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作者:章太炎 页数:429 字数:700000
内容概要
国学,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中华民族最高深的智慧,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和精神回归的家园。国学,其灿烂光华深藏在历史的圣殿之中。《跟大师学国学大全书》收录了从晚清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章太炎、辜鸿铭、胡适、刘师培、胡朴安、朱自清、闻一多、王国维等十三位在当时及现在都被公认的、对国学发展举足轻重的国学大师的著作。《跟大师学国学大全书》既有对国学的要义、分类以及发展的宏观阐述,也有细致的国学书目的学习指导,更有对儒、佛、道、易学、文字学、史学、唐诗、宋词、戏曲、小说等各个方面进行的分类阐述和介绍,深入浅出、言必有据、辨思缜密。本书由章太炎等著。
书籍目录
章太炎讲国学——国学概论
国学概论
小识
第一章 概论
甲、国学之本体
乙、治国学之方法
第二章 国学之派别(一)
第三章 国学之派别(二)
第四章 国学之派别(三)
第五章 结论
梁启超讲国学——读书指导
国学入门书要日及读法
序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丙)韵文书类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
(戊)随意涉览书类
国学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自序
第一章论语孟子
总说
《论语》编辑者及其年代
《论语》之真伪
《论语》之内容及其价值
读《论语》法
《论语》注释书及关系书
《孟子》之编纂者及篇数
《孟子》之内容及其价值
读《孟子》法
《孟子》之注释书及关系书
附论《大学》、《中庸》
附论《孝经》
附论其他关于孔子之记载书
第二章 史记
《史记》作者之略历及其年代
《史记》之名称及其原料
《史记》著述之旨趣
《史记》之史的价值
《史记》成书年代及后人补续窜乱之部分
读《史记》法之一
读《史记》法之二
第三章 荀子
荀卿之年代及行历
《荀子》书之著作及其编次
《荀子》学术梗概及书中最重要之诸篇
读《荀子》法
第四章 韩非子
韩非行历
《韩非子》书中疑伪之诸篇
《韩非子》中最重要之诸篇
次要诸篇
《韩非子》校释书及其读法
第五章 左传国语
《左传》之来历
《左氏》不传《春秋》
《左氏春秋》与《国语》
《左传》、《国语》之著作者年代及其史的价值
读《左传》法之
读《左传》法之二
第六章 诗经
《诗经》之年代
孔子删诗说不足信
《诗序》之伪妄
风、颂、雅、南释名
读《诗》法之一
读《诗》法之二
读《诗》法之三
说《诗》注《诗》之书
第七章 楚辞
《楚辞》之编纂及其篇目
屈原赋二十五篇
屈原之行历及性格
《楚辞》注释书及其读法
第八章 礼记 大戴礼记
《礼记》之右称及篇目存佚
《札记》内容之分析
《礼记》之原料及其时代
《礼记》之编纂者及删定者
《礼记》之价值
读《礼记》法
附论《尔雅》
李叔同讲国学——说佛
弘一大师讲演录
一 改过实验谈
二 律学要略
三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四 南闽十年之梦影
五 最后之口口
六 佛法十疑略释
七 佛法宗派大概
八 佛法学习初步
九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十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十一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十二 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
十三 佛法大意
十四 授三归依大意
十五 敬三宝
十六 净土法门大意
十七 净宗问辨
十八 劝人听钟念佛文
十九 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
二十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
二十一 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
二十二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二十三 常随佛学
二十四 泉州开元慈儿院讲录
二十五 改习惯
二十六 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朱自清讲国学——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序
《说文解字》 第一
《周易》 第二
《尚书》 第三
《诗经》 第四
三礼 第五
《春秋》三传 第六
四书 第七
《战国策》 第八
《史记》《汉书》 第九
诸子 第十
辞赋 第十一
诗 第十二
文 第十三
闻一多讲国学——唐诗杂论
唐诗杂论
类书与诗
宫体诗的自赎
四杰
孟浩然
贾岛
杜甫
律诗底研究
第一章 定义
第二章 溯源
第一节 律诗底章底组织
第二节 律诗底句底组织
第三节 五律底平仄
第四节 七律底进化
第三章 组织
第一节 对仗
第二节 章底边帧
第三节 章底局部
第四章 音节
第一节 逗
第二节 平仄
第三节 韵
第五章 作用
第一节 短练底作用
第二节 紧凑底作用
第三节 整齐底作用
第四节 精严底作用
第六章 辨质
第一节 中诗独有的体制
第二节 均齐
第三节 浑括
第四节 蕴藉
第五节 圆满
第六节 兼有底作用
第七节 律诗底价值
第七章 排律
王国维讲国学——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卷上
卷下
补遗
鲁迅讲国学——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史略
题记
序言
第一篇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第二篇 神话与传说
第三篇 《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第四篇 今所见汉人小说
第五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第六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
第七篇 《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第八篇 唐之传奇文(上)
第九篇 唐之传奇文(下)
第十篇 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第十一篇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第十二篇 宋之话本
第十三篇 宋元之拟话本
第十四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第十五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第十六篇 明之神魔小说(上)
第十七篇 明之神魔小说(中)
第十八篇 明之神魔小说(下)
第十九篇 明之人情小说(上)
第二十篇 明之人情小说(下)
第二十一篇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
第二十二篇 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
第二十三篇 清之讽刺小说
第二十四篇 清之人情小说
第二十五篇 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
第二十六篇 清之狭邪小说
第二十七篇 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
第二十八篇 清末之谴责小说
后记
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第一讲 从神话到神仙传
第二讲 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
第三讲 唐之传奇文
第四讲 宋人之“说话”及其影响
第五讲 明小说之两大主潮
第六讲 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古文家盛行以后,自己又分派别;以《易》而论:王弼主费氏,郑康成也主费氏,各以己意注释,主张大有不同;因为费氏只是文字古体,并无他的学说的。治《毛诗》的,有郑康成、王肃,意见有许多相反。治《左传》的,汉末有服虔——只解传不解经的,晋有杜预,两家虽非大不同,其中却也有抵触之处;原来汉人治《左氏》,多引《公羊》,并由《公羊》以释经,自己违背的地方很多;杜预《春秋释例》将汉人学说一一驳倒,在立论当中,又有和服虔的主张相反的。《尚书》郑康成有注,郑本称为古文的,但孔安国古本已失,郑本也未必是可靠;我们就和马融、郑康成师生间的立说不同、文字不同,也可明白了。东晋时梅颐的伪古文《尚书》出,托名孔安国,将《汉书·艺文志》所称正十八篇推衍出来,凡今文有的,文字稍有变更,今文所无的,就自己臆造,这书当时很有人信他。 南北朝时南北学者的倾向颇有不同: 《易》——北尊王弼,南尊郑康成; 《毛诗》——南北无十分异同; 《左传》——北尊服虔,南尊杜预; 《尚书》——北尊郑康成,南用伪古文《尚书》。 唐初,孔颖达、贾公彦出而作注疏,产生“五经”、“七经”的名称。“五经”是孔颖达所主张的,贾公彦益以《周礼》、《仪礼》就称“七经”,后更附以《公羊》、《毂梁》(《公羊》用何休,《毂梁》用范甯),就是唐人通称的“九经”。孔颖达,曲阜人,当时北方人多以为北不如南,所以他作注疏多采用南方;因此《易》不用王而用郑,《左》不用服而用杜了。唐人本有“南学”(即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承魏晋学风,兼采众说,不拘家法,随意发挥,又受佛教影响,是宋代理学的渊源)、“北学”(即南北朝时北朝的经学。墨守东汉旧说,以章句训话为主,不愿别出新义。学风保守,撰述亦少)之分,后来北并于南,所有王弼、服虔的学说,因此散失无遗。 唐代轻学校而重科举,取士用“明经”、“进士”二科(明经科讨论经典,进士科策论应试),学者对于孔氏的学说不许违背,因此拘束的弊病,和汉代立十四博士不相上下,并且思想不能自由,成就很少;孔、贾而外,竞没有卓异的经学家了。 《仪礼·丧服》是当时所实用的,从汉末至唐,研究的人很多并且很精,立说也非贾《疏》所能包;这是特例。 宋代典章制度,多仍唐时之旧,宋人拘守唐人的注疏,更甚于唐人,就是诗赋以经命名的,也不许抵触孔、贾的主张;当时有人作“当仁不让于师赋”,将“师”训作“众”,就落第了。邢昺作《论语》、《孝经》疏,拘守孔、贾所已引用的,已是简陋,那些追随他们的后尘的,更是陋极。宋代改“明经科”为“学究科”,这“学究”两字是他们无上的诨号。
编辑推荐
《跟大师学国学》编辑推荐:国学大师们权威的论述、深入浅出的讲解,可以使读者们正确领悟国学的真谛,并以《跟大师学国学》为发端和阶梯,真正步入国学的殿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