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外文 作者:王志强 编 页数:20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做为战争发起者,闪击波兰,占领挪威,横扫荷兰、比利时、法国,进逼英国,袭击大西洋,实施“巴巴罗萨”计划,进犯苏联,意欲称,霸欧洲。意大利法国斯头子墨索里尼更是将点火引向非洲,与德国组成“非洲军团”,出兵北非、地中海,以实现其新罗马帝国之梦。在亚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亚洲各国人民备受战争蹂躏。 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既有沙尘漫卷、万炮齐鸣的陆战,又有波涛汹涌、巨舰沉浮的海战,还有万里搏击、狂轰乱炸的空战。战争双方无时无刻不处于兵锋相对、殊死较量之中。可谓谋用其尽,兵用其极,演绎出一场又一场波谲云诡的战争风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苏联崛起 1.克林姆林宫的主人 2.超强的军事色彩 3.血腥的内部大清洗 4.“祸水东引”之计第二章 四面楚歌 1.苏德结盟,貌合神离 2.德意日的勾结 3.炮击张鼓峰 4.激战诺门坎第三章 打造“东方战线” 1.合伙瓜分波兰 2.目光转向荷兰 3.兼并波罗的海三国 4.侵德的“大雷雨”计划第四章 战争危机 1.佐尔格潜伏日本 2.“扎姆扎”小组预警 3.“巴巴罗萨”计划出台 4.希特勒暗渡陈他第五章 “巴巴罗萨”行动 1.揭开入侵的序幕 2.丘吉尔松了口气 3.德军铁甲兵分三路 4.苏军首战损失惨重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苏联崛起 1.克林姆林宫的主人 1924年1月21日下午6时,在哥尔克村,列宁的病情恶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列宁仍在努力地思考着苏联的现在和未来。钢铁般的意志支撑着列宁……列宁的脸色惨白,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很快便没有知觉。6时50分,列宁因脑溢血停止呼吸。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病逝。 列宁逝世的噩耗就像晴天霹雳一样,震惊了整个世界,全世界陷入了无比沉痛的悼念之中。 在解剖列宁的遗体时,苏联的医生们都没有见过眼前这种现象:列宁的脑血管已经钙化了,他们拿金属镊子敲打着脑血管,就像敲在硬物上一样。脑血管壁的增厚使流血堵塞了,一滴血液都无法通过血管壁。 1924年1月23日,人们将列宁的遗体从哥尔克村运抵首都莫斯科,停放在工会大厦。从1月23日至27日,共有90多万来自各个国家的人民来到工会大厦向列宁默哀。人们为了向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告别,冒着莫斯科零下30多度的严寒,默默地排队等候在大厦旁的大街上。 苏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出决定,在克里姆林宫墙旁的红场上修建列宁的墓穴。工人们冒着严寒日夜施工,很多外国人也志愿参加施工。列宁生前发现斯大林在使用权力时过于粗暴,曾对斯大林提出过严厉的批评,列宁还向苏联共产党的第13次代表大会提议,解除斯大林的党中央总书记职务,但代表大会没有通过列宁的提议。列宁离开人世后,斯大林成为党中央最高领导人。 斯大林开始残酷地迫害政敌,以保证其路线得到贯彻施行。斯大林先后迫害了左翼革命家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以及右翼革命家布哈林。
编辑推荐
军工成就大国腾飞,备用铺就权力之路!瓜分波兰,轴心国貌合神离。诺门坎闪电战完美上演,日本北进策略胎死腹中,苏德之战一触即发。苏军势如破竹,“大雷雨计划”为何延迟?苏日谍战正酣,德军悄然逼近,斯大林为何错失良机?苏德之机——英国人的计谋与生机! 190个师的德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分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群向苏联发起突然袭击。 尽管在这场苏联政治巨变中,始终伴着清洗与血泪,但苏联在内战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人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将落后的封建俄国建设成社会丰义的世界强国苏联,斯大林在这方面的功劳是世界公认的。 希特勒与苏联政府达成交易后,主要担心的是苏联不去瓜分波兰的领土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进入波兰两天后,希特勒就开始催促苏联进军了。 芬兰滑雪部队大部分由职业猎人组成,从七八百公尺外偷袭苏军士兵。他们给苏军造成了巨大的恐慌。苏军派出大量巡逻队,这些巡逻队往往被芬军消灭许多苏军士兵称芬军为白色“死神”。 “巴巴罗萨计划”计划部署的德军进攻部队为550万人,包括43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5000架飞机。希特勒宣称:“只要‘巴巴罗萨计划’一开始实施,全世界将大惊失色,难置一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