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李镇西 页数:260 字数:210000
内容概要
只要为孩子真心付出,就能够为自己和孩子们带来无法衡量的成长与快乐……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故事。在教育工作和生活中,他们有的爱生如子,有的业精于勤,有的勇于探索……60位老师背后的故事和他们的成长之路虽然各不相同,但又惊人地相似:他们用爱心和责任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敬,以高尚的师德点亮孩子的智慧与希望之火,让孩子们不仅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精神……“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他们与作为一校之长的李镇西在教育中相互砥砺与激荡,共同谱写了新教育的华章。
作为校长的李镇西视自己的老师如兄弟姐妹,在繁忙的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中,坚持记录和书写每一位教师的故事和闪光点。这些平凡、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就如同一首首教育诗,为温家宝总理所盛赞的“平民教育实践”留下了生动的教材和宝贵的资料。
本书是教师提升自我以及专业成长的首选,也适用于教师、班主任培训。
作者简介
李镇西,一位深受孩子喜爱也深深爱着孩子的老师。1982年2月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先后供职于四川省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成都武侯实验中学。长期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曾短暂担任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他在语文素质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他的教育理念是:“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
所获荣誉:
从教三十年来,先后获得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成都市首届十大教坛明星”
“成都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2008年9月,赴乌克兰出席纪念苏霍姆林斯基九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荣获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颁发的“学习和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特别奖”。被苏霍姆林斯卡娅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先后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作报告上千场,并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讲学。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文章上千篇,出版著作30余部,其著作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
书籍目录
序言 我不过是一个大班主任
第一章因为爱,所以不舍
邹显慧:化“腐朽”为神奇
李兰英:洒向学生都是爱
王春融:细节传递爱心
郑聪:因为爱,所以不舍
朱应芳:像妈妈一样
陈玲:爱生如子
朱怀元: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汪丽:因爱而美丽
何勤:因学生而幸福
徐芬:幸福源于心态
第二章用智慧点亮课堂
刘懿萱:与课堂改革共成长
郭继红:大气而优雅
胡成:朴素最美
孙明槐:“成功是成功之母
王锦生:“生活即教育”
朱青:智慧之光
王晓萍:与书为伴
唐文真:寓智慧于朴素中
周艳:源于尊重的机智
方琼:和孩子共成长
第三章我教故我在
张清珍:年轻人的标杆
胡鉴:放不下的教育心
冉光辉:像农民守望土地
赵春丽:比舞蹈更美丽
唐 丹:收获幸福
李开封:牛气冲天
唐朝霞:大姐风范
瞿亚星:青春勃发少年心
李勇军:让学生迷恋自己
许忠应: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四章幸福,在寻常里
潘玉婷:享受学生成长带来的快乐
王柯娟:幸福就在寻常中
袁伟:我的“救命”恩人
谢安琼:悄然无声的爱
刘绍英:从容不迫地行走
王小刚:宛如邻家大哥
王昌洪:总能发现阳光
胡德桥:“慢慢走,欣赏啊!”
杨明:平民教育的艺术梦想
向彬:木讷而健谈
第五章如泉水般清澈
张瑞莉:源于书香的美丽
门颖:善良就在细微处
李晓慧:把美带进教室
苏秀:如泉水般清澈
向蓉:柔美而坚毅
陈淑英:被想念的幸福
范景文:不断给校长以成功感
陶杨梅:纯真并快乐着
刁瑞阳:坚韧与坚守
任昌平:我的“顶头上司”
第六章行走在星光下
李青青:宽容与信任的奇迹
赵敏敏:战胜自己
邱俊杰:识时务者为“俊杰”
唐燕:且行且歌
黄静:直率而浪漫
谢肖明:不断超越自己
龚林昀:从抱怨到淡定
刘显勇:行走在星光下
熊得全:在教育中收获爱情
刘朝升: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后记 为普通老师树碑立传
章节摘录
邹显慧:化“腐朽”为神奇 2010年9月10日中午,我在食堂碰到邹显慧老师。她激动地说:“李校 长,我班的孩子对我太好了!”我问:“你接这个班不才几天吗?学生怎 么对你太好了?”她说:“今天早晨,我班的三个男生六点多就起来,到 农贸市场买鱼,然后熬成鱼汤送到学校,作为送给我的教师节礼物!”那 一刻,我和周围的老师都被感动了。饭后,邹老师把学生献给她的一碗鱼 汤端进教室,让所有学生分享。她给每个孩子喂鱼汤,一人一口,教室里 欢声笑语,洋溢着幸福。要知道,这个班是邹老师本学期开学才接手的,除去双休日,她和学 生接触不过几天,学生怎么对她就这么好呢?要知道,之所以要邹老师中 途接这个初三毕业班,是因为这个班的前任班主任没经验,实在带不好这 个班——也为难那位小伙子了,班上有好几个特别顽劣的学生,时不时给 他制造难题。有人甚至私下把这个班称为“土匪班”。然而这才几天,邹 老师就赢得了孩子们的心!我想到了2009年开学的第一天,也是吃午饭的时候和邹老师聊天。当 时,她也是刚接了一个“二手班”。她说:“我今天刚进教室给学生上课 的时候,一个男生对我说,你别想把我们教好!我问为什么,他说进初中 两年,我们一次流动红旗都没得到过。我说,这好办,我们争取第一个月 就得流动红旗。”这时候,化学孙老师也端着餐盘过来坐下,说:“李校 长,今天我去邹老师班上上化学,学生刚上完物理课,结果学生不要我进 去,他们对邹老师说,邹老师,别下课,继续上物理!”——四十分钟以前,邹老师走进教室学生向她挑衅,说“你别想把我 们教好”,可下课后,学生居然不要邹老师离去,要她“继续上物理”。这就是邹老师的神奇!二十多年来,邹老师一直是中途接手别人带不下去 的班。但她所接手的班无论过去有多么乱,到了她的手里,最多一个月,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神奇老师”的称号就是这样来的。邹老师在教室里给孩子们喂鱼汤时,我给她照了很多照片。下午,在 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我给全校老师们讲述了这个“一碗鱼汤的故事”。孩 子们对邹老师的爱感动了所有老师。其实,这碗鱼汤是孩子们对邹老师的爱的报答。首先是因为邹老师对 孩子们有着真诚的爱。这份爱,包含着欣赏和信任;而欣赏与信任,从某 种意义上说,就是教育智慧。邹老师把学生视为含苞待放的花卉盆景来欣赏,努力寻找和发现他们 进步的闪光点。她认为,对“后进生”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其优点,用“挖 土机”去挖掘其智慧。对他们要多表扬、少批评,即使要批评,也最好让 他们自我批评。在她看来,关键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操,不能把学生 搞得灰溜溜的。“我们成年人也喜欢被表扬,更何况是正在成长中的中学 生。”邹老师这样说。邹老师有些做法很有创意,比如,她让孩子们把班上的种种不良现象 用漫画展示出来,然后在班上张贴这些漫画。孩子们创作漫画的过程,就 是自我教育的体验。过一段时间,班风变好了。邹老师又让孩子们用漫画 表现班集体的变化,分享进步的喜悦。现在,外面的人一提起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往往会想到所谓教育专家 李镇西,其实,在我们学校,邹显慧早就被全校老师所敬佩,尽管她不过 是我校的一名普通班主任兼物理教师。三十多年来,她就是那么平平常常 地做着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一切;但她绝对又是不平凡的。我校每一位老师 都知道,邹老师有一绝,那就是带“差班”,她在转化后进生方面有令人 佩服的本领和成就。她所带的班级有两个特点:一是“烂”,也就是我们 常说的糟糕,班风差;二是中途接班,常常当“后妈”,别人带不好的班,她便接了下来,然后这个班必然发生神奇的变化!2006年9月初,我刚到学校做校长,便感受到了邹老师的神奇。新学年 之初,邹老师新接了一个初二(9)班,二十天过后,也就是九月下旬,学校 举行体操比赛,邹老师的孩子们一出场便精神抖擞,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人 相信这个班是上学期还令人头疼的班,结果孩子们拿下了一张难能可贵的 奖状!一学期过去了,该班学习成绩总分由原来九个平行班中的最后一名 一跃而为第三名!而这,只是邹老师带过的许许多多“差班”中的一个。我在教师大会上说,邹老师这样的老师是真正的优秀老师,她的精神 应该弘扬,她的经验应该推广。于是,有一次,我专门请来一位报社记者 采访邹老师。整整一天,记者采访老师,采访学生,采访家长,当然,也 采访了邹老师。我几乎一直陪同采访。邹老师的事迹感动了记者,也感动 了我。以前我虽然知道邹老师很优秀,但那天了解到的邹老师之了不起远 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下午下班后,我顺道送记者回家。在车上,对她说:“邹老师比我优 秀得多!只是她不会写书不会作报告而已!”小蒋要我对邹老师做个评点。我这样评点道—— P3-5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