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哈罗德·布鲁姆 页数:213 字数:180000 译者:朱立元,陈克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前五章主要探讨误解、或强有力的“误读”理沦与技巧。后六章集中在读解的例子上:弥尔顿、华兹华斯、雪莱、济慈、丁尼生、勃朗宁、惠特曼、狄金森、斯蒂文斯、沃沦、爱蒙斯、阿西伯雷等的诗歌。在前一部分,为了寻求误读的图示,我作了一次追溯文学起源的远航。从诗歌起源和诗的最近几个阶段之间密切的联结起始,这次航行首先回到文学传统如何形成的过程,接着回到“原始的教导场景”过程的种种根由,最后回到对延迟的沉思。这一沉思集中在影响之上,作为对阅读/误读行为六重防御比喻的影响。接下来,比喻、防御、形象和修正率的关系,将在讨论误解的一章里得到阐发,误解图示也是本书的目标。再下来是对勃朗宁一首诗《查尔德·罗兰走向幽秘高塔》的全方位阅读,以阐明这一误读图示的用法。在本书最后部分,以这个图示作为我们的向导,考察了从弥尔顿一直到当今许多影响的变体。 本书最后部分,从分析弥尔顿的引喻开始,分别讨论代喻(rnetalepsis)和转代比喻(transumption)、依撒格·卢利亚称之为“gilgul”的最终修改率的古典对应词,以及一位先辈因其后代的行为而获得再生,后人从他支离破碎的丑陋外壳中拣起一息尚存的火星,重又点燃起来。紧接着的一章论述从华兹华斯到丁尼生等弥尔顿的后裔。此后,本书的其余部分论述美国诗人,首先论述的是他们的先驱和诗学理论家爱默生,他与后起的美国诗人们的关系,同弥尔顿与他之后的英国诗人们的关系正相类似。
作者简介
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1930年7月11日出生于纽约,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教授、“耶鲁学派”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
书籍目录
导论:对误读的沉思第一部分 绘制领土的版图 第一章 诗歌的起源与最近几个阶段 第二章 诗歌传统的辩证法 第三章 原始的教导场景 第四章 强劲诗歌的延迟第二部分 图示 第五章 误解的图示 第六章 检验图示:勃郎宁的《查尔德•罗兰》第三部分 图示的应用 第七章 弥尔顿和他的前辈们 第八章 弥尔顿的影响 第九章 爱默生与影响 第十章 爱默生的阴影 第十一章 阴影的阴影之中:现代
编辑推荐
在文学批评领域中,近一年来出版的最具潜在影响力的著作,无疑当是哈罗德·布鲁姆的《误读图示》。 ——玛格丽特·温赛《公益》 一部非同凡响且值得赞叹的著作,既细微又复杂……我相信,它对于一切喜爱诗歌和诗歌理论,同时出于兴趣也喜爱评论的读者来说,都非常值得用心一读。 ——肯尼思·伯克《新共和》 当我们读一首诗,如果它没有尽力成就它自己的话,那么我们读到的将是它的其他所有可能性;布鲁姆伟大的天赋在《误读图示》中,较之《影响的焦虑》更显示无余,使我们看到并感觉到这一片存在的云翳……布鲁姆身上最重要的品格是他的博学和睿智……以及构筑他的诗歌家园时,所显现的独创性和敏锐性。 ——迈克尔·伍《纽约书评》 引人注目……我们惊讶为什么它之前从来没有成为批评研究的主题……哈罗德·布鲁姆的这本新力作……深化并拓宽了他早期著作《影响的焦虑》中所提出的互文幻相的概念……给他的读者提供了丰富异常的理论洞见和诗性雄辩。 ——爱德华·赛义德《纽约时报书评》 毫无疑问,在《误读图示》和之前的其他著作中,哈罗德·布鲁姆提出了一个争议的重要理论,它成了阅读行为的基础。 ——霍华德·施瓦兹《圣路易斯邮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