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田大方、张丹、 毕迎春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10出版) 作者:田大方,等 编 页数:139
Tag标签:无
前言
建筑是一种文化,由民族的历史和传统积淀而成。建筑是一门语言,记录了民族的发展历程。“文化”和“语言”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想要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就必须要探讨其发展规律,并能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些规律。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丰厚,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独特的、有着强烈个性的木构架建筑体系。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历久而弥新,远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萌芽,成形于汉代,成熟于唐代,衰败于清代。其材料、结构和形式,既独具特色,明显区别于其它建筑体系;又高度统一,尽显结构的净化和理智的秩序,是华夏民族世世代代才智积蓄的结果。研究木构架建筑的起源与演变,学习木构架建筑的组成与类型、结构与构造、装修与色彩,以及更深层次地探讨木构架建筑的技术、艺术与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国传统建筑,亦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更加有助于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建筑历史教学,把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作为中国建筑史的重点,而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则以传统木构架建筑为重点。所以中国传统木构架的发展历史以及类型、做法,就相当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缩影。当代建筑在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仍需进一步融会、吸收传统建筑的形态、工艺、文化内涵和外延,以及理性与浪漫交织的文脉。本书有助于人们系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有助于人们提高鉴赏和保护古建筑的意识;更有助于激发人们对建筑上的“传统”与“现代”问题的深思,进而创造出更多具有民族与时代特色的建筑。本书选取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为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了木构架建筑的构造、发展演化及其艺术价值与结构功能。同时,尝试以木构架为切入点,从建筑艺术与结构技术角度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我国古代建筑遗产和建筑历史。旨在赋予这古老民族形式适合新时代需要的新姿态,希望人们能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古代建筑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使人们能更加重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因此,本书以《传统木构架建筑解析》命名,立足于专业特色、以实际教学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和学习需求,将传统的教材提炼和精缩,用一种全新理念去传授课程,每章都有“本章小结”和“思考题”,旨在以木构架建筑为切入点,以清晰的体系、简洁的内容,吸引和激发学生们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和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其进行研究整理使学生能充分认识中国传统建筑,能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历史,能更加重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保护和发扬光大。本书可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艺术设计、工艺美术、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参考教材,亦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自学考试人员、中国古建筑历史爱好者参考阅读。限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的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闻名于世,其体系独特、个性强烈,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极其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传统木构架建筑解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木构架建筑的组成、分类、平面布局和立面型制、构造、装修、色彩与彩画以及其演变历程和文化渊源,并分别对典型性宫殿建筑、坛庙建筑、陵寝建筑、宗教建筑、民居建筑、风景园林建筑、私家园林建筑进行了详细附图解析,作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系列教材之一,旨在以木构架建筑为切入点,通过对其进行研究整理使我们能充分认识中国传统建筑,能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历史,能更加重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保护和发扬光大。 《传统木构架建筑解析》可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艺术设计、工艺美术、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师生参考教材,亦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自学考试人员、中国古建筑历史爱好者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1 绪论1.1 木构架建筑概述1.1.1 概念1.1.2 历史地位1.2 木构架建筑的类型1.2.1 按结构与构造分类1.2.2 按使用功能分类1.2.3 按社会制度与等级分类本章小结思考题2 木构架建筑的起源与演变2.1 木构架建筑的历史渊源2.1.1 技术渊源2.1.2 自然地理渊源2.1.3 社会文化渊源2.2 木构架建筑的演变历程2.2.1 前秦时期——木构架的萌芽阶段2.2.2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木构架的初始形成阶段2.2.3 隋、唐、五代时期——木构架的成熟阶段2.2.4 宋、辽、金时期——木构架的精致化阶段2.2.5 元、明、清时期——木构架的高度程式化阶段本章小结思考题3 木构架建筑的平面布局3.1 单体建筑的构成要素3.1.1 间3.1.2 出廊3.1.3 面阔与进深3.2 单体建筑的基本形式3.2.1 正式建筑3.2.2 杂式建筑3.3 组群建筑的组合方式3.3.1 非庭院式布局3.3.2 庭院式布局本章小结思考题4 木构架建筑的立面形制4.1 屋顶4.1.1 屋顶的构成要素4.1.2 屋顶的形制与等级4.1.3 屋顶的形态与成因4.1.4 屋顶的分件4.1.5 屋顶的构造做法4.2 屋身4.2.1 穿斗式木构架4.2.2 抬梁式木构架4.2.3 斗拱4.2.4 雀替4.3 台基4.3.1 台基的形制4.3.2 台基的功能4.3.3 台基的组成本章小结思考题5 木构架建筑的装修5.1 概述5.1.1 装修的分类5.1.2 装修的功能5.1.3 装修的意义5.2 外檐装修5.2.1 门5.2.2 窗5.2.3 栏杆5.3 内檐装修5.3.1 藻井天花5.3.2 板壁5.3.3 格门5.3.4 罩5.3.5 其它本章小结思考题6 木构架建筑的色彩与彩画6.1 色彩6.1.1 建筑色彩体系6.1.2 单体建筑用色特点6.1.3 群体建筑用色特点6.2 彩画6.2.1 彩画的种类6.2.2 彩画的等级及彩画现象分析本章小结思考题7 传统木构架建筑赏析7.1 宫殿建筑7.1.1 夏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7.1.2 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7.1.3 唐长安大明宫遗址7.1.4 明清北京紫禁城7.2 坛庙建筑7.2.1 北京天坛7.2.2 北京社稷坛7.2.3 北京太庙7.2.4 山西太原晋祠7.2.5 山东曲阜孔庙7.3 陵寝建筑7.3.1 战国墓7.3.2 秦始皇陵7.3.3 西汉陵7.3.4 唐乾陵7.3.5 宋昭陵7.3.6 明十三陵7.3.7 清东陵7.4 宗教建筑7.4.1 佛教建筑7.4.2 道教建筑7.4.3 伊斯兰教建筑7.5 民居建筑7.5.1 合院式住宅7.5.2 窑洞住宅7.6 风景园林建筑7.6.1 皇家园林建筑7.6.2 私家园林建筑7.7 其它建筑7.7.1 北京紫禁城角楼7.7.2 西安钟楼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由多民族所组成,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而又富于革命传统的伟大国家。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便在极其悬殊的自然条件下,建造了大量的房屋,累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为一个独特的、有着强烈个性的建筑体系——木构架建筑体系。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将木材这一主要的结构材料的性能充分发挥和运用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在许多方面可以与现代建筑将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充分运用相媲美。对于传统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古代匠师们在建筑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进而可以扬长避短,古为今用,创造出中国的“现代”,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1木构架建筑概述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造型庄严舒朗、结构严谨缜密、色彩典雅高贵、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是华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亦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当代建筑也有着深刻、广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不仅如此,在历史上,随着中国木构架建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建筑文化的输出和交流,木构架也传播和影响到了日本、朝鲜、越南、缅甸等东亚及东南亚国家,成为超越国界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一个共同的外部特征。1.1.1概念所谓“构架”,就是建筑的结构与骨架,一般由柱、梁、檩、枋、椽以及斗拱等构件组成。这些构件按照一定的位置、大小和构造要求等合理排列布置,构成所要营造的建筑的整体支撑框架,从而起到稳固建筑整体与承托屋顶等部分重量的作用,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木构架的突出优点有:其一,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便利,施工便捷;其二,木构架承重,它使得木构架外围的墙体的设置可以自由变化;其三,木构架具有伸缩性,节点属于柔性连接,之间有一定的伸缩余地,可以让它对某些自然现象产生较强的抵抗力。木构架的缺点则是承重能力弱于石头,一般不宜向上空发展得过高。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体系,其建筑的重量是由木构架承受,墙体不承重,近似于现代的框架结构体系,素有“墙倒屋不塌”之称(图1-1-1)。
编辑推荐
《传统木构架建筑解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风景园林建筑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