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3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发行处 作者:张心龙 页数:128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在1999年随“台湾当代美术1989-1999”的展览到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开幕仪式与座谈会。在开幕会中接触到很多大专院校艺术系的学生,他们对台湾当代艺术的新面貌非常好奇,同时也有着一种难以了解的困惑。从他们的问题中,可以发现他们对近50年西方艺术的发展所知不多。这种状况其实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即使在西方的大都会中,一般民众对当代艺术也有摸不着头脑的困扰。 过去100年的艺术发展几乎可以说是由“前卫艺术”所主宰,求新、求变成为艺术家永不止息的追求。在这种不断推旧新的精神下,一般民众便被渐渐抛离在“前卫”的飞蹄尘后。对他们来说,“前术艺术”代表着艰涩难懂的艺术游戏,而很多艺评家那些拗口晦涩的艺评更助长了“前卫艺术”的恶名,难怪大部分群众听到“前卫艺术”都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首先掀起这个运动的“印象派”在今天看来已有陈腐、老旧的感觉,但在100年前,它却是一个充满叛逆性与具有革命精神的艺术运动。这正足以刻画出“前卫”的精神与特性,那就是不停创造新的艺术。可惜当“前卫”走得越快的时候,它与群众的关系便越为脱节,而对“前卫”的认识更是大多借助翻译书籍作指标。这些书籍的文字本身就非常隐晦,加上译者往往以直译的方式来翻译,遂构成一种文字的迷障。很多人看到那些复杂不通的文句,便以为其中必定隐藏无限珠玑,非凡人可以理解的;另一些人则干脆完全否定它的价值,指斥它为“国王的新衣”是无中生有的呢喃。 为了破解这一迷思,我遂决定把复杂的前卫艺术发展史,以简易的文字为读者整理出一个头绪。在过去15年中经济突飞猛进,一般民众可以跳越两个世纪的科技与现在最先进的科技衔接。但文化艺术的传承却无法像科技一般跳越过去,我们必须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才能欣赏它的艺术价值,这本《阅读前卫》的入门书籍,可以弥补它与群众的鸿沟。 张心龙
内容概要
进入21世纪,回过头看上个世纪,前卫艺术对整个人类的历史而言,只是刹那,对20世纪艺术家而言,却是他们所留下的永恒。作者以现代到后现代的时间进程为启轴,以具代表性艺术家和运动为横切面,架构出前卫艺术的轮廓和面貌。 前卫艺术家相信线性进行,有始有终的方向感,所以大多数的创作者都奋身向前,希望以一马当先之姿,抢得胜出者的风光。如今那个年代毕竟过去了,从历史角度而言,那些曾经是时代先驱的英雄,是否真的获得胜利的光彩荣耀呢?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作者简介
张心龙,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学士,美国洛杉矶欧蒂斯艺术学院硕士,曾获"帝门艺术基金会第一届艺评奖"、"洛杉矶文化艺术局基金奖"。曾任台湾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台北艺术大学)驻校艺术家。
书籍目录
序印象派是前卫艺术?修拉的一人运动毕加索的新衣?马蒂斯把野兽驯服了第一个发表宣言的艺术运动——未来主义第一幅抽象画几何的抽象画达达的呓语解开杜尚的谜团超现实的梦魇为美国奠下艺术霸权的抽象表现主义抽象绘画的变奏——色域绘画雅俗共赏的普普艺术双重负像的最低限主义无物无形的观念艺术只为身临其境的观众创造企图改变自然的地景艺术前卫艺术的死亡之一前卫艺术的死亡之二从录影艺术展望21世纪的前卫艺术
章节摘录
印象派是前卫艺术? 印象派绘画在20世纪末成为世人的宠儿,几位重要画家的画作在拍卖会上连创纪录,而美术馆只要筹办一个印象派的展览便带来潮涌的观众,其受欢迎的程度几乎可与好莱坞的特技灾难片看齐。但是好莱坞的商业片在影评人眼中往往只是投大众所好的商品而已,难道印象派的画作也沦为这一层次吗?曾几何时,印象派是19世自己中期最具挑战性的一个艺术运动,也是揭开“现代主义”的第一个艺术流派。现在连3岁小孩都知道凡·高是谁,有些从来没去过美术馆的民众也懂得欣赏印象派绘画之美,那不是太商业化了吗?前卫艺术不是一向给人以深奥难懂的印象吗?其背后往往藏有极为深奥的哲理,并伴随着一大堆晦涩拗口的名词,而印象派的作品却是这么甜美,易于欣赏,怎么会是前卫呢,马奈打破传统价值 首先我们必须先为“前卫”作一定义,据波吉奥利(Renato Poggioli)所著的《前卫艺术的理论》(Teoria dell'arte d'avangordia)一书中对“前卫艺术”这个名词如此界定:“前卫”这个名词应该是形容一件发明,而不是发现。或者可以说,这个名词本身是一个发现,但这个发现却是从未存在于世的……即意味在苦心思索这个观念之前,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前卫艺术这件东西的存在。这不像科学家谈到电的发现,暗示电在发现之前便早已存在宇宙间了。在文化的领域内,发现就是创作,意识即是实存。这种认识论的原理从人文主义的层次上来看,就像笛卡儿所说——我思故我在。”而另一位作者克莱恩(Diana Crane)在《前卫艺术的转型》(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vant-Garde)一书中表示:“前卫”这个名词是指一群团结的画家对打破传统价值有强烈的共同信念,并反抗通俗文化和中产阶级的生活形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概念,“前卫艺术”必须是具发明性的,另外就是要打破传统价值。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再回头来看印象派的作品:被称为“印象派之父”的马奈(Edouard Manet)以《草地上的午餐》首先弓I起社会的争议,我们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此画已觉得它没什么值得争辩的地方,但在19世纪中叶的法国,其无情地揭露社会的虚伪面貌,才是造成此画令人震撼的原因。同年参加巴黎沙龙展中得奖的作品是一幅充满色欲的女性裸体画《维纳斯的诞生》,而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却遭到落选的命运,可见其争议性不在画中的祼体女人,马奈所借用的题材是文艺复兴画家乔尔乔涅(Giorgione)所画的《田野交响曲》,而描绘在森林中野餐也是欧洲艺术中常见的题材。使当时社会愤怒的主要原因还是画中的裸女坦然地直接望着观众,毫无一丝羞态。假如画中的另外两位男士也同样赤裸的话,或许观众便可以接受,因裸体绘画从希腊以来便一直是西方的艺术传统。现在问题却出在“一个下流社会的女人,脱光衣服毫不知耻地躺卧在两个衣冠楚楚的男士之间。”(注)而马奈在参加巴黎沙龙展所引起的争议比《草地上的午餐》更为强烈。当时的艺评家除了批评画中模特儿的丑陋之外同时也对她所代表的现代人身份有所排斥。其实马奈还是以古代大师提香(Titian)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Venns Of Urbina)为模仿对象,只是提香的画中人是以宫廷妇女作模特儿,而马奈的《奥林匹亚》去口是一个下层阶级的娼妓,她以冷漠的眼光直视观众,才是真正令人不安的原因。 ……
编辑推荐
当我们认为我们已经能够分清对错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开始犯错,于是我们开始寻找答案,也许你所要的答案就在本书中。揭开“前卫艺术”扑朔迷离的薄纱,一个无限宽广的缤纷世界就在眼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