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徐志摩 页数:全八卷 字数:26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全集意在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较为完整也较为准确的徐志摩著作的读本,不是校注本。 本全集按分类编年的方法排列。全部著作分为散文、诗歌、小说、戏剧、书信、日记、翻译作品七类。其中翻译作品又分译文、译诗、翻译小说、翻译戏剧四类。书信以收信人分类。 共分八卷。其排列顺序为第一至三卷为散文,第四卷为诗歌,第五卷为小说、戏剧和日记,第六卷为书信,第七卷和第八卷为翻译作品。第八卷后面附有徐志摩“著译系年”和“单本著作目录”。 《徐志摩全集》历时8年,为8卷本,共收集了徐志摩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译文、书信、日记等共约250万字,囊括了现在能见到的所有徐志摩作品。主编韩石山也是研究徐志摩的学者之一,据他介绍,《全集》融合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十几年来的发现,他们提供了许多未被先前版本收集的徐志摩佚文。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凡例第一卷 散文1 一九0九年 论哥舒翰潼关之败 一九一三年 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 一九一四年 镭锭与地球之历史 一九一七年 志摩随笔 附:陈从周按语 一九一八年 致南洋中学同学书 志摩杂记(一) 附:陈从周按语 志摩杂记(二) 附:陈从周按语 一九二0年 安斯坦相对主义——物理界大革命 罗素游俄记书后 评韦尔思之游俄记 一九二一年 在赠给狄更生的《唐诗别裁集》上题写的献言与赞辞 THE STATUS OF WOMEN IN CHINA 附:《论中国妇女的地位》译文 一九二二年 雨后虹 印度洋上的秋思 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 罗素与中国——读罗素著《中国问题》 ART AND LIFE 附一:《艺术与人生》译文 附二:成仿吾附记 一九二三年 一九二四年第二卷 散文2第三卷 散文3第四卷 诗歌第五卷 小说·戏剧·日记第六卷 书信第七卷 翻译作品1第八卷 翻译作品2附录 著译系年
章节摘录
一 牛津是世界上名声压得倒人的一个学府。牛津的秘密是它的导师制。导师的秘密,按利卡克教授说,是“对准了他的徒弟们抽烟”。真的在牛津或康桥地方要找一个不吸烟的学生是很费事的——先生更不用提。学会抽烟,学会沙发上古怪的坐法,学会半吞半吐的谈话——大学教育就够格儿了。“牛津人”。“康桥人”:还不彀斗(逗)吗?我如其有钱办学堂的话,利卡克说,第一件事情我要做的是造一间吸烟室,其次造宿舍,再次造图书室;真要到了有钱没地方化的时候再来造课堂。 二 怪不得有人就会说,原来英国学生就会吃烟,就会懒惰。臭绅士的架子!臭架子的绅士!难怪我们这年头背心上刺剌的老不舒服,原来我们中间也来了几个叫土巴菰烟臭薰出来的破绅士! 这年头说话得谨慎些。提起英国就犯嫌疑。贵族主义!帝国主义!走狗!挖个坑埋了他! 实际上事情可不这么简单。侵略,压迫,该咒是一件事,别的事情可不跟着走。至少我们得承认英国,就它本身说,是一个站得住的国家,英国人是有出息的民族。它的是有组织的生活,它的是有活气的文化。我们也得承认牛津或是康桥至少是一个十分可羡慕的学府,它们是英国文化生活的娘胎。多少伟大的政治家,学者,诗人,艺术家,科学家,是这两个学府的产儿——烟味儿给薰出来的。 三 利卡克的话不完全是俏皮话。“抽烟主义”是值得研究的。但吸烟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烟斗里如何抽得出文化真髓来?对准了学生抽烟怎样是英国教育的秘密?利卡克先生没有描写牛津康桥生活的真相;他只这么说,他不曾说出一个所以然来。许有人愿意听听的,我想。我也叫名在英国念过两年书,大部分的时间在康桥。但严格的说,我还是不够资格的。我当初并不是像我的朋友温源宁先生似的出了大金镑正式去请教薰烟的:我只是个,比方说,烤小半熟的白薯,离着焦味儿透香还正远哪。但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我在美国有整两年,在英国也算是整两年。在美国我忙的是上课,听讲,写考卷,啃象皮糖,看电影,赌咒。在康桥我忙的是散步,划船,骑自转车,抽烟,闲谈,吃五点钟茶牛油烤饼,看闲书。如其我到美国的时候是一个不含糊的草包,我离开自由神的时候也还是那原封没有动;但如其我在美国时候不曾通窍,我在康桥的日子至少自己明白了原先只是一肚子颟顸。这分别不能算小。 我早想谈谈康桥,对它我有的是无限的柔情。但我又怕亵渎了它似的始终不曾出口。这年头!只要贵族教育一个无意识的口号就可以把牛顿,达尔文,米尔顿,拜伦,华茨华斯,阿诺尔德,纽门,罗刹蒂,格兰士顿等等所从来的母校一下抹煞。再说年来交通便利了,各式各种日新月异的教育原理教育新制翩翩的从各方向的外洋飞到中华,那还容得厨房老过四百年墙壁上爬满骚胡髭一类藤萝的老书院的一起来上讲坛? 四 但另换一个方向看去,我们也见到少数有见地的人,再也看不过国内高等教育的混沌现象,想跳开了蹂烂的道儿,回头另寻新路走去。向外望去,现成有牛津康桥青藤缭绕的学院招着你微笑;回头望去,五老峰下飞泉声中白鹿洞一类的书院瞅着你惆怅。这浪漫的思乡病跟着现代教育丑化的程度在少数人的心中一天深似一天。这机械性买卖性的教育够腻烦了,我们说。我们也要几间满沿着爬山虎的高雪克屋子来安息口我们的灵性,我们说。我们也要一个绝对闲暇的环境好容我们的心智自由的发展去,我们说。 林玉堂先生在《现代评论》登过一篇文章谈他的教育的理想。新近任叔永先生与他的夫人陈衡哲女士也发表了他们的教育的理想。林先生的意思约莫记得是想仿效牛津一类学府,陈、任两位是要恢复书院制的精神。这两篇文章我认为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陈、任两位的具体提议,但因为开倒车走回头路分明是不合时宜,他们几位的意思并不曾得到期望的回响。想来现在的学者们太忙了,寻饭吃的,做官的,当革命领袖的,谁都不得闲,谁都不愿闲,结果当然没有人来关心什么纯粹教育(不含任何动机的学问)或是人格教育。这是个可憾的现象。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想做诗便做一手好诗,并为新诗创立新格;想写散文便把散文写得淋漓尽致出类拨萃;想恋爱便爱得昏天黑地无所顾忌……这,便是此刻我们要面对的徐志摩。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那短暂得如同一缕飘向天空的轻烟的一生,甚至没来得及领略中年的成熟便消失了。但即便如此,他却被长久地谈论着而为人们所不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