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胡慧颖,王子熹 主编 页数:20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课堂笔记——与统编教材配套,省去课堂笔记的记录时间,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这是一本速查速记手册——采用知识点辅以图表的形式对病理学教材进行提炼、总结。供考前复习时参考。 这又是你的专属笔记——每页右侧的留白,你可以在此记下你的学习心得或补充新的知识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一)萎缩(atropy) (二)肥大(hypertrophy) (三)增生(hyperplasia) (四) 化生(metaplasia) 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损伤的原因与发生机制 (二)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改变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二、纤维性修复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充血和淤血 (一)充血 (二)淤血 二、 出血 三、血栓形成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 (三)血栓的结局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四、栓塞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五、梗死 (一)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二)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六、水肿 (一)发病机制 (二)病理变化 (三)水肿对机体的影响第四章 炎症 一、概述 二、急性炎症 (一)急性炎症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 (二)血管通透性增加 (六)急性炎症的结局 三、慢性炎症 (一)病理变化特点 (二)慢性肉芽肿性炎(chronic granulomatousinflammation)第五章 肿瘤 一、肿瘤的概念 二、肿瘤的一般形态 三、分化与异型性 四、命名与分类 (一)命名 (二)分类 五、生长和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二)肿瘤扩散 六、 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七、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八、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九、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一)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 (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十、环境致癌因素 十一、遗传与肿瘤 十二、 肿瘤免疫 十三、常见肿瘤举例 (一)上皮性肿瘤 (二)间叶组织肿瘤 (三) 神经外胚叶肿瘤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第十一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 附录重点名词解释
章节摘录
插图:1.原凼(1)静脉受压 静脉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血液回流障碍,导致器官或组织淤血。①肿瘤压迫局部静脉引起相应组织淤血。②妊娠时增大的子宫压迫髂总静脉引起下肢淤血水肿。③肠疝嵌顿、肠套叠、肠扭转压迫肠系膜静脉引起局部肠段淤血。④肝硬化的假小叶压迫肝窦和小叶下静脉,静脉回流受阻,门静脉压升高,导致胃肠道和脾脏淤血。(2)静脉腔阻塞 静脉血栓形成或侵入静脉内的肿瘤细胞形成瘤栓,且侧支循环不能有效建立。(3)心力衰竭心脏不能排出正常容量的血液进入动脉,心腔内血液滞留,压力增高,阻碍静脉回流,造成淤血。①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高血压病后期或心肌梗死等引起左心衰竭,肺静脉压增高,造成肺淤血。②肺源性心脏病时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2.病变和后果(1)形态改变①局部组织和器官肿胀,体表毛细血管扩张,使散热增加,体表温度下降。②发绀(cyanosis):淤血发生于体表,由于微循环的灌注量减少,血液内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而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局部皮肤呈紫蓝色。③淤血性水肿(congestive edema):毛细血管淤血导致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和缺氧,其通透性增加,水、盐和少量蛋白质漏出,漏出液潴留在组织内。④淤血性出血(congestive hemorrhage):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高或破裂,引起红细胞漏出,形成小灶性出血。含铁血黄素细胞:出血灶中的红细胞碎片被吞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被溶酶体酶分解,析出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并堆积在吞噬细胞胞质内,这种细胞称为含铁血黄素细胞。(2)淤血的后果①短时间的淤血后果轻微。②慢性淤血(chronlic congestion):长时间的淤血,局部组织缺氧,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中间产物堆积和刺激,导致实质细胞发生萎缩、变性甚至死亡。
后记
医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医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浩如烟海。医学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身为医学生也应该有此概念;但在相对短暂的大学学习中,医学生首先需要找出并尽力掌握海洋中的珍珠,建立基本的概念,牢记基本知识和理论,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具体说来,就是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把厚厚的教科书读完、读透,如何在学习中有的放矢;本书的写作意图便是帮助广大的医学生直接地掌握重点,清晰地串起知识点,快速而合理地建立起基本的知识框架。 本书主要依据统编病理学教材,适合本科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作为参考,更可作为考前的复习提纲,当然,同样适合于已有一定基础,希望在较短时间内复习、完善相关知识和应考的人员。 需要提出的是本书是提纲式的总结,需要结合课堂学习和教材阅读才能发挥理想的提纲挈领的作用。最后,希望所有读者能通过此书有所收获,取得理想的成绩,在成长为医生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进。
编辑推荐
《病理学笔记精要》是一本课堂笔记,这是一本速查速记手册,这又是你的专属笔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