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张战营,刘缙,谢军 主编 页数:295
前言
本教材第二版,除保留第一版(2005版)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外,增加了全氧燃烧、纯氧助燃与富氧燃烧,在线镀膜及其他玻璃行业最新技术成果。参照我国建材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强化了技能的培训方面的内容。教材的参加编写人员既有多年从事高等教育、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经历的教授,又有多年从事玻璃生产的一线知名专家。编者在对玻璃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各学校在探索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成果,参考玻璃行业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编写而成,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本质,真正实现了教育和社会与企业的紧密结合。本书在作为高等学校教材的同时,由于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对玻璃行业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也适用于从事浮法玻璃生产、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另外,该书深入浅出,更有利于初学者学习,又是一本很好的企业培训教材。本书由张战营、刘缙、谢军主编,赵恩录、刘起英、曹钦存、贾铁昆、徐红文、张宝军、李伟、代丽萍、岳卫东、盛延红参加编写。在编写期间得到了来自师长、同事、同学的诸多鼓励和帮助,作者向他们谨致谢忱!
内容概要
本书第二版,除保留第一版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及特色外,还增加了“全氧、纯氧助燃与富氧燃烧”、“在线镀膜”及其他玻璃行业最新技术成果。本书较系统地叙述了浮法玻璃生产过程,内容涉及浮法玻璃原料、熔制与熔窑、全氧燃烧、纯氧助燃、富氧燃烧、成型与锡槽、在线镀膜、退火与退火窑、冷端设备、玻璃缺陷、玻璃窑用耐火材料、保护气体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教材。同时由于本书内容与实践结合紧密,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对玻璃行业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也适用于浮法玻璃生产、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该书深入浅出,有利于初学者学习,又是一本很好的企业培训教材。
书籍目录
1 绪论 1.1 平板玻璃的发展进程 1.2 浮法玻璃技术的发展概况 1.2.1 国外浮法玻璃生产概况 1.2.2 国内浮法玻璃工业发展概况 1.3 浮法玻璃的新技术、新产品发展趋势 1.3.1 浮法生产技术方面 1.3.2 发展新品种方面2 原料工艺及其设备3 玻璃的熔制及熔窑4 玻璃熔窑的全氧燃烧、纯氧助燃和富氧燃烧技术5 浮法玻璃成型及锡槽6 玻璃的退火及退火窑7 在线镀膜(玻璃镀膜)8 冷端设备及自动控制9 浮法玻璃缺陷种类、成因及处理措施10 浮法玻璃生产用耐火材料11 保护气体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为保证料仓以上功能,尤其是保证料仓卸料功能实现,主要通过料仓助流装置来完成,主要包括仓壁振动器和振动料斗(活化料斗),各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②给料机为保证给料机的工作不影响称量精度,对给料机提出了三条基本要求:a.给料机给料速率稳定,可调可控;b.给料机的过送量应当小而恒定;巳要处理好给料机与料仓出口之间衔接部分,接口必须要让物料从料仓整个出口均衡卸出。常见的给料机主要有振动给料机、螺旋给料机和皮带给料机,在生产中给料机的选型应该根据物料的物化性能、送料量及其他工艺要求确定。③秤秤是配料车间的主要设备,各种原料能否准确称量,直接与秤的选型或设计有关,它是配料系统的心脏。现代玻璃制造技术要求秤必须有很高的称量精度,由微机控制的传感器式电子秤称量系统实现了这一要求,它不仅能显示所称物料质量,还可以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进行控制,完成自动校准、自动调零和自动逻辑判断、自动存取并更改调节以及自动完成质量测量,还能收集和处理所得的数据按误差理论进行误差计算,求出传感器非线性误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为保证秤的称量精度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还必须做好秤的日常维护工作,秤的准确度应当定期地用标准砝码或适当的方法进行校正。并经常性保持传感器与支座的清洁。④在线水分测定仪在玻璃制造过程中,因湿法加工生产的硅砂质量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玻璃制造企业选择了湿砂,但同时也带来了因湿砂水分经常性出现较大波动而影响硅砂称量准确性的不利因素。靠人工测定硅砂水分实施对硅砂实际称量值的补偿方法,因存在滞后性及测定误差,从而影响硅砂称量的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多玻璃制造企业采用了在线水分测定仪实施对硅砂水分在线自动测定,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对硅砂称量值的自动补偿,从而提高硅砂称量的准确性。
编辑推荐
本教材第二版,除保留第一版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外,增加了全氧燃烧、纯氧助燃与富氧燃烧,在线镀膜及其他玻璃行业最新技术成果。参照我国建材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强化了技能的培训方面的内容。 编者在对玻璃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各学校在探索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成果,参考玻璃行业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编写而成,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本质,真正实现了教育和社会与企业的紧密结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