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娄勤俭、 周子学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04出版) 作者:娄勤俭,周子学 著 页数:465
Tag标签:无
前言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了专业门类相对齐全、产业链基本完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创新能力日益提升、宏观调控渐趋规范的产业体系,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大国。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产业增速下行、出口下滑、效益下降。从本质上看,危机是对产业发展方式的冲击。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通过技术依赖、廉价资源、加工贸易、整机出口、低价竞争等方式发展,导致抗冲击能力不强。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保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是全行业上下着重解决的问题。一、充分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危机爆发,使得产业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利润空间狭窄、技术含量低等问题进一步突显,转型已经刻不容缓。一是依靠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逐步弱化。改革开放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环境,但随着产业总量不断扩大,劳动力、土地、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导致我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不断衰减。按照制造成本竞争力的国际指标体系(汇率、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原材料成本、固定设备成本、税收等),在全球排名中,我国已从2008年的第四位下降至2009年的第六位(前五位是墨西哥、印度、越南、俄罗斯和罗马尼亚)。从2005年起,我国人民币汇率上升了20%左右,劳动力成本上升了80%,原材料仍不断上涨,环境日渐恶化,有限资源和环保要求的约束下,高速增长终有极限,不可能按以往的方式持续增长。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亟待转变。我国电子信息领域企业效益不高,企业难以支持重大技术改造、增加研发投入和大规模自主创新。销售利润率一直徘徊在4%左右(2009年为3.4 9%),而全国工业利润率为6%,《财富》全球500强为7.1 %。同时,我国企业社会保障支出偏低、资源价格偏低、折旧水平偏低、研发费用偏低,更加显示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低下。三是国际市场竞争模式明显改变。长期以来,电子信息产业竞争焦点在于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而近几年,跨国公司已明显从产业链的优势转向占领价值链的制高点,包括标准、品牌、专利、人才和市场等。标准不断引领发展,品牌显著提升效益。如2004年IBM将全球PC业务转移给联想,2007年,营业收入988亿美元,并没有明显增长,但净利润则达到104亿美元,较转型前增加了50%以上。近几年,惠普、戴尔等国际大企业也步IBM的后尘而快速转型,开拓数据中心、服务软件、服务器等新领域,2009年戴尔存储与IT服务的利润已占总量的一半。四是国外市场形势不容乐观。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需求回升尚不清晰,保护国内市场和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我国虽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大国,但产业外贸依存度很高,2009年制造业收入51305亿元,出口4572亿美元,产品出口额占销售收入的60%。在产业总量中,三资企业占比73%,本土企业仍处在劣势地位,尚不足以主导IT产品的国际市场,也要求我国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一个发展相对成熟产业。今后,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旧模式难以为继,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结构调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产业门类和不断衍生的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总是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不断调整。任何一个有活力的产业,总是处于不断的调整创新中。如今,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依然活跃,也必然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集成电路进入纳米时代,软件技术逐步向网络化、服务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绿色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应用,产品、软件、服务、网络正在加快融合,已派生出一批新经济增长点。技术创新加快,加快结构调整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电子信息产业本身具有广阔市场和旺盛生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如国产芯片与软件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大而不强,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危机带来了加速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有利于我们扩大内需市场,有利于我们走出去收购先进企业与技术,完善产业链,从而使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是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信息技术具有高创新性、高度渗透性、高度倍增性和高度带动性的独有特点,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带动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要成为经济强国,必然首先加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速电子信息产业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在国际上赢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和具有足够的影响力,才能国际竞争的战略优势。三、加快发展方式转型的几个着力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关系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切实解决效率、成本、质量和效益的问题。(一)有效建立自主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是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必然选择,而国际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也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建设创新型产业。要坚持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撑、企业联盟为依托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争取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向创新型产业转变,要以加工组装为主转到以自有标准、自主知识产权、自创品牌为标志的发展模式上来。(二)向信息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全球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就必须从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转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现代发展方式。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消耗,要大力推进工业设计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服务外包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和流通市场信息化。(三)加快发展生态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但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扩张,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导致我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不断衰减,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转变已持续了近30年的资源性发展方式,逐步向生态型产业过渡。建设生态型产业,要从观念上实现转变,从传统的“开发自然资源”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改造陈旧设备,淘汰落后工艺,设计新型产品,有效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放型经济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引进来”和“走出去”是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国际化经营则是电子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电子信息产业要在巩固和扩大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快调整和优化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质量水平。要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把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要及时调整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模式,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与措施今后几年是我国工业化由中期向后期发展转变的时期,是我国市场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趋于完善的时期。在此期间,电子信息产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因此,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加强政策扶持,营造发展环境。保持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出台进一步支持集成电路、软件、新型显示器件等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进一步稳定出口。完善投融资环境,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信贷支持。推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继续支持3G建设,做好TD演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化。二是重视技术创新,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突破集成电路、软件、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支持产业联盟发展,推动尽快形成产业化能力。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领域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工作体系,提高服务产业发展的水平。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推进TD-SCDMA、AVS、网络电视等标准产业化进程。三是瞄准国内市场,拓宽发展空间。落实完善促进内需的各项政策,继续做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工作,要创新品种,提升质量,改善服务,以技术和服务引导消费。加快3G建设,发挥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带动作用。拓展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型消费领域。扩大软件网络化服务,加快软件服务外包、网络动漫等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发展,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绿色信息技术,加大绿色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电子产品的无害化制造及处理,促进信息产业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五是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落实稳定出口政策,稳定国际市场份额,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继续鼓励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跨国收购国际领先企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整合资源。
内容概要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了专业门类相对齐全、产业链基本完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创新能力日益提升、宏观调控渐趋规范的产业体系,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大国。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产业增速下行、出口下滑、效益下降。从本质上看,危机是对产业发展方式的冲击。长期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通过技术依赖、廉价资源、加工贸易、整机出口、低价竞争等方式发展,导致抗冲击能力不强。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保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是全行业上下着重解决的问题。
书籍目录
2009年1-10月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情况图表综合篇结构调整十年路周子学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动力同在——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展望高素梅电子信息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重点肖华2009年中国软件服务业在逆势中快速增长赵小凡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符合性判定及其程序的法制规定性要求黄建忠200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运行监测协调局200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回顾及年展望运行监测协调局2009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回顾及2010年展望运行监测协调局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回顾 及2010年形势展望行业篇2009年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状况及2010年展望2009年中国手机行业发展状况及2010年展望2009年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状况及2010年展望2009年中国彩电行业发展状况与2010年展望2009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状况及2010年展望2009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发展状况及2010年展望2009年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出口发展状况及年展望2009年中国显示器市场发展状况及2010年展望2009年中国打印机市场发展状况及2010年展望2009年中国程控交换机市场发展状况及2010年展望2009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发展状况及2010年展望2009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2010年展望省市篇2009年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山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内蒙古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辽宁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黑龙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海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贵州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云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宁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新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附录附录A 2009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附录B 中美双边贸易关系分析附录C 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统计数据
章节摘录
插图:(四)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领域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工作体系,提高服务产业发展的水平组织制定《电子信息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细则》,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的管理,调整和规范相关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和工作组。做好电子信息领域国家标准的全面复审,围绕《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继续组织做好标准立项、制修订和报批工作。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沟通和联系,完善电子信息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继续配合做好重点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抽查,定期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督促企业重视并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五)加大创新力度,推动重大工程的实施,提升产业竞争力支持“909”工程升级等集成电路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大力度组织好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电力电子器件产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笔记本计算机的自主研发工作,大力发展计算机节能技术,加强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产品研发和应用研究,突破IPv6高端网络设备关键技术。继续支持TD.SCDMA芯片、终端、测试仪器仪表开发及产业化,重点支持针对行业专网的多媒体数字集群、宽带无线接入系统设备及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大力支持10Gbit/s无源光网络(10GPON)局侧设备和光网络单元开发及产业化。开展网络电视政策研究并推动相关产品的研发,支持采用自主技术标准的数字电视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平板电视一体化模组及L,ED平板电视的研发和产业化。
编辑推荐
《2009-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状况与发展趋势》是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09-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状况与发展趋势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