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赵玉平 页数:243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跟司马懿学管理”这个主题的准备比想象的要艰难得多。常常是出差回来,马上要录节目了,自己这边提纲才刚准备好。甚至在录制第四、五集的时候,头天晚上还在外地出差。在如此紧张的时间里要录制《百家讲坛》这样高质量的节目,其挑战超乎想象!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还原细节。很多事情都没有历史记载,虽然它们确实存在过,但是已经消失在久远的时间深处了,就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至于那些有记载的事情,在史书上也往往只言片语,简化得现代人几乎感觉不到事件本身的存在。为了强调事件的真实性和过程感,必须要对一些重要事件进行细节还原。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比如司马懿装病拒绝曹操的招聘之后,曹操专门安排人来刺探司马懿,这一事件在《晋书》上只有一句话十四个字——“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很多人都把这个事件描述成刺客行刺司马懿,其实这里的“刺”应该是“刺探”的“刺”,而不是“刺杀”的“刺”。按照这十四个字,我尝试着把当年的过程细节做了一下基本的还原。全书一共十讲的内容,差不多每一讲都尝试着还原了一个或者两个细节,这部分工作是整个准备过程中花费心思最多的。第二个挑战是理解历史的挑战。《跟司马懿学管理》延续了之前出版的《向诸葛亮借智慧》的风格,尝试着运用管理学的规律和观点来分析人物和事件。书中大量使用了团队管理、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乃至经济学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解读三国,难的不是对历史事件的掌握,也不是对规律的掌握,而是二者如何结合。常常是对着人物想规律,辗转反侧折腾几天,才能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切入点。比如,在讲到曹爽专权、私欲膨胀的时候,使用的是经济学“边际递减”的规律。这种解读方式看起来轻松活泼,其实每迈出一步都相当艰难,就这么一段六百字的分析,几易其稿,几乎耗费了一周的时间。写作的时候,经常想到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里描写的小人鱼——每一步都像在锥子和利刃上行走,可是情愿忍受这种痛苦,走起路来轻盈得像一个水泡……第三个挑战是语言的挑战。这本书的写作和之前的《向诸葛亮借智慧》的写作有点不同,诸葛亮那本书是先有稿子,再录节目,再出书。而这本《跟司马懿学管理》是先录节目,再整理稿子,整个书稿都是在现场录音的基础上修订润色完成的。把口语变成标准的书面叙述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其精细程度如同绣花。这最后一个战役几乎把我打垮。比如第九章 讲到一个故事,名字叫“醉打老虎”。这是在百家讲坛现场讲的一个故事,篇幅是七百字。为了完成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化,单单这七百字的小故事,从标点符号到遣词造句,对记录稿大大小小的修改就有四十三处!口语如同写意画,会意即可;而书面语是工笔画,必须要处处精确。所以润色整理录音稿的时候,需要把大量口语表达改成书面语表达。整个书稿接近二十万字,连续工作两昼夜,费时四十八小时,逐字逐句、逐个标点筛了一遍,简直是魔鬼四十八小时,即便这样,事后回头看,还是有一些文字的瑕疵没有挑拣出来。真正体会到能说出来和能写出来确实是不同的!这本书和《向诸葛亮借智慧》以及更早的《梁山政治》、《青梅煮酒论领导》一样,都是近二十年来我个人学习成果的总结。学习这两个字,“学”指的是获得理论,“习”指的是获得实践体验。我们现在很多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学”得太多、“习”得太少。一本书这么多道理是从哪儿来的呢?其实,不是学出来的,是习出来的。每一讲里面都有大量的民间智慧、老百姓的口头谚语,有很多押韵的句子、排比句,这不是凭空创造的,都是在实践中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要想培养能力,不光要“学”,一定还要“习”,就是在实践中去体验,去磨炼。这个经验叫“做小事长大本事”。从做小事开始,小改进、小进步、小习惯,最后长大本事。好东西都是积累出来的。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热情加坚持。任何学科都是深刻的片面。人的偏见都来自自己擅长的领域。史学家的偏见来自历史,文学家的偏见来自文学,管理专家的偏见来自管理。写作的过程中,特别担心自己在卖弄管理学知识的时候,走火入魔,说极端的话,讲过头的道理。但是毕竟才疏学浅,能力有限,疏漏在所难免,希望高明的读者们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取有舍地看待这本书中的观点。还是那句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对历史的解读,都要接受“创造者”的检验!司马懿跟诸葛亮不一样,他头脑冷静,精于判断,凭借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在斗争中一次次取胜。他是一个常人,一个有私心杂念、个人欲望、权力野心的人。阅读司马懿的一生,给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启迪和借鉴可能更多,因为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也包含着那么多的私心杂念、欲望野心,特别是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大课题。如果做个比喻,诸葛亮就像一盏明灯,这盏灯穿越了历史的阴霾,它的光明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世界。司马懿则是一面镜子,对着这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真理真理,先真实再讲理”,看到真实的自己是一个人进步的开始,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开始。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在前进的道路上,既有明灯照亮自己的心灵世界,更有明镜帮自己看清缺点和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怀光明,每天都走在坦荡、充实的人生大道上。赵玉平2011年7月21日于北京邮电大学明光楼
内容概要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
本书通过描述司马懿一生中遇到的众多历史事件,分析他的应对策略和处事技巧,着重对司马懿的管理才能进行详尽的分析,并与今天的职场生活相结合,把东方智慧与现代理念相结合,语言生动幽默,点评到位,妙趣横生。
作者简介
赵玉平,河北丰宁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领导理论、人力资源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和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主讲人,入选2009年媒体评出的十大国学讲师。同时为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并受邀先后为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浙江、山东等地的多家公司进行传统文化、团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受到广泛欢迎,反响强烈。著有:《比强者更强》、《梁山政治》(该书入选财经类十大畅销书排行榜)、《青梅煮酒论领导》。分別于2011年1月、8月在《百家讲坛》开讲《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开辟了运用管理学和心理学解读传统经典的新领域。
书籍目录
第一讲 重大选择讲谋略
策略一 不求最好,但求满意
策略二 无悔的选择是好的选择
策略三 绝不掉入别人准备好的选项里
第二讲 当好骨干有诀窍
方法一 勤、谨、忍
方法二 谦、温、密
第三讲 突发事件巧应对
方法一 提前判断,矛盾公开
方法二 确认权威,合理行动
方法三 借人借势,速战速决
第四讲 鼓舞士气有良方
策略一 保持一致,引入权威
策略二 借助暗示,输出信心
策略三 调整情绪,合理解释
第五讲 竞争矛盾巧化解
策略一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策略二 看清角色,做出姿态
策略三 以退为进,只守不攻
第六讲 授权之后怎么做
方法一 事前沟通,充分交流
方法二 斗智为主,斗力为辅
方法三 远观忠,近观敬
第七讲 巧抓机遇有办法
策略一 建立联盟,获得支持
策略二 风格匹配、角色互补
策略三 类型匹配,制造认同
第八讲 改变逆境靠行动
策略一 抓住机遇,不留余地
策略二 内紧外松,留有余地
策略三 造足局势,获得认可
第九讲 教育子女有讲究
方法一 沉浸教育,养成习惯
方法二 母爱教育,培养好性格
方法三 体验教育,提升核心能力
第十讲 稳定局面讲谋略
策略一 力战
策略二 心战
策略三 智战
赵老师和他的课(代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在屋子里边折腾了一宿之后,第二天曹爽拔出佩剑,往地上一扔,跺了跺脚,说大不了投降,投降之后也是个亿万富翁。曹爽把这个決定告诉恒范之后,桓范都崩溃了,不由得放声大哭,《魏氏春秋》记载,范哭曰:“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桓范掉着眼泪跟曹爽说,曹子丹(曹真,字子丹,是曹爽的爹)是何等英雄,怎么生出你这么个儿子,蠢得和牛犊一样,最后我也得跟你一起送死。所以咱们有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你有这么棒的主意、这么好的资源,最后他居然投降了。所以高人还得解决站队问题,可怜桓范这么一个谋士站错了队伍。就在曹爽想着要投降的时候,司马懿又送来了一支催化剂,先派蒋济,又派曹爽的亲信尹大目来,又派侍中许允来,指洛水为誓,让曹爽放心,过去的事一笔勾销,他还过他的好日子,幼稚的曹爽信以为真,答应交权。于是,大好的局势就这样葬送了。司马懿立刻就掌握了全局,掌握了核心权力。曹爽投降之后,司马懿马上软禁了曹爽兄弟,捉拿了桓范等人,不久寻了些谋反的证据,将他们全族都杀得干干净净。司马懿是三朝元老,有丰富的斗争经验。曹爽是一个贵族小青年,养尊处优,对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都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曹爽无论是才华能力,还是道德人品,都不够辅政大臣的材料,更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后记
赵老师和他的课(代后记)2010年,我有幸成为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更有幸走进了赵老师的课堂。课程的名称叫“领导学”,初见其人,可以用“三高”、“三快”来形容——高学历、高智商、高个子;快人、快语、快步伐。这些特点除去先天因素,后来我在他的著作中找到了原因:写书逼出来的!因为写书,他成了夜猫子;因为写书,成了吝啬时间的人;因为写书……赵老师的人气实在很旺,身为北邮的学生,如果没有听过他的课似乎有点遗憾。在上赵老师的课之前,我要先上门哲学课,每每在谈人生,谈信仰,谈修为的云山雾罩中走进赵老师的课堂,他实用、丰富的管理内容,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一下子把我从云中拉回大地,理论与实践的反差,形而上、形而下的碰撞,头脑风暴也不过如此!课程结束后,我们原班人马又转移到“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方法”的课上,原本拥挤的教室因为我们的到来显得有些嘈杂,但只要老师一开讲,所有青春躁动的心都安静了下来,凝聚在他一个人身上。大家随着老师讲课的步调,时而蹙眉,时而开怀,时而点头,时而忍不住鼓掌。老师的课非常实用,教我们养成习惯,教我们精力提升的方法,教我们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教我们如何“制造”感情,以前常常看到公交站牌上的广告语“学习是种信仰”,那时候还不太理解,后来在课堂上有所体会:有个好老师,学习确实是种信仰!赵老师不仅仅向我们教授管理学、古典文学、心理学、教育学,也是在教大家生活的艺术,用智慧品味人生。总结老师的讲课风格要套用《青梅煮酒论领导》中的话:旁征博引,却不觉晦涩难懂;闲话管理,却不乏真知灼见;诙谐幽默,却不失浩然正气;不讲大道理,只讲实用的道理。诚意、正心、修身是《礼记·大学》八目中的三目,这简单的六个字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提升自我修养最精华的部分。简单的六个字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心之后方能修身”,这是赵玉平老师告诫学生的,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之前在《百家讲坛》讲“向诸葛亮借智慧”时,赵老师已经被身边的同事称为“铁人”。现在在《百家讲坛》讲“跟司马懿学管理”时,老师光荣地升格为一名“超人”。在准备“跟司马懿学管理”的那段时间里,老师还有很重的教学任务,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在职MBA,还有外部的培训班。时间真的是一挤再挤,经常连续熬夜好几天,十天时间跑七个城市讲七天课,在路上、飞机上,能利用的时间都用来准备文稿。存在主义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存,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我想,老师就是那种活得精彩,有价值的人。非常幸运,能在本书出版之前读到原稿,这次老师所讲的人物是司马懿。相比诸葛亮高不可攀的智慧,司马懿似乎更平易近人些。一般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司马懿篡夺曹魏政权,是一个十足的反面角色,其实非也。赵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司马懿的性格特点,其独到的为人处世原则,在政治、军事、教育子女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大家领悟和借鉴。在管理学上,我是个门外汉,但此书却能把概念讲得浅显易懂,把案例描写得惟妙惟肖,把对策和建议给得恰到好处,启迪了我从管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通读全书,酣畅淋漓。盛夏,期待已久的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开播了,同名书籍《跟司马懿学管理》也终于面世了,在此,向老师表示祝贺!李芸2011年7月
编辑推荐
《跟司马懿学管理》:原谅別人的不原谅,理解別人的不理解,接受别人的不接受。有这样胸怀的人才能当领导。权胜才必有辱,威胜德必有祸。人不缺打老虎的力量,缺的是打老虎的胆量。老虎在眼前的时候,你不怕它,你能把它打跑。老虎在天边的时候,你怕它,它能把你吓倒。武力解决一时,文化解决一直,管理的高明之处不是让人掉头,而是让人点头。宁治一眼,不治一死。一把刀最容易豁口的是刀刃,一条枪最容易磨损的是枪尖,一个团队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冒尖的骨干。所以作为团队领导,必须要学会保护刀刃、保护枪尖、保护优秀的人。人生要过得好,必须处理好和“四老”的关系。哪“四老”呢?就是老爸、老师、老板、老婆。小的时候处理好和老爸的关系,上学了处理好跟老师的关系,工作了处理好跟老板的关系,成家了处理好跟老婆的关系。把这“四老”的关系都处理好了,那这日子就幸福了。一个圆不能有两个圆心,一个桃不能有两个桃核,一个队伍也不可能有两个领导。常将有时思无时,眼前快乐不贬值;人生若只如初见,幸福美满全出现。——赵玉平《跟司马懿学管理》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