却又是深刻的、无法抹去的。他说过:“春寒、秋热、老健,如此三者,终是不久长之物也。”对青春不驻、英华难留的感受深深地烙在他的内心,“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俯仰今昔、物是人非的感叹,在他的一生中时时涌上心头。这份生命体验,是他散文中“六一风神”独特情韵的最主要的构成要素,也是他未到退官年龄而提前一再要求致仕的内驱力。但情况并非只有一个向度,赢弱的身体又刺激他追求生的永恒,抓住有限生命建立不朽事功,才能化有限为无限:“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祭石曼卿文》),“虽死而不朽,愈远而弥存”(《送徐无党南归序》)。因而他立朝的伟度峻节,治民的鞠躬尽瘁,因赢弱的身体而显得富有悲情色彩,也更凸显他对生命的一种历经沧桑的超常了悟。本书的副标题“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其含义即此。他是一位超越政治险境、同时超越自身困境而坚守自得的“达者”,若能联系他的身体状况来理解,不失为一个新颖的视角。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叙写,如无大量的经过选择、提炼的细节,极易概念化和抽象化。好在有关欧阳修的资料遗存十分丰富,不仅有他自己的文集(《欧阳文忠公文集》是宋人文集中编辑最好的一种),各种正史,更有其他宋人数量众多的笔记、书简、题跋、诗话、词话、文话等,足供我们采择。然而我们对待这些遗闻逸事,似不能停留在趣味性上,而应深入发掘其更深的内蕴。例如众所周知的他母亲教他识字的故事,就颇堪玩味。沙滩画荻识字始,这个童年时代的难忘经历,成为欧阳修一生文字生涯的起点。但人们往往不大留意,这一孤贫力学的异样形式,促使他对笔、纸、墨、书特别珍重和爱惜。他幼年在邻家与一群儿童玩耍,只有他一人在破筐中发现了韩愈文集;青年时代两次结伴游玩嵩山,也是他对古碑石刻情有独钟。前者是他终身学习、服膺韩愈的契机,后者是他编撰金石学巨著《集古录》的诱因,两件事都在偶然中存在一种必然,即对书籍、字画的极度敏感和敬畏,我们将之与幼年画荻识字的经历作一点联想,恐怕不算过分穿凿吧?至少能增加我们阅读的兴趣。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近年已成热点,亟须加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我们愿意继续努力。著者2007年2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