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化学工业 作者:石卫东//刘云霞 页数:43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影像诊断读片方法是每位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本书主要面向临床及影像专业的医学生及临床科室低年资住院医师,立足于“入门”,主要介绍各种影像诊断方法的特点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讲解临床常见病变的各种影像诊断方法、影像检查中各种图片的阅读方法和常见错误辨析,使读者学会首选和综合使用影像检查方法,掌握规范阅读和分析各种影像图像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能更加合理地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影像检查方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第三章 头颈部第四章 胸部第五章 心脏与大血管第六章 消化系统第七章 泌尿系统与肾上腺第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第十章 骨骼肌肉系统第十一章 周围血管疾病
章节摘录
一、X线的产生 X线是利用真空管内的高速电子流撞击钨靶或钼靶,即高速运行的电子流被物质阻挡而产生。主要设备有X线管、高压发生器、操作台。 二、X线成像原理 X线照射人体后能够形成影像取决于X线的特性和人体组织结构间的不同密度和厚度差。 X线特性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摄影效应、电离效应。 人体组织的不同密度和厚度对X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在X线胶片或荧光屏上形成不同的黑白对比影像。如在胸部,肋骨密度高对X线吸收多,呈白影(X线胶片)或黑影(透视);肺组织内的气体密度低,X线吸收少,呈黑影(X线胶片)或白影(透视);心脏虽为软组织密度,但组织较厚,对X线的吸收多,而呈白影(X线胶片)或黑影(透视)。 三、常用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 (1)荧光透视是最简便、经济的方法。优点是能在透视下随意转动患者体位,以多方位观察病变;也可以观察心脏、血管的搏动、胃肠的蠕动及膈肌的运动。缺点是不能长久保存影像资料,难以观察密度差异小的部位和病变,影像对比度和清晰度较差。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