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金旭亮 页数:341
Tag标签:无
前言
.NET技术浩如烟海,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穷尽它,因为作为一个主流开发平台,它涵盖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然而,当我阅读完金旭亮先生的这本著作(《基础篇》+《应用篇》),我开始对我的论断产生了怀疑。不错,本书依旧没有能够穷尽.NET,然而它在技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方面,或许称得上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NET平台的各项重要技术,包括.NET4.0的新特性,在本书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释放;最重要的是,作者没有人云亦云,满足于技术的表层,而是通过使用ildasm和Reflector对.NET的类库进行了深度分析,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这种求真求实的探索态度殊为可贵。所以,本书绝对不是那种大而全、号称从入门到精通,三个月速成编程高手那样如“终南捷径”般的红宝书。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平衡好“专”与“博”之间的关系?对于技术作家而言,此难题不亚于理解技术本身的难度。然而,金旭亮总能处理得游刃有余。这不得不说,作者的职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为人师者的根本。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解惑,不能故作高深,而必须循循善诱,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学生高效率地理解新技术与新知识。这些技能正是成为优秀技术作家的前提。阅读本书绝对不能浅尝辄止,我的建议是尽可能地吃透它,不要放过任何你认为无法理解,或者不会用到的特性。正如你不应该将.NET简单地看做是一门工具。技术在变化中保持常新,开发人员若要把握变化的脉络,就必须看穿技术的本质,抓住其设计的思想,它才可能是不变的。我特别喜欢本书讲述多线程与并行计算的内容。前者充分体现了作者在.NET技术领域中达到的技术高度,后者则因为它是.NET4.0提供的卓越特性而备受关注。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也昭示了作者的雄心,他创作本书显然并不仅仅是给读者提供一把钥匙那么简单。芝麻开门,入室登堂,.NET技术的奥秘在本书的揭示下一览无遗。那么,如果不想在.NET这座宝山中空手而归,就从本书开始你的征途吧。
内容概要
本书《基础篇》以面向对象理论为指导,从.NET平台的各项技术中精选出一些亮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并展示出它们在实际开发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不仅让读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本书适合于拥有1-2年开发经验的读者,阅读本书有助于读者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开发能力,拓展和加深对.NET平台技术的认识,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NET软件工程师。 掌握本书《基础篇》所介绍的内容,是进一步阅读本书《应用篇》的前提。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金旭亮于1989年与超级解霸的开发者梁肇新同时迈入广西大学的校门,却走了一条与其不同的路。
1994年起开始自学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并开始编程,从未间断。迄今已逾10年,仍对软件痴心不改。
2002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讲程序设计系列课程。
2003年在CSDN论坛发表自传——《一个普通IT人的十年回顾》,一石激起千层浪。先后收到近千封国内外邮件,对作者经历与观点见仁见智。
目前,致力于软件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并密切关注中国计算机教育问题。
书籍目录
第1篇 面向对象技术的.NET视角 第1章 .NET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1.1 .NET是什么? 1.2 初探.NET程序运行原理 1.3 类和对象 1.4 了解编程语言的发展趋势 第2章 数据类型趣谈 2.1 数值类型的使用 2.2 用好引用类型的变量 2.3 “值类型变量”的故事 2.4 说不尽的字符串 2.5 可取空值的“值类型” 2.6 数据类型的模板化——泛型 第3章 字段、方法与属性漫谈 3.1 字段与属性的初始化方式汇总 3.2 让一个方法返回多个结果 3.3 命名参数与可选参数 3.4 运算符重载 3.5 分部类与分部方法 3.6 奇特的扩展方法 3.7 类和对象的CLR内存布局 3.8 剖析WPF依赖属性 第4章 继承与多态 4.1 方法的重载、隐藏与重写辨析 4.2 通过实例理解多态 4.3 多态编程的CLR探索之旅 4.4 协变与逆变 第5章 对象的生生死死 5.1 构造函数那点事 5.2 Singleton设计模式的讨论 5.3 对象的延迟创建 5.4 对象的声明式创建 5.5 与对象销毁相关的话题 第6章 异常捕获与处理 6.1 .NET异常处理基础 6.2 应对程序运行时出现的异常 6.3 CLR异常处理机制探秘 6.4 实际开发中有关异常处理的建议 第7章 程序集 7.1 程序集的基础知识 7.2 程序集与组件化开发 7.3 WPF应用程序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7.4 探索ASP.NET页面程序集 7.5 Silverlight项目结构剖析 7.6 互操作程序集与本地类型 第2篇 委托构建的世界 第8章 神奇的委托 8.1 委托的概念与使用 8.2 深入探索委托技术内幕 8.3 使用泛型委托 8.4 匿名方法与Lambda表达式 8.5 掌握回调的编程技巧 第9章 事件及事件驱动 9.1 .NET事件处理机制的剖析与应用 9.2 定义自己的事件 9.3 WPF中的路由事件 第10章 异步编程模式 10.1 程序的同步执行和异步执行 10.2 基于委托的异步编程模式 10.3 等待异步调用的完成 10.4 异步调用中的异常与任务同步 10.5 实现IAsyncResult异步调用模式的组件 10.6 基于事件的异步调用模式 10.7 异步编程小结 第3篇 对象的精彩演出 第11章 对象集合与LINQ 11.1 设计可比较大小的对象 11.2 并不简单的对象集合——“数组” 11.3 针对对象集合的标准查询 11.4 伟大的技术创新——LINQ 11.5 掌握LINQ查询表达式的编写技巧 11.6 对象集合的分组与连接 第12章 对象组合与数据结构的应用 12.1 对象的组合方式 12.2 用对象组合实现可视化界面的嵌套 12.3 自引用类与数据结构的面向对象实现 12.4 神奇的数据结构——树 第13章 对象的复制与序列化 13.1 对象的浅复制与深复制 13.2 对象序列化 13.3 对象序列化技术应用实例 第14章 对象间的协作与信息交换 14.1 对象间信息交换的基本方式 14.2 多对象协作与信息交换 14.3 应用程序向导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14.4 ASP.NET HTTP处理管线中的对象协作
章节摘录
插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NET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并且还在不断地引入最新的软件理论与技术成果,其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笔者学习与研究.NET技术多年,想与读者分享的一个重要体会就是:学习与掌握面向对象理论和基础技术,是学好用好.NET技术的关键。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几点理由:1).NET平台本身是一个面向对象理论与技术成果的集大成者,大多数.NET技术都可归属于面向对象的范畴。2)不对面向对象理论有深刻的理解,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NET平台各项技术的技术内幕和运作机理,如果对技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难真正用好这些技术。3).NET平台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老的技术在持续完善,新的技术不断出现,不掌握好面向对象理论与基础技术,很难追上技术更新的步伐,会陷入“疲于奔命”和“见木不见林”的窘境。4)不掌握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不了解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不可能开发出好的.NET应用程序。面向对象早已经成为主流的软件开发方式,当前大多数软件系统与产品都需要应用面向对象理论与技术的成果。
编辑推荐
《.NET 4.0面向对象编程漫谈(基础篇)》:基础篇编程语言向何处去多态编程的CLR探索之旅Singleton设计模式的讨论与对象的延迟创建IDisposable编程模式剖析深入把握CLR异常处理机制.NET应用程序结构与运行原理的程序集视角解析互操作程序集与本地类型掌握回调与异步调用的编程技巧Lambda表达式与LINQ技术内幕在实际开发中对象的精彩演出应用篇进程通信的多种实现手段深入了解线程线程统一取消模型剖析使用线程安全的数据集合详解线程同步对象掌握跨线程更新可视化用户界面的原理与编程技巧基于任务并行库与PLINQ开发并行计算程序使用代码协定与单元测试工具提升代码的质量基于Managed Extensibility Framework开发高扩展性的系统C#4动态编程特性与DLR技术内幕基础篇《.NET 4.0面向对象编程漫谈(基础篇)》《基础篇》以面向对象理论为指导,从.NET平台的各项技术中精选出一些亮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并展示出它们在实际开发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不仅让读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NET 4.0面向对象编程漫谈(基础篇)》适合于拥有一到两年开发经验的读者,有助于读者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开发能力,拓展和加深对.NET平台技术的认识,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NET软件工程师。掌握《.NET 4.0面向对象编程漫谈(基础篇)》《基础篇》所介绍的内容,是进一步阅读《.NET 4.0面向对象编程漫谈(基础篇)》《应用篇》的前提。应用篇《.NET 4.0面向对象编程漫谈(基础篇)》《应用篇》选取在实际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同时又在.NET 4.0中有重要创新的“进程通信”、“多线程与并行计算”、“代码协定”、“托管可扩展性框架”和“动态编程特性”等内容进行深入和系统的介绍,掌握这些技术有助于读者开发具有高性能和高扩展性的软件系统。阅读《.NET 4.0面向对象编程漫谈(基础篇)》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实际开发经验,并且已经掌握了《.NET 4.0面向对象编程漫谈(基础篇)》《基础篇》所介绍的相关技术,不适合于.NET技术的初学者。不可能在岸上学会游泳,也不可能仅通过看书学会编程。掌握某项技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它写一个“真实”、“有用”的程序。想真正地弄懂某项软件技术,阅读它的源代码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很多“新”技术,要么是老树新枝,要么是旧瓶新酒。编程序类似于小孩子拼七巧板和搭积木,可以视之为一种“组合”的艺术。在学习软件技术的过程中,大家都在“盲人摸象”,其中的关键是要知道自己是在“盲人摸象”。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喜欢写程序,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在学习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时就被打掉了。对软件技术学习方法的描述,儒家经典《中庸》中的15个字道尽一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