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袁长津,何清湖 主编 页数:936
内容概要
本书总结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染病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古今中医疫病防治理论与临床经验,特别是因机证治规律的研究成果,全面反映了现代中医疫病学的基本内容,并通过中医疫病的典籍及医案,展现了数千年来中医疫病理论的博大精深及对防治疫病的重要作用与贡献。本书学科体系完整,具有突出的中医特色,然又以西医为用,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预防与治疗结合,展示了现代气息的特点。本书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疫病中的作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较强的指导性。 本书可作为教材,适合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传染病临床医师、大中专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中医疫病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疫病的基本特征 一、疫病的基本特点 二、疫病的临床特点 第三节 中医疫病学发展源流 一、萌芽阶段 二、成长阶段 三、形成与发展阶段 四、发扬阶段 第四节 现代中医疫病研究概况 一、对外感热病的病因及发病有新认识和发展 二、寒温融合成为当代论治外感热病的主流趋势 三、有关外感热病治则治法的创新举要 四、名家学术经验举要 五、中医对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贡献 第二章 疫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 疫病的中医病因 一、疫疠病邪的共同致病特点 二、各种属性疫疠病邪的致病特点 第二节 疫病的中医病机 一、发病因素 二、感邪途径 三、发病类型 第三节 西医对疫病发病的基本认识 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及临床类型 二、病原体与感染 三、传染性 四、流行性 第三章 疫病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 中医对疫病流行的认识 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 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三、病程具有阶段性 四、临床表现具有共同性 第二节 西医对疫病流行的认识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 四、免疫性 第四章 疫病的诊断 第一节 疫病与传统四诊 一、辨舌 二、验齿 三、辨斑疹、疱疹 第二节疫病与现代西医诊断技术 一、临床诊断 二、常规实验室检查 三、病原体的分离与证实 四、免疫学诊断 五、基因诊断技术 第三节 疫病常用辨证方法 一、卫气营血辨证 二、三焦辨证 三、六经辨证 四、表里辨证 五、气血辨证 第四节 疫病常见症状 一、辨发热 二、辨口渴与口味异常 三、辨汗出 四、察头身 五、辨胸腹不适 六、辨神志异常 七、动风 八、厥脱 九、出血 十、二便异常 十一、呕恶 第五章 疫病的治疗 第六章 疫病的预防与护理 第七章 呼吸道传染疫病 第八章 消化道传染疫病 第九章 虫媒传染疫病 第十章 动物源性传染疫病 第十一章 蠕虫疫病 第十二章 性传播疫病 第十三章 其他疫病下篇 文献篇 第十四章 医论选 第十五章 医案选 方剂索引
章节摘录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概论 疫病学是研究疫病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疫病,是外感疫疠邪气所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的一类急性发热性疾病的统称。 疫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疫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传染病,有些甚至是烈性传染病。这类疾病夭是具有强烈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的一类温病。由此可见,温病与温疫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其区别仅在于传染性的强弱、流行范围的大小而已。如果不传染或传染性不强者,即是一般温病;传染性强,引起大流行者,即称为温疫。因此,自清代以后,凡温病学的著述,都将温疫涵盖于内。 我国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疫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方面有着与其他疾病不同的特点和自身的规律,通过对疫病病因病机、传变规律、防治方法的研究,创立了新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中医疫病学。疫病在古文献中又称瘟疫、疫疠、天行、时气等,相当于现代的急性传染病。现已明确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以及寄生虫(原虫、蠕虫等)引起并能传播给他人的疾病。传染病的临床分类,按起病特点和传变速度有急性、亚急性、慢性的不同;按病情轻重有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的差别。中医疫病学以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传染性强的疫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些疾病按现有中医学学科划分则多属于急性外感热病的范畴。因为中医学自《黄帝内经》开始就认识到疫病以温热性质的为多,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民乃厉,温病乃作”,“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据史料记载,我国从西周时代(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开始,即有传染病大流行,病种包括鼠疫、天花、疟疾、霍乱等,但当时多笼统地记于“大疫”之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