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温昱 页数:246 字数:34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围绕“软件架构设计”主题,从“程序员”成长的视角,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架构师的修炼之道。从“基础篇”、到“设计过程篇”、到“模块划分专题”,本书覆盖了架构设计的关键技能项,并且对于架构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与了解答。
本书对于有志于成为架构师的程序员们具有非常有效的指导意义,对于已经成为架构师的同行们系统化规范架构设计也是一本很好的教材。
作者简介
温昱
资深咨询顾问,软件架构专家。软件架构思想的传播者和积极推动者,中国软件技术大会杰出贡献专家。十五年系统规划、架构设计和研发管理经验,在金融、航空、多媒体、电信、中间件平台等领域负责和参与多个大型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与管理。
书籍目录
第1章 从程序员到架构师
1.1 软件业人才结构
1.1.1 金字塔型,还是橄榄型?
1.1.2 从程序员向架构师转型
1.2 本书价值
1.2.1 阅读路径1:架构设计入门
1.2.2 阅读路径2:领会大系统架构设计
1.2.3 阅读路径3:从需求到架构的全过程
1.2.4 阅读路径4:结合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第1部分 基本概念篇
第2章 解析软件架构概念
第3章 理解架构设计视图
第2部分 实践过程篇
第4章 架构设计过程
第5章 需求分析
第6章 用例与需求
第7章 领域建模
第8章 确定关键需求
第9章 概念架构设计
第10章 细化架构设计
第11章 架构验证
第3部分 模块划分专题
第12章 粗粒度“功能模块”划分
第13章 如何分层
第14章 用例驱动的模块划分过程
第15章 模块划分的4步骤方法——运用层、模块、功能 模块、用例驱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该定义是“决策派”软件架构概念的典型代表,有如下两个显著特点: (1)关注架构实践中的主体——人,以人的决策为描述对象; (2)归纳了架构决策的类型,指出架构决策不仅包括关于软件系统的组织、元素、子系统和架构风格等几类决策,还包括关于众多非功能需求的决策。 2.1.3 软件架构概念大观 下面再列举几个著名的软件架构定义,请大家: 结合实践,体会自己所认为的“架构”是什么,也可问问周围同事对架构的理解; 体会专家们给“架构”下的定义虽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组成”和“决策”两个角度定义架构的; 注意区分,下面的定义1和定义2属于架构概念的“决策派”,而定义3、4、5、6、7属于架构概念的“组成派”; 关注定义7(来自SEI的Len Bass等人),它将架构的多视图“本性”体现到了定义当中,是相对比较新的定义,业界都深表认同。 1.Booch、Rumbaugh和Jacobson的定义 架构是一系列重要决策的集合,这些决策与以下内容有关:软件的组织,构成系统的结构元素及其接口的选择,这些元素在相互协作中明确表现出的行为,这些结构元素和行为元素进一步组合所构成的更大规模的子系统,以及指导这一组织——包括这些元素及其接口、它们的协作和它们的组合——架构风格。
编辑推荐
《软件架构设计:程序员向架构师转型必备(第2版)》编辑推荐:详解软件架构设计实践过程及方法,要成为软件架构设计师必读书。
名人推荐
与温昱先生初识于一次部门内训,金融机构应用信息技术日久,但业务发展之快仍需信息技术部门不断思索如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当时系统设计人员思路难成一致,故邀请先生来讲述所得,先生讲座生动有趣,案例均为实践中心得,有助于一线设计人员在低头干事之余,能够抬头看路,从架构高度理解和看待日常工作,《软件架构设计(第2版)》同样着眼于研发实践,不作黄钟大吕之音,而以一觞一咏畅叙分享一线设计师的感悟体会。此书值得一看,作者亦值得一晤!——朱晓光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开发中心处长在厦门,曾和温老师有过4天晚上的坐而论道,从技术到业界、从数据模型到软件重构、从职业观到心理学,彼此颇多启发。第一时间收到本书的电子版,读来流畅易懂,胜似面晤对谈。本书内容务实、技能梳理清晰,实乃软件开发者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参考。——朱志 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开发中心总工办基于软件架构的开发模式,作为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之一,越来越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和关注,但遗憾的是理解其精髓和内涵的人太少。温老师作为软件架构思想的传播者和推动者,在这本书中,对程序员如何成长为优秀的架构师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原则和实现方法,是国内不可多得的真正将软件架构思想阐述如此精准的实践指导书。作为一名软件行业的从业者,我强烈推荐给大家。——李哲洙博士 东软集团电信事业部网管产品与系统部部长这本书以架构设计人员实际工作流程为线索,详细阐述了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视图的重要性及其在架构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此外,本书从实践的角度,给出了架构设计的三个原则和6大步骤,并以具体实践过程为指导,给出了架构设计从需求分析到最后的架构设计、架构验证的完整的架构设计生命周期的实践方法,对软件研发项目团队和架构师的研发实践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杨勇 中兴通讯业务研究院平台总工从事软件工作近十年,由软件功能模块的程序员开始,到独立负责几个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一直对软件架构设计比较关注,有幸听了温昱老师的“软件架构设计”讲座,顿感茅塞顿开,再次阅读温老师的《软件架构设计》,对架构设计有了更深的感悟。如果你对软件架构设计感觉朦朦胧胧,温先生的《软件架构设计(第2版)》定能让你拨开云雾见青天。——杨为禄 南京国睿安泰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线软件工程师近年来,阅读了诸多系统、需求、架构类的书籍资料,温老师的几本书简明扼要,见解独到,颇多启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系统架构(体系结构)包括系统组分、组分间的关系,以及演化等三要素;温老师在本书中给出了典型视角、典型模式、典型过程等实践指南。有志创造系统,赋予软件灵魂的架构师,当读此书。——张雪松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复杂大系统研究与仿真架构是很玄的东西,成为优秀的架构师也是大部分程序员的理想。温昱先生这本书的特点就是从程序员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架构师的修炼之道。程序员与架构师区别的最重要一点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处理方法,优秀的程序员按照本书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一步步实践,有助于培养出架构师的能力,从而逐步成长成为架构师。架构的目标是为了沟通和交流,温先生也深刻地领悟到这一架构设计的根本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转化为方法论。架构设计不是给自己看的,而是为了与客户、领导和团队沟通,本书的重点在于架构设计实践,从用例、需求分析、概念模型、细化模型等一步步地指导如何完成架构设计,并且对于架构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了解答。本书对于有志于成为架构师的程序员们具有非常有效的指导意义,对于已经成为架构师的同行们系统化规范架构设计也是一本很好的教材。——钱煜明 中兴通讯业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总工程师早在2009年的时候就读过温老师的《软件架构设计》第一版,2011年有幸请到温老师来公司主讲“软件架构设计”,幸有当面请教的机会,温老师对软件架构独特的授课方法和深厚的功底让我如沐春风、豁然开朗,颇有几分“顿悟”之感。五年磨一剑,如今有幸抢先拜读温老师的《软件架构设计》第二版,更是被书中内容所折服。书中融合了作者多年来在一线的实践和培训经验,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什么是软件架构,手把手教你从客户需求入手顺畅地设计出高可用的软件架构,让你读完本书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原来软件架构设计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该书理论和实践并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软件架构设计的指导书籍。——崔朝辉 东软集团技术战略与发展部资深顾问站得足够高,才能看得足够远。当今IT的架构设计思想理念已经是经过数次洗礼之后的结晶,而温昱先生抓住了这一结晶生命体的真正骨架,并深入浅出地汇集成这本书。有了这本书,你就可以依据自己的Project来高效地添加血肉,构建出独特的有机生命体。——谌晏生 广州从兴电力事业部一线软件设计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