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办好养殖场系列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潘红平,陈伟超 主编,曾卫军 副主编  页数:177  字数:153000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概述,养殖蚯蚓的经济意义,蚯蚓的生活习性,我国主要养殖蚯蚓种类,蚯蚓的人工繁殖技术、日常管理、疾病及天敌侵害的防治,蚯蚓的采集及加工等。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适合蚯蚓养殖专业户和蚯蚓养殖场经营者及养殖技术人员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蚯蚓概况
第二节 蚯蚓的用途
一、蚯蚓在医药保健方面的应用
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三、蚯蚓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四、蚯蚓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
五、蚯蚓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第三节 蚯蚓的发展前景
一、蚯蚓生产的历史
二、我国养殖蚯蚓的现状
三、蚯蚓的养殖前景
第二章 蚯蚓场的投资决策和分析
第一节 蚯蚓场的投资决策
一、市场调查分析
二、市场调查方法
第二节 蚯蚓场的投资分析
一、资金和物力投资
二、蚯蚓养殖场投资预算和效益估测
第三章 蚯蚓的生态学特性
第一节 蚯蚓的品种
一、赤子爱胜蚓
二、红色爱胜蚓
三、红正蚓
四、绿色异唇蚓
五、长异唇蚓
六、背暗异唇蚓
七、暗灰异唇蚓
八、微小双胸蚓
九、日本杜拉蚓
十、天锡杜拉蚓
十一、威廉环毛蚓
十二、直隶环毛蚓
十三、参环毛蚓
十四、通俗环毛蚓
十五、湖北环毛蚓
十六、河北环毛蚓
十七、白颈环毛蚓
第二节 蚯蚓的形态特征
一、外部形态特征
二、内部结构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
一、生活习性
二、运动性
三、穴居性
四、食性
五、生活环境
六、蚯蚓的活动规律
七、繁殖特性
八、再生与交替性
第四章 蚯蚓场的设计建造
第一节 蚯蚓场址的选择
一、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二、场地要求
第二节 蚯蚓养殖常用工具
第三节 蚯蚓的养殖方式和建造
一、盆养法
二、箱、筐养殖法
三、半地下温室、人防工事或地下防空洞、山洞、窑洞养殖法
四、地面温室循环养殖法
五、通气加温加湿养殖法
六、棚式养殖法
七、农田养殖法
八、池沟饲养法
九、堆肥养殖法
十、沟槽养殖法
十一、池养
第五章 蚯蚓的食物和营养
第一节 蚯蚓的营养需要
一、蛋白质
二、脂肪
三、碳水化合物
四、矿物质
五、维生素
第二节 蚯蚓的食物
一、食性
二、食量
三、饲料种类
四、发酵料的配方
五、饲料的配制要求
六、蚯蚓不同龄段的饲料配方
第三节 蚯蚓的饲料加工
一、制备饲养基
二、基料的保存
三、发酵的流程
四、发酵饲料的处理
第四节 蚯蚓的投喂方法
一、混合投喂法和开沟投喂法
二、分层投喂法
三、上层投喂法
四、料块(团)穴投喂法
五、下层投喂法
六、侧面补喂法
七、穴式补喂法
第六章 蚯蚓的引种
第一节 引种前的准备工作及蚯蚓良种
一、引种的最佳时间
二、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三、适宜养殖的品种
四、引种注意事项
第二节 引进蚯蚓品种的挑选
一、一般用蚯蚓
二、药用蚯蚓种
三、改良土壤用蚯蚓种
四、生产蚯蚓肉、蚯蚓粪用蚯蚓
五、产粪肥农田用蚯蚓
六、作水产饵料用蚯蚓
七、林业用蚯蚓
第三节 蚯蚓的捕捉
一、采集时间和时机
二、野外蚯蚓诱集方法
第四节 种蚯蚓的运输
一、短距离运输
二、长距离运输
三、邮包邮寄
四、分巢载体的装运
五、注意事项
第五节 隔离观察新引进的蚯蚓
第七章 蚯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第一节 蚯蚓的生长发育
一、孵化期
二、幼蚓期
三、若蚓期
四、成蚓期
五、衰老期
第二节 蚯蚓的繁殖
一、生殖细胞的发生
二、交配
三、排卵与受精
四、蚓茧形成
五、蚓茧的孵化
六、胚后发育
第三节 影响蚯蚓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因素
一、温度
二、湿度
三、食物
四、酸碱度
五、季节 变化
第四节 蚯蚓的寿命
第八章 蚯蚓的人工繁殖技术
第一节 蚯蚓的提纯与复壮
一、建立选种池
二、选种要求
三、提纯复壮的步骤
四、定期分床隔池
第二节 蚯蚓养殖场育种计划的制订
一、育种的方法
二、促性培养
三、加速幼蚓的成熟过程
四、选择育种方法
第三节 蚯蚓人工繁殖的技术要点
第九章 蚯蚓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饲养管理的原则
一、对饲养管理人员的要求
二、饲养管理人员日常应做好的工作
第二节 蚯蚓的日常管理
一、养殖池基料的铺设
二、日常管理要点
三、饲料投喂
四、投放密度
五、温、湿度的调控
六、分离蚓粪与蚓茧
七、防逃
八、防敌害
第三节 蚯蚓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
一、种蚯蚓的饲养管理
二、蚓茧的饲养管理
三、幼年期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 蚯蚓不同季节 的饲养管理
一、春季的管理
二、夏季的管理
三、秋季的管理
四、冬季的管理
第十章 蚯蚓的疾病防治
第一节 蚯蚓的病害
第二节 蚯蚓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一、饲料中毒症
二、蛋白质中毒症
三、食盐中毒症
四、胃酸超标症
五、缺氧症
六、水肿病
七、萎缩症
八、细菌性疾病
九、真菌性疾病
十、寄生虫疾病
第十一章 蚯蚓的采收与运输
第一节 蚯蚓的最佳采收时间
一、补料和清粪
二、采收时间
第二节 蚯蚓的采收
一、野生蚯蚓的采收
二、养殖场内蚯蚓的采收
第三节 蚯蚓的运输
一、商品蚯蚓的包装运输
二、蚯蚓蚓茧的包装运输
三、种蚓的包装运输
四、高温季节 贮运 1
第十二章 蚯蚓的加工和利用
第一节 蚯蚓的消毒及加工方法
一、蚯蚓的消毒
二、加工方法
三、地龙干的性状
四、贮存
第二节 蚯蚓的利用
一、蚯蚓中次生代谢物的药用
二、蚯蚓中氨基酸和硒的药用
三、蚯蚓中各种酶及其提取物的药用
四、地龙的临床应用
第十三章 蚯蚓综合利用技术——生态养殖
第一节 生态养殖——蚯蚓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一、猪 蚯蚓 甲鱼模式
二、鸡 猪 沼气 蚯蚓模式
三、各种动物 蝇蛆 蚯蚓 种植模式
四、食用菌(蘑菇) 蚯蚓 蜗牛 农作物模式
第二节 蚯蚓综合利用——生态养殖技术分析
一、蚯蚓处理畜禽粪便分析
二、蚯蚓饲料技术分析
三、蚯蚓饲喂动物技术分析
第三节 蚯蚓综合利用——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势
一、能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二、养殖原料来源丰富
三、能生产出大量供各类养殖利用的优质的活体白产品
四、养殖成本大大降低
第十四章 蚯蚓养殖场的经营管理
一、经营与管理的概念
二、经营管理的职能
三、蚯蚓场的经营决策
四、蚯蚓场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
五、对发展蚯蚓养殖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三、穴居性 陆生蚯蚓属杂食性全期土壤动物,即终生在土壤中居住及生活。蚯蚓白天隐居洞穴,夜间才外出觅食,每分钟蠕动前进的行程约为其自然体长的2倍。蚯蚓具有钻土凿洞的本领,筑成的洞穴也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大都位于深7~14厘米的表土层内。蚯蚓钻土时,先将身体前端变成尖楔状并伸长,钻入土中,然后利用膨胀后的口前叶,将四周土壤挤压推开。一伸一缩,向下推进,很快便钻成一条深入土中的“隧道”。一般孔道直径大小等同于蚓体收缩时的体宽,并随着蚓体的不断生长而逐渐扩大。在蚯蚓洞口,有蚓粪、沙粒、石子、土封塞或掩盖。当蚯蚓钻洞时前端朝下,排粪时后端伸出洞口,但在出洞觅食或交配时,前端却转而向上。 自然界中的蚯蚓在夜间爬出洞外,啃食泥土和地面的落叶等有机物,待3小时左右消化完毕后,退到洞口处排泄粪便,此粪便称为蚓蝼。若体内所含水分较多,排泄的蚓蝼呈小滴状喷泻而出;若所含水分较少,则蚓蝼呈缓慢运动的蠕虫状排出。成堆的蚓蝼有规则地排出,先排于一侧再排于另一侧,交替进行,最终形成塔状。其大小与蚯蚓体形有关,体形越大,蚓蝼越高。可根据蚓蝼的大小推断土壤中蚯蚓体形大小。 蚯蚓分布于洞穴中的深度与其种类、季节和温度有关。在1~2月土壤温度大约0℃时,多数蚯蚓在7.5厘米以下,但到了3月份,土温升到5℃时,蚯蚓就到10厘米深处,多数的绿色异唇蚓、背暗异唇蚓、红色爱胜蚓和长异唇蚓、夜异唇蚓、正蚓移至7.5厘米土层中,较大的蚯蚓仍停留在较深的土壤中。从6~10月,除新孵化出的幼蚓外,都开始至7.5厘米以下土层中。11~12月多数蚯蚓又开始到7.5厘米的土层中,促使蚯蚓移向更深土层的因素是土壤表层寒冷和干旱。除正蚓外,其他蚯蚓在夏季和冬季都要休眠,在这两个季节里,它们都停留在7.5厘米以下的土层中。在夏季休眠的蚯蚓比冬季更多,几乎所有的蚓茧都发现在15厘米顶端的土壤内,而且多数是在7.5厘米的顶部。 四、食性 蚯蚓为杂食性动物,食性极广,除了金属、玻璃、砖石、塑料和橡胶之外,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能吃,尤其嗜食腐肉。蚯蚓摄取泥土中腐熟、分解的动物和植物残体,以及细菌、酵母菌、真菌、线虫和原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下,蚯蚓主要以表土层的枯枝、落叶、腐草和土壤中的虫卵、蚓尸等为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蚯蚓喜欢吃菜叶、瓜果、稻草、腐烂的树叶、马铃薯、锯木屑、废纸渣和食品加工下脚料等,也摄食动物粪便,尤其喜欢食马粪、牛粪、猪粪等,对含盐量小于1%的咸味食物,既不嗜食也不拒食。因此,投喂蚯蚓的食物必须是有机物,必须经过发酵腐熟,且不可混入化学药品。

编辑推荐

《怎样办好养殖场系列:怎样科学办好蚯蚓养殖场》适合蚯蚓养殖专业户和蚯蚓养殖场经营者及养殖技术人员阅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怎样办好养殖场系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书的质量还不错,价钱也合理。
  •   这本是相同书中我认为最合理的。推荐!
  •   我是粗略浏览了一下,很实用
  •   书的内容不错,较丰富,缺点就是没有配带光盘,要是有光盘该是多好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