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6-08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作者:刘盼遂 页数:627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国是个散文非常发达的国家,自古以来,不仅文学家,而且有些史学家、哲学家、科学家,都很讲究文章的写作。有的史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同时也是散文家。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从春秋战国以来,行人出辞,史官记事,哲人立论,都很注重文采。这就形成了我国散文的一个优良传统。司马迁的《史记》之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这个传统的突出的表现。今天研究这一份散文遗产,分析它的艺术特点,总结它的写作经验,从思想到艺术,批判地继承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国散文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是先秦时期。远在殷商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散体的文章。甲骨钟鼎已有不少成文的片段。不过,周诰殷盘,基本上仍属佶屈聱牙的文字,散文的飞跃发展是在战国。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散文极盛的时期。因此,古人论文,也很重视战国。清人章学诚说:“周衰道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①所谓“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 “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这都是指当时文章的体裁、风格的变化多样说的。
内容概要
《中国历代散文选》是高等学校教材,本版是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后的补充修订本。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共选我国历代优秀散文248篇(本书为上册,共选自先秦至南北朝的散文106篇)。选文注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也适当照顾题材的多样性;文后注释难词,串释难句,是公认较好的散文选注本。
书籍目录
先秦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曹刿论战 《左传》 重耳出亡始末 《左传》 晋楚城濮之战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殽之战 《左传》 子产不毁乡校 《左传》 子产弗与韩宣子环 《左传》 邵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 叔向贺贫 《国语》 范雎说秦王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冯谖客孟堂君 《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战国策》 莫敖子华对楚威王问 《战国策》 庄辛说楚襄王 《战国策》 楼缓虞卿论割地赂秦 《战国策》 鲁仲连义不帝秦 《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长沮桀溺《论语》 子路从而后《论语》 非攻 《墨子》 公输 《墨子》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 许行《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逍遥游 《庄子》 养生主 《庄子》 马蹄 《庄子》 胠箧 《庄子》 秋水 《庄子》 劝学《荀子》 天论《荀子》 说难《韩非子》 难一《韩非子》 五蠢《韩非子》 去私《吕氏春秋》 风赋 宋玉 谏逐客书 李斯 礼运 《礼记》两汉 魏晋南北朝
章节摘录
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100]日: “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日:“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日:“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馀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日:“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