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7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日] 岩井俊二 页数:256 译者:穆晓芳
Tag标签:无
前言
樱花般淡淡清香的感情 安妮宝贝 有一个朋友很喜欢《情书》,一直念念不忘。问他最喜欢哪一处,他说是电影最后,藤井树看到书卡背后画像而感动落泪的时候。仿佛百转千回,豁然开朗。爱的无心隐藏和善意袒露,到最后都是人性深处共通的折射面。 电影《情书》是岩井俊二在中国一举成名的代表作,即使后来他有更具备深度的《燕尾蝶》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作品出场。但《情书》的简单纯粹,却更像一个小小记号,鲜明得不假思索。 我忘记是几时看的碟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再翻出来。有些镜头是一直记得的。比如一开场的苍茫大雪。感冒中的短发女孩收到陌生人的问候信。女孩藤井树在自行车停车处等待男孩藤井树。他从山坡上跑下来,用一个袋子罩住她的头。恶作剧是典型的内向少年表达感情的方式。两个少年的美丽容颜,有像月光一样的明亮光泽。 镜头感是很干净的。有对细节和光线的讲究。作家导演的特质非常明显。 不知道小说里的少年藤井树,会不会是岩井俊二写给自己的一个映照。散漫懒惰,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特立独行却又心意执著。 “他那样的人,经常眺望远方。那双眼睛总是清澈的,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最漂亮的……他喜欢登山和绘画。如果不是在画画,就是在登山。” 廖廖数言。深情的男子,总是更像一棵沉默的树。一个真实的创作者,在自己的作品里,投影的不仅仅是自我,也许还有他企望中的世界。即使只是幻觉。 我想,那种樱花般淡淡清香,繁盛留恋,又可以寂静而坦然地走向离别的感情,应该是他所喜欢的吧。所以他写,所以他拍。 一段少年往事中的暗恋,随着博子与藤井树之间的通信,被逐渐地抽丝剥茧,真相大白。而对几个当事人来说,就如同在挖掘宝藏一样,突然之间,发现时间深处,居然有一段如此宛转曲折的心意存在。 无论如何,它都像是缓慢渗出,静水流深的清凉泉水一样,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柔软及澄澈的回溯。 曾经和朋友聊起过关于爱的方式。在一个充满了死亡,离弃,怀疑及不信的成人世界里,是否能够有古典及洁净感的感情存在。 古典感的爱,可以在静默中没有任何声响和要求地存在。暗中点燃的小小火焰,只用来温暖自己的灵魂,照亮对方的眼睛。而洁净的爱,它也许会有盲目,犹豫,创伤,但一定不会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也无私心,仿佛只是为了信仰而存在。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在把爱当作一个信仰来追问和找寻。也许它更容易被粗糙地沦落为种种工具,标准,衡量,评判和误解。它需要的耐心和容量太大。以至很多人没有信心。 博子在雪地上醒过来,仰脸看着雪花飘落的海报,本身似已成为一种情感源泉的象征。生与死的对照,记忆与消逝的回响,以及对爱与时间的真挚追问。一切都多么珍贵。 所以真实的感情最终是和一切盛大无关的事。和幽深艰涩的宗教哲学无关。和坚不可摧的道德伦理无关。和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无关。也许仅仅就是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很好。 寂寞地眷恋和想念着一个人,就像留恋我们无可言喻的生之欢喜和苍凉。 如果说有盛大,那也仅仅只是属于时间的细微记忆和线索。 安妮宝贝:自由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小 说散文集、摄影图文集《告别薇安》、《八月未 央》、《彼岸花》、《蔷薇岛屿》、《二三事》等。 所有作品均持续进入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在众多 读者中深具影响。
内容概要
在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性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性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竟逐渐发现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女主角博子对藤井树的眷恋,两个藤井树之间朦胧的情感,都没有由于藤井树的意外死亡而枯萎,而通过细腻感人的影象深深地印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永远不变。 在精心描绘爱情的同时,岩井俊二还着意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情书》正象普鲁斯特那本小说的名字,追忆着似水的年华。过往的爱情和青春也正是在主人公的回忆中才逐渐清晰、复活。与现实相比,影片中的过去更为明快优美。在那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中,漫天飞舞的片片樱花,暗生情愫的少男少女,都唤起我们的无限遐想。而《情书》中所构筑的那个美好的中学时代,可能也正是岩井俊二和很多人最为温馨纯洁的回忆。 《情书》中对过去的追忆和有关生死的描绘都极具东方气质,含蓄优美、感而不伤地表达了故事的主题——珍惜有限的生命和宝贵的爱情。 购买本书点击链接进入:
作者简介
岩井俊二,作家,导演。1963年出生,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深具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在90年代佳作迭出的“日本新电影运动”中,简单纯粹、深情唯美的《情书》于1995年公映后,引起空前轰动,迅速风靡整个亚洲,并在世界电影的版图中取得无可争议的重要一席。岩井俊二成为日本电影界的首席代表。 此后,岩井俊二创作并执导的更具深度的《燕尾蝶》以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作品问世后,进一步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和影坛的地信。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成为无数人视听和精神的盛宴,令人久久流连,回味无穷。 至今,《情书》中讲述的深沉眷恋和一去不复返的少年往事,已成为亿万人心中珍藏的记忆。而美丽与忧伤的记忆,总是深深唤起我们对真爱与生命的珍视。
书籍目录
樱花般淡淡清香的感情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你的小说没有输给你的电影
章节摘录
书摘渡边博子: 你好。 我爸爸是得感冒久治不愈而死的,这事发生在我上初中三年级时的正月。 正月里忙着办葬礼,家里已经乱作一团了。葬礼结束后,这次是妈妈倒下了,因为劳累过度。所以,新学期开学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没能到学校去。 有一天,我买东西回来,看到一个人站在门口。 我还当是谁呢,原来是他。 可是他看见我,也吓了一跳。 我问他,你在干什么?他说,你怎么在家? 然后,我们同时问对方:没上学?我还记得那奇妙的瞬间。我还以为他来干什么,原来他让我帮他还从图书室借的书。那是《追忆逝水年华》的第三,第四卷;这种书就算摆在中学的图书室里,肯定也没有人去碰。不管怎样,我追问他,为什么非得我帮他还,于是他说,他不能还了,所以才拜托我的。我问他为什么,他没说理由。 他说,你别管了,拜托你了,硬把书塞给我,就回去了。 得知真相,是一周后我终于到学校去的那天早上。 一进教室,我发现他的桌子上摆着花瓶。 我的心跳几乎要停止了。可是,这不过是男生的恶作剧罢了。 我问同学,他们说他突然转学了,原来如此,所以他才没办法还书的。 你猜我接下来做了什么? 我说: “我讨厌这种玩笑!”不知怎么就摔碎了他桌子上的花瓶。 一刹那,班里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我身上。现在想想,为什么那么做,我自己也不清楚,不过,肯定在生什么气-虽然我想不通当时为什么生气,可我觉得,或许当时我自己也不很清楚。 然后,我一个人去了图书室。为了实践对他的承诺……这么说有点小题大做。总之,我不过是把答应替他还的书完好地还给了图书室, 这是我们之间最后的插曲,也是能讲述给你的最后的故事。 藤井树 爷爷和我一起出院了。 妈妈和阿部粕他们问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庆祝,找和爷爷要了住惯了的那所房子,阿部粕侥着脑袋问,那栋公寓怎么办?可是,妈妈还是同意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读岩井俊二《情书》,听心碎的声音爱与死本是文学的两大主题,不朽的文学多是悲剧,而悲剧则总是写爱而不得,写反抗命运而无力。《情书》是不是可以不朽,现下当然不敢断言,毕竟作为时尚的“新经典”,尚待时间考验。但是,这个关于初恋和死亡的故事,无论以影像或是文字来表述,都必将因其巧妙、独特和深邃,一次又一次地打动世间男女的心灵。事实上,如果一部电影有着巨大魅力,那么,一部讲述了同样内容的书,它的魅力往往要来得更悠远深长些。借用经典日剧作家北川悦吏子评价《情书》作者岩井俊二的话来说,“你的小说没有输给你的电影”,只要你曾经为中山美穗和柏原崇的演绎而疯狂,我相信你必将再一次沉醉在岩井俊二那令人回味无穷的文字之中;因为它们虽然是不同的介质,却都那么美轮美奂,传达了同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愫。 岩井俊二的笔调再淡,读者也能深深感受到一个情窦初开的男生那份沉默而固执的初恋。他爱得那样刻骨铭心,每一张借书卡上都写着她的名字,并在一张借书卡后面,怯怯地画着她的样子;那是最后一张,当他要转校时,通过书亲手交到她手中的。这样的微妙与青涩,美得让人震撼。更令人觉得内蕴丰富的是,那张他画她的样子的卡片,插在《追忆似水年华》后面。普鲁斯特笔下的故事并不瑰奇,他凭那种炫目的、仓皇的、一切皆不可挽留住的、令人心痛的回忆的情调勾人魂魄。也许当小男生藤井树还未设计好那张卡片时,正是类似的情调在心中作祟。当然,这也许只是作家精雕细刻的许多个小小细节之一。 比美更美的,是美的毁灭。故事中的她和她有着相似的面庞,却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而他和她,有着一样的名字,有着共同相处的那段青春时光,却终究擦肩而过。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本来这便是一个结局。然而,通过一个阴差阳错的地址,一切交错在一起,寄往天国的信件带来了时光的穿梭,他,她,她,还有我们,于是一起听到心碎的声音。百转千回之后,得到的,却发现其实从未得到或者早已失去了。 确实,是不是每个失去爱人的人,余生都要在寻找与他相似的种种存在中度过?是不是许多美好的事情,从头到尾我们都不要发觉才是最好?这大概就是作者岩井俊二要通过这部小说让我们来回答的吧。 《情书》简洁、清丽、跳动,似从电影语言中学来,这大约是作为一名出色的电影导演,岩井先生技痒售技吧。不过,这却未必不是书的看点。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任羽中樱花般淡淡清香的感情有一个朋友很喜欢《情书》,一直念念不忘。问他最喜欢哪一处,他说是电影最后,藤井树看到书卡背后画像而感动落泪的时候。仿佛百转千回,豁然开朗。爱的无心隐藏和善意袒露,到最后都是人性深处共通的折射面。 电影《情书》是岩井俊二在中国一举成名的代表作,即使后来他有更具备深度的《燕尾蝶》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作品出场。但《情书》的简单纯粹,却更像一个小小记号,鲜明得不假思索。 我忘记是几时看的碟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再翻出来。有些镜头是一直记得的。比如一开场的苍茫大雪。感冒中的短发女孩收到陌生人的问候信。女孩藤井树在自行车停车处等待男孩藤井树。他从山坡上跑下来,用一个袋子罩住她的头。恶作剧是典型的内向少年表达感情的方式。两个少年的美丽容颜,有像月光一样的明亮光泽。 镜头感是很干净的。有对细节和光线的讲究。作家导演的特质非常明显。 不知道小说里的少年藤井树,会不会是岩井俊二写给自己的一个映照。散漫懒惰,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特立独行却又心意执著。“他那样的人,经常眺望远方。那双眼睛总是清澈的,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最漂亮的……他喜欢登山和绘画。如果不是在画画,就是在登山。” 廖廖数言。深情的男子,总是更像一棵沉默的树。一个真实的创作者,在自己的作品里,投影的不仅仅是自我,也许还有他企望中的世界。即使只是幻觉。 我想,那种樱花般淡淡清香,繁盛留恋,又可以寂静而坦然地走向离别的感情,应该是他所喜欢的吧。所以他写,所以他拍。 一段少年往事中的暗恋,随着博子与藤井树之间的通信,被逐渐地抽丝剥茧,真相大白。而对几个当事人来说,就如同在挖掘宝藏一样,突然之间,发现时间深处,居然有一段如此宛转曲折的心意存在。 无论如何,它都像是缓慢渗出,静水流深的清凉泉水一样,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柔软及澄澈的回溯。 曾经和朋友聊起过关于爱的方式。在一个充满了死亡,离弃,怀疑及不信的成人世界里,是否能够有古典及洁净感的感情存在。 古典感的爱,可以在静默中没有任何声响和要求地存在。暗中点燃的小小火焰,只用来温暖自己的灵魂,照亮对方的眼睛。而洁净的爱,它也许会有盲目,犹豫,创伤,但一定不会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也无私心,仿佛只是为了信仰而存在。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在把爱当作一个信仰来追问和找寻。也许它更容易被粗糙地沦落为种种工具,标准,衡量,评判和误解。它需要的耐心和容量太大。以至很多人没有信心。 博子在雪地上醒过来,仰脸看着雪花飘落的海报,本身似已成为一种情感源泉的象征。生与死的对照,记忆与消逝的回响,以及对爱与时间的真挚追问。一切都多么珍贵。 所以真实的感情最终是和一切盛大无关的事。和幽深艰涩的宗教哲学无关。和坚不可摧的道德伦理无关。和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无关。也许仅仅就是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很好。 寂寞地眷恋和想念着一个人,就像留恋我们无可言喻的生之欢喜和苍凉。 如果说有盛大,那也仅仅只是属于时间的细微记忆和线索。文:安妮宝贝 (自由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小说散文集、摄影图文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二三事》等。所有作品均持续进入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在众多读者中深具影响。)问爱的唯一真谛小说《情书》虽然没有电影的唯美画面作武器,但是文字细密绵长,于平淡的白描里写尽了心潮澎湃,它句式越单薄,你心跳越加剧,结尾处,基本震惊至无话可说。对不爱视觉冲击只想静静体会文字的人来说,小说绝对比电影值得倾心以待。 如一读者所言,这是个“对死去的恋人无法忘怀的可爱少女,得知恋人喜欢自己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自己像他的初恋情人”的残酷故事。 去除男藤井的离世,对博子来说,真相真的残酷么? 假如是在20岁的时候看这部小说,一定暴跳,然后大叫:“人心太可怕了!博子好可怜!”再过两年30岁了,看完《情书》,心念电转,情愿自己是博子。 如果冥冥之中确有天意,那天意一定是为不再开口的逝者传递心曲。不管别人自《情书》处看到什么,我流泪是因为我坚信,男藤井若是可以回转过来,或者他有来世,一定会选择博子而非从前暗恋的女藤井。 《情书》的结局,对博子而言,是最好的结局。男藤井已经把所有的重负,包括爱的思念,情的蚀心腐骨,全都转给了女藤井。他要他的博子抛开一切,重新寻找自己的人生,要知道,他永远不会再回来,他和她,相见除非梦里。如此的天意弄人,九九十八弯的峰回路转,就是为了请你幸福地活下去,在你需要的时候,身边永远有肩膀可以依靠。相濡以沫的庸常,比多少天崩地裂都实在。因为我们清楚:日子永远在继续,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向前走的勇气。 爱的唯一定义———让对方,心无挂碍没有恐怖地幸福地活下去。 豁然明白,所以落泪。文:江筱湖
编辑推荐
首先进行小说创作,然后开始电影拍摄。这是日本著名作家、导演岩井俊二早就公开的秘密,但是众多的读者和影迷一直未能读到他的文字。今夏,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小说《情书》,广大读者将会发现,这位在世界电影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新锐导演的小说创作才华,竟然是如此的令人惊讶。☆“你的小说没有输给你的电影”☆“如果当初我勇敢,结局是不是不一样。” “如果当时你察觉,回忆会不会不一般。”“最终我还是没说,你还是忽略。” “这是不是最好的结局,我们都已经不计较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