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邱世华 页数:237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剖析Linux经典与常用之目录及文件的专著,打破以往只依赖命令语句的惯性思维,依据系统目录架构为主体,并设计查询功能,以协助读者建立Linux操作系统的整体感观,而不再仅限于对某些服务或设置的片面了解。 本书提供了完整的系统启动流程图,为读者说明各个目录与文件位于开机流程中的重点。针对Linux kernel为基础,列出基础且必要的目录结构,可通用于以Linux kernel为核心的各类操作系统。对于修改系统、设定服务,或是设定X Window等必须熟悉的配置文件,以专章篇幅做详细的介绍。依各类应用程序在执行时所须加载的函数库文件,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说明其规则或标准。完全解析“主目录”的功能,延伸用户登录的流程及X Windows的操作功能。充分掌握日志文件与暂存信息,引导读者做好“系统管理”的核心工作。以功能分类的方式,详列本书中的各项目录及文件为索引,方便读者查询与使用。
作者简介
邱世华,台湾鸿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拥有PHCE资格认证,并任教于台湾多所院校。
专长:Linux系统硬件验证与管理、Linux Clustering Tehc、Linux各种服务器的管理、Red Hat/Suse Certification tool、网络TCP/IP协议、刀锋服务器管理。
著作《Linux操作系
书籍目录
索引第1章 Linux目录的基本概念 1.1 Linux目录的定义 1.2 根目录的建立 1.3 根目录的意义 1.4 根目录中的目录清单 总结第2章 不同启动模式的目录 2.1 本地启动【/boot】 2.1.1 /boot/grub 2.1.2 System.map文件 2.1.3 kemel及.initrd 2.2 远程启动【/tflpboot】 总结第3章 Kernel Space与User Space的桥梁——虚拟文件系统. 3.1 设备文件目录【/dev】 3.1.1 基本的设备文件 3.1.2 /dev/bus 3.1.3 /dev/disk 3.1.4 /dev/input 3.1.5 /dev/mapper 3.1.6 /dev/net 3.1.7 /dev/pts 3.1.8 /dev/shm 3.1.9 /dev/.udev 3.1.10 /dev/VolGroup00 3.2 程序信息与系统设置目录[/proc] 3.2.1 基本程序文件 3.2.2 /proc/[number] 3.2.3 /proc/acpi 3.2.4 /proc/bus 3.2.5 /proc/driver 3.2.6 /proc/fs 3.2.7 /proc/irq 3.2.8 /proc/net 3.2.9 /proc/scsi 3.2.10 /proc/sys 3.2.11 /proc/sysvipc 3.2.12 /proc/tty 3.3 系统分类信息[/sys] 3.3.1 /sys/block 3.3.2 /sys/bus 3.3.3 /sys/class 3.3.4 /sys/devices 3.3.5 /sys/firmware 3.3.6 /sys/fs 3.3.7 /sys/kemel 3.3.8 /sys/module 3.3.9 /sys/power 总结第4章 应用程序目录 4.1 执行文件目录【/bin】与【/sbin】 4.2 函数库目录【/lib】 4.2.1 /lib/bdevid 4.2.2 /lib,fiFmware 4 2.3 /Lib/i686 ……第5章 用户的主目录第6章 系统配置目录第7章 日志文件与媒体挂载目录
章节摘录
除了FHS所定义的目录之外,每一家Linux厂商都有额外自行建立的目录,供自行开发的应用程序使用,所以真正的目录结构还是要以用户实际使用的Linux版本为依据,只是大部分目录不会脱离FHS所定义的标准。本书大多以Fedora 7为例,这并不代表任何特殊含义,只是希望通过一个操作系统的版本(因为笔者比较常使用的操作系统是Fedora7)去阐述每一个目录的意义与所要提供的功能,毕竟各Linux版本的目录是大同小异的。 当然,笔者也并非万能,只能尽其所能地让读者对每一个目录有所了解,至于每一个目录涉及的深度,有可能会因为每一个目录的功能多少、文件数目、对系统的意义大小或笔者本身能力而有所差异。1.2根目录的建立 大家一般都会知道根目录的产生方式,就是系统使用mount指令,将系统所在的分区挂载,到目录中,这样便完成了所谓的根目录。但你是否想过,虽然看起来合理却有点诡异,因为根目录既然是Linux的“根”,那没有根,哪来的mount指令?系统怎么可以使用呢?这正是要在这一节解释的部分。 讲到如何产生根目录,必须先知道根目录产生之前的一些基本系统运行动作(如图1.3所示),在开机管理程序启动操作系统,在加载kernel之后(也就是当用户在开机画面选择某系统选项按【Enter】后),kernel会自行在内存中建立一块叫做rootfs的区域供本身使用,而里面的功能都是kernel本身所提供的,这也就是编译kernel时所赋予的能力,不过大部分kernel的能力都是在安装完操作系统后就已经定义好了的,除非是自行重新将kernel编译过。 而这一段kernel执行的过程,并不是产生根目录的阶段。也就是说,在kernel启动阶段,并没有使用到根目录,而根目录产生出来的时间点,是在kernel加载完成后,下一个initrd(Initial ramdisk)加载模块期间。 这其实是因为在尚未加载initrd之前,如果操作系统是在网络或SCSI接口上,必须要等到相关模块加载后才可以使用(除非是手动将该模块嵌入到kernel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kernel不支持该存储设备或功能(像SAN),如何能辨认及使用正确的根目录?所以。必须等到initrd加载正确的模块,并且正确地辨认出存储设备的硬件之后,才能将系统分割区准确地挂载到根目录上,产生出一般使用的根目录。 从这一段启动的信息(如图1-4所示)可看出。基本上经历了以下3个步骤,根目录被产生出来,不过不同厂商所推出的Linux,有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动作,但概念是差不多的,图1-4所圈选的部分,是用户可以通过启动信息所看到的建立基本目录的三大步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