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作者:朱石坚,楼京俊,何其伟,翁雪涛/国别:中国大陆 页数:354
内容概要
本书简明系统地阐述了振动理论及其在隔振技术中的应用。振动理论包括离散线性系统振动、连续线性系统振动、随机振动、非线性系统振动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本书还给出了解决各种典型隔振问题的一般方法,内容包括隔振系统的动态特性、隔振效果的影响因素、隔振效果的评估和隔振系统的设计准则。全书取材精炼、内容新颖、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本书可供隔振设计和应用隔振技术和方法的工程师,特别是那些从事隔振技术咨询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有关专业机械振动课程的研究生、本科生教材。
书籍目录
第1章 离散线性振动系统 1.1 单自由度系统 1.2 多自由度系统 参考文献第2章 连续线性振动系统 2.1 二阶系统的振动 2.2 四阶系统的振动 参考文献第3章 随机激励下的振动 3.1 引言 3.2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3.3 平稳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 3.4 单自由度线性系统对于平稳随机过程的响应 3.5 多自由度线性系统对于随机激励的响应 3.6 连续结构对随机激励的响应 参考文献第4章 非线性系统的振动 4.1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4.2 非线性振动的定性分析方法 4.3 非线性振动的定量分析方法 4.4 单自由度系统的强迫振动 4.5 参数激励系统的振动 4.6 混沌振动 参考文献第5章 隔振系统动态特性 5.1 概述 5.2 单自由度隔振系统的动态特性 5.3 两自由度隔振系统的动态特性 5.4 三自由度(平面)隔振系统 5.5 随机激励下的隔振系统 5.6 脉冲激励作用下的隔振系统 参考文献第6章 隔振效果影响因素 6.1 基础柔性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6.2 被隔振设备的弹性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6.3 隔振器中的波效应 6.4 阻尼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6.5 隔振系统的动态耦合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6.6 隔振系统中的非线性 参考文献第7章 隔振效果评估指标 7.1 力传递率 7.2 插入损失 7.3 振级落差 7.4 各评估指标之间的关系 7.5 功率流 参考文献第8章 隔振系统设计准则 8.1 振动敏感物体的隔振 8.2 对本身是振源的物体的隔振 8.3 通用机械设备的隔振 8.4 交通工具上的发动机和机器的安装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振动理论与隔振技术》可供隔振设计和应用隔振技术和方法的工程师,特别是那些从事隔振技术咨询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有关专业机械振动课程的研究生、本科生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