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作者:鲁鸣 页数:188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当前关于教育改革的讨论中,学生负担过重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显而易见,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小到大,充满丁关于学科知识的过度教育,许多过难、过深的内容不仅是无用的,甚至是摧残儿童的“反教育”。对高分数、高学历、名牌学校的追逐,造就了不少“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从而模糊了人的自我实现、提高人的生存能力、获得幸福快乐人生这一教育的真正目标。《软能力——在竞争中胜出》提出了什么是好的教育、有用的教育,正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不用做深入研究,环顾四周,比较一下走上社会之后当年同学的不同发展,就不难发现,社会的选择和评价与考试和分数的学校标准完全不同。那些心智健全、自信开朗、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善于与人相处、有责任感的学生,哪怕他当年的学习成绩并不太好,往往也能取得更大的社会成就。孩子从来不会输在分数的起跑线上,社会真正竞争的,归根结底是做人的能力,是诚信、善良、自立、认真、爱学习、不拒绝做小事,是人情练达,善于交往与表达,是专业技能之外的“软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努力去做一个身心健康、快乐、有教养的人吧,那才是真正的成功之路!
内容概要
书中提出的性角色投资、独处、当众言说、体育运动、诚信和公共事务参与这6大能力,咋一看去似乎与职场相关性不大,但是认真琢磨,“成功在职场之外,细节决定成败”,才发现这6大能力所涵盖的点滴对于我们的一言一行有着远超于我们自我认识之外的深远影响。职场并非完全独立于日常生活而存在,我们作为男(女)人的魅力,我们通过体育运动锻炼的坚毅品格,等等,无疑最终都会让我们的职场生涯受益良多。按照书中的方法,时时提醒自己,天天训练自己,要不了多久,脱胎换骨的你赢得的不仅将是成功的职场,更是幸福无比的人生!
作者简介
鲁鸣,社会心理学家,作家。花旗银行全球消费信用风险副总裁,北美银行家协会执行董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客座教授。祖籍江苏江阴,生于上海,在广西柳州长大,现居纽约。南开大学哲学系和社会学系研究生班毕业。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艺术硕士和哲学硕士,通过社会医学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软硬兼备托起中国梦 1 何谓软能力 2 我们最需提高哪些软能力 3 软能力不强已成就业软肋 4 你的,我的,他的,全球化的中国梦第二章 你性感吗?——性角色塑造能力 5 性感与性商 6 什么样的男人才够MAN 7 职场急需,社会急需精神不阳痿的硬汉 8 阴盛但不能阳衰 9 女人就该有女人味儿 10 新一代呼唤高素质的全职母亲第三章 你“能说会道”吗?——当众言说能力 11 突破内向文化,秀出自我 12 培养当众言说能力,从重视专业陈述开始 13 营销、演讲和表演是三剂灵丹妙药 14 不做职场“残疾者” 15 7步提高你的当众言说能力第四章 你懂得享受孤独吗?——独处能力 16 给自己内省的机会,提高人文修养 17 独处能力是更重要的能力 18 职场成功从快乐独处开始 19 独处让我自主坚强 20 每周独处一次 21 不做高学历文盲第五章 你具备身体优势吗?——体育运动能力 22 源自身体的心理弱势 23 头脑要发达,肢体更要发达 24 不要让身体弱势成为你职场的绊脚石 25 体育运动是不可替代的社交方式 26 投资体育=投资幸福第六章 你挣足面子了吗?——诚信能力 27 面子的代价 28 重建面子观,要做出头鸟 29 讲诚信才真正有面子 30 没有诚信会断送我们的职场生涯 31 诚信是需要重新学习的品格第七章 你了解公共意识对自己的重要性吗?——公共事务参与能力 32 让公共意识成为我们的心理定式 33 善良也是一种软能力 34 公共事务,贵在主动参与 35 热心公益,成长在高品位的环境中 36 花旗银行:雇员参与公益活动 37 大家庭:社区 38 大难兴邦:公共意识大觉醒第八章 积聚能量,闪耀职场 39 一周软能力自修计划 40 人格魅力从何而来 41 以幽默练就难挡的人格魅力 42 人格魅力照亮职场,贯穿一生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软硬兼备托起中国梦1 何谓软能力硬能力,是可定量的专业能力,是你从事某职业所必需的工作技能。如果你是医生,你的医学院毕业证书和医生执照,都是硬能力的指标;你治好了或救活了多少病人,这种业绩可定量来显示你的硬能力。如果你是学生,你的学习能力就是硬能力,它可用你的每科成绩和学历来定量。相反,专业以外的能力都可称为软能力,通常没有证书执照作为考核的指标,大多很难定量。比如,团队精神、当众言说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等。有的软能力可定量,比如非运动员的体育运动能力,它是一种非常好的软能力,它本身又衍生出很多让我们生活快乐和职场成功的软能力——吃苦耐劳,无畏,敢于冒险,不怕竞争……软能力是社会心理学术语。它们和人的情商很有关系。它们是人格特质、社交礼仪、语言沟通能力、个人习惯、品德和乐观态度的体现。它们把我们个人与同等硬能力的他人区别开来。而硬能力是职场上对专业技术的要求,更多的是智商的体现。2000年,中国留学生魏力和美籍华人汤姆一起从美国一家常春藤名校物理系毕业。当时美国一家顶尖银行正在筹备亚太部,他们经过层层考核,一起进入这家银行。魏力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眼睛深度近视,有严重的鼻炎,性格内向,给人的第一印象不佳。他的英文相当好,但是当众言说能力差。公司雇用他,是因为他数学很好,可以帮银行搞信用风险模型。在这里,学位和英语水平是硬能力,身体素质、性格和当众言说是软能力。显然,魏力硬能力很强,软能力欠缺。银行在两轮面试后就给了他正式的OFFER。虽然当时有面试官对于其交流能力略有顾虑,但是他有一流的建模能力,属于当时银行亟需的人才。魏力靠硬实力轻松得到了他梦想的工作。汤姆是本科生,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他身上很好地融合了美国人的自信和中国人的谦逊。他很自信、当众言说能力很棒、中文也不错、精力充沛、很有魄力,这些都是非常出色的软能力。面试官都很喜爱他。虽然,他硬能力不强,只有本科学历,数学远不及魏力,但有很多挺棒的软能力,多次面试后,还是让他得到了工作。但是职位和工资低于魏力。在一个项目运作的过程中,多次加班后魏力病倒了,关键的第一次presentation(专业陈述,即工作汇报),他没法参加,只好由汤姆顶替。汤姆不懂之处,在电话里向魏力请教。出成果后的工作汇报,魏力本来可弥补上次的缺席,可他在几个大老板和整个部门员工面前表现紧张,陈述得很令人失望,大老板们都听不懂好在哪里,统计结果又如何解释。最后还是汤姆帮他解围,他用简明扼要的通俗语言解释给大老板们听。2004年年底,汤姆成功晋升为亚太信用风险首席官的高级助理,而魏力却因为多年没有得到晋升,逐渐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在2005年年底被迫辞职。魏力在2006年农历新年独自去旅行了一段时间,认真反思了自己6年的工作经历,开始认识到只追求技术上的成功,忽视软能力的自我培养,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已经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旅行结束,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为自己请了一位演说教练,参加演讲俱乐部。经过3年不懈的努力,多方面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魏力逐渐改变了他人对他的固有看法,工作和家庭都进入一个非常好的良性状态。虽然2008年年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魏力失去了工作,但是他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新学习,5个月后又找到了工作。从一个典型的书呆子到今天,魏力的软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学习能力都非常强,只要我们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努力和自我提高,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2 我们最需提高哪些软能力软能力,如前所述涵盖面非常广。并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譬如说,我儿子在纽约当地的初中今年强调“charactereducation”(性格教育),往年有“goodcitizenship”(好公民)和“senseofcommunity”(社区意识)教育。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软能力部分。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强调能力培养和潜力开发,很多都是软能力,读者将在本书中陆续看到这一点。我不可能在这本书里囊括所有的软能力。任何一部书都难以做到。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抛砖引玉,给读者提供这样的思考角度:只具备硬能力而缺乏软能力的人是跛子,是有饺子倒不出来的茶壶。缺乏软能力实为影响今日中国年轻一代就业的死穴。只有软硬结合,才能胜任职场的需求。我认为,我们目前最迫切需要提高的软能力是:性角色塑造能力、当众言说能力、独处能力、体育运动能力、诚信能力和公共事务参与能力。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挑选这六种软能力来讨论?理由很简单。(1)这是根据我在中美两国分别生活、工作了这么多年的经历,以及这10来年经常回国与年轻人的接触而得出的结论。(2)其他很重要的软能力,比如,社交能力,已被大家广泛注重,相关书籍很多,我认为没有重复的必要。这六种软能力,是我们国人整体最缺乏而又普遍被忽略的。然而,我必须指出,对于个体的读者,这些软能力的缺乏并不在同一层次。甚至相反,有些读者的上述某种软能力很强。跳过本书引言未读的读者,我希望你这时不妨回头去读。我们中国人在全球的整体印象,总的来说是正面多过负面:重视教育,聪明勤奋,吃苦耐劳,数学好……在这本书里,我讲的是我们的差距和心理弱势。我相信,读者不会因此而误解。我的用意不是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差距而自卑,而是正视自己,接受自己,扬长避短,改变素质。像我这样年龄的人,身上的缺陷很难改了。但是,回首沧桑,积半生之所悟,将对我这一代的认识与反省加以梳理,在社会上传播,形成新观念,期望能帮助年轻人吸取我们的教训,早点培养自己的软能力。因为软能力不像英语那样可以通过专业学校的短期突击得以迅速提高的。3 软能力不强已成就业软肋北京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做了一项工作能力分析研究。麦可思把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分为35项基本工作能力,在调查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时,请他/她们评估各项能力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工作要求的水平和自己离校时掌握的水平。调查结果显示,重要性最高的5项基本能力包括积极学习、有效的口头沟通、理解他人、学习方法和积极聆听。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这5项能力普遍达不到工作要求的水平。教育部这两年统计,每4个大学毕业生中就有1个难以找到工作。从2006年到2010年,中国有2500万大学生毕业。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56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趋紧,预计将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受到金融风暴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个数字也许会更大更惊人。大学毕业即可能失业,已是不争的残酷现实。进大学不再是龙门跳,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的职场在哪里?我未来的成功取决于什么?这是我们每个大学生、每位求职者和关心孩子未来的家长,不得不问的问题。强调专业以外的软能力,这是职场大趋势。与其被动,不如主动。我们的未来取决于现在。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不在专业之外多方面提高自己的软能力,未来的职业发展必然艰辛坎坷。中国《就业促进法》和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企业的辞退成本加大,需要承担的合同风险、法律风险都更大了。企业在招聘雇员时会更加小心,更加挑剔。一份工作的竞争,或一个高级主管的位置,被挑上面试的候选人之间的硬能力,其实已不相上下。中国妇联有一次招人,一个空缺有800多人申请;北京崇文区党校需要一个哲学教师,有200多人竞争。这两个职位的申请者中不少人有博士学位。最后的赢者都得益于他们专业之外的软能力,如,沟通能力、团体合作精神、当众言说能力以及亲和力等个性特征。在求职者的硬能力越来越出色的今天,软能力在职场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兼备软能力,让你与其他求职者拉开差距。从执掌微软中国公司到入主盛大网络,再以10亿元身价转会新华都,唐骏几乎成就了所有经理人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位被称为中国身价最高的职业经理人,对职场成功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一个成功的人,应该是先做人,后做事,偶尔做做秀。”他所说的先做人,其实就是指软能力。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让部分人开始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但是更多的人,尤其是更多的家长们却偏执于硬能力的盲目崇拜中。工作不好找,那就接着读更高的学历。上名校,获得更高的学历,永远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把筹码一根筋地全压在名校高文凭上面,全然不顾国际国内的形势早就几个180度的大转弯了,进入社会后要想不碰壁,简直不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一类孩子:他们在校学习非常优秀,但是软能力很差。而父母对他们也只有关于学习方面的要求,觉得其他都是小事。我一次回国做讲座时碰到一所高校的领导,在闲聊时他说:“不必搭理政府有关素质教育的宣传,文凭才最重要,其他全是胡扯。”他说自己的孩子幸亏没上当,好好学习,上了重点大学。只是毕业后运气不佳,工作一直不顺利,2年的时间已经换了3份工作。在他看来,自己孩子该学的都学了,可是为什么没有像样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呢?找不出原因,他很迷茫。能想到的还是要求孩子考研究生,孩子不愿意考,他又开始继续说教,而早已对此反感不已的孩子,干脆去了外地。中国年轻人最缺乏的是软能力!愿我们听到这一声音,看到这一巨大缺口。培养适应全球化的中国后代,已刻不容缓。美国金融危机后,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前银行家JoshuaPershy,不幸失去了工作,失业前他拿的是六位数美金的薪酬。在失业6个月后,他把自己打扮成“求职三明治”,身前身后挂了两大张求职广告牌,在繁华的华尔街游走,终于获得了新工作。Joshua敢想敢干,拼命去争取工作的精神,使得他在硬能力高手云集的华尔街,在一片裁员的哀鸣声中胜出,找到了宝贵的工作。具备了这样的软能力,什么金融危机,什么就业危机,能奈他何?!反观我们某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开始实行“驼鸟政策”,跟风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更有甚者,干脆成了毕婚族、急婚族(刚毕业就找大款结婚)、啃老族(不上班靠爸妈养活)……如果我们寄予厚望的独生子女,变成了新一代的寄生虫,那将是何等令人痛心!纵观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职场,很多人没有名校的文凭,他们以出色的软能力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成为今天中国发展的核心力量,并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得到社会的认可。我相信,几乎每个读者都能看到或听到这样的成功者。很遗憾,这个我们生活中的基本事实,作为职场上的常识却被我们大家忽略了。本书只讨论软能力,乃是因为大家都认可硬能力的重要,普遍已注重它的培养。我们的现状是,整个社会和学校往往不重视软能力的培养。家长往往只盯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人品(这是很重要的软能力)和其他软能力。我不是说硬能力不重要,不是说不需要成功的其他因素(比如,人际资源和运气),而是想强调我们需要警醒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硬能力固然很重要,然而其重要性只有在软能力的强势下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才能竞争中胜出。否则,我们在职场上永远是被动的。只有软硬兼施,我们才能成功!
后记
一我1988年到美国留学,定居至今。和很多海外华人一样,在国内时觉得爱国很空洞、很抽象,出国后反而变得具体了,爱国不再是口号。它是能体验到的情感,也是行动,比方给国内传达信息、利用休假回国举办讲座、捐款给帮助国内发展的基金会。这本书,算是我给祖国的一份礼物。希望对大学生们、正在求职的年轻人和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家长们有点帮助。人都喜欢听好话。外国人说我们中国的短处,我心里会很不舒服,自己说就没关系。用我们的不足去比较美国人的长处,这本身就容易让人反感而误解。我做好了被读者骂的心理准备。书一旦印出来,就不属于作者,应任人评说。只是在写作过程中难免感情冲动,言之过及。我愿意接受大家的批评。希望通过批评,能引起年轻人对书里所讲内容的重视,能够反思。这是我作为作者的心愿。书中观点有失偏颇之处,敬请读者指正。二全球化不是要按照某国经济及其文化的“超国超民族”的统一标准来繁荣经济和文化。然而,无论是体育运动作为个性培养的社交,还是当众言说;无论是独处,还是公共事务参与;无论是性角色塑造还是诚信,这些素质的需要没有国界之分,相反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变得更为迫切。
编辑推荐
《软能力:在竞争中胜出》是一本每个人都需要读的书:如果你的员工才能优异,那么,不要让他们在商战中输在软能力!如果你是—名企业高管,那么,你比任何人都需要非凡的软能力!如果你是—位职场新人,那么,决定你发展前程的是软能力!如果你的孩子学业优秀,那么,更要让他们早日强化软能力!第1本从国人基本素质培养上探讨职场成功的著作“如何才能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胜出?”本书从中外职场的对比入手,明确指出了个人软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决定我们职场成败的一个重要部分,并系统地提出了当代中国年轻一代最需要加强的6大软能力。这本书不仅是个人提高竞争力的佳作,也为企业挑选人才提供了新的视角.更是家长们培养下一代不可错过的一本好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