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宾逊漂流记/世界经典名著节录·中英文对照读物

出版时间:2000-1-1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作者:丹尼尔.笛福  译者:高诚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鲁宾逊漂流记》简介
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生于1660
年,卒于1731年,英国著名作家,曾被誉为英
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鲁宾逊漂流记》是
他的第一部小说,出版当年就倍受读者欢
迎,至今一直是英美人必读之书。
《鲁宾逊漂流记》讲述的是英国人鲁宾
逊出海冒险的故事。鲁宾逊三次出海经商,
结果最后一次船触礁沉没,只有他一人幸
存,逃到了南美海上的一个孤岛上。他自立
更生,艰苦奋斗,与大自然、当地野人做斗
争,一个人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后来他救
了一个被水手背叛的船长,共同夺回了船
只,终于重返故土。
笛福的作品细腻逼真,情节虽为虚构,
却每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
其作品倍受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的原因之
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鲁宾逊漂流记/世界经典名著节录·中英文对照读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这段时间读《鲁宾逊漂流记》。
      
      进展较慢,每天睡前读一会儿,偶尔学画就没时间读了。
      
      看了有三分之二了,每次看鲁宾逊独自在孤岛上却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就会想如果自己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这么多年,能活下去吗?
      
      以我的成长经历以及和朋友们聊天所知,相信很多孩子小时候或少年时都多少曾想过这样的场情:如果能避开那些让人烦恼的世事,独自一人那该多么的自由啊! 尤其是被爸爸打了,妈妈骂了以后,或者被老师批评了,同学,好友误解了的时候。
      
      年少时我们总以为,自己如果能逃离到一个没有其他人的地方,那么所有的烦恼都可以抛开了。
      
      不久前还曾经读到很有名的一位作者写的一段话说,他曾经在非常困难时期(这个困难并非指经济上哈),偷偷在心底里希望自己哪怕是个孤儿,没有任何亲人,唯他自己,这样自己的困境至少不至于让家人也受牵连而一起陷入困境。
      
      没错,就是这种情形,我非常能体会得到,也有过数次这种想法。
      
      可是,如果现在可以给我一个只身前往孤岛生活的机会,我会选择吗?
      
      如果我真的到了孤岛上,独自一人,我该怎么过?
  •      童年很喜欢的一本书,语言简单,却给了童年的我很大的幻想,我幻想着于主人公在那片荒岛上自力更生,自己制作一些工具,像一场奇幻的大冒险,我很喜欢里面的情节。自由自在,对于那时候充满在幻想里的小孩子。但童年的我被那些新鲜的小岛生存趣事所吸引,根本也不会看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孤独吧,以及最后他回到现实世界感觉被这个世界所抛弃,也许不进入人类世界也会更好吧!
  •     一直都很想看的书,到最近才开始看,结果没两天就看完了。之前看过汤姆汉克斯的片子,好像是叫荒岛求生,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他们在荒岛上的遭遇和个人的准备了。
      曾经有个外教问我,如果你到了荒野,你能活下来么,我回答maybe。我没有在野外找食物、制造工具的经验,也没有试过与大自然斗智斗勇猎杀奔跑兔子还要薄皮烧烤的历程,但我想我也不至于沦落到被毒蘑菇害到惨死天涯。所以我也只能回答maybe,而且我想这还因为我是个素食爱好者。
      所以我最想看的便是他们如何在荒岛上生存下来,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耐心。在没有特别好的工具下,一根根桩打在门前,一刀刀把大树削成木板,一个月一个月地工作是为了自己生存的安全生活的舒适,到竟然在野外做起了面包,但依旧怨念没有锅子炖汤炖肉吃。
      
      感悟来了:生活是细水长流,并且一直在做好准备的,为了应付将来可能的危险和机会,你要在你余下生命最年轻的日子:今天,开始,做好一切的规划准备工作,面对日后可能出现的一切机遇和挑战。
      
      “不需要着急,只需要一秒走一步。”
      “技巧在于告诉你如何不走弯路,但关键在于你要走,因为只要你走,即便是弯路也会有一天登到顶峰。”
      
      就这样吧,在生命中最年轻的的今天,我很开心读完这本书并且写下这些东西,努力准备并不需要希望,而要一步步踏实地执行。
      
      Lamcky
  •     1、部分内容前后重复
      2、部分内容逻辑衔接混乱
      3、描写不够充分,尤其是渲染气氛的环境描写,很不充分
      4、情节开展趋于罗列型,不够跌宕起伏
      5、结尾不符合科学常识(参照复活岛的灭亡原因)
      
       作为少儿读物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文学创作的借鉴作用稍显单薄。
  •     我相信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被命运抛到荒岛,但上帝却总叫我的心灵有置身荒岛的感觉。我想我应该学会如何与它和平共处:接受它,改造它,在荒芜之上创造生机。
      
      心怀感恩之心是多么重要。
      “我努力使生活日益舒适,并且精神安逸,身体健康。我经常心怀感激地坐下来用餐,对上帝的仁义之举充满钦佩,他竟在这荒野中赐给我富足的饮食。我学会了多观看自己处境中光明的一面,少注意其中黑暗的一面;多想想自己所享受的,少考虑自己所匮乏的。这种办法使我内心得到由衷的安慰,难以言表。我在这里提到这些,就是要使那些不知足的人们想想:他们之所以不能舒舒服服地享受上帝赐给他们的一切,是因为他们有贪欲,贪求上帝没有给他们更多的东西。而我们对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不满足,是渊源于我们对自己所得到的东西缺乏感激之心。”
      
      鲁宾逊刚被抛落到海岛的时候也曾怨天尤人,常常念叨:鲁宾逊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他从哪里来?以致于他饲养的鹦鹉都学会了这几句。他抱怨上帝对他的不公平,给他这样的绝境。
      
      接受它,改造它,在荒芜之上创造生机。
      
      如果他抱怨,对命运耿耿于怀,那他势必不能久存。当他开始接受这个荒岛,决心要改造它,他开始感激上帝给他创造了那么多的奇迹,叫他能够在这个荒岛上饮食无缺,心灵宁静。其实,他要感激的不是上帝,而是自己。我始终记得一句话: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它也会对你笑。任何处境下,心境最重要。
      
      加油,鲁宾逊!
      
      
      
      
      
      
      
      
      
      
      
      
  •     首先,很庆幸我读了这本书,虽然有点为时过晚,感谢像我推荐此书的陈某某。
      这是我写的第一篇书评,我不需要写的大家都很有共鸣或者是觉得我写的很好很垃圾之类,我的目的只是记录,用这个方式来记录我读过的书,我的那些许简单的感慨。
      今年我23岁,在工作太闲适的情况下,经介绍读了这本书,这是我第一次读他,尽管听了很多关于他的各种头衔。都说好书要看几遍你才懂他的精髓,我只是个普通的读者,这是我第一遍看他,当然看完后的我对自己说,有一天我会再读一遍它,因为他值得!!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也不知道大家从中获得了些什么,我知道的是我看不懂他的地理,航线,社会背景,生存方法等等这些对于我都是陌生的,我只是个普通的读者,从书中找些许我可以共鸣的内容。
      废话真多,写些短促的我看得到的东西吧。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一本《圣经》的诠释,用故事小说的形式,带领我们认识耶稣基督,认识上帝,认识信仰的伟大。笛福肯定是个虔诚的教徒,我喜欢他赋予鲁滨逊男主人公的那些从毫无信仰到后来在生活中感悟基督,从一个毫无信仰概念的水手,变成了可以感化星期五并从内心中认识基督教的一个虔诚的信徒。只身一人在荒无人烟的岛上,他不需要去从外界的宗教战争中去认识上帝,他拥有最直接,最根本的与上帝对话的语言——《圣经》。他通过《圣经》去认识基督,去感悟生活,去改变心态。“你用什么心态去看世界,世界便会为你展现什么样的景象”,所以虔诚的鲁滨逊从之前的怨天尤人,郁郁寡欢,到后来的认识基督,懂得感恩,感谢上帝让他存活,心态的转变让他快乐富足的生活在小岛上。这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笛福想从书中带给读者的吧,至少我这么理解着。
      书中有一块地方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就是星期五问鲁滨逊的一些关于基督教的东西。有关魔鬼和上帝的问题。其实鲁滨逊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啊,基督教的事本身就是有那么多不只如何解释,太多的神的大能,太多的我们凡人的不理解,我也会经常有这样那样的不解。鲁滨逊说,这就只能依靠神的灵力带领来解答这些问题,这就是精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一种沟通,所谓的灵力。我很信这个,相信笛福也是信得。
      写点告知自己的话吧!
      你要知道你很幸福,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珍惜身边的人。
      你要知道困难不值上面,因为你想想鲁滨逊那么绝望的一个人荒无人烟的岛,28年,你会发现我们遇到的困难不值一提。
      你要知道凡是都要等待,有些时候有些希望的事没达到,或者自身没达到那个高度,也许只是时机未到。
      你要知道信仰是件必须的事,因为有信仰你才不会绝望,神爱世人,相信就一定得拯救,信么?好好信吧!
      你要知道你要善良知足感恩,善良是一个人的根本,没有善良你就是恶魔的化身,懂得知足,学会感恩。
      ……
      印象之鲁滨逊漂流记!
      
  •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离智利有400英里之遥的安·菲南德岛上达3年4个月之久,四年后,他才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当他被救回英国时已经成为了一个野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但鲁滨逊在其他方面并未借助赛尔科克的经历。
  •      看完了鲁滨逊漂流记,震惊于他竟然能一个人在岛上快乐的生活27年,仔细琢磨,才发现他的秘诀在于一直在忙碌,忙着盖房子,学着做衣服,种庄稼做面包,家养山羊,片刻不息,他总是让自己有事情在做。他为自己定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不远不近,各个实现,所以他一边品尝达到目标的快乐,一边在充满信心的追逐下一个目标... 片刻不惜。
      
       记得曾经度过一句话:人生幸福三件事:有事做,有人爱,有有所期待。
       所以,亲们,不要抱怨自己太累,因为,闲了你会更累。因为人生,在路上... ...
  •       鲁滨孙漂流记是我第一本完整看完的书,那还是在我的童年时代,那时的我有着无尽的创造力,对鲁滨孙的境遇无比羡慕,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打造一个“王国”。
        至今我还对里面的情节和人物记忆犹新,鲁滨孙花费十几年打造的堡垒和他的仆人“星期五”,等等等等,里面有我无数的童年回忆。
  •      梁遇春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在二十六年人生中撰写多篇著作,被誉为“中国的伊利亚”。
       《鲁滨逊漂流记》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一问世就风靡英国,情节真实具体、亲切自然,让人不忍释卷。小说从出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字。
  •     在《一生的读书计划》一书中,克里夫顿·费迪曼说:《鲁滨逊漂流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和更为伟大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样,被认为是男孩的专有读物。【123】
      
      他说,“几乎所有男人都梦想和鲁滨逊一样,过完全独立自主的生活,建立一个个人王国并成为无可争议的国王;希望放大这种自己占有的快乐和优越感,建立一种仁慈的殖民独裁统治,管理一个奴隶(星期五);希望拥有越来越多的财富和权力,而这些不会受到竞争的威胁;希望用自然而原始的方式取得成功,使用自己的肌肉和判断力,而不是费力地用脑子;希望在一个充满异域情调的蛮荒地带,而不是在自己的毫无趣味可言的居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最后希望自己住在自己的乌托邦里,摆脱对家庭的各种责任。”【124】
      
      鲁滨逊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人物,尽管笛福十分擅长将虚构的情节真实化,个中仍有不少细节露出了破绽,但这些都无损于这本书的魅力,毕竟这种浪漫又离奇的经历是每一个男孩/男人所向往和渴望的。
      
      拜连环画、小人书所赐,我在少年时,就已熟知这个故事,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新奇的感受。
      
      按照我的上师宗萨蒋扬钦晢仁波切的说法,人成年以后失去的一个最为宝贵的品质就是“不批判”。
      
      我也未能免俗,这就使得阅读的趣味大大下降,可以说是“知道却无法做到”的一个好的例证了。
      
      察觉到自己自以为是、自大自得这个倾向以后,我开始留心故事情节以外那些对人有所教益的内容,感触比较深的有这么两样:
      
      其一是信仰的力量。
      
      鲁滨逊是一个善于独处的人,这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在“星期五”被救回之前的二十多年里,孑然一身,换作是我,没准早就疯了;但即便是这样的一个强人,孤独中他还是需要借助信仰的力量,他开始有计划地阅读《圣经》,从《圣经》的箴言里吸取营养。
      
      要知道他原本不是一个信仰上帝的人。
      
      他认识到“人们之所以不能舒舒服服地享受上帝赐给的东西,是因为他们在盼望、贪求他们不可能得到的。人们之所以感到不满足,都是由于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乏感激之心。...只考虑让上帝把自己从整个苦难中拯救出来,却没有注意自己已经获得的拯救。”(113、82)
      
      我对基督教了解的不多,所以不可避免地对其缺乏认同感,但也深知信仰的重要,没有信仰的人生是孤独、灰暗和无助的。
      
      好在我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信仰——佛教。
      
      其二是西方社会对私人财产的尊重和保护。
      
      鲁滨逊荒岛漂流28年有余,其在巴西的种植园在合伙人的打理下不断增长,没有人打这些财富的主意,国家和政府也毫无染指的意向。
      
      他的恩人同时也是财产的代理人——之前救过他、帮助过他的一位老船长,尽管贫困潦倒,却仍然尽己所能,立即归还了部分款项,并就剩余部分打下欠条,承诺偿付。
      
      而他的合伙人得知他还活着,真心地为他感到高兴,不仅详细地向他报告了产业发展情况、邀请他到巴西收回属于自己的产业,还赠送他不少的礼物,其中包括七张精致的豹皮。
      
      联想到前不久的一则新闻: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人出狱后发现自己的房屋已被村干部擅自做主卖给了他人,以致无家可归。我只能说,谁叫你不幸生在了中国?
      
      书里另外还有一个让我纳闷的地方,按说鲁滨逊年纪轻轻、身强力壮,这些年来,他就没有性的欲望吗?
      
      唉!看来我的思想还是太复杂了。
      
      卢梭认为每一个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是的,读书最好正当时,否则像我这样读的酸不酸、甜不甜的,多没意思啊!
      
  •      小时候做白日梦,总是幻想自己成为一名英雄人物,行走江湖,除暴安良。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份英雄情结,陪伴着我们走过了自己的少年和青年时代。
       当然,现实社会中能让我们成为英雄的机遇几乎不会有,我们似乎总是过着一日又一日的平凡甚至是平庸的生活。于是,我们便在文学作品中来排遣自己的英雄情结,来寻找我们的英雄梦想。就这样,一部部有关英雄的作品便创作出来了。《鲁滨孙漂流记》正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大凡英雄人物,总是孤独的。他们不是隐居在深山,便是流连于海岛。就如蜀山里面的剑侠,桃花岛上的黄药师。记得初中的时候读还珠楼主的《青城十九侠》,我对方环他们所住的百丈坪非常向往,心想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外桃源该是多么幸福,甚至暗暗决定长大后一定要到青城山去找一找这个传说中的隐士居住的地方。而鲁滨孙也正是一位这样的孤独英雄,他为了开创自己的冒险事业,陷于大洋上的一座荒岛,或许他将在这里孤独终老,然而他却偏偏不向命运屈服。他在岛上搭建房屋,制造工具,种植粮食,养殖牲畜,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模有样。然而生活虽然逐渐变好,但孤独仍然如幽灵一般在他身边徘徊,他在这荒无人烟的岛上一住就是二十八年。假如二十八年前他在伦敦街头买了一位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火柴,哪么二十八年后或许这位女孩的孩子已经在伦敦街头卖起了火柴。岁月就像一把杀猪刀,它霍霍的磨刀声会磨去孤独的人那最后一根保持理智的弦。我总是在想,如果是一个一般的人在这荒岛上生活二十八年,恐怕早就发疯而死了。而鲁滨孙,却用了这二十多年的时间杀出了孤独的重围,若非英雄,没有那异于常人的坚韧的神经,怎能办到?
       作为一名英雄,必然会受到别人众星拱月般的崇拜,他们的身边,或有美女流连,就像郭靖身边的黄蓉、张无忌身边的赵敏、萧峰身边的阿朱、阿紫,也会有得力的朋友和助手相伴,《八十天环游地球》里面的福克斯先生有着忠实的仆人路路通,而鲁滨孙也在荒岛上救下了星期五,这成为他非常重要仆人和助手,星期五有着所有仆人中最优秀的品质,勇敢、聪明、忠诚,有这样的人相助,英雄更能大展拳脚。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还因为他能够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们或者保家卫国,就如萧峰让宋辽两国化干戈为玉帛,郭靖为抵抗蒙古入侵守卫襄阳直到牺牲性命。而鲁滨孙,则为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开疆拓土做出了贡献,他将自己所开垦的岛屿纳入了联合王国的国土之中,甚至让西班牙人也成为了大不列颠的臣民,这更加对上了中国人传统的“四夷来朝”的胃口。鲁滨孙,他就是十七世纪的麦哲伦、十八世纪的库克船长、十九世纪的阿蒙森、二十世纪的阿姆斯特朗。
       《鲁滨孙漂流记》为什么能够流传数百年而长盛不衰?因为他就是这样给我们讲述了一位英雄的故事,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英雄的情结,阅读这样的小说使得我们有一种代入感,满足了我们体味一名英雄人物的快感。只要我们的英雄情结不消逝,英雄的故事就必将代代流传。
      
  •     这是我儿时最喜欢的一部小说,读了不止一遍,每一次读的都津津有味。真正的荒岛求生,在船的残骸中,寻找食物和用品。还有主人公病了,用酒泡烟草叶,后来又救了星期五,带着星期五返回人类世界。种种的一切对于孩子时的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激发着血液里渴望冒险的因子。现在,早已是成年人的我,曾经热血与冲动不在,但当初的那份感觉犹在,让人怀恋。
  •     不晓得是不是重温,但是确实知道星期五这回事.
      节前最后一天,也无所事,恰好小组活动,就看了一遍.
      果然现在需要看的就是这种读起来故事性很强,题材又不错的书.
      不愧是名著,文章的层次和逻辑都特别的清晰,荒岛生活也蛮真实,虽然有些地方太过冗长.
      喜欢这种让人感觉层次特别清晰的书,前半段漂流,中间荒岛生存,夹杂着身体和精神两条线,作者的功力很深,后面的收尾觉得有些多余,已经体验过那么惊险了,画蛇添足,让人反感.如果不写,直接收,可能又太仓促吧.
      现在这个年龄再读这样一本书,所处的角度已经截然不同,结合自己最近的情绪变化,摘一句很有感触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竭力想躲避的坏事,却往往是我们获得拯救的途径;我们一旦遭到这种恶运,往往会吓得半死,可是,正由于我们陷入了痛苦,才得以解脱痛苦。
      或许就是这样子,哀伤与补偿,在痛的时候,也是治疗的开始.
      anyway,不白看~其它的就无所谓了~
  •     是初中的时候看的,当时认为是儿童读物,还正儿八经的做了读书笔记,大意是人如何在逆境中奋斗的精神,还雄心勃勃的立下誓言要为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做出贡献之类的。上了大学,在外国文学课上,很伤感的了解到笛福这个洋溢着资产阶级昂扬向上精神的大叔不仅是个民粹主义者,而且还是个坚定的排华主义者,在随笔作品里肆意羞辱华人,所以当时更不会重看了。但最近接连受挫,于是找了好多励志书籍,这本和《老人与海》还有《我们仨》一度成为我的枕边书,由于在复习考学,所以就简单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据说是笛福通过一篇报纸的新闻敷衍而来,据说1704年苏格兰的水手塞尔柯克在船上与人发生矛盾,被船长抛弃到治理海外的一个荒岛上。他在岛上独自生活了五年最终获救。笛福的灵感由此迸发,创作出了用第一人称穿插主人公日记的形式表现主人公荒岛漂流几经坎坷终于回归大陆的故事。读起来十分真实,给人亲近之感。
      如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于一六三二年出生在约克市的一个体面人家……”,用第一人称迅速地拉近了读者与主人公的距离,给读者一种与之对话的平等的感觉。
      除去自然朴实的文风,这本书真实的描写了一个自然人真实的生活,在书中,我们看不到托尔斯泰式长篇大论式的自我剖析,而是一个本真的人,他会在听到船底漏水时“心就好像突然停止了跳动,身体突然栽倒在船舱里”;在流落荒岛,他为了生存捕杀正在哺乳的山羊,把母羊跟小羊先后杀了,还在日记了写“这两只羊的肉,供我吃了好多天”;为了排解寂寞,费尽心思把食人族的猎物——星期五搞到手,因为“我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驾驭一个野人,甚至两三个野人,让他们乖乖的做我的奴隶”。诚然这样一个凡事为自己的自私自利之徒有时令人反感,但在荒岛的生活环境又凸显了他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
      总之,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只有通过读者自己的阅读体验才能有所收获,我仅仅是抛砖引玉罢了。话说回来《1984》和《动物农场》都曾被人当成童话,但不幸的是预言成真了。
      
  •     
      
        《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简单、朴实而又非常打动人。一个水手鲁滨逊因船沉了而流落到了无人的荒岛,度过了28年。在进退无路的情况下,他开始想办法自救----做木筏、造房子、种粮食、养牲畜,竭力投入到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去。他靠自己的双手,凭着自己的智慧,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把这个荒岛变成了“世外桃源”,还勇敢地救了一个土著人“星期五”,和他共同生活。而在他已经准备长住荒岛时,偶然获得了一个机会,最终返回了英国。
      
        读这本书,我们很容易感动于鲁滨逊自强不息、坚苦奋斗、勇于创造的精神。但是为什么鲁滨逊能有这种精神?为什么能够一个人坚持下去?今天,我想透过书中的一些片段为大家来分享鲁滨逊的心路历程和自身感悟。
        1、刚刚海难后的心理独白
        的确,你目前形单影只,孑然一身,这是事实。可是,你不想想,你的那些同伴呢?他们到哪儿去了?你们一同上船时,不是有十一个人吗?那么,其他十个人到哪儿去了呢?为什么他们死了,唯独留下你一个人还活着呢?是在这孤岛上强呢,还是到他们那儿去好呢?
      
        2、流落后的心态平衡
        我把当前的祸福利害一一加以比较,以使自己知足安命。我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分"借方"和"贷方",把我的幸运和不幸,好处和坏处公允地排列出来。
        祸:我流落荒岛,摆脱困境已属无望; 福:唯我独生,船上同伴皆葬身海底
        祸:我没有衣服穿; 福:我地处热带,即使有衣服也穿不着 。。。
      
        3、开始相信信仰
        我这个人不信教,从不以宗教诫律约束自己的行为,认为一切出于偶然,或简单地归之于天意,从不去追问造物主的意愿及其支配世间万物的原则。但当我看到,尽管这儿气候不宜种谷类,却长出了大麦;何况我对这些大麦是怎么长出来的一无所知,自然吃惊不校于是我想到,这只能是上帝显示的奇迹--没有人播种,居然能长出庄稼来。我还想到,这是上帝为了能让我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活下去才这么做的。
      
        4、生病时的感悟
        可是现在,我生病了,死亡的悲惨境遇渐渐在我面前呈现。我罪大恶极,冒犯了上帝,所以现在上帝来惩罚我,给我以非同寻常的打击,用这种报应的手段来对待我。
        想到这里,我又大喊大叫:“上帝啊,救救我吧!我已走投无路了啊!"
      
        5、病后的感悟
        我时时想到《圣经》上的这句话:"我就必拯救你。"但我深深感到,获救是绝不可能的,所以我不敢对此存有任何奢望。正当我为这种念头而感到灰心失望时,忽然醒悟到:我一心只想上帝把我从目前的困境中拯救出来,却没有想到自己已经获得了拯救。于是,我扪心自问:我不是从疾病中被拯救出来了吗?难道这不是一个奇迹?
      
        6、一周年的感悟
        九月十三日到今天我正好来到荒岛一周年。这是一个不幸的日子。我计算了一下柱子上的刻痕,发现我已上岸365天了。我把这天定为斋戒日,并举行了宗教仪式,以极端虔诚谦卑的心情跪伏在地上,问上帝忏悔我的罪行,接受他对我公正的惩罚,求他通过耶稣基督可怜我,饶恕我。
      
        7、对于财富的思考
        事理和经验使我懂得,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可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
      
        8、对于感恩的思考
        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的由衷安慰,实难言表。在这儿,我写下这些话,就是希望那些不知满足的人能有所觉醒:他们之所以不能舒舒服服地享受上帝的恩赐,正是因为他们老是在期望和贪求他们还没有得到的东西。我感到,我们老是感到缺少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
      
        9、对于现实的思考
        我开始责备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脾气,责备自己不应该抱怨孤独的生活。现在,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只要能让我重新回到岸上!可是,我们一般凡人,不亲自经历更恶劣的环境,就永远看不到自己原来所处环境的优越性;不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惜自己原来享受的一切。
      
        10、营救了星期五之后
        上帝对世事的安排,自有其天意,在其对自己所创造的万物的治理中,一方面他剥夺了世界上许多生物的才干和良知,另一方面,他照样赋予他们与我们文明人同样的能力,同样的理性,同样的感情,同样的善心和责任感,也赋予他们同样的嫉恶如仇的心理;他们与我们一样知道感恩图报,诚恳待人,忠贞不渝,相互为善。
      
        11、和星期五讨论上帝和魔鬼
        星期五问,"既然上帝比魔鬼更强大、更有力,为什么上帝不把魔鬼杀死,免得他再作恶事呢?"
        我回答:上帝最终将严惩魔鬼,魔鬼必定受到审判,并将被投入无底的深渊,经受地狱之火的熬炼,永世不得翻身。"
        他再问我:"最终、必定,我不懂。但是,为什么不现在就把魔鬼杀掉?为什么不老早就把魔鬼杀掉?"
        我回答:"你这样问我,就等于问为什么上帝不把你和我杀掉,因为,我们也犯了罪,得罪了上帝。上帝留着我们,是让我们自己有机会忏悔,有机会获得赦免。
      
        鲁滨逊在荒岛上二十八年的生活,其实是在思索自己的生活意义,思索上帝对他的生活安排。28年,让他建立了一种信仰,而正是这种信仰,让他得以支撑下去,活得越发充实和幸福。
        我个人不信教,但是我觉得人需要信仰。信仰并不是狭义地去相信上帝、相信主,而是要为自己的人生和生活设定一个目标,为自己的内心寻找一个归宿。
        中国人,普遍没有信仰。大多数人,不是因为物质太少而活得辛苦,而是由于没有追求、没有理想而获得迷茫。也许解决之道,是从小事出发,去一点点找到我们对生活的追求,探寻生活的意义,逐步建立我们的信仰。
        读《鲁滨逊漂流记》,寻找信仰的力量。
      
        轻松读书,每日分享一本好书。
        如果您喜欢本次分享,请转发到朋友圈;如果您喜欢轻松读书,欢迎加入读书Q群 64550332,共读好书。
        如果您有希望分享的好书,敬请回复您想分享的书名或书评,我们将为大家来共同分享。
  •     这本书还是我上小学时看过的了,这次重读,我还是非常喜欢,并有了新的、不同的感受。书写的很有思想和灵魂,读着读着,使人觉得在遇到困难时、独自一人时,我们其实也会产生像鲁滨孙那样的想法来。好在他有圣经和上帝,时时在帮助他度过难关。我再一次感到有个宗教信仰还是很不错的。此书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阅读。
  •     鲁滨逊是一个英雄一样的人物,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荒岛上生存几十年。他会很多生存的本领,我们读这本书时可以感受到一个人求生的本能,还可以学到一些生存技巧。喜欢英雄的孩子一定爱读这本书,因为这里时时都能够读到到一个英雄的惊险求生记。
  •     从一开始自嘲式的批判自我,到小岛上开始信奉上帝,到生死存亡之际最先考虑自己的宗教信仰,越看到最后越觉得这完全就是一本宣传基督教教义的类小说。鲁滨孙的处事方式完全一种为我最大的上帝意识,周围的民众的绝对服从,何时何地主权绝对拥有,我让你生,你就活着,你若攻击我,不服从我,我定让你付出代价。
      时常重复的情节,貌似前后联系的关系,这个小岛上的故事就是为了说明上帝的存在,困境,奇迹,啊,上帝。
      
  •      这是我读过次数最多的一本书,我一共读了3遍,而且每读一遍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本书开头描写了鲁滨逊虽然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但他却并不安于现状,违背父母的意愿,一心想出去航海,因此也开始了他奇幻的一生。
       本书最吸引读者的地方莫过于在船失事之后,鲁滨逊独自漂流到一个荒岛之上,他靠着从破船上搬下来的东西,自己一人独自动手,克服种种困难,靠着自己的双手,去制造工具,去种植粮食,去烘烤面包,最终他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全能的人。他独自生活在孤岛之上,他那种对生活的乐观的心态和超强的求生欲望令人折服,同时他也并没有放弃离开孤岛的信念,在这期间,他还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他们两个共同对付其他入侵孤岛的野人,后来战胜恶人并利用他们的船离开。在他以后的旅程中还发生了很多危险刺激的事情,比如他们战胜黑熊和一群群的饿狼等等。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安排的十分真实巧妙,使读者感觉就像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一样。同时这本书也是十分励志的一部小说,在读书的时候,作者通过对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细节上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个积极乐观的硬汉形象。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本男子汉必读的书。
  •      这是我读完的第一本英文原版书,万分感谢这本书引领我开始阅读尝试阅读英文书籍,并给了我能读英文书的信心!
       已经读过很久了,故事的细节有点模糊了,鲁滨逊战胜孤独战胜绝望,从没放弃过对生的准备和期盼,结合到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当工作在困局中时,我们也要时刻准备自己,预备自己等机会出现时才好抓住。
       孤岛孤独的人给我无尽的力量。
  •      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从小就一心想去闯荡世界,外出冒险。有一次,因为货船失事,鲁滨逊孤身一人在一个荒岛上侥幸存活了下来。他做了一只木筏,把失事船只上可以度日的东西运到了荒岛上。陷入绝境的鲁滨逊以人们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勇敢地面对仅存的一丝希望,在荒岛上开荒种地、驯养山羊、自制工具、修建房屋。凭着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仅使自己生存了下来,还救出了一个仆人“星期五”。后来,一艘被暴徒劫持的船驶向荒岛,鲁滨逊以他的机智勇敢救出船上的人质,并且结束了荒岛生涯,回到了英国。
       鲁滨孙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把小岛经营得有条不紊。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这本书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
       看完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一个人身陷绝境,竟能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使我认识到,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挑战厄运。只有这样,才能像鲁宾逊那样,永远是一个胜利者。
      
      
  •     1、遇到任何困难,都会有解决的办法,不要放弃对生的希望。
      2、学会感恩,感谢上帝,让我们有对自己过错赎罪的机会。
      3、在一个无人的荒岛上,钱是最不重要的,不如一口水,一个面包。
      4、很多事情,不是生来就会,只是没到不得不做的份上。
      5、在别人真的遇到困难的时候,申请援手,会得到别人的忠诚。
      6、有些事,注定是一个人完不成的,团队很重要。
      7、人若无了信仰,有时就会陷入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
  •      对于这本书我看到的不是众所评论的什么资本主义,什么艰苦奋斗,什么不屈不牢。我对于这些我全都不感兴趣,如果我对这些有兴趣还不如去看资本论了,要比这本书深刻的多。
       我感兴趣的是主角在荒岛上有原来对上帝的怀疑主义或者说由原来的无所谓的态度到后来变成虔诚的信徒。这一转变是我最大的收获。我在想信仰到底是什么?
       看主角原来生活优越舒适的时候并不是很相信上帝的存在,到经历了岛上的巨变以后变的笃信上帝是最终的存在是对这一切的操控。那么信仰是不是用来自我安慰,一个自己的精神支柱,完全用来麻痹自己,防止自己奔溃的办法而已?
       那由此及彼,那些其他的宗教信仰,或者某些政党主义的信仰,在物质匮乏,动乱的年代,相信的人们都无比虔诚。但在物质条件极速发展了以后,是不是都会自动消失了?比如说我国现在的情况,就是从原来的某些主义的信仰转变拜金主义的信仰?
       那我们退回来说,如果我们没有任何信仰,什么宗教,拜金主义,纯粹的自然等等这些信仰都去掉?那我们人又该如何在这世界上自处?那自己的精神还存在不存在,是不是真的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虚无主义?如果真的变成这样,一切又好像都没有意义了,信仰到底应该不应该有?
       这个问题我找不到答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