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出版时间:2005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作者:李亚平  页数:289  
Tag标签:无  

前言

  有两幅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太祖朱元璋画像。据说,围绕着这两幅画像,曾经死过不少人。  朱元璋的长相,曾经被当时的人们称颂为龙形风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明史.太祖本纪》)按照今天的眼光看去,朱元璋的长相如果不能说是丑陋,至少应该算是相当怪异了。  当时,为了给朱元璋画标准像,一些功底应该算是很不错的画家被召到宫廷。他们兢兢业业,以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专业水准,一丝不苟地照着皇帝本人的相貌画出——大致就是下图这副尊容,丝毫不敢走样。结果,这样的画家都被皇帝砍掉了脑袋。  后来,一位聪明人悟出了其中道理,于是,对朱元璋的脸型加以较大规模的修饰,着力于眉目传神,侧重于理想表达,便有了后面这幅据称是不怒而威的皇帝像。朱元璋见了这幅与自己本来面目没有太大关系的画像后,十分欢喜,认为其“谀而不佞”,就是马屁拍得恰到好处的意思。(陆容《菽园杂记》)于是,我们眼前这位经过呕心沥血、苦心加工,几乎凭空创作出来的慈眉善目的富贵老人,就成了朱元璋的标准像。那位善解人意的聪明人也受到了奖赏与表彰。

内容概要

  朱元璋定社稷,用白骨堆砌理想,善恶再评说,张居正治天下,在死棋局里博弈,生死两重天。  从浩如烟波的文字历史资料中筛选出来大量不为历来的史家重视的情节,重新演绎正朔嬗变社稷更迭的故事,可谓举重若轻……应该说这是近年来文史出版物中,一部可圈可点的佳作。   朱元璋所创建的大明帝国,将中国的帝制文化传统推到了极致,是中国两千年帝王政治的集大成者。其对于中国政治传统、文化传统的影响既深且巨,以至于六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可见。在刻画朱元璋其人的容貌与作为上,相当传神。这里对相貌的描述,显然更接近未经艺术加工的那幅标准像。这两幅画所揭示出来的东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大明帝国的未来命运及其对于中国人集体性格的强力塑造,在这里,已经可以部分地窥见端倪。

书籍目录

引子上篇 朱元璋:用白骨堆砌理想 1 中国特色的创业之路 2 谋略的作用 3 不一样的思维 4 千秋事大: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附 朱元璋的子孙(之一) 酷!睁着眼睛尿炕——正德皇帝朱厚照 坠落,由此加速度——嘉靖皇帝朱厚熜下篇 张居正:在死棋局中博弈 5 官场生存原理 6 阴柔方能胜利:夏言、严嵩、徐阶 7 走上不归路:张居正、高拱、冯保 8 没有胜出者的博弈附 朱元璋的子孙(之二) 天才皇帝不补天——天启皇帝朱由校 拿什么奉献给你——崇祯皇帝朱由检尾声后记

章节摘录

  上篇 朱元璋:用白骨堆砌理想  中国特色的创业之路  朱元璋祖籍沛县,与一千七百年前的汉高祖刘邦勉强可以攀上同乡。(《明史》太祖本纪1)朱元璋与刘邦还有一样相同的地方,在中国所有创建大一统帝国的开国皇帝中,只有这两个人是彻底的平民出身,其他人则基本上是以豪门世族起家。这可能是刘邦对朱元璋影响巨大的原因之一。  与刘邦比较起来,朱元璋的出身更加卑微。刘邦起兵前,还有一个亭长的头衔。(《史记》高祖本纪第8)亭长是始于战国时期的一个官名。当时,在国与国之间的邻接地区设亭,置亭长,以备边事。秦统一六国之后,以十里为亭,设置亭长,负责管理乡村间十里方圆的治安警卫、过往人等,并治理民事,属于帝国最低一级的小吏。其管辖范围,可能略小于我们今天的乡镇。他们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常常能够影响普通百姓们的祸福荣辱。因此,至少在百姓面前,他们可以神气十足。  比较起来,朱元璋则恰好是受帝国这些最基层干部管制的平头百姓。(《明史》太祖本纪1)  按照今天的概念,朱元璋的家庭成分应该是雇农,属于乡村赤贫阶级。他的祖先,几经逃荒流浪,到他父亲一代,方才定居在濠州钟离县太平乡孤庄村,靠租佃耕种别人的土地为生。这个濠州,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县。公元1328年,即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这里。(《明史》太祖本纪1)  朱元璋父族一系世代务农,值得表彰的事迹不多。他的母族一系,特别是他的外祖父却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朱元璋的外祖父姓陈,早年曾经在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张世杰麾下从军,并且参加了南宋与元朝铁骑的最后殊死一战——广东新会县的崖山之战。是次大战,以南宋宰相陆秀夫仗剑令自己的妻子儿女跳下大海,随后,背负6岁的南宋末代小皇帝蹈海而告终。就此宣告南宋帝国的正式覆灭。激战之际,朱元璋的外祖父,这位陈氏老先生在血肉横飞中,被打落海中,在一团混乱下居然传奇般地被人救上岸,并历尽千辛万苦逃回了老家。此后,避居乡间,靠巫术、卖卜与看风水为生,并且一口气活到99岁方才谢世。(《明史》卷300,外戚陈公传)  至今,我国各地仍然可以见到许多此类人,他们虽然蜗居一地,却能量颇大,常常是当地声名远播的知名人士。相当多的人们远离千山万水前去请教吉凶祸福,是为常事。  按照时间推算,朱元璋出生时,距离那场大战过去了五十年。朱元璋童年甚至少年时,这位老人应该依然健在。我们可以想见,这么一位见多识广的老战士,对于少年朱元璋的心智影响想必不会小。  朱元璋的母亲是陈家二姑娘,据说,此女自幼开朗大方,深得乃父喜爱。于是,饱经沧桑的老先生教她读书识字,给她讲述历史掌故和各地风土人情。长大后,陈二娘能歌善舞,在乡间迎春赛会与社戏上常常大受欢迎。这些还不算重要。重要的是,生下朱元璋后,尽管家境千难万难,母亲还是勒着省着将他送进私塾,读了大约一年多将近两年的书。随后,生活实在艰难,为割草放牛、补贴家用而辍学。在母亲的教导下,朱元璋继续学完《百家姓》、《千字文》等发蒙读物,为他打下了文字根底。(《明史》卷300,外戚陈公传)并且,可能正是这样的一位母亲,打开了他的眼界与心胸。  公元1344年,即元顺帝至正四年,淮河流域遭遇大旱、蝗灾与瘟疫,半月之间,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与大哥的儿子先后死去。一个虽然贫穷但不无温馨的家庭,霎时变成人间地狱。  当时的情形极为悲惨,朱元璋与活下来的二哥身无分文,没有棺木,没有寿衣,没有墓地,兄弟二人用门板抬了草席裹着的亲人,走到村外的一个山坡下时,下起霹雳暴雨,抬着门板的绳子断了,二人躲雨并找人借绳子。结果,回来后大吃一惊地发现,山土崩塌,已经将亲人埋在一个新的山包之下。当时,为了得到一块立锥之地以便埋葬亲人,他们兄弟二人曾经苦苦哀求一个大户,遭到断然拒绝。此时,幸亏这块山坡地属于一个积德行善的人家,他们才就此千恩万谢地葬下亲人。(王鸿绪《明史稿太祖纪》)  这段往事,对于朱元璋创巨痛深。以至于数十年后,他已经当了皇帝,然而每每触及此事,仍然号啕痛哭,不能自已。并且多年不许臣民为自己庆贺生日,原因是会令他想起父母死时的惨状。(徐祯卿《翦胜野闻》)  这一年,朱元璋16岁。  不久,十里八乡之内,连树皮草根都被吃光,朱元璋走投无路,出家做了和尚。在此后的八年佛门生活中,至少有三年以上,他是在云游四方、托钵化缘中度过的。这种和沿街乞讨差不多可以等量齐观的生存方式,可能是在中国观察人间冷暖、体会世态炎凉、领略人类各色嘴脸的最好方式。很久以后,朱元璋回忆起这段生活时,曾经万分感慨地形容自己:“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明太祖实录》卷1)  我们无法知道他的具体遭遇,而其饥寒交迫、身体与心灵备受煎熬的情形却可见一斑。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青春成长期的经历,于人类一生的影响至深且巨。对古人似乎亦可作如是观。我们找不到更多资料证实朱元璋在此期间究竟遭遇到了什么。当时的史料过于简略,朱元璋自己的回忆,则以形容居多,具体事例太少。后世的传记作品涉及到此处时,或一笔带过,或多为想像。好在从古至今同类的事例堪称触目皆是,从这些事例中我们至少可以知道:倘不是身陷绝境,一般人不会走上这条道路。  其次,走上这条道路之后,将人逼上新的绝境的概率大大增加。  一个或许不需要怀疑的情形是,经历过这种残酷生存方式打磨的人,比较起来,更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形。  用今天的事情形容,那些为了讨回自己的工钱甚至不惜自戕的民工,大约是他们之中最为良善的一端;而那些于绝望之中铤而走险,充斥于当今各类传媒的犯罪报道,则告诉了我们另外一端的情形。这使我们比较容易理解,那些缺少人文主义情怀的城里人,为什么会更多地成为这些犯罪的牺牲。  由上述种种回到朱元璋身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肯定在他心理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深藏于他的潜意识当中、终其一生都无法解开的心结。这是一个不能碰的死结。它不停地释放着巨大而可怕的能量。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帝国政治制度,则使这种能量变得无法阻挡,一路横扫过去,邪恶而且畅通无阻,令一切触及者必遭塌天大祸。  这可能是我们理解这位大明帝国开国皇帝诸多行为的背景与心理基础之一。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一再有机会看到,太多的帝国施政与此相关,太多的人为此稀里糊涂地丢掉了性命。  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是为公元1352年。这一年,天下已然大乱。朱元璋24岁,投奔造反的郭子兴部队,当了一名普通士兵。  四年后,即公元1356年,已经成为这支部队副元帅的朱元璋,率兵攻下集庆,更名应天府,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又过了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创建大明帝国,建年号为洪武元年,将应天府改名为南京,此后六百多年一直叫到今天。这一年,朱元璋40岁,是为洪武皇帝,史称明太祖,在位三十一年。(《明史》太祖本纪)  描述朱元璋夺得天下的过程,是一件相当乏味的事情。与历朝历代遍地血腥和杀戮的改朝换代比较起来,似乎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无论如何,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游方和尚也就是流浪汉,经过短短的十六年,便坐上大一统帝国的皇帝宝座,在这惊险的一跳中,总会有一些耐人寻味之处。  从秦朝末年的天下大乱开始,西汉末,东汉末,隋朝末年,唐朝末年,都曾经发生过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其间,小型起义与暴动不计其数。用一个肯定不够严谨的笼统说法形容,这些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当时中央政权举措乖戾人心丧尽、贪官污吏遍地横行的结果。就是所谓官逼民反的意思。元朝末年,除了蒙元少数民族政权的一些特殊之处外,情况也大抵如此。  此时,谈论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的光荣与梦想,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他那些不成器的子孙们,肯定会令他的在天之灵痛心疾首寝食难安。  当年,这位海洋般的大汗横刀立马,注视着中原万里江山时,他手下的大将别迭曾经仰天长啸,提议:杀光这些毫无用处的中国人,使那广袤土地变成丰美牧场,用来牧放征服世界所需要的战马。(《蒙古帝国史》,《元史》)  如今,假如能够俯视这里发生的罪恶,成吉思汗的心头定会掠过阵阵悔恨,若知道这块土地能够让自己的子孙们腐烂堕落如斯,当初真就该听了那位勇猛战将的建议。以长生天恩赐给他们的手段与力量,这不是不可能的。在他们手下,种族灭绝之类的事情,在中西亚地区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世界征服者史》)  然而,甚至在忽必烈还没有逝世时,那持续了近百年的狂风霹雳已经悄然停息,大元帝国以惊人的速度开始了从生机勃勃向腐烂发臭的衰退。讨论这一意味深长的过程是另一本书的任务,我们现在只要知道,几十年后,到元朝末年,就是朱元璋的时代,这个帝国几乎烂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就足够了。  此时,那总是站在他们一边的长生天似乎也已经厌烦,不再赐福给他们,而是频繁地降下天灾人祸。终于,大元帝国这匹百病缠身的老骆驼轰然倒地。最后压垮它的,肯定不是一根稻草,而是真正的泰山压顶。  翻检元帝国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下列两个由客观条件形成的心理因素可能对其施政产生了重要影响。  征服世界的赫赫武功,大约使这些蒙古武士们很难不蔑视那些被征服的人们。既然能够在马背上打下天下,凭什么就不能在马背上治理之?从东海之滨到伏尔加河畔,那亿兆之民难道是跪在别人面前的吗?全然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之中、相当长时间里都不知华夏政治传统与儒家文化为何物的人们,的确有理由怀疑诸如此类的古老智慧。在这些凶猛的战士眼里,那些满口之乎者也仁义道德的儒生们,既虚伪又没用,繁琐啰唆,令人无比厌烦。——世界上居然有人将读书作为终身事业,而且还能据此专业做官?这样的事实,曾经让他们完全无法理解。(《蒙古帝国史》,《元史》)  其次,与其治下庞大的汪洋大海般的人口比较起来,蒙古骑士的人口实在过于稀少,满打满算也才一百多万人口,哪怕加上那些早期臣服的色目人也是如此。不管他们多么凶猛,这种似乎被淹没了的情形与感觉都实在太不好,令人十分不安。何况在那潮水般的浸润下,他们已经越来越不勇猛。  这些,可能构成了元帝国坚定地打压这种文化及其人民的理由。我们知道,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这种政治上、文化上的刻意打压,都没有可能使被打压者心悦诚服,从而也就找不到成功的先例。  据说,当时在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曾经流传着一个段子,很是曲折有致温文和婉地表达了这种情形。  明人陆容在他那本相当有名的著作《菽园杂记》中记载了这个段子: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华以后,下令华人必须梳胡人亦即蒙古人的发式,穿蒙古人的衣冠。有一次,他去太学就是国立大学视察,发现孔子及其圣子贤孙们的塑像还都是冠冕堂皇的中华样式,于是命令有关部门全部将其改成蒙古式。这令孔子的弟子子路大为恼火,立即动身到昊天上帝那里去投诉。上帝听完子路的苦恼后,“扑哧”一笑,开导他说:你怎么如此不识时务?打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都管我叫天,现在,连我的名字都被改成了蒙古话,叫腾吉理,我也只能答应他。此乃时势使然。别着急,小伙子,耐心点儿,肯定有一天会翻过来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倍感痛苦的人们开始采取行动以改变这种情形。  马可—波罗在他那本著名的游记中写道:“所有中国人都厌恶大可汗的政府”,“他们视中国人如奴隶,令人无法容忍”,致使在这个国家里,“经常有谋反的趋向”。(《马可波罗游记》)后来,这些“谋反的趋向”,变成越来越多的敌对行动。关于这些行动的记载,则遍布于元帝国中后期的编年史册。到朱元璋的时代,整个国家犹如一个大干柴库或巨型火药桶,几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点燃它的那一点星星之火。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宿命般的来自大自然的地理因素,对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着特别重大的影响。这两个因素尽管被我们今天的历史学家们有意无意地予以忽视——一种相当可耻的忽视,但它们真实地存在着。并且,事实上,正是它们,而不是别的什么,在我国古代社会整体塑造上发生着巨大的影响。  这两个因素——一个是裸露在北方的万里边防线,一个就是越来越黏稠混浊的黄河。  如今,在这些来自北方大草原的骑士们心中和头脑里,一再出来发挥那梦魇般作用的,则是黄河。  从元代的纪录里,我们可以看到关于黄河决口的十数次记载。届时,几万、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城镇村庄顿成“平地水二丈”的汪洋泽国,肥田沃土霎时沦为鱼鳖之域。公元1344年即元至正四年,在黄河又一次大决口,淹没河南、山东数州县后,帝国政府决定下大力治河。这不是元帝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治河行动,却是它的最后一次。(《元史纪事本末》卷13,治河)  在做出治河的决定之前,帝国决策层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反对一派认为:山东连年饥馑,民不聊生,聚众于此地治河,“恐他日之忧又有重于河患者”。(《元史纪事本末》卷13,治河)此种高论,显然只能出自缺少人类心肝情怀的政治动物之口。不幸的是,确也道出了当日的实情。原因是,那些遍地横行的贪官污吏们,已经不容许自己的政府施行此类善举德政。  果然,史料记载说,17万治河民工与军队聚集起来,开始这个造福社会的宏大工程后,“朝廷所降食钱,官吏多不尽给,河夫多怨”。(《元史纪事本末》卷13,治河)也就是说,各级官吏上下其手,层层克扣,致使国家拨下来的工钱,大多在各级管理者手中蒸发了,治河民工只能得其余唾。由此引发的憎恨可以想见。  这种情形导致了两个结果——  其一,主持这次工程的贾鲁是一位优秀的水利专家,此次工程也堪称中国黄河治理史上的杰作。然而,因为上述原因,此人遂在中国民间传奇中变成了一个阴险、奸诈的恶棍,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虽然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其二,终于,星星之火被擦燃,干柴烈火刹那间腾空而起。  事情起因于治河工地上的一个怪异发现。  公元1351年,即元至正十一年四月底,在今天山东曹县西南黄陵岗工地上,民工们突然在河道底下挖出了一个独眼石头人,石人背部刻着一句话,曰: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一石人的出现,与几年来流行于黄河南北广大地区的一句童谣完全吻合: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元史纪事本末》卷13,治河)  此种手段,从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就在使用,到朱元璋的时代以及朱元璋后六百年的今天,仍然被人们甚至连手法都不变地在广泛使用着。在中国,其越用越烂却常用长鲜之功效,实令人目瞪口呆。中国历史一再证明该方式之屡试不爽,在人心浮动之际,其功效远胜过任何堂皇说教千万倍。  一时间,人心大骚动。  几天后,五月初三,河南颍州,也就是今天安徽省阜阳县白鹿庄发生了韩山童、杜遵道、刘福通等领导的白莲教暴动。是次暴动虽被镇压,其登高一呼之效应却也彰显无疑。几个月后,到该年八月,黄河以南到长江流域,已然烽烟四起。到第二年朱元璋投奔红巾军时,今日中国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四川等地已经差不多到处都可以看到头上包裹着红布的造反农民了。他们分属十数个甚至更多小山头,遥相呼应,势成燎原。(《明史》卷122,韩林儿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4条)

 
 

  •   一本值得读的大明史书。本书记载了大明平时比较热门的政事,通过自己的独立特的分析,打破以前一前常规见解,让我们更了解这些政事背后深刻的原因,了解到大明另一面。
    本人真是觉得大明开创者朱元璋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特,虽有很多争议,但他所做事对后世影响极期深远,当今很多事比如政策,行事方面,思想等等都是受他影响而不是比较的近的清朝。他本身是个茅盾相双共存体,一身对权力极度的渴望,很多政策表现对人臣思想,精神文化的禁锢,想造出一套制度,大明帝国按着这套永传万世。他既同情大众农民,想让他们安居乐业,但又想他们只有原地做事,不让到处走,又用各种办法监督他们一举一动,以防他们造反。就像今天的户口制。科举都是以儒家仁义来作为读书人的标准,以禁锢思想,一心一意为大明服务。平常很多史书都批评八股文的危害性,只按套路走,内容空洞,只注重华丽的词语,但作者提出在限制出方显高手水平。在当时应该来说是有其合理的一面。只是考试内容标准被老朱限死了。没有自己的见解,一切以忠君,仁义等为行为标准。以至之后除《经楼梦》外再无其他伟大的作品出现。
    作者让我了解到大明权倾天下的宦官比如刘瑾、魏忠贤,魏忠贤时代已经整个帝国都是他的人了,很少伤害皇帝,只有皇帝一收回权力他们的圣命就完蛋了,还有权臣都很少有造反的原因,而汉唐有后期宦不但权倾天下,皇帝的命往往撑在宦官手里。老朱创造的锦衣卫,朱棣的东厂,可以不通任何部门直接抓拿疑犯、审判,只对皇帝负责的机制。臣民习惯这套,骨子都存在这种机因,一切权力、圣命都是皇上掌控。所以这些宦官们从来没有想过反皇帝。
    万历为什么从一个优秀的少年未来的对君后来变成一个荒唐,不上朝的皇上。张居正死后,朝廷内党派林立,四分五裂消耗大明的内力,万历自以为优秀,但怎么也治不国家,于是出出惆怅,自暴自弃。加上后来国本争,妖书案,梃击案等使他生厌卷之心,不看为净。躲起来。
    还有很多事例其分析是很独到,大家可以看看
  •   原来大名鼎鼎的李亚平的书,我一直就有收藏的啊。应该是06年,一个小兄弟,小屁孩儿,送给我的,还点名说是送给我姐夫看的。一看名字,被我当成流氓书籍直接扔书柜里了。我要是早点把他和《帝国政界往事》对上号,这本书也不至于被我扔书柜里到现在还暗无天日。是时候翻出来读一读啦。李亚平的长处在于,像是在和你拉家常一样,把国事天下事的道理说了个透,他的书,小学五年级以上的文化就可以读懂,中国需要这样的作家这样的书。但是,读过一遍之后,却如惊鸿一瞥,似乎是看到了,但什么样子,又想不起来了,必须反复地阅读与思考。兴许原因在于,李亚平确实是一个,阅读了很多史料,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综合分析之后,对这段历史结合着人格人性与当时社会现实的行点,进行着缺省性判断。如同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异面的四点可以确定一个球的定理一般,在经过历朝历代的当代文人不断地粉饰的史料夹缝中寻求真正的符合逻辑的史实,又不想凭空想象胡说八道(直言一句,当年明月的《明朝那点事》精彩有余,但可靠貌似不足),也只能用最平实的语言,将他总结分析出来逻辑深入浅出地陈述出来。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来追寻历史的真相,其难度不比凭借三点去探知一个圆的全貌。但李亚平亦不是无懈可击,他似乎一直在猛烈地抨击着什么,政治人物的无情狠毒以及文人由于其自身的特性而导致的思考的不独立,而忘了一个道理,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一国之家,不是那么好当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不站在实际的位置上,恐怕也难以理解身不由己的苦衷。这些道理同样适用,须与李先生求同而存异。
  •   作者虽不是专业史学作家,但其对中国近千年来帝制文化以及中国人的阴暗面的深刻观察与剖析,让读者看过之后,在意味深长之余,更有一番无法说出的悲伤忧虑停留在心中。
    每篇文章都一气呵成,作者经常用一种严谨的逻辑语言和充满黑色幽默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文中几乎每个典故、故事都有出处,其严谨性不亚于专业史学作品。
    《帝国政界往事》系列四本书写的都很好!没读完一本书都意犹未尽,使我陷入深深沉思。推荐他的另一本书——《男人的天方夜谭》。
  •   帝国政界往事系列都收集到手了,可惜《男人的天方夜谭》当当缺货,希望早日有货啊,建议喜欢历史的朋友不要错过李亚平
  •   帝王之道,权谋之术一向是中国人关注的东西,因为几千年来中国文人的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李老师的这本书写出了这些东西,却更多了一些人文的关怀,和对芸芸众生的悲悯之心,我自己认为,它真的是一本好书,值得一看,晚上倚在床头,柔和的灯光下,几百年前的历史尽在眼底,那种感觉很奇妙......
  •   李亚平的这套帝国政界往事已经收全,不知道还有没有续作,很期待,希望不要等太久
  •   读了讲宋朝和清朝的三本书,最后买的这本。感觉和《明朝那些事儿》各有千秋,比后者严肃但过于简练,好像明朝只有朱元璋和张居正。
  •   非常喜欢!老师也推荐的这个系列。帝国政界往事不像明朝那些事内容那么多,涵盖的方面也很全。赞!
  •   大明王朝好帅
  •   还没有看,当时只是看到大宋帝国往事,结果并不是每本书都那么好。
  •   第一次知道李亚平是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他讲前清秘史,觉得十分有见解,就在当当上把他的一套书都买了,已经看完两本,写的不错。
  •   相当精彩的一本写明朝历史的好书,不属于明朝那些事儿,喜欢!
  •   我是看了清朝的那两本,写得极好,把整套都买了,棒!!
  •   李亚平老师的书我已经买全了,最喜欢他的文笔,感觉就是一位邻家大叔,在悠闲的午后,坐在大槐树下,摇着蒲扇,手捧茶壶,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如家常一般向你娓娓道来!
  •   目前看了一多半了,写的非常好,独特叙述方式、独到的见解,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看待这个时代。建议读者对明史基本事件了解后再看这本书。
  •   作者从另外一个方面解释了历史,很值得读跟收藏,希望有读到作者更多的书
  •   非常有趣还不失历史的真实和严肃期待作者的其它作品
  •   朋友说很喜欢。
  •   非常好,送货也很快,超出预期!
  •   非常好的书,很喜欢,会推荐给朋友。送货很快,赞
  •   看了好几遍,言语犀利,有趣,让读书成为乐趣。。。
  •   每年都在当当网买几本书,不断充电,感觉非常好。
  •   明清这一系列书非常值得一看
  •   不错的书籍,值得阅读
  •   送人,值得推荐
  •   还是更喜欢明朝那些事
  •   感觉作者自己的主观色彩太严重了。。。
  •   李亚平先生的幽默睿智在这套书里尽显风采!
  •   做为一套买的,还是宋朝那本写得最好,写出了宋朝衰亡的本质,但这本写明朝的没有。
  •   买书是挺实惠的
  •   很好的一本书,很喜欢,非常好看。
  •   是一位朋友推荐的,很喜欢历史性的小说,据说这般还不错
  •   支持平哥,呵呵,希望下次可以发一些签名的书
  •   收藏这套书的最后一本,非常不错
  •   喜欢李亚平先生的书。
  •   用客观的视角,带有嘲讥的文笔讲述这大明朝三百年的刀光剑影。
  •   李亚平的书不错
  •   很方面
  •   帝国政界往事系列都是值得读的书,看过一期李亚平的电视采访,很觉得其人其书很统一,没有过多的虚华与浮躁。唯一的缺憾是此书中过多地引用朋友的书中言论,算然这些无可厚非,但给人的感觉不是很好。还有一点觉得不妥之处在于,作者过多地与时政想结合,虽然这些评价并非错误,但是读者若是不具有很多社会经历或没有明确是非观的年轻读者,很可能给人带来不良的引导。
  •   应该算是一本很优秀的书了但相比较大宋王朝就稍逊色了一点点写明史的书还是推荐《明朝那些事儿》真的是没法超越了不过本书写得应该算是中规中矩还是颇有些功底的见解么不算新颖但能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个时期的事情也是一个蛮不错的经历读书么,在多读,在比较才能有真正的自我的提升
  •   写得还可以,但是还是按照帝王系谱的老路子来写
  •   书包装不错买的时候没注意,点击的时候重复了,多买了一本书刚开始看,看后再评
  •   对明朝的历史很感兴趣。但这本书并不让我很满意。
  •   内容值得一读,东西包装还可以
  •   对古代制度了解很深
  •   正在看,应该很好
  •   感觉还行吧,不是正规的学术著作,倾向性的议论得多了一些,但某些观点能给人以启发。本来想看看正德皇帝的故事的,但作者批评得太多了,不如黄仁宇笔下的形象可爱。
  •   价格便宜的时候先买
  •   没有大宋写得好,还可以!
  •   作者研究深刻,不人云亦云。
  •   废话较多,仍不够客观
  •   很专业, 的书呀,,很不错的书呀
  •   买来自己看,不错不错
  •   还没看过,印刷还不错。
  •   作者避开了冗杂的小事,也不是只对某件事进行长篇评论,而是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叙述一件事,让读者自行评论,不错,很真实
  •   书很不错,值得阅读
  •   这本书在“帝国政界往事”系列中(我都买了),我认为算最好的一本。当然,论经典,肯定不如万历十五年这样的著作;论通俗,也不如明朝那些事;但作为消遣,仍是不错的。
  •   他的书始终写的不深!浅写一点,更适合作为一本历史简单普及读物.仅此而已
  •   很喜欢,这种关于人性的描述方法
  •   属于“可以获得知识”这个层次。
  •   这本书非常喜欢,内容很好,很有启迪性
  •   书脊被挤了,书后面十页左右有破损
  •   内容很浅显。基本上就是把一些杂文、轶事堆积凑成,可读性一般。
  •   没想到还有书托,上当了,李亚平的书很一般,内容很浅显。基本上就是把一些杂文、轶事堆积凑成,可读性一般,适合上卫生间时看。当然,这不是好习惯,嘿嘿。如果大家想看大明王朝,建议还是看《明朝的那些事儿》。
  •   内容一般,不值得阅读!
  •   开头对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的判断完全错误,张士诚坐视鄱阳湖完全应该是对的。自己看不懂别人的局,还自作聪明把别人骂一顿。结局把袁崇焕捧那么高,还不如煮酒里一些高手。给作者去信了,也很傲慢,没回。
  •   我买的最烂的一本书。哎真心的,他的几本书我都给了一颗星,不想给其实
  •   好的,挺好,速度快,价钱便宜
  •   原创书评原创书评原创书评原创书评
  •   书不错,随机赠送苍蝇标本一只!!!!!
  •   书不错 物流也还行
  •   凑齐了啊
  •   了解历史,可读
  •   比较喜欢的一套历史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