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实主义作品集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作者: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 编  页数:116  

前言

  1960年10月27日星期四.巴黎“第一战役”大街11号,伊夫·克莱因的家中。六位被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皮埃尔·雷斯塔尼称作“新现实主义者”的艺术家在此举行了会议。早在同年4月,在意大利米兰的阿波里奈尔画廊的研讨会上,皮埃尔·雷斯塔尼在他的论文中曾将他们隆重推出。这六位新现实主义艺术家是:克莱因、阿尔芒、坦戈利、杜弗莱纳、汉斯和维尔格雷。此外,还有坦戈利的客人斯波埃里和阿尔芒的朋友雷西。不过,在是否请这二位出席他们会议的问题上,艺术家们曾经进行过一番争论。汉斯、杜弗莱纳以及维尔格雷对他们的创作一无所知。坦戈利解释道“斯波埃里不懂得美学,他搞的是粘合艺术。这就是说他是个非常的‘新现实主义者’。”汉斯、杜弗莱纳和维尔格雷半信半疑,他们决定当日晚上亲自到斯波埃里的住地看一看。斯波埃里与雷西都住在克莱因公寓的6层。当所有的人都登上6层楼时,雷西正在往有机玻璃箱中摆放塑料作品。汉斯随眼看到后,郑重地说:“这是超现实主义,不是新现实主义!”正当他表明自己的看法时,克莱因走了过来,汉斯于是批评他道:“他跟你一样!告诉你,当你做单色画时,我可以接受,但你的那幅《感觉的坟墓》是超现实主义,我不能接受。”“什么!”克莱因气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大声喊道,“你是谁呀?爱接受不接受!”他顺手给了汉斯一记耳光,汉斯怒不可遏地宣称:“我退出了!”  法国新现实主义者在相聚了20分钟之后,眼看着就要销声匿迹了。  幸运的是有雷斯塔尼。面对此般事态,他萌发了尽快起草一份适合于所有人的基本文本的想法。他的目的是让新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经过讨论之后,面对着历史的目光,共同签署他们一致接受的、符合宪法的“新现实主义宣言”。1960年10月27日,星期四,新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终于意识到了他们艺术创作的独特性,新现实主义=真实主义的新发展趋势。他们共签了九份宣言:七份写在蓝色的纸上,一份为玫瑰色的,最后一份为金黄色的。宣言应该说是短而简单的,但在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也只能如此了。  宣言无异于创始人的壮举,它意味着法国又一次不同寻常的、引人人胜的艺术历险的开端;它所造成的社会反响虽然已经事隔40余年,但仍令许多人记忆犹新。  20世纪60年代伊始,大西洋彼岸美国的总统竞选之战正酣。法国新现实主义与肯尼迪同时在各自的国土上登场。肯尼迪年轻、男人味十足.他充满了智慧与财富;而且在美国前所未有的,是他拥有最出色的竞选智囊团;他使美国人看到了将美利坚推向世界巅峰的希望。然而三年之后,肯尼迪被刺杀身亡。他的弟弟罗伯特准备继承哥哥的遗志,但不久也死于非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执著地高喊着:“我有一个梦想……”他也被暗杀了。在越南,美国陷于失败的泥潭之中。在美国本土上,信仰危机、对现状的不满,以及麻醉品乃至毒品的过量使用成为“垮掉的一代”的诸多表现。“垮掉的一代”尤其集中在美国的校园中,他们主张非暴力却又颓废、荒诞,沉湎于放荡的嬉皮士生活。  60年代美国和当时的苏联之间的宇宙空间争夺日趋激烈。俄国人曾经让美国人感到失落,因为他们开创过航天技术的新纪元。而美国人又给过俄国人颜色看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的公民。美苏的尖端技术,给视觉媒体——电视以快速发展的机会。电视自身的高覆盖率,使得它在媒体的竞争中拔得头筹。而在日本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因为电视而得到的利益,日本人是不会忘记的。

内容概要

  20世纪60年代伊始,大西洋彼岸美国的总统竞选之战正酣。法国新现实主义与肯尼迪同时在各自的国土上登场。肯尼迪年轻、男人味十足.他充满了智慧与财富;而且在美国前所未有的,是他拥有最出色的竞选智囊团;他使美国人看到了将美利坚推向世界巅峰的希望。然而三年之后,肯尼迪被刺杀身亡。他的弟弟罗伯特准备继承哥哥的遗志,但不久也死于非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执著地高喊着:“我有一个梦想……”他也被暗杀了。在越南,美国陷于失败的泥潭之中。在美国本土上,信仰危机、对现状的不满,以及麻醉品乃至毒品的过量使用成为“垮掉的一代”的诸多表现。“垮掉的一代”尤其集中在美国的校园中,他们主张非暴力却又颓废、荒诞,沉湎于放荡的嬉皮士生活。  60年代美国和当时的苏联之间的宇宙空间争夺日趋激烈。俄国人曾经让美国人感到失落,因为他们开创过航天技术的新纪元。而美国人又给过俄国人颜色看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的公民。美苏的尖端技术,给视觉媒体——电视以快速发展的机会。电视自身的高覆盖率,使得它在媒体的竞争中拔得头筹。而在日本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因为电视而得到的利益,日本人是不会忘记的。

书籍目录

策展人米歇尔·纽里萨尼Michel Muridsany参展艺术家Nouveaux Realistes阿尔芒凯撒克里斯托杰拉尔·德尚旨朗索瓦·杜弗莱纳雷蒙·汉斯伊夫·克泰拉马夏尔·雷西米莫·罗泰拉尼基·德·圣法尔丹尼尔·斯波埃里让·坦戈利雅克·维尔格雷

章节摘录

  凯撒  1921年生于法国马赛,1998年在巴黎逝世。  阿尔芒在凯撒去世那天,回想起他们共同的经历时,对我说:“我们签署‘新现实主义’宣言的那天,凯撒来晚了。但重要的是,他在宣言上签名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当时,在我们中间,除克莱因之外,凯撒是惟一的国际驰名的艺术家。我们有一个殉道者,他是克莱因;我们有一个火车头,那就是凯撒。”  整个巴黎都喜爱这个矮个子的淘气艺术家。他喜欢充当先人,“酷爱橄榄油”,是一个不安于现状,有点滑头的人,但他的内心是真诚的。他曾嚅动着那嘴大胡子,带着生硬的口音,过谦地告诉人们:“我不是知识分子,只是一个喜欢摆弄东西的人,我用手指挥大脑。”  凯撒1921年生于法国马赛。父亲是意大利托斯卡纳人,“在马赛贫民区开了一间小酒馆。只有在这里,香烟论只卖”。小巴尔达西尼·凯撒是在马赛移民穷困街区长大的。他曾在家对面的一个叫“五月美人”的肉店帮工(“我每星期天去那里做香肠,可以挣5法郎”)。他上街区学校,12岁辍学,没有获得学业证书和文凭。  他的叔叔在一家照相馆工作,由于是与照片打交道,人们都把他当作艺术家,他也叫凯撒。照相馆老板雇佣了巴尔达西尼·凯撒,并把他送到马赛美术学院读夜校。教他的老师是科尔努(comu)先生,曾是罗丹的石匠。1943年凯撒来到巴黎时,正值战乱。他说“我做黑市,为了生存我什么都做。那时,除了一件衣服和一只箱子外,我一无所有。在朋友的帮助下,再加上一些歪门邪道,我生存下来。有人请我吃饭,我就睡在食堂那里。”由于他在美术学院食堂打工,所以他在那里度过了十余年。当时他32岁,是全校年纪最大的学生。正是在这时,他决定摆弄废铁。“在雕塑室,我给泥塑搭铁骨,通过这项工作,我意识到铁条比泥更有意思”。  他拒绝传统雕塑,是因为他没有钱。要具备铸造条件,需要几百万,所以他决定用任何材料搞雕塑。比如废铁,他可以从废车堆、废料堆中随便找到。这就是激发他灵感的“诗”。人们可以说这是对消费社会的批判,这些“废料”恰好是表现我们时代异化的手段。  1954年,凯撒完成了足够数量的雕塑作品,可以办个展。他的展览获得成功。从1958年起,他开始用被挤成坨的汽车进行创作。他曾在热尼维利埃区的一个废车堆放厂看见一个美制电动压缩机在挤压那些老车。他意识到他可以控制这个过程。1960年,他第二次参加5月沙龙展。他带来一些挤压作品,反映毁誉参半。人们从这些挤压作品中看到了一个宣言,一种新达达主义的崛起。他曾说:“人们以为我做这些只是为了哗众取宠,认为我是一个世俗的人,一个生事的人。”“确实,在一个展览上,如果有人突然带来这样一个唐突的作品,这可能是一种‘撒野’的方式。我当时也是这样想的。”一时间,挤压艺术成为了时尚,诺阿依(Noaille)子爵夫人把自己的轿车献出来,这是巴黎仅存的一辆苏联车。蓬杜·于尔丹(Pontus Hulten)也把自己的沃尔沃轿车交给了凯撒。世界各地的女人把家传的珠宝拿来请他制作挤压珠宝。谈到这种技艺时,凯撒拒绝人们叫它“成品”。“我没有说过,打个包就是艺术品。但实际上,我是一个很学院派的雕塑家。这些挤压作品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人们能够准确操作的工具,就像人们使用剪刀和锤子一样”。  雷斯塔尼把凯撒纳入“新现实主义”行列,并把他描述为一个“现代民间工业的掠夺者”,以区别于那些企图独占他或将他变成反艺术代表的人们。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现实主义作品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