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人文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作者:竺可桢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许多文史工作者在选用素材时,都有“六经注我”或堆砌编排的特点,其最终分析可能失之偏颇。竺可桢选用材料十分讲究,对历史的分析基本上做到了唯材料是举。《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对气候变迁的分期,既不是根据温度变迁的周期,也不是根据历史朝代的不同,更不是根据纪年方式的变更。而纯粹是“根据手边材料的性质”。把气候时期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这种分期方式与气候变迁本身并无关系,表面上看来极不合自然逻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最方便实用且能最接近客观真实的一种方式,典型地体现了他所反复提倡的“求是”精神。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科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13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学,获博士学位。1927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3年参与倡议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撰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气流之运行》、《论新月令》、《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等论文和专著。

书籍目录

一 天道与人文
 气候与文化
 天时对于战争之影响
 中秋月
 牵牛与织女
 北斗九星
 说云
 苏东坡舶棹风诗之是否合乎事实
 柳条能漏泄春光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天气和人生
 气候和衣、食、住
 气候与卫生
二 古今气候变迁考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
 中国古籍上关于季风之记载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考古时期(约前3000一前1100)的中国气候
 物候时期(前1100-1400)的中国气候
 方志时期(1400-1900)的中国气候
三 顺应天时
 顺天时,救民疾
 中国之节气
 中国古代之月令
 月离于毕俾滂沱兮
 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
 季风之成因
 气候与其他生物之关系
 什么是物候学
 中国古代的物候知识
 我国古代农书医书中的物候
 物候的南北差异
 物候的古今差异
 以农谚预告农时
四 改造自然
 中国古代在气象学上的成就
 二十八宿与浑天仪
 我国东部雨泽下降之主动力
 论祈雨禁屠与旱灾
 纸鸢与高空探测
 气球航行之历史
 飞艇航行之历史
 沙漠的概念与沙的来源
 沙漠的魔鬼
 论南水北调
 让海洋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天道与人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读初中的时候,读过一篇物候学的课文。当时没怎么认真读,如今大学毕业,亲身踏入社会,开始体会物力维艰的道理。也开始明白俯首农桑的重大意义,而俯首农桑,就离不开物候节气的指导。而竺可桢先生,正是这门学问的奠基人。无论从现在,还是到未来,竺可桢的贡献,都会永远荫及后人。一位值得人们尊敬的科学家。
  •   大家竺可桢写的非常精彩,把那么深奥的理论就这样简洁、通俗易懂,非常轻松的文笔道给了我们,大大的受益,这样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
  •   竺可桢的选集,内容在他书中已多具有,重复。
  •   了解天道与人文,丰富学识,好极了。
  •   买了大家小书系列中的好几本书,现在正在读这本,很受益。谢谢陈恒舒老师的推荐。
  •   书很薄,但不错。
  •   大师的书应该没问题的
  •   大家 写得很不错啊 值得一看 当地理学习的读物了!
  •   买了这系列的几本,大家写的内容深入浅出,好看
  •   还是自己的知识积淀过少,读起来有些吃力
  •   生活中的营养品
  •   已经购买30多册,推荐给学生读,非常好的一本书。
  •   慢慢欣赏了。
  •   还没来得及看,翻了几页,高水准又通俗易懂。
  •   好书,多读受益多。
  •   气候知识很有意思
  •   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
  •   竺可桢先生,是科学家,其文章自有其见解!值得一读
  •   除了一些专业知识不太懂外,文章还是很有可读性的,不失为大家风范
  •   大部分观点已经过时,但当年的研究的确不简单。
  •   竺可桢这辈学者文理兼备,佩服,佩服!
  •   作者是大家,但书却一般。东西写得比较散碎且缺乏趣味。毕竟竺主要是一位科学家。
  •   没想象中那么趣味
  •   慢读慢享,大概就是读书的乐趣所在
  •   大家作品,普及读物,很好。
  •   大家的小书
  •   天道与人文
  •   大家小书,书如其名,非常不错!
  •   看看闲书,了解传统的理解
  •   这本书的原创书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