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管理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陆毅 编  页数:235  

前言

  物流作为一门系统科学,贯穿于生产、销售和流通等社会经济领域中。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中跨行业部门的基础产业,物流业已成为现代社会覆盖范围最广的产业之一。由于物流企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企业更欢迎“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作为物流行业今后的一线操作人员,既要学会具体岗位的操作技能,又要具有跨越本岗位、满足岗位群共同需求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出于提高学生基本管理能力,帮助读者了解物流活动和认识物流企业管理过程的初衷,我们编写了《物流企业管理》这本教材。  全书共有9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1、2章为第一部分,第3章为第二部分。第4章起至后面各章为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认知,包括管理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物流企业的认知。管理基础知识认知部分,帮助学生以系统论的角度对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这五个构成要素有一整体的认知,引发学生将管理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培养学生用理论反观实践的习惯,以所学知识评价班级活动的管理机制;物流企业认知部分,通过对各类物流企业的认知,引导学生搜索统计各类物流企业在一个地区的占比,了解物流企业在当地的发展状况,为学生对今后所从事的行业有个初步了解。第二部分为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着重介绍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基本职能。通过学习,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设计能力、协调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评价的能力:第三部分为企业管理实务,着重介绍物流企业市场营销、作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物流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管理素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物流从业人员的要求。本书由陆毅担任主编,王贵斌,梁蓓蓓、庞永春担任副主编。各章编写分工如下:庞永春负责第1章的编写,陆毅负责第3、7章的编写,王贵斌负责第2、4、9章的编写,梁蓓蓓负责第5、6、8章的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引用了大量的专著和相关资料,作者已尽可能地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谨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有些参阅引用资料可能由于疏忽没有及时记载,在此深表歉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基于现代管理理论和物流企业管理实践,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以掌握基本原理,突出技能培养为目的,介绍了管理基本原理、物流活动基本知识和原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作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全书穿插了相当的案例与实训练习,突出实践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本书既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的教材和自学用书。  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包括电子教案、教学指南及习题答案),详见前言。

书籍目录

第1章 管理概论 1.1  管理的概念、特征与职能    1.1.1 管理的概念    1.1.2 管理的特性    1.1.3 管理的职能 1.2 管理与管理者    1.2.1 管理者的职责    1.2.2 管理者的分类    1.2.3 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1.3 管理与组织环境    1.3.1 组织外部环境    1.3.2 组织内部环境    1.3.3 组织环境的分析 1.4 管理的机制与方法    1.4.1 管理机制    1.4.2 管理方法    本章小结    习题1    实训——班级(社团、社区)活动中的管理机制评价第2章物流与物流企业 2.1  物流    2.1.1 物流的概念    2.1.2 物流分类    2.1.3 物流活动的范围    2.1.4 物流的若干理论认识 2.2 物流企业    2.2.1 物流企业的含义    2.2.2 物流企业管理内容    2.2.3 物流企业管理的目标与原理 本章小结 习题2 实训——物流企业的统计分析第3章 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 3.1 计划职能  ……第4章 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第5章 物流企业作业管理第6章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第7章 物流企业质量管理第8章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第9章 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本章小结习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流通加工又称流通过程的辅助加工活动,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流通过程中,根据客户的要求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企业、物资部门、商业部门为了弥补生产过程中加工的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求,更好地衔接各环节的生产与消费,即达到方便流通、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销售、方便用户以及物资充分利用、综合利用的目的,经常需要借助这种流通加工活动。流通加工是调和大生产“少品种、大批量、专业化”特点与用户需求“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特点之间的矛盾的唯一手段。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加工,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做到最优的选择。为避免各种不合理现象,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目前,国内在进行这方面合理化的考虑中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  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和配送结合。这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业务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的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工有别于独立的生产,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作合理化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2)加工和配套结合。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单位,但是,完全配套有时无法全部依靠现有的生产单位,进行适当流通加工,可以有效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加工的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前面已提到过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这本来就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通过加工有效促进销售,使商流合理化,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考虑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的结合,提高了配送水平,强化了销售,是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的一个成功的案例。  (5)加工和节约资源相结合。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减少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并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的、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流通企业更应该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以实现产品生产的晟终利益为原则,只有在视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补充、完善为己任的前提下,流通加工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只是追求企业的微观效益,不适当地进行流通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这就有违于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范畴。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物流企业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