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电子工业 作者:(韩)崔永旼//朴美珍//吴庆文|译者:千太阳 译者:千太阳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的阅读方法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会开始喜欢教导别人,参与别人的生活。所以成年人话多、唠叨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是您可能也没意识到,儿童或青少年们对这个世界还充满新奇,他们向往去探索新世界,发现自己未知的事物,因此,他们讨厌听到反复的话,他们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反感别人的指导。由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本质上的反差,造成矛盾也就不可避免。在这本书里详细描述了父母们喜欢说的唠叨,和孩子们厌烦的唠叨,通过分析,告诉大家解决矛盾的方法。 这本书上的内容都是一些可以马上适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方法。而且方法都很简单,很容易。能够掌握这本书介绍的所有正确唠叨的方法固然好,在遇到相应的问题时,一一对应解决。不过对于工作繁忙的家长来说,记住一本书的内容可没那么容易。 也不必把这本书仔细研读,总结重点抄录在笔记本上,或像小学生一样每日研读三两遍。用轻松的心情闲暇时读上一两遍,你会发现这些问题自己或多或少都遇见过。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会记起其内容。之所以方便记忆,易于应用,是因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家长们会记起自己的童年,那时候可能并没有提倡过什么教育方法之类的问题。你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曾在心底默默想过希望父母怎么对待自己,以及将来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小孩,只是在成长以后全被忘却了。重新回忆起自己儿时的感觉,学会 了解孩子的想法,在书中发现现实中对应的问题,按照书中的方法试试。你就会马上看到孩子们的惊奇的表情,他们肯定会想着:“咦,我们妈妈(爸爸)变得跟以前不同了。” 阅读本书的时候,不用按照顺序。我们试图在内容的构造上,让您一目了然地找到需要的内容,及时阅读,及时解决问题。亲子问题不仅存在于父母与儿童及青少年之间,大学生们与家长的交流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在这本书里都会涉及。真的希望能帮助您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让咱们的孩子都能快乐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 先在这里向大家做个预告性的总结,少唠叨孩子,也能正确指比起过分强调他们的缺点来,关注他们的优点及所做的正确的事,给予称赞,能让孩子更好成长。无论是古方还是新法,称赞都是教育孩子最有效、最正确的方法。 2009年新年
内容概要
这些话你是否每天跟孩子喋喋不休:“还玩游戏,快去看书!”“跟你说了多少次,怎么又打架?”“叫你三遍了,还不来吃饭”。
为什么反复很多次也不能有效果?想让孩子听话懂事,你该怎么唠叨?
作者集20年教师生涯之经验,独创“唠叨教育法”。只要你掌握了书中的唠叨技巧,就能让你不用喊叫、不用斥责,三言两语,轻轻松松改变孩子的精神面貌,变得乖巧、懂事、爱学习!
作者简介
崔永旼
小学教师。既是一位好丈夫也是一位好爸爸,对自己的学生更是疼爱有加。他说:“如果有来生的话,我还想成为一名教师。”
朴美珍
童话作家、剧作家、图书馆馆长。这是一位为了给女儿讲有趣的故事,而开始儿童文学创作的母亲。先后在儿童文学专业杂志上发表过《奶奶的婚礼》、《我的朋友德九》、《转吧,铁环》、《花猫长大了》等作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献给父母二则
一则
二则
第二章 什么是唠叨呢
混淆了关心与唠叨的父母们
这就是唠叨
tip 让孩子感觉不耐烦的唠叨
第三章 父母一定要了解的唠叨常识
唠叨是孩子最讨厌的教育方式
父母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唠叨
分不清唠叨和对话的父母
第四章 父母们不了解的孩子们的特征
不理解父母的心
不理解父母的话
不想被干涉是一种本性
用黑白的逻辑看待世界
充满谁也阻挡不了的好奇心
不断地烦着父母
非常会看眼色
有自己的价值观
不明白为什么会被唠叨
嫉妒
不理解抽象语言
需要时刻被关注
天生就喜欢弄乱东西
最喜欢喧闹
彻底的自我主义者
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贪婪
还留有弱肉强食的本能
害怕被丢弃
tip 消除子女好奇心的唠叨
第五章 为了让唠叨起作用,必须做智慧型的父母
为了少唠叨,父母们需要持有的心态
记住自己幼年时期的模样
不要对孩子有成见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不要威胁孩子
孩子需要的是宽恕
子女教育是最困难的挑战
记住,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
没有哪位母亲天生就是唠叨女王
要丢弃自己在为子女牺牲的想法
不要拿孩子与自已的童年时期作比较
不要逼着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
要认清“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用正确的方法给孩子打气
不要忽视孩子的感情
允许失败
不要为孩子选择职业道路
相信孩子
减少唠叨的方法
了解自己是什么类型的父母
要在初期及时纠正子女的错误
需要预先制定好规则
不要养成唠叨的习惯
“不行”使用法
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能力
拒绝孩子的要求时,要讲清理由
要帮助孩子培养自己的特长
父母和孩子的利益发生冲突时,父母需要让步
练习对话的技术
tip 这种唠叨让子女变得满口谎言
第六章 根据子女的不同特征,使用不同的唠叨法
按年龄划分的唠叨法
4岁
幼儿园阶段(5~6岁)
小学一~二年级
小学三~四年级
小学五~六年级
中学生及青少年
按性格划分的唠叨法
外向的孩子
内向的孩子
按性别划分的唠叨法
男孩的特征
女孩的特征
tip 让孩子努力学习的唠叨法
第七章 唠叨的技术
唠叨前的要领
回顾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唠叨前,抛开批判孩子的想法
选好时机
观察孩子的现状
即时唠叨
吃饭时不要唠叨
人多的地方不唠叨
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唠叨
当唠叨的对象是团体时,要么简单唠叨,要么不唠叨
唠叨之前,不要试验孩子
首先倾听理由
准确说明唠叨的目的和原因
唠叨时的要领
尽量简短
唠叨要有主题
主题要明确具体
只针对当前的问题
不要作比较
不要反复
只针对孩子的行为
不要针对孩子的性格缺陷
一次性解决
如果孩子认识到错误,就别再唠叨
维持一贯性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慎重选择唠叨的语气
用第一人称做主语
禁止使用否定语
不要攻击外貌缺点
控制情绪
幽默一下吧
不要说断定、嘲笑、夸张的话
不要间接地说
唠叨时不要被孩子摆布
不要在称赞中隐藏唠叨
结束唠叨的要领
不要以诅咒收尾
提出应对方案
不要强迫孩子做约定
如果因为误会而唠叨,一定要道歉
tip 不要让孩子变成凡事都找借口的人
第八章 不唠叨也能与孩子顺畅
沟通的方法
利用信件或留言板
使用模拟道具
让孩子学会妥协
利用提案的方法
利用询问意见的方法
胡乱猜疑,只会失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积极利用身体语言
强调心理和感情
换换语气
调节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每天称赞孩子一次以上
学会倾听
tip 孩子打架后你该怎么唠叨
后 记 致读完这本书的父母们
章节摘录
版权页: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孩子可能很容易放弃。因为知道失败是苦的,不想尝到失败的苦果所以选择放弃的人很多。“我对这个不太感兴趣”,如果孩子经常说这样的话,就要多留意了。是真的没有兴趣,还是害怕失败,连尝试都放弃的自我防御?我们的孩子面临失败的时候与其唠叨、指责,还不如跟他交流一下通过失败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这样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的未来有用的教育。不要为孩子选择职业道路“当医生好,你将来长大了应该当医生。”“学法律吧,将来长大了当法官。”生活当中经常有这样擅自决定孩子将来的父母,这样的父母要么是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要么是想向周围的亲戚炫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如果自己的性格恰好与自己孩子吻合,孩子的未来真能如父母设想的一帆风顺,当然很幸运。但如果父母与子女所期望的并不相同,父母还要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指定的路走,问题就严重了。作为孩子,因为还小,他不知道医生和法官到底是干吗的,适不适合自己,但是孩子会经常从父母那里听到这些职业的好处,可能最初会根据父母的描述把父母期待的职业当做自己喜欢的目标来向往。到了初中、高中以后,孩子开始对这些职业有了理性的认识,却发现最初的理想并不适合自己,这时孩子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突然迷失了方向,这个时候除非对自己的能力有很强的信心,否则根本不想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希望。
后记
1.如果想让子女优秀地成长,父母就要学习 现在有很多家庭只有夫妻二人与孩子组成的,家庭成员最多不会超过四名。虽然现在这种小家庭越来越多,但是以前大部分是大家庭。事实上,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大部分国家都是以大家族制度为主。因为从政治、经济的构造上,需要这种制度。 大家族制度对子女教育也有很多的好处。例如在教育方面,可以自然地把上一辈的子女教育方式,延续到下一辈。也就是说孩子能在和很多的兄弟姐妹或亲戚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社会知识,而且还学习了子女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智慧。因为孩子长大要照看比自己年纪小的弟弟,所以在自己长大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练习抚养孩子。在大家族制度中根本不需要特地学习子女教育的方法。 而且在大家族制度下,对于子女的行为和问题,会有很多大人在多方面进行观察。许多的亲戚都是指导者,也是监督人。当然大家族中也有身份排序,强行要求服从,认为团体比个人更重要等许多不好的地方。 但是在如今的小家庭制度中,失去了那些原本可以自然习得教育方式的机会。由于小家庭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大家族中可以轻易学会的知识,在如今看来就变得不可能了。 问题不是这些长在小家庭中的孩子,而是他们长大后,组建家庭,成了父母的时候,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无从下手。这些独生子女为人父母后,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过程中面临很大的挑战。 不懂这些情况的一些老年人会说:“现在抚养一个孩子真是很简单。不像以前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看到现在很多的年轻父母都抱怨一个孩子也很难养,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又不像以前一样让他们抚养五六个,顶多就一两个,有什么累的。都是因为享受惯了。” 其实这些人太不了解现在的时代了。现在不是光靠食物和衣服就可以抚养孩子的时代。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代沟,比公寓还要窄的小公园,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要从竞争中取胜才能生存的社会环境等,都让抚养子女的事情比以前困难好几倍。 但是即使这样也要抚养孩子。而且抚养得要“好”。那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你经济宽裕的话,可以聘请一位教育专家来指导抚养孩子。也有家长把孩子交给经验丰富的婆婆或者娘家。但是有多少人能聘请得起教育专家?又有多少父母愿意把孩子托付给别人抚养? 所以为了要养育出优秀的孩子,父母应该学习。要多读几本关于子女教育的书籍。那一定会从中受益。而且那些帮助是用钱无法买到的。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所经历的所有痛苦和困难,大部分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解决办法。 2.阅读子女教育书籍的方法 关于子女教育的书有很多。那么应该依据什么来选书?又应该读多少书呢? 值得庆幸的是,子女的教育方法不是尖端科技,不会突然在某一天有新的发现,只是在流传下来的基本方式上,配合时代和文化的不同,进行略微的变形。因此你不需要读太多的书就可以掌握正确的方法。 以前各个国家的宗教和文化传统等价值观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不论中国、韩国,还是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在价值观上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 在读子女教育的书时,也会碰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内容不符合实际。 “不要打孩子,不要生气,用温柔的语气对待,即使调皮,也要有耐心”等等,只要抚养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这是多么的理想主义。实际过程中很难按照书上所说的做。即使不想生气,不想打孩子,孩子也会“逼”着你这么做。有时候真想好好教训孩子一顿,但是转过身来又会喜欢得爱不释手。 由于这些原因,很多父母在看完一两本书后,就不再读了。他们觉得书和现实很不相同。但其实,读书并不是让家长们一味地照搬照抄。 所有教育类书籍都只是告诉读者一些基本的知识,这与一般的书籍和专业学术书或者论文不同。这类书籍一开始就不是“适合性”的而是“已成”的产品。和已经量好尺寸来定做衣服是一个意思。这种衣服为了要合身,在臂长、身长等方面要进行修改。子女教育书籍也是一样的。 孩子们都各不相同。世界上不存在一模一样的孩子。所以不要把书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家使用。父母应该付出更多努力,找出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只要读完三四本关于子女教育的书籍,你就会自然掌握其中的方法,也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这时教育起孩子来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了。
编辑推荐
《会唠叨的父母成就孩子的一生》:“唠叨教育法”让孩子制胜千里。没有唠叨的熏陶就没有爱迪生、爱因斯坦、比尔•盖茨,唠叨的父母成功的孩子,惊人教育效果就隐藏在唠叨里。“妈妈,能不能不再唠叨了!”“天啊,你说什么呢?我什么时候唠叨了?”“现在不是正在唠叨吗!”大多数家长都不觉得自己爱唠叨,但孩子们却因父母的喋喋不休而抱怨:“快要疯了!”“想死掉!”“想离家出走”。为什么孩子和家长的说法不一致?如果你懂得唠叨的技巧,只要三言两语,就可以改变孩子的精神面貌。唠叨的技巧:说得简短、不要重复、不要比较、只针对;亥子的行为、不可以为了自己出气或消除压力而唠叨、不要推迟,当场说出问题、话里不要带有不满情绪、提出对策、唠叨时也要考虑孩子的特点和性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