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平 页数:358
内容概要
本书从审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审美规律,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相比,有自己的特色和理论创新,深度和广度相结合,既有理论,也有实例,学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读者对象包括翻译理论研究者和文学翻译爱好者,也可作为翻译学研究生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王军 男,汉族,1969年10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87年至1990年就读于成都师专英语系,1993年考取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1999年考取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博士生,从事文学翻译理论和汉诗英译的研究,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已发表专著《文学翻译探索》、《文学翻译批评学》、《文学翻译语言艺术研究》,论文“论文学翻译中译者和译语读者的合作原则”、“从译文中心论到原文中心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训练”、“评‘翻译——文化竞赛论’剖析”、“外国专名的汉译和回译”、“论文学翻译中视觉美的再现”,译著(合译)《大学校长与企业家世纪对话》、《海底王宫——寻找尼罗河岸边的真正女王》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文学翻译审美学引论 第一节 翻译学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文学翻译的本质 第三节 文学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译者的审美理想 第一节译者的社会理想 第二节 译者的审美需要 第三节 译者的审美趣味 第四节 译者的审美人格 第五节 中国传统译学的审美标准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译者的审美感知和想象 第一节 文学语言的形象化特征 第二节 译者的审美内在感知 第三节 译者的审美想象:神思 第四节 译者审美感知和想象的深化过程 第五节 译者的审美直觉和模糊思维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译者的审美情感 第一节 作家的审美情感体验 第二节 译者的审美移情体验 第三节 译者的审美情感流和话语流 第四节 译者的情感共鸣 第五节 译者审美情感体验的深化性 第六节 译者的翻译冲动 第七节 译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 第八节 译者审美情感体验的“冷”与“热”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译者的审美认识和判断 第一节 译者的学术研究 第二节 译者的文化阐释 第三节 译者的文本解读 第四节 译者的审美判断和思维机制 第五节 译者审美阐释中的“诗”与“思”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译者的审美个性和风格 第一节 作者的审美个性和风格 第二节 译者对原作风格的审美阐释和再现 第三节 译者的艺术风格 第四节 译者艺术个性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文学翻译学的文化论 第一节 译者的文化阐释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审美理想比较 第三节 中西审美情感比较 第四节 中西文化的审美认识论比较 第五节 中西语言观比较 第六节 文化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客体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音美和形美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意象美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 第四节 文学作品语言的情感美 第五节 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美 第六节 文学作品语言的风格美 第七节 文学作品语言的结构美 第八节 文学作品语言的简洁美 第九节 文学作品语言的意境美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译界翻译学的构建是一个热门话题。在中国翻译界,围绕翻译学的民族特色问题,更具体地说,中国翻译学的特色问题,有不少争论。刘宓庆、张柏然、孙致礼等人持肯定态度,张南峰等则看法相反。笔者认为,中国翻译学的特色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理论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翻译有二层含义:一指翻译活动的过程,包含若干要素,可表示为:作者一作品一译者一译作一读者;一指翻译活动的结果,即译作。传统的翻译研究方法是微观的,即研究翻译的结果,对原作和译作进行比较,分析具体的语言转换。现代的翻译研究注重从宏观角度,分析翻译活动过程所涉及的所有因素。一般说来,这些要素可分为三类:文本要素(原作和译作)、人的要素(作者、译者和读者)和文本外的要素(文化因素等)。因此,翻译宏观研究包含三个主要方面:语言系统研究、文化系统研究和译者主体性思维研究。翻译学理论也必须包括这三个方面研究的成果。这三个层次密切相关,关于翻译学理论的特色问题也必须在这三个层次上进行探索。刘宓庆先生在《现代翻译理论》中认为传统翻译理论“在微观分析中缺乏科学的严密性,对许多价值概念都未确立系统科学的、始终一贯的范畴界说和符合现代逻辑学的定界分析,模糊性、印象性太强,内涵流变,难免见仁见智,而且往往流于空泛”,“本书是立意于开拓的一个尝试。作者力图继承古典和近代译论的历史功绩,摆脱其局限性,努力对每一个翻译理论课题进行符合现代思维科学和逻辑学的科学证论,克服传统译论在概念定界中的内涵流变性,努力制定出重描写的翻译理论功能规范而不是规则。
编辑推荐
《文学翻译审美学》:翻译研究新探索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