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骆中钊,胡燕,宋效巍 等编著  页数:296  
Tag标签:无  

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城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改革开放30余年,更是我国小城镇发展和建设最快的时期,特别是在沿海较发达地区,星罗棋布的小城镇生气勃勃,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成为繁荣经济、构筑起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基石,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铺就着乡村城镇化的道路,实现了千千万万向往现代生活农民的梦想,向世人充分展示着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为了推动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期已经成熟。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应当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十六大做出的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部署,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是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2005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明确“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  2009年10月中共中央又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应当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小城镇要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方针为指导,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二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四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党中央所做出的这一系列的政策部署,是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实际,是今后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发展小城镇对加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小城镇的平均人口规模增加、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集聚效益逐步显现,城镇功能逐步由乡村型服务功能向复合型服务功能转变,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国建制镇由1979年的2851个增加到2008年的19234个,建制镇人口由1978年的4039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3785万人,全国建制镇(不含县城关镇)平均人口规模接近万人,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镇密集地区甚至出现了一批5万~20万人口的小城镇。2004年建设部会同发改委等6部门,确定了1887个重点扶持发展的全国重点小城镇,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的率先发展,也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改革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新的路径。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和引导,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辉煌成绩,“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从47?5%提高到51?5%。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搞好小城镇规划设计,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此,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支持、配合下,特组织了对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专家、学者编著了《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  该丛书共六册,包括《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小城镇生态环境设计》、《小城镇园林景观设计》、《小城镇住宅小区规划》、《小城镇街道与广场设计》、《小城镇住宅建筑设计》。丛书的编著力求根据国情,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小城镇的特点和地方特色,并附经典实例,以便为从事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人员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提供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参考资料和亟待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希望本丛书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能有所帮助。  《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的出版,得到各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指导,很多同志无私地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借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编委会二○一一年十月于北京  前言  衣食住行为人生四大要素,住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住宅必然成为一个人类关心的永恒话题。  孟子云:“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意思是说,摄取有营养的食物,可使一个人身体健康,而居所却可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成书于唐代的《黄帝内经》也指出:“凡人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子夏》云:“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三元经》云:“地善即苗茂,宅吉即人荣。”这里不仅指出住宅为人之根本,而且还极为深刻地阐明了人与住宅的密切关系。  住宅即生活,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住宅。因此,设计住宅也就是设计生活。如今城市中的住宅,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人与自然远离了,人与人疏远了,社会变得冷漠了。这使得被围困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之中的城市人向往着回归自然。  小城镇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它既有城市发展的基本元素,但又由于处在广阔的乡村包围之中,是地域的中心。因此具有环境优美,接近自然,乡土文化丰富多彩、民情风俗淳朴真诚、传统风貌鲜明等特点。在小城镇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融。  小城镇规模小、贴近自然、人际关系密切,传统文化深厚的特点,使得小城镇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是一般的城市住宅远不能满足的,也是城市住宅所不能替代的。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对小城镇的住宅设计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导致要么不加分析地套用一般的城市住宅,要么是采用简单化了的城市住宅;建筑造型也是跟着城市转,“跟风”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难能适应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要求,更是造成“千镇一面,百城同貌”的问题所在,使得小城镇建设丧失了中国特色和地方风貌。  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我国优秀传统庭院民居,大多以庭院为中心组织各具变化的院落,使群体空间的组织千变万化,在居民庭院和房前屋后种植的花卉树木烘托下,与聚落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乡村园林,共同组成了生态平衡的宜人环境,形成了各具特色,古朴典雅、秀丽恬静的村镇聚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耐人寻味。在小城镇的住宅设计时,应该从传统民居建筑的“形”与“神”的精髓中汲取营养,寻求“新”与“旧”功能上的结合、地域上的结合、时间上的结合,突出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时间和技术上的协调发展,创造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现代小城镇住宅。  本书是《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中的一册,书中在分析当前我国小城镇住宅建设发展概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民居的研究,提出了小城镇住宅的设计理念和特点,尤其是对小城镇的多层(包括高层)住宅如何体现贴近自然、密切邻里关系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做了颇具探索性的论述。分章阐述了小城镇住宅的建筑设计和坡屋顶设计,并特辟专章介绍小城镇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的设计实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书中编入的案例,除了作者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实例外,其他实例都是从北京白芳、王学军;江苏蒋筱瑜;浙江杨斌辉、施金标、吴少华;重庆袁晓玲;山东王鑫;安徽徐铮;江西罗桂英、郭庭翔;河北腾云;宁夏张燕霞;辽宁鲍继峰;陕西刘静等同志提供的大量资料中精选出来的,特此衷心的感谢。并在书中每个方案下都标注了设计单位和设计人,以表敬意。  限于水平,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骆中钊  2011年10月于北京什刹海畔滋善轩

内容概要

  《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小城镇住宅建筑设计》分析当前我国小城镇住宅建设发展概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民居的研究,提出了小城镇住宅的设计理念和特点,尤其是对小城镇的多层(包括高层)住宅如何体现贴近自然、密切邻里关系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作了颇具探索性的论述。分章阐述了小城镇住宅的建筑设计和坡屋顶设计,并特辟专章介绍小城镇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的设计实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小城镇住宅建筑设计》内容丰富、观念新颖,通俗易懂,可供从事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小城镇广大群众阅读,还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

作者简介

  骆中钊,福建惠安人,1939年生,1963年毕业子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6年制)。曾任建设部村镇建设试点办公室副主任、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总建筑师。
  现任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特色村工作委员会首席专家,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总建筑师、研究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北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兼北方工业大学城镇发展研究所首席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兼厦门分院名誉院长,福建水立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北京东方华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兼传统建筑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以“传承民居建筑文化苦行僧”为题被《中国建设报》授予“2002年中国楼市精英”。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点亮空间——2006年全国家居设计电视大赛”专家评委。荣获福建泰宁“荣誉市民”和福建龙岩洋畲村“荣誉村民”称号。
  从事传统建筑文化研究。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研究和创作,并出版相关著作数十册。

书籍目录

1 绪论
1.1 小城镇及其特点
1.1.1 小城镇
1.1.2 小城镇的特点
1.2 小城镇住宅建设的发展概况
1.3 小城镇住宅建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小城镇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
1.4.1 当前住宅设计的十个不良倾向
1.4.2 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
1.4.3 更新观念,做好小城镇住宅设计
1.4.4 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向
1.4.5 健康住宅
1.4.6 生态建筑
1.5 弘扬民居的建筑文化,创造富有特色的时代新居
1.5.1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继承
1.5.2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发展
1.5.3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弘扬
2 传统民居的研究
2.1 传统建筑文化对住宅的影响
2.1.1 应避免房大人少
2.1.2 应避免布局不当
2.1.3 应避免净高低矮
2.1.4 应避免室深失衡
2.1.5 应避免地板高差
2.1.6 应避免门窗不畅
2.1.7 应避免寒风入侵
2.1.8 应避免走廊直通
2.1.9 应避免装饰浮华
2.2 北京四合院建筑文化与细部设计
2.2.1 四合院的文化
2.2.2 四合院的格局
2.2.3 北京四合院的细部设计
2.3 闽南红砖“古大厝”建筑文化初探
2.3.1 优美的传说
2.3.2 惠安人倔强的意志、创美的本性、精湛的技艺,是“古大厝”的创作源泉
2.3.3 “古大厝”是传统民居中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有机结合的一朵奇葩
2.3.4 弘扬“古大厝”的传统建筑文化,再创建筑艺术的辉煌
2.4 台湾原住民住宅的设计与研究
2.4.1 台湾原住民住屋的特点
2.4.2 华安台湾原住民民俗村的住宅设计
3 小城镇住宅的设计理念
3.1 小城镇住宅的特点及建筑文化
3.1.1 小城镇住宅的特点
3.1.2 小城镇住宅的建筑文化
3.2 小城镇住宅的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
3.2.1 小城镇住宅的设计原则
3.2.2 小城镇住宅设计的指导思想
3.2.3 小城镇住宅设计的基本要求
3.3 小城镇低层住宅的特点
3.3.1 使用功能的双重性
3.3.2 持续发展的适应性
3.3.3 服务对象的多变性
3.3.4 建造技术的复杂性
3.3.5 乡土文化的独特性
3.4 小城镇多层住宅的特点及设计要求
3.4.1 小城镇多层住宅的类型
3.4.2 小城镇多层住宅的设计理念
3.4.3 小城镇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
3.4.4 实例分析
3.5 小城镇中高层和高层住宅的特点
3.6 小城镇住宅的功能及功能空间
3.6.1 小城镇住宅的功能特点
3.6.2 小城镇住宅的功能空间特点
4 小城镇住宅的分类
4.1 按层数分
4.1.1 低层住宅(1~3层)
4.1.2 多层住宅(4~6层)
4.1.3 中高层住宅(7~11层)
4.1.4 高层住宅(层及层以上)
4.2 按结构形式分
4.2.1 木结构与木质结构
4.2.2 砖木结构
4.2.3 砖混结构
4.2.4 框架结构
4.3 按庭院的分布形式分
4.3.1 前院式(南院式)
4.3.2 后院式(北院式)
4.3.3 前后院式
4.3.4 侧院式
4.3.5 天井式(或称内院式、内庭式、中庭式)
4.4 按平面的组合形式分
4.4.1 独立式
4.4.2 并联式
4.4.3 联排式
4.4.4 院落式
4.5 按空间类型分
4.5.1 垂直分户
4.5.2 水平分户
4.5.3 跃层分户
4.6 按使用特点分
4.6.1 生活、生产型住宅
4.6.2 居住型住宅
4.6.3 代际型住宅
4.6.4 专业户住宅
4.6.5 少数民族住宅
5 小城镇住宅的建筑设计
5.1 小城镇住宅的平面设计
5.1.1 平面设计的原则
5.1.2 小城镇住宅的户型设计
5.1.3 小城镇低层住宅的户型平面设计
5.2 小城镇住宅的立面造型设计
5.2.1 影响小城镇住宅立面造型的因素
5.2.2 小城镇住宅立面造型的组成元素
5.2.3 小城镇住宅的屋顶造型应以坡屋顶为主
5.2.4 小城镇住宅立面造型设计的风格取向
5.2.5 门窗的立面布置
5.2.6 小城镇住宅立面造型的设计手法
5.3 小城镇住宅的剖面设计
5.3.1 住宅层数
5.3.2 住宅层高
5.3.3 住宅的室内外高差
5.3.4 住宅的窗户高低位置
5.3.5 住宅剖面形式
5.3.6 住宅的空间利用
5.4 小城镇住宅的门窗设计
5.4.1 住宅的门
5.4.2 住宅的窗
5.4.3 住宅的采光与通风
5.4.4 住宅门窗的设计要求
5.4.5 营造室内清凉世界
5.5 小城镇山坡地住宅设计
5.5.1 住宅与等高线平行布置
5.5.2 住宅与等高线垂直布置
5.5.3 住宅与等高线斜交布置
5.6 小城镇生态住宅设计
5.6.1 小城镇生态住宅的基本概念
5.6.2 小城镇生态住宅的设计原则
5.6.3 小城镇生态住宅设计的技术措施
5.6.4 太阳能技术
5.6.5 沼气技术
6 小城镇住宅的屋顶
6.1 坡屋顶的特点及设计
6.1.1 丰富多变的坡屋顶是传统民居建筑形象的神韵所在
6.1.2 坡屋顶具有无尽的魅力
6.1.3 做好坡屋顶设计,充分发挥坡屋顶在建筑中的作用
6.2 坡屋顶的做法
6.2.1 瓦型
6.2.2 坡度换算
6.2.3 屋顶做法说明
6.2.4 坡屋顶做法
6.3 坡屋顶构造
6.3.1 坡屋顶构造详图(一)
6.3.2 坡屋顶构造详图(二)
6.3.3 坡屋顶构造详图(三)
6.3.4 坡屋顶构造详图(四)
6.3.5 坡屋顶构造详图(五)
6.3.6 坡屋顶构造详图(六)
6.3.7 单坡、双坡铝合金玻璃屋顶
6.3.8 单坡、双坡铝合金玻璃屋顶
6.3.9 双坡普通型钢玻璃屋顶
6.3.10 单、双坡普通型钢玻璃屋顶
6.3.11 坡屋顶采光口
7 小城镇住宅设计实例
7.1 低层住宅(1~3层)
7.1.1 少数民族住宅
7.1.2 专业户住宅
7.1.3 代际型住宅
7.1.4 山坡地住宅
7.1.5 独立式住宅
7.1.6 并联式住宅
7.1.7 联排式住宅
7.2 多层住宅(4~6层)
7.2.1 底商住宅
7.2.2 公寓住宅
7.2.3 跃层住宅
7.2.4 单元式住宅
7.3 小高层住宅(1~11层)
7.4 高层住宅(12层以上)
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城镇规划设计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关于小城镇住宅建筑设计的一本书,内容可以,留着以后慢慢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