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张亚密,方瑜 主编 页数:258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一门主课,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亦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它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还是申请中医师、中西医师资格、晋升职称的必考科目,但是其内容广博精深,体系繁杂,给现代入学习《中医内科学》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鉴于此,我们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第七版《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为蓝本编写了《中医内科学笔记图解》一书。该书是在我们总结多年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汲取学界同行前辈的研究心得,以创新的图表形式紧扣教学大纲编写而成。本书将教材内容进行简化、归纳、总结,目的在于更好的帮助学习者理解、记忆《中医内科学》的基础内容,充分体现以记促学,由浅人深的理念。可起举一反三之功,以期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中医内科学》的掌握。 本书既可以作为教师的授课参考用书,亦可作为学习《中医内科学》的入门读物,便于学生学习。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分两章,第一章导言介绍中医学科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其特点;第二章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各论分七章,介绍52个中医常见病证及其附病,按肺系、心系、脾胃系、肝胆、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病证顺序排列,各论编写由[概念]、[源流]、[范围]、[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论治]、[速记歌诀]、[掌握重点]八个部分组成,[概念]介绍各个病证的病名释义;[源流]简单介绍各时期不同流派对该病证的认识;[范围]介绍该病证所属现代医学的范畴;[病因病机]用直观形象的图表推演该病证产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诊查要点]介绍该病证的诊断依据、相关检查和相似病证的鉴别;[辨证论治]以图表形式归纳该病证的症状、治法、证机概要和代表方,同时将常用中药直接附于所选方剂之后,便于查找和记忆;[速记歌诀]以歌诀形式对该病证内容做高度概括;[掌握重点]是根据大纲要求,提出该病证所需掌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理论。 此书是我们多年来学习、研究、传授《中医内科学》的心得体会,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虽然勤勤勉勉、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但因学识所限,管窥之见。难识全貌,难尽人意之处肯定有之,疏漏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专家予以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改提高。
内容概要
本书以创新的图表形式紧扣教学大纲编写而成,全书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详实的介绍了52个中医常见病证及其附病,按肺系、心系、脾胃系、肝胆、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病证顺序排序。各病又分成概念、源流、范围、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论治、速记歌诀、掌握重点八个部分论述。充分体现以记促学,由浅入深的理念,起到举一反三之功,以期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中医内科学》的掌握。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 第一节 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 第二节 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 第三节 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 第四节 脏腑病证辨治概要 第五节 气血津液病证辨治概要 附 气血合病下篇 各论 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 附 虚体感冒 第二节 咳嗽 附 凉燥伤肺 第三节 哮病 附 喘脱危证 第四节 喘证 第五节 肺痈 第六节 肺痨 第七节 肺胀 第八节 肺痿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痹 附 真心痛 第三节 不寐 附 健忘 附 多寐 第四节 癫狂 第五节 痼病 第六节 痴呆 第七节 厥证 第三章 脾胃系病证 第一节 胃痛 附 吐酸 附 嘈杂 第二节 痞满 第三节 呕吐 第四节 噎膈 附 反胃 第五节 呃逆 第六节 腹痛 第七节 泄泻 第八节 痢疾 第九节 便秘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一节 胁痛 第二节 黄疸 附 萎黄 第三节 积聚 第四节 鼓胀 附 变证 第五节 头痛 附 引经药 第六节 眩晕 ……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附录 方剂索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言 【概念】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 【任务和地位】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 【理论源流】 (1)西汉的《黄帝内经》全面地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打下了基础。 (2)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建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晋朝王叔和的《脉经》使脉学理论与方法系统化,对内科的诊断起了很大的作用。 (4)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最早的中医病因病理学专著,形成了内科病源学说。 (5)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是两部大型临床医学全书,记录了丰富多彩的内科病证治疗方法。
编辑推荐
《中医内科学笔记图解》运用形象直观图表,深度解析教材内容,归纳整理繁杂知识,便于记忆理解掌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